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毓庆宫秘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84章 逝世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乌雅氏彻底瘫软在地。 胤禛和允禵兄弟俩也大受打击,不知道该如何面对。 良久过后,胤禛才颓丧道。 “二哥,无论如何,她都是生了我的人。” “我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她去死。” 乌雅氏双眼一亮,急切的看向胤禛和允禵。 允禵撇过头,双眼通红的看着两位兄长。 “皇兄,二哥。无论你们怎么决定都好,但弟弟只希望你们能留她一命。” 胤礽看向兄弟俩。 “你们俩都想好了?” 允禵有些犹豫的看向自己的四哥。 虽然额娘对四哥做了那么多恶事,就连自己后院的那些女人和孩子都与额娘有关,但额娘对他的母子之情做不得假。 自己后院那两个乌雅氏表姐和表妹,他可以下狠心让其病逝。 但让他眼睁睁的看着的生母去世,他也是真的办不到。 不过他也清楚,仅仅是自己一个人是做不了主,二哥也不会听自己的。 所以他看向了自己的四哥,但也不知道四哥最后会是什么决定。 “四哥,弟弟知道此事是让四哥为难了。” “但弟弟可以保证,此事过后再也不让她再对四哥为难,弟弟可以将她带回府上,不让她再出现在后宫,弟弟会约束好她。” “只求留她一命就够了!” 胤禛闭了闭眼,咽下心中的不甘和愤怒,最终化为一声叹息。 不管是从情理,还是从利益出发,胤禛都很清楚,自己不能要了她的命。 否则以后便是自己身上洗不掉的一个污点。 所以他满是惆怅和彷徨的看向二哥,嘴角挂着一抹苦笑。 “二哥,能不能饶她一命?” 胤礽幽幽叹息道:“我就知道会这样。”.. “汗阿玛也早有预料。” “若是你愿意为乌雅氏求情,这道圣旨便不作数。” 听到圣旨不作数,胤禛心里划过一抹失落惆怅。 他一直想做皇额娘的孩子,好不容易有的机会,却因为生母之故彻底失去了。 而且这个生母还是厌他、恶他,对他只有恶意和利用的心狠之人。 允禵则是有些轻松。 至于乌雅氏便是彻底松了一口气,更甚至觉得只要她还活着,便还有机会,心底有了隐秘的野望。 但是没想到,接下来便听到瑾亲王说:“汗阿玛还留下了一道口谕。” 乌雅氏心里一个咯噔,这道口谕肯定不是什么好事。 很快,胤礽便说起口谕内容。 若是新帝要保住乌雅氏这条命,那么这道圣旨便不作数,但是乌雅氏也不能继续活着,便对外宣布乌雅氏过于思念先帝,哀思过重病逝,随先帝而去了。 然后秘密将其送到十四府上,往后圈禁在十四后院吃斋念佛,永远不能踏出小佛堂一步。 为胤禛和允禵那些夭折和小产的爱新觉罗氏子孙祈福,求长生天和神佛保佑他们来世能投个好胎! 听完口谕后,胤禛和允禵都平静的接受了,作为人子能做到这一步,他们已经仁至义尽了。 唯独乌雅氏大受打击,心如死灰一般失神的倒在地上。 她没想到,先帝对她如此狠绝,一点机会都不愿意留给她。 宣读完口谕后,胤禛便命人将瘫软的乌雅氏,送回了永和宫。 兄弟三人在养心殿商议了乌雅氏的处理结果后,胤礽便一身轻松的出了宫。 雍正元年五月二十三日丑时,仁寿皇太后崩于永和宫,年六十四岁。 由永和宫奉移至宁寿宫暂安。 此时乌雅氏已经被秘密送进了十四爷的恂亲王府,成为乌雅氏族的一位老姑奶奶,被安置在恂亲王府吃斋念佛,由恂亲王府为其养老送终。 世上再无仁寿皇太后。 而宁寿宫安置的棺椁,里面只有乌雅氏曾经的衣物。 同年五月二十六日,奉移至景山寿皇殿暂安。 八月,恭上尊谥曰孝恭宣惠温肃定裕赞天承圣仁皇后。 九月初一日,奉安景陵,升祔太庙、奉先殿。 在处理乌雅氏的事情时,在五月份的时候,宫中的年妃早产生下了皇九子。 九阿哥生下来便无比弱小,哭若蚊蝇,且身上大片的青斑。 都还没开始吃奶,就要开始吃药了。 太医诊断九皇子怕是活不到周岁。 果然,皇九子出生不到三月,便夭折了。 为了安抚自己的年妃,雍正给皇九子赐名为福沛。 并且赐年妃“肃”字作为封号,安抚其丧子之痛。 .......... 在六月初的时候,胤礽便带着婉瑜,离开了京城前往江南。 不过在离京之前,胤礽私下秘密见了弘历,告诉了他一个秘密。 在五月底时,雍正帝亲书立储密旨,立弘历为继承人,藏于鐍匣,置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 而当时雍正皇帝召了前太子胤礽和敦亲王允俄,以及怡亲王允祥和恂亲王允禵。 四人在乾清宫见证了,皇帝亲自写下并盖上宝印的立储诏书,也亲眼见了雍正帝将诏书放置的地方。 胤礽将立储的事情告诉了弘历后,只叮嘱了他一句话。 “你要做皇上最孝顺的儿子,而不是过于聪慧有野心的的皇子!” 弘历郑重点头。 自胤礽再次离京后,便再也未回过京城。 直至雍正二年十二月,从江南往京城发了一封急报。 原太子,前瑾亲王胤礽,在江南“病逝”。 胤礽在病逝前,留给雍正帝的信中提及对后事的安排。 因为尸身远在江南,且自己的福晋也是葬在了江南,他去世后会命人将自己葬在福晋的身边,所以不会带尸身回京发丧。 皇上只需要立一个衣冠冢即可。 并且在信中提及了自己的几个儿女,尤其是富灵阿和弘晷。 先皇离世前,定下了富灵阿与张家的婚事,先皇孝期即将结束,富灵阿的婚事还需四弟多多费心。 至于弘晷和弘历前后脚出生,弘历的福晋已经定下来了,弘晷也需要四弟挑选一个稳重端庄的福晋。 胤禛接收到二哥临终前写的遗书后,心中悲痛不已,但却也有几分不为人知的隐秘轻松。 于是在对二哥的几个儿女身上,就极为的宠爱照顾。 雍正三年,孝期结束。 雍正先是命内务府热热闹闹的操办了,和硕昭宁公主与张若需的大婚。 然后没过几个月,在雍正四年初的时候,赐下了章佳·阿克敦的嫡女,为弘晷的嫡福晋。 之所以赐下章佳氏为弘晷的嫡福晋,也是雍正经过多番考量的结果。 (到尾声了,快结局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