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家族修仙:从底层开始崛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一章: 联姻(下)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王杰斌似乎并不急于得到答案,慢悠悠的晃荡茶水,细细品尝。 两人就这样相对而坐,房间内变得极为幽静。 “雁松原地域偏僻,实力弱小,常年落于西荒郡的榜尾。 究其根本,就是雁松原内的修行资源匮乏,以及练气修士的数量太少。 百余年间混乱无休,不断损耗雁松原的底蕴。 直至如今,雁松原无论人口,还是修士数量,都是西荒郡内最少的。 西荒郡内,除了灵虚域等排名前三的地域。 其它的地方也与雁松原一样,并没有筑基修士的存在,最高战力也就是练气修士。 霸灵门覆灭后,首要事情便是停止一切争端,两家通力合作,养民,治民。 练气修士的数量越多,话语权就越重,才能够改变雁松原在西荒郡内的尴尬处境。” 王芸君语气平淡,低垂着目光,好似没有看见王杰斌逐渐阴沉的面色。 “哦?就只有这些吗?” 王杰斌语气中不含一丝感情波动,直盯着这个女儿。 “女儿才疏学浅,一些玩笑话,让父亲见笑了。” 王芸君起身,双手搭在一起,扶于腰间,向着王杰斌行礼。 王杰斌默默的看着她,良久,嘴角扯起一分笑容,缓缓开口。 “...很不错了!以你的年纪,有这般见识,在族里年轻一辈中当属翘楚。” 王杰斌走上前,拍了拍王芸君的肩膀。 “芸君呐,联姻一事,事关重大,父亲也没有完全做主的权利。 但你放心,父亲心里是偏着你的! 以你的才能与资质,不该留在雁松原,将会有更加广阔的天地任你畅游。” 王杰斌勉励几句,等到王芸君离开房间后,王杰斌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 “唉~终究是年龄大了,有了自己的心思,跟父亲也不说真心话了!” 王杰斌沉声说着,双眸中闪过一丝幽光。 雁松原内的资源就那么多,那究竟是给你? 还是给我呢? 哪怕是血浓于水的亲兄弟,在利益面前,也能够反目成仇,更何况是两个家族呢。 如此浅显的道理,王芸君又怎会不懂? 只是在他这个当父亲的面前,装傻充愣罢了! 丹房 王开宣一身灰袍,鹤发如银,披散于肩膀,脸上皱纹好似千年树皮,双目浑浊却时不时闪过一丝精芒。 炉内烈焰熊熊,火舌肆意飞舞,蜿蜒游走,汇聚成汹涌火浪。 炉火中心处呈现幽蓝色,周围炽热金黄,二者交织,映得王开宣面色明暗不定。 他缓缓抬起手臂,结出一道道复杂法印,火焰在他的控制下,时而汹涌,时而平静。 各种珍稀灵药在火焰内翻涌,渐渐化为灵液,五彩斑斓,交融汇聚成一团。 “凝!” 随着王开宣轻敕一声,手中法印一变,那团灵液猛地绽放出一股光芒。 等到光芒渐渐暗淡过后,丹炉内躺着五颗丹药,宛如龙眼大小。 王开宣拿出一个玉瓶,掌间出现一股流光,将丹药摄入玉瓶当中。 王开宣轻拂短须,眼中流露出一股满意之色。 “二品丹药,聚气丹!成丹五颗,每颗丹药皆可称作上品! 老夫的炼丹水平又有长进了,距离二品炼丹师也不远了!” 王开宣哈哈一笑,心情很是不错。 他今年87岁了,一身修为已达练气六层巅峰。 只是修炼的功法,焰灵丹典,更注重于提高修士的炼丹水平,并不善于斗法。 倘若与人比拼斗法能力,或许连较为厉害些的练气五层修士也敌不过。 虽然斗法能力不高,但王开宣一手炼丹术出神入化,冠绝雁松原。 他年少时,曾走出雁松原,在丹鼎阁内当外门弟子。 因为修为提升缓慢,引以为傲的炼丹天赋,纵观整个丹鼎阁几千名弟子,最多也只能算作中等水平。 在丹鼎阁内煎熬了十几年,终因达不到考核标准,黯然离开。 返回家族后,他拒绝了上代族长安排的一切,将全部心思投入到炼丹术中,对族中的事务不管不问。 就连这族长之位,起初他也是坚决不愿意接受的。 但上代族长不同意,依旧将这份责任强行施加在他的身上。 当上族长后,王开宣也不怎么管族中的事务。 挑选了几位风评不错的族人,授予他们权利,共同管理家族,自身则专心钻研炼丹术。 几十年如一日,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终于是成为了一品高级炼丹师。 距离二品炼丹师,也只有一步之遥。 每一丝一毫的进步,都在刷新雁松原的历史。 一旦达到二品炼丹师的水平,王氏就会因为王开宣的存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二品炼丹师,即便他没有练气后期的修为,在丹鼎阁内,也能轻松获得执事之位。 王开宣将丹药收好,这算是两家联姻的嫁妆之一,同时也是王开宣对秦臻明晋升练气期的贺礼。 秦臻明突破练气期后,并没有召开贺典。 因此,老一辈的练气修士,对秦臻明并不熟悉。 “看那小子的所作所为,至少不是个蠢物。 秦氏传承能继续延续下去,也算不辜负秦宗文的一片苦心。” 王开宣轻叹一声,他与秦宗文算是同一个时代的人。 年少之时,族人就常将两人拿来比较,发现王开宣无论是修为还是才学,都是比不上秦宗文的。 唯一值得称赞的,就是一手炼丹术,但秦宗文又不是炼丹师,他是剑修,更注重于实力的提升。 王开宣之所以离开雁松原,或多或少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毕竟谁也不希望,总是被别人否定。 等到王开宣走出去后,这才发现外面的世界是如何广阔。 他遇到了很多天才,但让他有些气馁的是,秦宗文的天赋,放眼整个西荒郡,也称得上天才称呼。 王开宣那时才明白,不是他太弱,而是秦宗文太强。 只是秦宗文受宗族所累,虽有凌云之志,天赋绝顶,却终究无法割舍宗族亲情,这才落得个凄惨结局。 “秦宗文呐,你这老货,倘若当初你跟我一起走了,哪会落得如今的下场? 以你的天赋,哪怕是筑基真人,也有不小的机会。” 王开宣长叹一声,他对秦宗文的感情很复杂,或者说,两个家族之间的感情关系本就是复杂的。 虽是姻亲,但又相互较着劲,暗地里使坏,都想压对方一头。 王开宣前半生都活在秦宗文的阴影里,按理来说,他应该对秦宗文心怀恨意。 但或许是因为他见过外面的世界,早已不再活在他人的看法当中。 浴香峰大战的消息传出后,秦宗文已死,已是各方势力心照不宣的事实。 王开宣这才发现,他那一辈的人,如今,似乎只剩下他一个了。 “毕竟是你的后辈,两家联姻,嫁妆方面,老夫不会让他吃亏的。” 王开宣心中暗暗计较着,他一直都想缓和两家的关系,但自从秦光天死后,两家的关系降到了冰点。 那几年里,王氏外出的族人,很多都不明不白的死了,百年姻亲却是变得如同仇敌一般。 “叮铃铃...” 丹房的风铃突然响动,王开宣白眉微挑,掐了一个净身术,缓缓走出丹房。 “拜见老祖!” 丹房外,王杰斌看到王开宣的身影,连忙上前,躬身行礼。 “行了,行了!这些虚头巴脑的礼节就不用做了,跟你说了多少次了,老夫不在乎这些。” 王开宣有些不耐烦的推开王杰斌,径直朝着休息室走去。 王杰斌脸上露出一丝尴尬笑容,连忙跟上。 休息室内,两人落座,王杰斌小心翼翼的询问道。 “老祖面上有喜色,可是又炼成了神丹?” 王杰斌面上露出一丝期待之色,虽然他也修炼的是焰灵丹典,但他并不喜欢炼丹。 只是因为这本功法的等级高达三品,而且功法完整,这才选择了修炼焰灵丹典。 “嗯~略有长进!” 王开宣嘴角弯起,露出一丝浅笑。 “杰斌啊,你来找老夫,有何事啊?” 王杰斌面色一正,轻声说道。 “老祖,秦光原回来了,带回了消息,秦氏那边愿意联姻。” “哦?可是那秦臻明亲口答应的?” 王杰斌点点头。 “呵呵,不错,还算得上聪慧。 既如此,就迅速定下日子吧,越早办完越好。 嫁妆方面,你也要多上点心,不能丢了家族颜面。” 王开宣轻拂短须,沉吟片刻后,沉声说道。 “就让王芸君嫁过去吧!这丫头行事有分寸,知道该如何缓和两家关系。” 王开宣的话,让王杰斌心里一惊,下意识的站起。 “老祖,不可啊!芸君决不能当做联姻对象啊。” 王开宣眉头一皱。 “为何?难不成你还想让王芸汐那丫头去? 那丫头什么性格?你这个当父亲的,难道不知道吗? 还是说,你就盼着两家能打起来? 除了你的两位嫡女,其他人无论是身份地位,还是修为境界,都与秦臻明太不匹配。 人家好歹也是一位练气修士,不能太随便了! 免得最后好事没成,反倒是成了坏事。” 王杰斌神色着急,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家族不是有一个丹鼎阁外门弟子的名额吗? 我想将这个名额交给芸君,也只有她,才有能力拓宽我们在宗门内的人脉关系。” 王开宣眉头紧皱,想了很久,终是缓缓摇头。 “不妥!家族的根毕竟还在雁松原。 丹鼎阁的人脉关系,看似重要,实则我们很难用到,不能舍本逐末!” 王开宣以近乎命令的口吻,下达了指令。 “联姻对象,就是王芸君了! 此事老夫已经决定,无需再作变动。 杰斌,你下去准备嫁妆吧!” 王杰斌心如乱麻,还想再劝几句,但被王开宣强硬制止。 在王开宣严厉的目光下,王杰斌只好强忍住内心的不满,离开了休息室。 等到王杰斌走后,王开宣紧绷的面容逐渐舒展。 “唉,这傻小子,还以为老夫有意为难他。” 王开宣苦笑一声,根据他这些日子打探到的消息,此次去丹鼎阁可并非一定是件好事啊。 王氏的那位靠山,丹鼎阁的外门执事。 给供养他的势力,几乎都给予了一个外门弟子的名额。 要求也都一样,送过去的人,必须是位女子。 怎么?如今修炼炼丹术,还要分辨性别了? 王开宣在丹鼎阁呆了十几年,可从未听过有这个规矩。 王开宣隐隐感觉事情有点不对劲,但又不好妄下定论,毕竟这一切还只是他的猜测。 “罢了!儿孙自有儿孙福,老夫一把年纪了,可不想将心思全都花在你们身上。” 王开宣起身再次进入了丹房,趁着如今手感不错,再炼上几炉丹药! 时间飞逝,转眼间,便是小半个月的时间过去了。 王氏内部突然传出一个消息,西荒郡的霸主势力之一的丹鼎阁,将有一个外门弟子的名额赐下。 消息一经传出,瞬间引起了全族热议。 王芸汐得知消息后,欣喜若狂。 第一时间找到母亲曹梅,母女俩动用一切手段。 曹梅甚至不惜借助母族的势力,逼迫王杰斌将这个名额留给王芸汐。 在这对母女的多番操作下,也是顺利拿到了名额。 这天傍晚,天空突然下起了大雨,时不时还伴随着几声雷鸣。 暖馨庐 侍女小慧正愁眉苦脸的整理书籍,看着一旁淡定自若的王芸君。 “小姐,你怎么还是一副不慌不急的样子啊。 家族内都在传,王芸汐拿到了丹鼎阁的弟子名额。 倘若传闻是真的,那此次联姻,不就只能是小姐......” 侍女小慧试图劝动王芸君去找王杰斌求情。 “得之我命,失之我幸,无需强求。” 王芸君静坐于案前,一袭月白色绫罗长裙,三千青丝如瀑,一根羊脂玉簪挽起。 几缕碎发垂落在白皙的颈边,面容绝美,眉如远黛。 手中捧着一本古籍,轻轻翻动,不受人间烦扰。 侍女小慧还想再说些什么,却突然被一阵敲门声打断。 “谁啊,这么晚了,有什么事情明天说吧。” 侍女小慧走到窗边,大声喊道。 然而,敲门声并没有停止。 得到王芸君的同意后,小慧打起雨伞,走出房间,冒着大雨,打开了院门。 院门外,一个黑影卓然而立,黑袍曳地,那把大黑伞,似是黑暗中张开的羽翼,遮住了本就昏暗的光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