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医生:我都快入土了,系统你才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51章 就离谱,对着答案写过程?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不过事实上,即便其他人有疑惑,也没资格干扰许秋的处置。 此刻他才是唯一的主管医生。 任何从他口中说出的话,才算得上是医嘱。 因而在许秋解释的这段时间里,协和的工作人员就已经把镇痛药带过来了。 而另一边,傅元魁也注意到了这边的动静。 不过他最后还是选择让病人忍着。 两人的风格不同。 许秋更关注人文,而傅元魁则专注于精密的数据。 很快,一号病人的疼痛就被压了下去。 可以看到,此时一号病人脸上立马就出现了轻松的表情。 就连力气都恢复了不少,说话都有力了。 到此时,许秋才开始他的问诊。 从详细的问诊之中,许秋也获得了更多的信息。 病人的情况远比想象中复杂。 抛开主要疾病。 病人有高血压病史10年,未规律服药,血压控制不佳。 也有糖尿病病史7年,同样未规律服药,血糖控制不佳。 此外,她还罹患冠心病,三年前做过冠脉支架植入术。 并且伴随有慢性肾功能不全病史两年。 进行查体。 尽管病人的疼痛已经缓解了很多,但她的神志依然比较模糊,而且精神萎靡,只能说勉强配合查体。 而生命体征方面,体温38.5,脉搏120次/分,呼吸24次/分,血180/110mmHg。 体格检查脊柱,发现病人的腰椎生理曲度消失,L4/5、L5/S1棘突间压痛、叩击痛阳性,双侧椎旁肌紧张…… 此外,还发现了双下肢水肿,并且可于肺部听诊闻及湿啰音…… 而且许秋还在病人下肢闻到了淡淡的草药味,且脚踝有红肿的迹象,不过并不明显。 一条条诊断信息罗列出来,许秋身后的队员们都全都沉默了。 谭步飞转头看了薛宏一眼,问道:“你还觉得简单吗?” 薛宏默默地挪到了一边,选择了不回答。 这病历……只能用复杂来形容。 简直是大杂烩。 之前许秋遇到的病历,是叠加了各种恶性buff,等于是把难度拉满了。 而这一次……就是增加复杂度了。如何从棘手的病例中精准找到病因,这才是关键。 “发烧、腹痛……” 此时,许秋的注意力却在这两项上面。 病人的其他疼痛,都可以用腰椎间盘突出症来解释。 但这两点,大概率就是其他病因了。 “听诊器。” 许秋二话不说,打算给病人先做一个腹部听诊。 接过工作人员递来的听诊器后,许秋先将冰冷的听诊器放在手心搓了搓。 等听诊器变得温热起来,他才将其贴在了病人的腹部。 这一幕,被一号病人看在眼里。 她都已经做好了被听诊器给冷得一个激灵,却没想到这位医生居然如此细节…… 很快,许秋这边就完成了听诊。 他皱起了眉头,道:“听诊没有太明显的指征,但肠鸣音过分活跃了,做个超声。” 工作人员很快就推来了床旁超声。 许秋亲自上手,给超声探头涂上耦合剂,随后探查了起来。 片刻后,他的眼睛一亮,道:“这里……有积液……而且看回声的强度,可能还是脓液。 “抽液,送检。” 这一幕,让佟雪龄等人错愕不已。 他们仔细辨认,经过许秋指了半天,才从图像中勉强辨认出了异常区域。 不过……说是异常其实也勉强。 因为如果是他们来操刀的话,大概率会错过。 就算是超声科的主任,估计也绝对发现不了这么一小坨异常。 这压根就不是超声能办到的诊断精度! 此时,佟雪龄等人有点怀疑人生。 许秋徒手做超显微缝合也就算了。 怎么拿个超声探头,扫描精度堪比核磁啊? 这感觉…… 就像是知道答案,直接就奔着最终结果去的! 太离谱,也太夸张了! 正经医生,是发现寒战、高热,然后做血常规,查炎性指标PCT、CRP、N%等等。 随后送检双套4瓶血培养后,经验性地使用头孢西丁等药物,进行诊断性治疗。 有用的话,就继续沿用抗生素方案。 没用或者是效果不明显,再根据经验加左氧氟沙星等其他抗菌药物。 最后,根据血培养的结果,缓慢调整用药,逐步推断出致病菌,才能最终确认方案。 结果…… 许秋直接就奔着腹腔的一个小脓液区去了。 而且最要命的,他还真的就发现了! 这一步操作,等于是直接节省了临床诊断至少三五天的功夫。 而此刻,场中的观众们也有点懵。 许秋和傅元魁两边,简直是两个极端。 明明傅元魁才是更依赖仪器的一方。 然而,实际上开场后,许秋各种药物、设备要个不停。 这几分钟的功夫而已,许秋就换了好几种检查仪器了。 现在甚至还在进行腹腔抽液。 而傅元魁那边,几乎就没有要求提供多余的设备。 这让众人有些蒙圈。 也不知道是许秋的诊断速度太快、进展太迅速,所以要的设备多。 还是说傅元魁太有把握,根本不需要仪器辅助? 不过,这还是引起了不少人的讨论。 “这要是比医生的诊断经验,许秋可能已经输了。” “是啊,借助这么多设备,怎么看都没有傅元魁经验丰富!” “这就是院士的底蕴了。傅元魁跟着常院士学了这么多年,很多疾病症状都可以直接做出判断,而经验不足的话,就只能借助仪器了……” 然而此时,戴楠、杜崇岚等人的想法却完全相反。 此刻,他们表情都有些错愕。 外人看热闹。 但他们这些临床医生,却看出了不同的东西。 许秋这哪里是排除错误答案。 他就是奔着最终诊断去的! 在外行看来,此刻许秋不断地更换各种仪器,而傅元魁则沉稳地进行着自己的诊断,似乎是后者的表现更扎实。 然而,事实上完全相反! 傅元魁此时还没有找到诊断的方向。 他现在还在尝试找到病人身上的破局点,由于还没有目标,所以压根不知道该选择何种检查方式。 而许秋…… 他从一开始给镇痛药,就已经让很多专家感觉被打脸了。 场中的不少权威教授,包括常微罹自己,都是“镇痛药会影响诊断效果”这一理论的支持者。. 然而许秋一上来就直接给镇痛。 而最要命的是……现在许秋似乎已经有初步诊断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