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龙渊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六章宫中紫宸星北斗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第六十六章宫中紫宸星北斗 看得默默出神,心中满是惊讶暗想道:“这把佩剑虽剑未离鞘,但已觉寒气森森紫宸殿的灯火忽明忽暗,定是一柄仙家宝剑,才有如此威力,斜眼看去,剑鞘上似乎刻着铭文乃是青釭两字的小篆字体?”当时在紫宸殿中有几名太监宫女,在一旁见了太宗皇帝这般沉思的模样,都在心中暗想道:“太宗皇帝陛下,这是怎么了?”那些太监宫女还在暗想时,忽听太宗皇帝笑道:“朕今日真是大开眼界,在这深宫中见得闻名已久的魏武帝曹操双剑之一青釭宝剑,足可慰平生也!” 大唐天卫正职都统使听了这话之后,满脸笑容地走了上去,躬身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不知在何处见得魏武帝曹操双剑之一青釭宝剑,还请陛下说说,也让微臣等人看看那青釭宝剑的庐山真容!”太宗皇帝听了这话之后,“恩”了一声,指一指胡宇扬说道:“正是这位道长的佩剑!”太宗皇帝说了之后,顿时把紫宸殿中众人的目光,都注视到了胡宇扬身上去了。 胡宇扬暗暗好笑想道:“怪不得师父常说,财不露白,物不炫耀!”当下缓步而出,胡宇扬拱手说了一声:“陛下这把佩剑是我恩师所传,原来这柄剑竟是魏武帝曹操双剑之一青釭宝剑呀!”太宗皇帝笑道:“道长不知这柄青釭宝剑来历吗?”胡宇扬微微一笑道:“不知!” 太宗皇帝听了这话之后,问道:“当真不知?”问了后,神色之间,露出一股怀疑神情出来,胡宇扬见了这般神色之后,暗想道:这太宗皇帝果然非同一般,我得想个法子,唬弄过去,当下微微一想,计上心来笑道:据我师父说这柄青釭剑是他年少时,因奉太师公之命,出外云游,悬壶济世,路过云南,游舟于抚仙湖之上,当时龙吟之声作响,我师父他正疑心妖魔作怪,忽听得渡船的船夫说道:“道长,这抚仙湖上,有一个传说,已经说了六百余年,不知真假,恰好道长今日到此,请道长给算算。”当时我师父笑道:“好啊,是什么传说?”船夫接着说道:“这事啊,得从两汉三国之时说起。” 我师父一听这话之后,不假思索地说道:“虎威将军赵子龙的佩剑青釭剑,莫非真是遗落湖中?”船夫微笑道:“正是,正是!”太宗皇帝听了这话之后,暗暗地恩了一声道:“这话的确句句属实。”其实这太宗皇帝还有后招未出,顿了一下续道:“你门中名曰翎羽庄,乃是东汉末年建安三神医之首华佗神医所创,华佗神医乃是岐黄圣手,想必遗教甚深吧?”胡宇扬一听这话,再看看太宗皇帝的神色顿时暗叹:“果然是个枭雄,能平定三十六路反王,七十二路烟尘,自然是非一般人了。” 当下微笑道:“陛下,武林之间,历来有个传言说:翎羽庄门派之中,藏有一秘法,能延生避死吧!”太宗皇帝听了这话之后,尴尬笑道:“在武林之间,确有传言。”说罢,尴尬之极。胡宇扬笑道:“要说有什么能延生避死之法,翎羽庄门中确实传有一法。”太宗皇帝听了这话之后,眼睛睁得大大的,问道:“这话当真?”胡宇扬笑道:“不敢欺瞒陛下,不过这事乃是翎羽庄门中机密,还请陛下!”太宗皇帝听了这话之后,当即说道:“退下吧。”那些太监宫女应声而退,随后大唐天卫正职都统使也躬身而出。紫宸殿的殿门一关,听得“咔”地一声合上了。 此时在紫宸殿中,剩下太宗皇帝与胡宇扬一行六人而已。太宗皇帝问道:“道长,是何法门?”胡宇扬一拱手说道:乃是:“四字法门,止杀,止伐,修身练气。” 太宗皇帝问道:“如何修身练气?”胡宇扬答话道:“本来这修身练气之法,乃是道家秘技,我本不该私自传授的,但陛下近年来慕仙修道之心恳切,我等又怕陛下被旁门所误,故此入宫而来告诫陛下。”太宗皇帝听了这话之后,“恩”了一声后,说道:“被旁门所误?” 胡宇扬答话道:“陛下,这宫中是不是来了一位吐蕃番僧?”太宗皇帝听了这话之后,咦了一声道:“道长,这话何意?”胡宇扬刚要答话,忽听得紫宸殿的殿门发出“嘎嘎”声响。殿门开处,当先走入一个太监,手中捧着一个长方形的铜盒,中间有一铜锁,锁住盒子。看这太监小心翼翼的样子,里面装的不是别的,正是长春丹。 在那太监之后,走入一位僧人穿着一袭大红僧袍,布衣芒鞋,绝无半分与众不同之处,但脸上神采飞扬,虽然满脸笑容地走来,但浑身上下却是透着一股狠戾之气,这僧人正是番僧鸠罗。他见了太宗皇帝之后,立于殿下,躬身说道:贫僧鸠罗,参见陛下。太宗皇帝笑道:“大师免礼,赐座!”番僧鸠罗微笑:“多谢,陛下。” 太宗皇帝命那太监搬来了七把檀木椅子,一并赐给了胡宇扬一行六人坐于殿下。太宗皇帝对番僧鸠罗道:“大师,这是本朝武林的岐黄医门翎羽庄,医术得自东汉末年神医华佗所传,岐黄医术大大不凡,大师也精于岐黄医术,正好可以互相指教一番,真是大喜之事,其实朕也并非想长生不死,而是能得个延生避死之法而已,这大唐天下还在百废待兴,太子仁弱,处理朝政只怕镇不住那班老臣,所以朕想能得个延生避死之法,延寿几年,等这大唐天下交于太子晋王之后,朕才放心归西。”胡宇扬等人听了这番话之后都暗想道:这话说得倒是好听,什么这大唐天下还在百废待兴,太子仁弱,处理朝政只怕镇不住那班老臣,所以朕想能得个延生避死之法,延寿几年,等这大唐天下交于太子晋王之后,朕才放心归西。 胡宇扬等人都暗暗好笑,脸上却是毫无神色,静静的。胡宇扬说道:“陛下,在隋朝大业末年,平定三十六路反王,七十二路烟尘,这份功业。” 太宗皇帝听了这话之后,叹道:隋朝大业末年群雄割据,如王世充,窦建德,文宇化及等人,皆是割据一方的反王诸侯,我父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与隋炀帝杨广乃是姨表之亲,在隋朝大业年间,我父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任晋阳太守,布军边陲,防范突厥,尽心尽力,造福一方百姓,但隋炀帝杨广为人喜好猜忌大臣,自然我父也不得幸免,后来隋炀帝到江都行宫去了,我父眼见都城长安无人可守,那时三十六路反王,七十二路烟尘,纷纷觊觎隋都长安,想效仿曹魏武帝挟天子以令诸侯,我父于晋阳起兵,领军进长安,尊隋炀帝孙杨侑为帝,册封唐王,大丞相之职,后来隋炀帝死于江都兵变,杨侑下诏禅位于我父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 说到这里,太宗皇帝突然脸色一阵尴尬,众人见了知道他是想起了那场玄武门之变。就都默然不语,就在这时,听得紫宸殿外的禁军突然大呼道:“有刺客,有刺客!”众人听了都觉惊异暗想道:“有刺客?” 之后便听得一阵爆炸声响,太宗皇帝只是微微一笑,并不说话。胡宇扬一行六人见了太宗皇帝如此神态若定,波澜不惊的气度,都暗想道:“真乃枭雄。”众人出了紫宸殿之后,放眼看去,只见得在这庭院中正有三人在合斗一位少年,他们三人乃是一个方脸大耳,满面虬髯。另一个却是白净脸皮,手中摇着一个黑铁骨扇,手指中还戴个玉扳指。正是玉面书生。在他们两人之中,还有一个人,是个身披四爪蟒袍,头戴圆形乌纱帽,帽中镶嵌着一块白玉。 脚踏皮靴,腰悬一块绿玉牌,上面写有七个大字,乃是大唐天卫正职都统使。而那个这少年生得一派贵气不凡,穿着一袭火红袍子,腰里束着一条腰带,悬着一柄长剑,这剑长约三尺三寸,通体火红精光,是一柄不世神兵。这正是李延宥。他为什么会穿着一袭火红袍子?那是因为他修习炎帝一系法术,炎帝一系法术,炎为火,所以呈现火红之色。正是李延宥。那时火光冲天,形成一条火龙柱子,烈焰吞吐,噼啪噼啪地。他们三人如何是李延宥的对手?战了几个回合,就被李延宥运用金乌真火,给打了一个仰跌而出,狼狈之极。 就在这时,听得那吐蕃番僧鸠罗叫道:“贫僧来也!”一言未毕,只见那吐蕃番僧鸠罗掌底运气,现出一道道金光,待众人看清楚时,那绽放金光之物,原来是一对金铙。这对金铙钹呈圆形,一经运功施展,立刻旋转起来,比平时大了数倍不止。发出铮铮地声响,一时之间,震天撼地的。忽见从火龙柱中穿出几道剑影,是他运用金乌真火,发出的火影之剑。首先是一柄巨剑,剑身厚重,与这对金铙钹接触之下,立刻火星飞溅,洒到那些花木草上,一触即燃,噼啪噼啪地。 顿时宫中大乱起来,那些御林军提水灭火,乱成一团。在如此吵闹之中,却有一人默然不语,满腹心事,正是那大唐太宗皇帝。他这时站在紫宸殿前,看着番僧鸠罗与那个少年斗法,同时他记起了那场武德九年的玄武门之变。这是他心中的隐秘事情,平时都不愿提起的,这时看着番僧鸠罗与那个少年斗法,而这少年的容貌十分与他大哥隐太子李建成相似。所以触景伤情记起了那场武德九年的玄武门之变,往事历历在目,他默然半晌,由不得叫了一声:“大哥。” 酣斗中,众人都是全神贯注看着两人这场斗法,没有人去注意太宗皇帝的神情脸色。胡宇扬突见番僧鸠罗使动那对金铙,上下飞舞,合击而进。上下飞舞,幻化成四个金光柱子,在四个方位,围而歼之,令人退无可退,让无可让。正要痛下杀手间,只听太宗皇帝急叫道:“大师,且慢。” 就在这时,忽见在烈焰火光中冲一尾赤须龙来,登时那对金铙破功。更想不到的是,太宗皇帝眼见这尾赤须龙后,竟是晕倒在地,不省人事。胡宇扬一行六人见了这般情景之后,赵子历叫道:“师兄,快走。” 胡宇扬拿出一柄青釭剑与一柄黑铁拂尘,剑法使动,拂尘轮扫,透出一股药气。这才施展遁光法术,起了一道金光,带着李延宥一同回去黄山翎羽庄中,这尾赤须龙跟随在后,一同回去黄山翎羽庄中。这时正是夤夜时分,天上星河遍布,闪烁其间,微风自来,银光满地,抹上一层雪光景色。胡宇扬一行六人遁光迅速,不一会,到了天都峰上,见得有一块山石,矗立如峰,刻着二字名曰黄山,上古轩辕氏隐世修炼之所,更是一座药材名山,古往今来的许多名医,都曾驻足于此,研究医药,悬壶济世。其中最著名的当然是翎羽祖师华佗了,其中以刮骨疗伤,等等事迹,著名于世,而千年来,门派中传说,谁得青囊经,立得祖师之神,而青囊经千年来,不曾现世。 成为武林疑案之一,这时山中各处名胜古迹,有一处峰峦,名曰天都峰,此峰绝顶上矗立一座宅子,这便是翎羽庄了。天都峰上凌空摩崖,自有一派医者儒家之气。一众六人一齐走向翎羽庄大门里而来,就在众人还未到时,忽见夜空之中,有一尾赤须龙在空中飞舞腾云。胡宇扬拱手说了一声:“多谢。”那尾赤须龙突然潜形归体,回到了李延宥体内去了。 一阵火光过去,李延宥苏醒过来。众六人一齐走向他走去。胡宇扬叫道:“多谢,师弟相助。”胡宇扬话音刚落,忽听得有一女子叫道:“宇扬回来了呀”。胡宇扬远远叫道:“是,师叔。”话音刚落,只见得从远处走来一位女子,这女子约莫三十多岁左右,穿一领蓝色长衫,容貌极美,似有隐忧,腰围插着一支铁笔,通体黝黑,发出丝丝黑光,质地乃是玄铁所制的神兵利器,正是玉镜散人宇文娥英。胡宇扬见是她,当即率领一众六人参见道:“师侄,参见宇文师叔。”玉镜散人宇文娥英微笑道:“起来,起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