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医生:我都快入土了,系统你才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89章 许秋?还不值得协和在乎!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赖光圳打量着裘远之。 后者穿着正式,连头发都梳理好了。 很显然,是严肃的场合。 他当即就猜出来了,道:“常院士来我们协和了,院长你是打算会见他?” 裘远之点了点头。 旋即,他脸上多了一抹难以言喻的笑容,道:“现在这情况,我见了他该怎么开口?” 裘远之没想到,戴楠的态度竟然如此果决。 赖光圳也明白裘院长的为难,纳闷道:“以往戴教授不会如此。就算不同意,反应也不会如此激烈,这次真的是出乎意料……” 说到这里,他突然想到了什么,眼中出现了一丝愕然。 裘远之捕捉到了他的神色变化,问道:“戴教授这次的确有些反常……你有什么看法?” 赖光圳苦笑一声:“我猜测,可能是跟常院士要抢"分期逆转术"的成果有关。” 裘远之眉头皱了起来。 这项成果虽然重磅,但也只是在神经学领域激起水花而已。 论价值,比不上常微罹那项国家重点项目带来的收益。 为此就得罪一名院士,值得吗? 赖光圳摇头道:“跟技术本身无关,而是因为……这项成果关系到了许秋。” 许秋? 这是裘远之第三次听到这个名字了。 他有些吃惊:“你是说,戴楠就因为许秋,就敢和常微罹决裂?” “这么说来其实不够准确。” 赖光圳思索片刻,然后给出了更准确的比喻:“就像是院长你看好的学生,他的成果将要被别人夺走,哪怕对方是院士,你甘愿吗……不,应该说是院长你的爱女。” 裘远之还真的斟酌了一下。 学生? 那院士抢就抢了,无所谓。 但……我女儿辛辛苦苦搞出来的成果,哪怕是院士来了也别想抢! 这一刻,裘远之明白为什么赖光圳突然要换一个比喻了。 因为学生是真能忍,但女儿的项目被夺,是真忍不了! “戴教授既然如此看重许秋,那就想办法把他挖过来吧。”裘远之最后说道。 他无言以对。 没想到,许秋在戴楠心目中的地位竟然这么高? 说实话,直到现在,裘远之也不认为许秋有多大的潜力。 协和是全国第一院,这里最不缺的就是天才,或者说,成为天才只是参加协和入院考试的门槛,而天才中的前几名,才有机会进入此处。 跟群星一般的协和医生阵容比起来,四十五岁的许秋,几乎可以说是毫无亮点。 自家的医生,工作几年之内就有能独立做hipple的,有做三十岁做甲状腺就不见血的…… 至于四十五岁的,一大堆杰青,遍地业界大牛。 协和也是要面子的。 随随便便冒出一个天才,协和就去抢,还给不给地方的医疗存活的资格了? 况且也拉不下这个脸面主动挖人。 但现在。 尽管裘远之仍然不认为许秋的才能有多不可得,但他既然受戴楠重视,也算是给戴教授一个面子了。 “戴教授恐怕是不会开这个口。” 赖光圳说着,补充道:“我们派人去和许秋交涉?” 想想他就觉得离谱。 协和派专人去挖墙脚……这种待遇,也就接近院士级别的人物有资格享受了。 没想到竟然用在一个四十五岁的主治医身上。 裘远之摇摇头:“戴教授从我院借了个飞刀过去,正好,让他把许秋带回来就行。” “这……” 赖光圳愕然。 是不是有点不太厚道。 临医高高兴兴从协和请飞刀,还花了大价钱。 就指望着能给自家医生见识见识大场面,开开眼界。 结果,协和转头就把人宝藏医生给带走了…… “这场飞刀不收钱就是。” 说完,裘远之似乎觉得还是有些不好意思,道:“另外,跟临医那边说,可以给他们几个进修名额。我们协和帮他们培养几个医生,也算是一种资源交换了。” 闻言,赖光圳才点头。 两三个进修名额,等于是帮临医培养几个协和体制下的优秀医生。 用一个许秋就能换到,这买卖太划算了! “你去问问飞刀的是哪个医生,把我的消息传达过去。我就先去见常微罹了……头疼。” 裘远之说着,按了按太阳穴,不紧不慢地离开了办公室。 赖光圳随后也离开。 他拨通了医务科的电话。 随后得知,这次去飞刀的是泌尿外科的廖主任。 “居然是嗜铬细胞瘤切除……难怪临医做不了。” 嘀咕了一句,赖光圳拨通了廖主任的号码,把裘远之的要求传达了过去。 “我也拉不下这个脸。”廖主任颇为头疼。 协和什么时候也干挖墙脚的事情了? 而且,这事情要是传出去了,他廖主任以后还做不做飞刀了? 恐怕业内都得担心请廖主任飞刀,自家的好医生就会被带走…… 最重要的是,如果是个教授、院士也就罢了,一个四十五岁的主治医,也让我拉下面子去干这事儿? “我也觉得不妥,但涉及到戴教授,而且裘院长都开口了……”赖光圳表现得很理解廖主任的难处。 最后,廖主任还是叹了口气,道:“行。我倒是要看看,对方究竟是什么来头,能让戴教授、裘院长都专门关注。” 而此时的临医,各科都在忙碌着。 其中尤以神经内外科最甚。 这次“分期逆转术”已然功成,接下来,就是汇总患者的情况,整理成论文,最后正式公布。 届时,临医也能短暂地成为全球神经领域的焦点。 而这次的论文,申昆仑、曾主任等就蹭不上了。 事实上,与神经学领域强相关的人,其实也就一个戴楠而已。 原因很简单……这台手术太特殊了! 能解决神经退行性疾病阿尔茨海默病逆转问题的术式,不来自神经外科,而是显微外科! 也因此,汤姆森是最大的赢家。 他的超级显微设备又拓展了一个应用领域,无形之中财富和身价可能又要翻一番了。 毕竟,断手指、需要缝合的人可能不太常见。 但,谁家老人没有个阿尔茨海默病? 而许秋在与众人商议这个项目的贡献度时,众人一致决定,将汤姆森排在第二。 毕竟,周景芝的手术是汤姆森做的——作为首位发现逆转,并且开启了后续研究的医生,他本来就有着巨大的贡献。 随后的手术,汤姆森也全程参与。 而且超级显微设备也是汤姆森带来的。 相比之下,戴楠要做的就少多了,仅仅是提供更精准的阿尔茨海默病分期判定,自然比不上汤姆森。 因此,最终的贡献度排名,从前往后分别是许秋、汤姆森、戴楠。 当然,沈瑶、胡主任、钟经山等人也在名单中,虽然比重不多,但总算是参与了一个重大项目。 因而这一次赚的最多的,就是名利双收的汤姆森了。 而这个消息一传出,一则电话就打到了许秋头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