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朱元璋假死,那朕就登基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3章 两国贡品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一秒记住【。3。】, 绝海中津:“……” 天蝗这个称呼只是他们私下在国内称呼君主,可从来没敢对外宣传过的。 尤其是在面对中原帝国的时候,从汉赐倭字为国名开始,就一直自称为倭王。 乍然从朱权口中听到天蝗两个字,绝海中津真的是差点吓死过去。 作为中原通,他自然知道皇之一字代表着什么。 咚~ “操,你娘!区区倭国也敢称皇,还他娘的天蝗,咱看你们是在找死。” 又是朱寿。 这家伙怒气腾腾,飞起一脚将绝海中津踹出去十好机密的距离。 不过这次满朝文武都不淡定了,纷纷撸胳膊挽袖子就要上去揍人。 这一幕看的朝鲜使者嘴角疯狂抽搐,赶忙朝着旁边让了让。 他是真怕血溅到自己身上。 还真没见过这么自寻死路的藩属国,竟敢再自称天蝗,这不是取死之道吗? “陛下,天朝陛下明鉴啊~!” 绝海中津个子不大,可抗打击力却是很强。在几十个文武的围攻下还能挣扎着求饶。 “陛下…天…天蝗这个称呼是醍醐,醍醐那个老东西妄自尊大,和…和我们北朝没有关系啊!” “陛下,陛下明鉴…明鉴啊!” “都是醍醐那个老东西,是他无君无父……” 朱权见打也打得差不多了,再这么打下去绝海中津真就要撑不住了。 不是说朱权在乎一个小鬼子的生死,只是绝海中津这个人留着还有大用。 于是便挥了挥手;“都住手吧。” 哗啦啦~ 满朝文武瞬间散开,回到自己的位置乖乖站好。 “谢…谢天朝陛下。” 绝海中津都来不及喘息一下,便是连忙从地上爬起来,撅着屁股表示感激。 朱权看着他人不人鬼不鬼的样子,憋着笑道:“好了!既然误会都解释清楚了,那就开始朝拜吧!” 说完,目光扫过朝鲜使者,淡然道:“都说说你们都给朕送来了什么好东西恭贺朕登基大宝吧?” “先说好,朕这人比较小气,要是礼物寒颤了可别怪朕翻脸不认人。” “是…是陛下,我朝鲜不敢。”朝鲜使者赶紧躬身道。 他叫做李芳果。 或许说这个名字大家不是很了解,可说起这家伙的另外一个身份,或许大家会有一些印象。 李芳果,朝鲜开国王李成桂次子,也是朝鲜第二人王,史称定宗。 李芳果伸手从袍袖中掏出一份奏折高高举过头顶,口中还在朗声道:“我朝鲜王朝立国数月余,但父王仰慕天朝风采特令外臣前来朝贡天朝上国。 特献高丽族美女百名,朝鲜特有麻布千匹以及上等山参十根,东海珍珠……恭贺天朝上国陛下登临大宝。 望天朝上国陛下垂怜赐予我朝鲜王朝大王金印,朝鲜王朝愿世世代代归属大明羽翼之下……” 你没看过,这时候的朝鲜的确刚建国不久。一秒记住【。3。】, 准确的说就在四个月之前,原本还是高丽将领的李成桂发动军事政变成功之后,才有了如今的朝鲜王国。 朱权也是听到李芳果说起才想起这件事情。 不过对于李成桂送来的贺礼倒是没有说什么,虽然实在是显得小家子气,可毕竟人家也才刚建国不是。 而且人家派来的还是未来朝鲜定宗,更是特意来恳请大明赐予金印。 这摆明了就是要请求大明庇护,朱权就算是有什么想法也不好此时表现出来。 “陛下,臣有事启奏。” 或许是见朱权没有说话,陈敬稍作犹豫从朝班之中站了出来。 “哦?”朱权目光看向他,好奇道:“陈爱卿有何事启奏?” 陈敬故意瞥了李芳果一眼;“回陛下,臣要启奏之事乃是和高丽王朝有关。” 听到高丽王朝几个字,李芳果身体不由就是一颤,眼中露出几丝慌乱之色。 刚想张口,却听见陈敬再次开口道:“陛下,高丽末代恭让王之弟王钧日前特地找到老臣,向老臣哭诉高丽王朝被篡权之事。 老臣本是不打算掺和他国内政,可那王钧却说高丽王朝世世代代都乃是中原帝国之藩属。 老臣一想也的确是这样,故而今日特向陛下澄明。” “哦!王钧此人在哪?”朱权眼中浮现出感兴趣的神色。 “回陛下,老臣将人安排在了宁阳楼暂歇。”陈敬道。 朱权挥了挥手;“去将人带来。” 说完看了看李芳果一眼,嘴角露出似笑非笑的表情;“朝鲜王国之事容后再议,高丽王朝乃我大明藩属之国,的确不能就这般不明不白被奸人篡权。” 奸人篡权。 李芳果的面色瞬间煞白一片。 心中暗骂自己负责追杀王氏的大哥废物,竟然让王钧逃到大明的同时也在心中快速思考着等会要如何作答。 如今朝鲜王朝已经建立,他是不可能轻易将到手的权利让出去的。 若是大明作为宗主国非要给高丽王氏做主,他又应该如何应对? “绝海中津是吧?” 朱权目光重新落在绝海中津的光头之上,实在是没办法,人太矮看不到脸。 “既然你口口声声来恭贺朕登基,那就亮一亮你们的礼物吧。” “是,天朝陛下。” 绝海中津不敢有任何怠慢,赶紧从怀中摸出奏册,同样高高举过头顶唱喝起来。 “小国寡臣足利义满特献上倭刀千把、倭扇五千把、倭国青玉三千块、硫磺三千斤、倭国马匹三千……恭贺天朝上国陛下登基大宝。” 说完,绝海中津见朱权久久没有任何动静,心中便开始打鼓。 可当他偷偷抬头打量时,却见包括朱权在内,大明所有朝臣全都是一脸愤慨地盯着自己。 顿时忍不住浑身一颤。 绝海中津赶紧重新低下头去,解释道:“陛下明鉴,我倭国如今战争不断,能凑出这些已经实属不易,还望陛下海涵。 中原有句古话叫做千里送鹅毛礼轻人意重,还望天朝陛下念在我倭国不远万里海上风险特来朝贺的份上笑纳……” 不得不说这家伙是真的很适合做外交官,那张嘴的确有纵横家的几分本事。 竟然还知道引经据典来搪塞。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