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养鸡养猪挖野菜,县令升官有点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42章 国子监是哪儿来的牛夫人?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瞧着杨少峰一脸懵逼的模样,汪广洋的心里顿时舒坦了许多。 坐在主位上的朱皇帝更是笑得呲牙咧嘴,一副龙颜大悦的恶心模样。 杨少峰眨了眨眼睛。 你俩现在笑得挺开心是吧? 希望你俩能保持住。 杨少峰故作无奈的摇了摇头,说道:“大学么,就是登州的一所学校,是给读完府学的生员们准备的。” “其中开设医学院、木土工程学院、化工学院、材料学院、矿山学院等等不同的学院,再根据各个学院而划分出诸如药学、医学、地质学、建筑学等不同专业。” 听到这么多学院和专业的名字,汪广洋当即就用袖子擦了擦嘴角。 本官要是能促成一所济南大学的诞生…… 这踏马哪儿是青史留名啊,最起码也得在济南府万古流芳! 汪广洋越想越激动,杨少峰却话锋一转,叹道:“想要在济南也搞一所大学,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要找到一块足够大的空地。” “有了足以建造大学的空地,接下来就是得有足够多的教书先生,比如说教医术的,教冶金炼铁的,教采矿的,教制作收割机等农具或者其他工具的。” “许许多多的科目都需要有教书先生。” “可是即便有了教书先生,还得有足够的生员才行。” “每一个生员的学习时间起码得四年时间,像医学院的生员要学五年甚至七年。” “……” 略微顿了顿,杨少峰又补充道:“汪布政使还忽略了一个问题。” 汪广洋微微一怔,问道:“什么问题?” 杨少峰道:“国子监。” “陛下和太子殿下已经下诏拆分国子监,使天下各布政使司都有一所国子监的学校。” “山东布政使司的国子监必然会落在济南府。” 杨少峰意味深长的笑了笑:“若是现在就搞一所大学,到时候国子监那边……” 汪广洋彻底傻眼了。 国子监是哪儿来的牛夫人? 济南大学才是本官心中的小甜甜啊混蛋! 正当汪广洋在心里哀嚎不止,甚至想要放声大哭的时候,朱皇帝却是冷哼一声道:“其实这样儿也好。” “现在先让国子监完成拆分搬迁。” “四年之后,登州大学的生员们也差不多完成了学业,可以调来做教书先生,恰好济南府的道路和工坊应该也差不多修好,到时候再以国子监为基础,全力发展大学。” “这样儿一来,也算得上是两不耽误。” 汪广洋眼前一亮,直接向着朱皇帝拱手拜道:“上位圣明!” 等四年就等四年! 反正现在就算是真搞了济南大学,山东布政使司也没有足够的钱财支撑,反倒不如等四年之后再搞。 到时候看他杨癫疯还能有什么借口推脱! 京城。 国子监门口的原本只有“国子监”三个字的牌匾,现在已经换成了五个字的应天国子监牌匾。 书院里原本人来人往的生员也变得稀稀落落,再不复往日的盛景。 李善长抬头看了“应天国子监”的牌匾一眼,呼的长叹一声道:“这里以后就是应天府国子监了啊。” 站在李善长旁边的朱标笑了笑,说道:“对,这里以后就是应天府国子监。” 略微顿了顿,朱标又笑着说道:“遍地开花的国子监,总比京城一座国子监要强许多。” 只是瞧着朱标脸上的神色,李善长和刘伯温悄然对视一眼,两人都感觉朱标的心里还有事儿。 事实上,朱标的心里确实藏着一些事儿。 比如说,登州医学院和那个所谓的登州大学。 这两所学校对国子监又会造成什么样儿的冲击? 如果遍地都是医学院和大学,那国子监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 朱标和李善长、刘伯温站在国子监大门前看了好一会儿才返回宫中。 而刚刚回到宫中,通政司那边就递过来一大堆的弹劾奏本。 只是朱标无论如何都不敢相信自己所看到的奏本内容。 静海知县上奏本弹劾滦县知县,乐亭知县更是上奏本弹劾遵化知县。 不是,这踏马都是哪儿跟哪儿啊? 静海是北平府下辖的县,滦县知县是永平府下辖的县。 乐亭是永平府下辖的县,而遵化又是北平府下辖的县。 当然,这些还都不是问题的关键。 问题的关键在于静海县知县叫做周成仁,滦县知县叫周良玉,乐亭知县叫王兆虎,遵化知县叫耿兴明,这四个家伙全都是洪武四年辛亥科二甲进士,也全都是宁阳县学出身。 同乡,同年,又是同一个老师教出来的,还同为天子门生,要说他们四个拉帮结派那是一点儿都不稀奇,可要说他们四个互相弹劾窝里斗? 按下心里的好奇,朱标又打开周成仁的奏本看了下去。 “弹劾滦县知县周良玉强掠百姓。” 再看看周良玉的奏本,却是“弹劾静海知县强掠百姓。”.. 两份奏本的内容大差不差,基本上都是弹劾对方胡作非为,带着各自县里的衙役跑去北平府抢夺迁移百姓。 朱标愣愣的拿着几份奏本看了半天,心里总有一种每个字都认识、但连在一起却看不明白的懵逼感。 “这叫个什么事儿!” 随手让人把奏本递给李善长之后,朱标又伸手揉了揉额头,叹道:“早知道这样儿,当初还不如把他们都留在京……算了,这样儿也挺好。” 李善长一脸懵逼的接过奏本,只是看了几眼之后就闭上了眼睛,明摆着一副不忍直视的模样。 这他娘的,得亏这些个混账都不在京师。 要不然还不得被他们给气死? 刘伯温好奇的从李善长手中接过奏本,只是看了一眼,刘伯温脸上的笑容就彻底僵住了。 为了往自己的县里多弄一些百姓,四个知县竟然公然带着衙役跑去北平府抢人? 不是。 还有王法吗? 还有法律吗? 宁阳县怎么净出一些狗胆包天的混账! 不行,这种行为必须严惩,要不然这四个混账不知道还能干出什么事儿来! 刘伯温黑着脸向朱标拱手道:“殿下,这四个知县都该严惩,不过,念在他们也是一片忠敬且为百姓考虑的份上,臣以为小惩大戒即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