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龙渊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三章松涛林中有神机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第四十三章松涛林中有神机 他们三人驾起飞剑,飞出翎羽庄练武场中,往黄山轩辕峰上飞去。才过了一会之间,三人就已到了黄山轩辕峰上,撤去飞剑法诀之后,他们三人并肩而立,站在轩辕峰崖边看了一看,这时只见得清风习习,飘荡于树林中,加以石泉流淌,传来一阵急如奏乐地“叮咚”声响,好不幽静,颇有灵山福地之象。 两人正观赏间,却忽然听得穆懿菲大声叫道:“师叔!师叔!”打扰了杨延禹玉散子两人的雅兴,听她叫得如此之急,不禁心中一愣忙问道:“怎么了?”穆懿菲仍是大声叫道:“师叔你看!”玉散子听了这话之后,顺着她叫喊之处看去,只见得那是一座石洞,这会石洞洞门前,正在大放光华。这一道道光华,是五彩琉璃光。其中尚有一点清光一点碧绿光,糅杂而成的光华。玉散子看了一会之后,不禁说道:“原来如此,可有些古怪?”穆懿菲接着说道:“师叔,是啊!”玉散子想了一会之后说道:“如此你们两人且先回去,师叔去看看究竟如何?”听他说了这句话之后,两人心中暗想道:“且先答应了他,等师叔走后,我们两人在跟随而上,去看个究竟!”两人想到这里,不禁地使个眼色,正巧这时玉散子的目光转到他们两人的脸上来,见到他们如此神色,不禁心中暗笑道:“且看看你们两人有何诡计?”当下袍袖一拂,念动御剑法诀,当即破空飞起,往石洞洞门前而去。这座石洞位于轩辕峰顶上,这座轩辕峰顶上特点是:山中有山,洞中有洞的格局山势。所以在远古时五帝之一的轩辕氏,在天下大治之后,禅让帝位之后,僻居此地,修真练道,终得肉身成圣,后去鼎湖乘龙升天,封为:“轩辕呈帝。”这段武林掌故,传于武林之间已久。 当下杨延禹与穆懿菲两人看着玉散子御剑飞去之后,两人当即施展:隐身飞行之术,当时,只听得“噗”地一声,两人迅速地破空而去,这时只见得有三道气流,笔直而上。 到了那石洞门前,此时金光渐息,只见得这石洞中四壁光华清澈,光可鉴人,形成了四面镜子,中有一流泉,一旁刻着三个黄土大字曰流杯泉。这三个黄土大字以石鼓文刻成,玉散子见得这三个黄土大字之后。不禁心中一惊暗道:“这石洞可是门中禁地轩辕洞中!这洞中与那天眼洞内,地下互通互联,而天眼洞内供奉着神农大帝与轩辕大帝塑像灵位,向来是门中禁地,怎么今天有五彩琉璃光射出?真是奇怪之极?”穆懿菲杨延禹两人在他身后,听得这番心思之后,两人也不禁暗吓一跳道:“原来这座这石洞正是门中禁地轩辕洞中!”他们两人以前在翎羽庄中就曾经听人说起翎羽庄中有个禁地,名曰轩辕洞。 据说轩辕洞中藏有武林秘闻,但究竟是什么武林秘闻,却一直秘而不宣,为武林中人津津乐道。这时玉散子忽然见到了这轩辕洞中大放光华,这叫他如何不大吃一惊?他当下想了想之后暗想道:“大师兄曾说:那诛仙剑阵每过二十年,需加固诛仙剑阵封印,使本门至宝青囊书,不致现世,引起武林大乱!” 他当时念起法诀施展传音大法,当下他的说话声响,徐徐地传出,只听得说的是:“可是大师兄吗?可是大师兄吗?”玉散子这时正在那边施展传音大法叫唤着,这时在地下的玉虚子玉阳子玉镜子宇文娥英三人,飞入了铜镜之中,只听得“咻”地一声,三人急抽身落在一间铜室之中。三人站在原地,一缓缓神之后,只见得这是一间正方形的铜室,眼前有四条柱子,这四条柱子按乾位,坤位,震位,巽位所布。在这阵中,有一宝剑,那把剑通体混金色,剑身隐有龙纹雕花,通体阵阵金光。 这柄剑正是当年斩蚩尤,鼎定天下九州的轩辕剑。再看过去,只见得居中有一盒子,这盒子通体散发阵阵青光,就像翡翠一般,这盒子之中装的正是翎羽庄至宝青囊书,这四条柱子正是阵法的媒介。 这时三人各站一方,站了乾位,坤位,震位三位。只剩下了巽位一方,玉虚子玉阳子两人正要施展传音入密之法去叫三师弟玉散子来站巽位一方,忽听得有一股说话声响,从地面上传来。说得是:“可是大师兄吗?可是大师兄吗?”玉 阳子听得这声之后,当即回话道:“可是三师弟玉散子吗?”这传音入密之法,神妙无比,声响一经说出,就送到了玉散子的耳鼓中了。 当下玉散子听到这声答话声响之后,立马回复道:“大师兄,正是小弟我。”那时一问一答,说到后来,玉散子才知道这是大师兄在加固诛仙剑阵的封印,正需要自己去各站巽位一方。当即施展风遁之术,身形化作一阵清风飞去,凭空而逝了。 那时,杨延禹与穆懿菲两人看着玉散子施展风遁之术,身形化作一阵清风飞去,凭空而逝了,也当即现出身形来,两人现出身形之后,两人一齐说道:“师叔不知去向何方?” 穆懿菲摇摇头说道:“师兄,我也不知师叔去向何方?”说了这话之后,两人不禁笑道:“师叔平时神龙见首不见尾,常在武林之间云游四方,说不定这会又去云游四方呢?”说了这话之后,又听得杨延禹说道:师妹,此地乃是本门禁地,我看早走为宜。穆懿菲点点道:“是的,师兄。”说罢,两人正要走开,轩辕洞中透出一丝火光,这却引得两人驻足观看。这溜火光正是隐太子之孙,李延宥在轩辕洞中因缘聚会去得鸿蒙之界,巧遇上古神农大帝,授以道法武功,正在演练。他自从得了那把赤炎剑,以及那本神农本草经之后,就在轩辕洞中读医经,演练道法武功。竟从里面悟出一套剑法,这时正在演练。使出一招:火龙八荒。剑式之下,只见得化出了八条火龙,盘旋飞舞地。飞舞了一阵,只听得有霹雳声响,打得石壁现出一片火红之色。他大吃一惊,急忙收剑。此时只见得前方出现了一男一女两人,正是杨延禹穆懿菲两人。此时两人一见这是年纪约在十六岁的少年,在这轩辕洞中道法武功。且他手中那把长剑,大是非凡,乃是天地间的异宝。当下这三人在那里,你看我,我看你的,不曾说得一句半句话,这时却是各有心思。 杨延禹穆懿菲两人暗想道:“这人是谁?何为会在这轩辕洞中?”两人眼光一闪,见得了在一旁有本竹简,他们两人见了这卷竹简之后,更加疑心暗想道:“原来这人盗宝贼!”这个念头刚刚想过,早已暗扣兵刃法宝在手了,预备随时发难。而这时李延宥见了杨延禹穆懿菲两人这般模样之后暗想道:“看这两人的服饰打扮,也是师门弟子?”他刚刚要说一声,“这位师兄好,这位师姐好。”不料这话刚刚说出口时,却已见剑光闪烁,一把长剑,一条琴弦迎面攻到。这一下让李延宥更是感到一头雾水,顿时懵了。 见得剑光闪烁,迎面攻到,急忙举剑一撩。杨延禹穆懿菲两人见他举剑一撩,急忙做个剑诀,那时只见三人斗剑的中央,各自出现了两道真气屏障。这时,只听得李延宥说道:“两位师兄师姐,为何如此对我?”说罢,只听得杨延禹穆懿菲两人一齐大声骂道:“无耻妖孽,还说什么,拿命来!”李延宥他一脉想通了,这下更是哭笑不得,为什么呢?他一面笑自己不把那本神农本草经,收在身上,就不会招来这无明祸端了。他当下缓缓使出翎羽庄的内功心法,玄青诀。 杨延禹穆懿菲两人这时见他使出翎羽庄的内功心法玄青诀之后,才开口问道:“你真是翎羽庄弟子?” 李延宥点点头道:“正是翎羽庄弟子,绝无虚假。”杨延禹穆懿菲两人看他神色勤恳,不似狡诈言语。这才撤下法诀问道:“师弟,如何误闯本门禁地?”李延宥听了这话之后一呆问道:“师姐,这是本门禁地?”穆懿菲答话道:“是啊,这是本门禁地轩辕洞,本门弟子向来禁足于此,师弟,如何误闯本门禁地轩辕洞?”李延宥听了这话待要答话,可是转念一想暗想道:“师叔她诓我到此,不知何意?” 此地既是本门禁地,那么我在轩辕洞中见得一切必是本门机密,决不能据实而告,否则祸端无穷。”当下计上心来,说道:“我得师父恩赐这把飞剑。”杨延禹穆懿菲两人一齐问道:“师弟,师父是?”李延宥答话道:“师父他坐着一把鲁班椅。”杨延禹穆懿菲两人听了这话之后,不禁暗想道:“原来如此,这人竟是大师伯的弟子。”李延宥说道:“两位师兄师姐,此地既是本门禁地,我们三人快快离开这里。”说罢,杨延禹穆懿菲两人一齐说道:“好。”说罢,三人一同施展御剑术往弟子居中飞去。当时只见得有三道长虹飞过天际,直直地,当真是:长虹经天,五彩缤纷。一霎之间,已到了弟子居中了。三人一同降落飞剑,弟子居坐落了一丛松涛竹林之间,时时有清风蝉儿的声响,响彻期间。三人并肩走入翎羽庄弟子居中,只见得这里清风吹来,枝叶摇曳,乃是一座座瓦片屋。坐落其中。 这时,那些翎羽庄弟子都去天都峰中,修习医道去了。一座偌大的弟子居,就只剩下他们三人了。这时,杨延禹穆懿菲两人一齐问李延宥道:“师弟,如何被大师伯收为弟子的?”李延宥听了这话之后,答话道:“我也不知?”杨延禹穆懿菲两人听了这话之后,再看他的神色,只见得脸上并无异色,知道这所言非虚心中暗想道:“这个待日后再问大师伯吧。”但已觉得这少年绝非常人,如此过了一会,三人又一同展御剑术往天都峰中飞去。三人到了天都峰中,往杏林宫大殿中走去,走到大殿门前时,目光看去,只见得这座大殿里面摆满了垫子,大殿中央有一处高台,只见得高台上坐着一位身穿紫色长袍的人,这人生得大耳圆脸,双眉微微扬起,有个鹰钩鼻,神色中透出一股别样神情,这人正是翎羽庄第五长老枫松子。 在翎羽庄之中执掌刑律,是个有威望的人。枫松子知道玉虚子、玉阳子两人同去大唐西都长安城中,应大唐太宗皇帝之邀,去参与天下掌门人大会去了,不在本门,翎羽庄中原有门规曰:每年在本门的炼药大会之中,取得名次前茅的弟子,在下山游历之前,都要去刑律堂中去聆听门规教义之后,才准下山游历。这次的炼药大会之中,取得名次前茅的弟子有:杨延禹穆懿菲,胡宇扬,程江云,赵子历,等等翎羽庄弟子。 这五名弟子除了胡宇扬出外不在本门以外,其余的取得名次前茅的弟子都在杏林宫大殿中。聆听门规教义,准备下山游历的事情。他们三人踏着步伐,缓缓地走入这座杏林宫大殿中,去找位子坐下。坐下之后只听得枫松子说道:“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M 说罢,他顿了一下又说道:“这是轩辕大帝在与大臣岐伯辩证医理,由侍官提刀刻下两人对话,后来轩辕大帝修道炼真,终得乘龙升天,至先秦时期,有一医官把它编撰成书,后世称为黄帝内经,又叫轩辕医经。”他说完这话之后,只听得有两个少年说道:“原来如此,又叫轩辕医经呀!”枫松子缓缓说道:“是啊,其中有云: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你们可知道这是什么?”听得这话之后,翎羽庄众弟子一齐答话道:“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乃是上古之人懂得养生保命,故百岁不衰。”枫松子说道:“正是。”当下翎羽庄众弟子在这杏林宫大殿中讨论医经,各抒己见,好不畅快。 这时且说在轩辕峰绝顶的地下秘境之中,正有四个人,站在一个圆圈外的四角,捏诀作法,口中念念有词道:“人道渺渺。仙道莽莽。鬼道乐兮。当人生门。仙道贵生。鬼道贵终。仙道常自吉。鬼道常自凶。高上清灵爽。悲歌朗太空。唯愿仙道成。不愿人道穷。北都泉曲府。中有万鬼群。但欲遏人算。断绝人命门。阿人歌洞章。以摄北罗酆。束诵祅魔精。斩馘六鬼锋。诸天气荡荡。我道日兴隆。”这篇咒语念过之后,只见得,那诛仙剑阵中的四条柱子,透出强劲无比的清气光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