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医生:我都快入土了,系统你才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48章 你把人研究所所长都给拐来了?!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许秋这边倒是不着急。 他主要想让戴教授也当一回鲶鱼,把临医神经内外科这潭死水给搅动起来。 顺便也给申昆仑、曾主任等人一个接触“大夏神经外科第一刀”的机会。 如果戴楠不答应,他也不会强求。 “戴教授想来的话随时可以来。不过到时候如果要在志愿者身上做淋巴管—静脉吻合手术的话,我应该会亲自做手术。”许秋道。 你来真的啊? 戴楠有点吃惊。 许秋真能做超显微缝合? 不过也是。 都有零点二设备了,做个淋巴管—静脉吻合不算什么。 就是胡主任……不对,胡主任不行。 就算是沈瑶上台,靠着零点二设备也能拿下了。 如果是许秋,应该也不成问题。 “那就不能不来了。”戴楠默默地道。 她现在对许秋的手术,更多的是停留在“听说”的层面。 也就见过一次神经缝合而已。 更多具体的手术细节,却没能见证。 而这一次的超显微淋巴管—静脉吻合,显然更加考验手术基本功! 去观摩一趟,这也是为自己的“左右神经互换术”筛选主刀,很合理。 而且更重要的是。 如果这种术式真的涉及到了“阿尔茨海默病的逆转机制”,那自己也算是见证人了。 虽然那想到这,戴楠也不纠结了,道:“我改天到。” 又聊了一阵,电话才挂断。 许秋没有放下手机,他直接把电话打到了霍院长头上。 这让对面的霍院长有些纳闷。 许秋的身份虽然很不一样了。 但直接打给自己,也是越好几级汇报了。 不过霍院长并不在意。 人才就是拿来尊重的! “许秋,你有什么需求吗?”霍院长笑容满面。 许秋直接道:“戴楠教授打算后天来我们临医考察。” 哗啦! 电话那边传来慌乱的声音。 显然霍院长差点没拿稳手机。 片刻后,霍院长惊愕的声音才响起:“天都那位,神经外科研究所所长,大夏神经第一刀,戴楠教授?” “对。” “你……怎么把戴教授请来的?!” 霍院长人都要晕了。 省院都不敢这么奢望,临医能有这个资格? 许秋没有继续跟霍院长进行无营养的对话,道:“霍院长你去安排吧,我继续手术去了。” “行,你忙,你忙……” 挂断电话,霍院长沉默了一下。 这气氛不对吧。 怎么感觉对方才是院长。 不过一想到戴楠要来临医,霍院长又心神激荡起来。 许院长就许院长吧,大不了我当副院长! 霍院长脸都要笑开花了。 谁能想到,人在办公室坐,顶尖教授从天上来的感觉? 跟中彩票一样! 霍院长直接就拨通了申昆仑的电话。 “霍院长,我写论文呢……许医生的论文太猛了,我要再打磨几篇,不然临医论文第一的位置要保不住了……”申昆仑那边催促着。 霍院长:“还写什么论文。戴楠教授后天要来指导工作。” “???” 申昆仑只感觉耳朵嗡的一声。 旋即整个人被狂喜填满。 “是许秋吧!许医生的人脉太恐怖了!”申昆仑声音都因为激动而高亢了几分。 大夏神经第一刀来临医……这能载入临医神经外科的历史大事记了。 要放在封面的那种! “好好准备,你顺便通知一下曾主任吧,我这边还要跟上面汇报。”霍院长道。 “好,霍院长您忙!” 霍院长呵呵一笑。 刚才还嫌我耽误时间来着。 不过他本来也是不在意细节的领导。 否则申昆仑的态度不可能这么随意。 挂断电话后,霍院长想了想,最后选择把电话打给了邓铁。 按理说,他应该跟临海市的高层汇报。 不过跟许秋一样,小小越个级问题不大。 “戴教授?!” 邓铁显然也被吓住了。 “你们临医做好准备,千万别得罪了戴教授!” 这么叮嘱了一句,邓铁又跑到了主任委员办公室,敲了敲门。 王修文的声音传来:“进。” 看到脸色有些兴奋的邓铁,王修文随口道:“邓主任,又是临医那边的事情?我说你也是省级别的领导,不能总是把注意力放在一家医院身上……最近咱就不关注临医的事情了。” 邓铁沉默了一下。 最后还是实话实说道:“王主任,戴楠教授打算去临医。” 啪嗒。 王修文喝茶的手突然僵在了半空中,茶水差点洒下来。 他瞪大眼睛,满目的不可置信:“临……临医?” 这踏马就离谱! 白云省一直想打造名牌医院。 就如华西之于川渝,湘雅之于湘省。 白云省自然不可能做到这种程度,但也想到集中省内医疗资源,打造一个地区名片。 结果,倾注资源培养的省院,在神经领域想要请一名顶尖神经外科医生来都很困难。 至于大夏神经外科研究所这个圣地,对于省院来说更是人上人了。 结果,临医悄悄摸摸地就跟研究所搭上了关系。 而且直接请来了所长戴楠! 这太夸张了! “王主任,我们什么时候动身?”邓铁问道。 王修文仿佛忘记了自己刚才说过的话,道:“就明天吧。一定要让戴教授感受到我们白云省的热情!” 说到这里,王修文又叹息道:“许秋那臭脾气,我们这些省内自己人不在乎。但对待戴教授,就不能如此了!” 话语中还带着一丝不满。 邓铁默默地听着,没有开口。 心里却已经忍不住开始吐槽——你怕不是杜崇岚、侯从军等教授跟许秋是怎么相处的? 我们认为高不可攀的戴教授。 和许秋说不定是平辈相交…… 而临医这边,许秋结束和戴楠的通讯后,就直接找到了汤姆森,将戴楠的猜测告知了对方。 汤姆森有些惊讶,又很是惊喜。 “也就是说,可能是淋巴管—静脉吻合逆转了分期?” 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也就顺手做了个淋巴管—静脉吻合而已,竟然还有这种收获! 许秋道:“只是猜测。” 接着又道:“我们打算招募志愿者。同时符合淋巴水肿和阿尔茨海默病的患者,可以在我院免费治疗……” 汤姆森沉默了一下。 他还有顾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