返回

无道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一章误会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此时鲁镖头早已将那个黑衣人制伏,拉开他的蒙面,只见左脸上长着一颗大黑痣,痣上长着几根细细的长毛。他身上穴道被点,不能动弹。 鲁镖头看着黄之浩的剑法,不由大为惊讶,竟然是武当绝技之一的“长风飘絮剑”,看来黄之浩隐瞒的东西还不少。 鲁镖头大声道,“之浩,大胆出手,不要跟他们纠缠了。” 原来黄之浩因失手杀死师兄后,一直对此事耿耿于怀,对敌时不敢施辣手。 黄之浩突然又弃剑不用,双掌齐飞,只见幻影重重,只听两个黑衣人闷哼一声,倒在地上口喷鲜血,双眼一翻僵直死去。 鲁镖头更是惊奇,这是什么掌法?快得连自己没看清是怎么出手的。 现在却是无暇追问,鲁镖头一行人将死去的少年镖师就地掩埋,众人洒了几滴热泪,不敢担搁,押着那被俘的贼人骑马上路。 现在众镖师死了一人伤了一人,真正能打的只有三人了。他们虽快马加鞭,但警惕之心更强。 行了半日,路上只有一伙小混混想要劫镖,里面有见识的看到面南镖旗,知道不是对手,让开了道去。 雁荡山现入眼帘,众人朝山里走,不一会儿就看到里面有一座道观,正殿颇为雄壮,而后面跟着的几幢道观屋宇散落山间。 一行人走进正殿,只见当中供着真武真人,案上摆满了鲜果,地上铺着一个薄团。里面有道士迎接,询问毕,众人一起朝道观内院走去。 内院植满青松翠竹,东北角上一间厢房掩映其中,显得极为清幽雅致。 那厢房外守着一名道长,他让进鲁镖头,其它人在门外等着。 鲁镖头走了进去,只见一位个子很高,面容清癯的中年道人坐在房中,他身着白色道袍,背上还插着一柄剑。 那中年道人迎向鲁镖头,问道,“久闻断魂刀大名,久仰久仰。” 鲁镖头谦逊了一句,道,“靖海真人威名远播,在下有缘识见,真乃三生有幸。” 二人各自谦逊了几句,鲁镖头才从怀里摸出那封田知府交给他的信,当面递给靖海真人。 靖海真人看着信,脸色却是越来越沉重。 原来那信上写着的是田知府得到的消息,不久几日将有一批倭寇从江浙沿海一带登陆,他们现在暂蜗居东海之上的大陈岛,而大陈岛离雁荡山距离极近,这批倭寇便是要神不知鬼不觉的降临雁荡道观,誓欲找靖海真人报仇。 靖海真人收好信,笑道,“你回到杭州,帮我向田知府带一句话,我风某一生无他求,必誓斩倭人以靖海难。” 鲁镖头一惊道,“难道又有倭寇要登陆江浙了吗?在哪里,我鲁某虽一介武夫,却也是杀倭斩敌的。” 靖海真人笑道,“鲁镖头侠义心怀,令人感佩,这次来的只是些小蟊贼,我风某还不放在心上。不过据你所讲刀法招式,那俘虏定是倭人,只是我这里无人懂得倭语,只好有劳你将他押到杭州府了,我与田知府相交颇深,他有一个女儿却是聪明得紧,她定能将倭语翻译出来。” 鲁镖头唯唯称是。 靖海真人又道,“听说我们武当有一弟子黄之浩在贵局做镖师,这次他也护镖而来。” 鲁镖头心中一惊,靖海真人果真神通广大,连这个事情竟然也知道。 靖海真人不理鲁镖头惊讶的表情,自顾续道,“我到武当山拜谒掌门师兄时,曾见过黄之浩,他极具武学天赋,根底深厚,那时虽然动了惜才之心,只是机缘未到,所以这次我有个不情之请,希望能将黄之浩收为弟子。” 鲁镖头不禁愕然,黄之浩功夫怎么样他是极明白的,当时他苦战倭人,若不是有天赐少爷在旁指点,恐怕不易取胜,而黄之浩对付两个倭人却游刃有余,还没有尽全力,其武功根基确实极佳。 不过此事自己不能做主,需禀报总镖头后才能定夺。 靖海真人轻描淡写道,“我听说此次护镖王总镖头的公子也在其中,不如问下他,看他有何意见,我心里好有底。” 于是令侍立的小道人叫天赐与黄之浩让了进来。 黄之浩见到师叔极是高兴,但自念已不是武当弟子,又颇感惭愧。 特别是听他讲到要收自己为弟子时,更加激动兴奋。 天赐疑惑地看了看鲁镖头,他不明白鲁镖头护镖,为何牵扯进这么多事情来。 随行的护镖人员名字,若不是鲁镖头亲自所讲,靖海真人何以知道这么多。 靖海真人将黄之浩留了下来,然后书信一封让鲁镖头交给王面南。鲁镖头虽觉此事有些过于匆促莽撞,但听靖海真人言辞拳拳,又亲写一书给总镖头,所以只好同意。 黄之浩就留在了雁荡道观,而镖局几人从原路北上,不五日,已经到了杭州。 鲁镖头将护镖经过详细说了下,然后交给王面南一封信,王面南拆开信一看,见落款竟写着锦衣卫副指挥使风子鸣。 王面南心中一震,这锦衣卫是永乐大帝设办的特务机构,专事秘密缉捕追查。 他看完信后,将其烧掉。然后命鲁镖头在原班人马上又带了两个年轻镖师,上赴杭州府,将倭寇押运到那里。 那倭寇途中早被惊醒,瞪着大眼睛,凶光四现。 他呜里哇啦地说一大通,听这语气就知道不是好话。 鲁镖头极是愤怒,对着他的脸就是一巴掌甩去,那倭寇脸顿时肿胀了起来。他犹自不畏,双眼恶狠狠地瞪着鲁镖头。 鲁镖头心想,若是我大明儿女有如此硬项,怎么屡受倭寇欺凌呢。 众人一路无言,不一日已直到了杭州府。 众人刚下马,就看到一个魁梧的汉子带着两衙役从府门走出来。 那人走近,鲁镖头细看之下,只见他身着皂衣,腰挎大刀,膀大腰圆,整个人就像一座大山极有威势。 鲁镖头忙迎上前去,抱拳笑道,“钟头好久不见了,最近可忙吗?” 钟捕头一把抱住鲁镖头,大笑道,“老鲁,咱哥俩好久没见了,走,一起去喝一杯。” 二人寒喧了几句。鲁镖头引着王天赐,介绍道,“这位是王家公子。” 原来那人就是天赐满月时失窃信件的钟捕头,钟捕头深感王面南为人义气,所以那几年走得比较近,常在巡案时到王府走动,不过这几年却没怎么来往,王天赐这几年相貌大变,故钟捕头并不认识。 钟捕头看到天赐,大喜道,“果然是少年俊才,相貌堂堂。” 他一瞥眼,竟看到马背上还缚着一人,那人脸色凶悍,眼露恶光。 他指着那人,问道,“那人是做什么的,怎么会被缚绑。” 鲁镖头就将知府托镖,路遇倭寇,靖海回书之事略讲了讲。 钟捕头大喝道,“好一个倭贼,竟然敢在大明国土如此猖狂!” 一行人在钟捕头带领下,朝着府内行去。 经过一个大花园,只见两旁开着各色小花,一行人走着,突然前面一蓝衣少女立在路上,挡住了大伙的去路。 那少女正值芳龄,一头黑发披垂至肩,头上戴着一个金带,肤白胜雪,娇美婀娜,容色绝丽,不可逼视。 天赐看得眼睛眨也不眨,众年轻镖师也是看得呆住,丢魂失魄的样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