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养鸡养猪挖野菜,县令升官有点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76章 真正的问题还在回京之后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这个混账东西! 在宁阳县的时候吃本官的,喝本官的,是本官让他读了书,难得的闲暇时候还得给他们那些混账东西讲学,从天文地理到矛盾论,但凡是本官懂的都教给他们。 现在可倒好,这个混账东西竟然防着本官,想要偷偷摸摸的通过阳江那边弄劳工? 杨少峰越想越气,干脆黑着脸对朱皇帝说道:“岳父大人,李辉这个混账东西明显就是盯上了安南和暹罗那边的劳工,这种背着朝廷胡作非为的先例断不可开,理当严惩!” 什么玩意儿? 这种话竟然是从这个狗东西嘴里说出来的? 他娘的,这到底是咱昨天晚上没睡好,还是这个世界太疯癫? 朱皇帝冷眼瞧着杨少峰,嗤笑一声:“论到背着朝廷胡作非为,整个大明上上下下几千个官老爷,谁能比得上你?” “还什么先例断不可开,那你告诉咱,有哪个先例不是从你这儿开的?” “用囚犯当劳工是从宁阳县开始的,拿倭奴和棒子当劳工是从登州开始的。” “现在你跟咱说先例断不可开?” 杨少峰哼唧两声,说道:“用囚犯当劳工又不是小婿开的先例,就算要怪也怪不到小婿头上。” 严格意义上来说,使用囚犯做苦役是中原堂口自古以来的优秀传统。 秦汉时期,就连赘婿们都是苦役中的一员。 杨少峰悄然瞥了朱皇帝一眼,说道:“至于用矮矬子和棒子当劳工,那不也是没法子的事嘛。” “要是登州有个几十万上百万的百姓,小婿又怎么可能会用矮矬子和棒子当劳工?” 杨少峰越说越有理:“再说了,棒子是大明的藩属国,棒子百姓同样也是岳父大人治下的百姓,小婿考虑到棒子百姓生计艰难,给他们一个养家糊口的机会,这不也是替岳父大人考虑?” 朱皇帝咬牙切齿的瞪了杨少峰一眼。 合着咱还得谢谢你呗? 朱皇帝越想越是不爽,正琢磨着是不是抽某个狗东西一巴掌的时候,夏煜却拿着一份密报跑了过来,向着朱皇帝拱手拜道:“上位,登州府急报。” 朱皇帝微微一怔。 杨少峰同样也有点儿懵逼。 登州府急报。 本官身为登州知府还没接到消息呢,反而是夏煜这个锦衣卫头子先知道了? 正当杨少峰胡乱琢磨时,朱皇帝已经打开密报看了起来。 然后,朱皇帝就长叹一声,将密报递到了杨少峰手中。 “登州大学化工学院,某某先生利用改进后的火药制造火箭,又将火箭绑在椅子上,试图白日飞升,不意火箭升空后发生爆炸,某某先生当场摔死。” 杨少峰整个人都懵了。 这些字明明都认识,可是串联到一块儿之后却令人感觉陌生。 白日飞升是什么鬼? 还有,用火药搞火箭然后上天的不是叫万虎么,怎么洪武年间就出现这样儿的狠人了? 不对不对,万虎好像是个工匠,而这次想要白日飞升的却是化工学院的教书先生,也就是道士。 想到这儿,杨少峰直接噌的一下站起身来。 这些牛鼻子道士,一个个咋都这么牛批呢! 这次是用火药搞火箭,下次是不是要引雷? 不行。 以后得想办法治治这些牛鼻子,不能让他们继续这么胡作非为。 还有这一次被摔死的那个倒霉蛋。 抚恤方面倒还好说,问题在于这家伙在火药方面就属于很牛批的高手,如今忽然被摔死,自己再上哪儿去找一个能接替他的教书先生? 眼看着杨少峰像拉磨的驴一样来回转着圈子,朱皇帝忍不住伸手揉了揉额头,训斥道:“你先坐下!区区一点儿小事就急成这个样子,以后若是碰到比这还大的事情怎么办?” 杨少峰微哼一声,又一屁股坐回了椅子上。 “先安排人抚恤他的家人。” “该给烧埋钱的就给烧埋钱。” “顺带着还得制定一些规章制度,允许他们试验,以免打击了他们的积极性,但是又不能让他们亲身上阵,以免再次出现类似的状况。” 朱皇帝端起一杯茶水,慢条斯理的说道:“能用猪羊或其他活物代替的就用活物。” “实在不行的话就用倭奴。” 说到这儿,朱皇帝又将目光投向夏煜:“倭奴和倭国那边的事情怎么样了?” 夏煜直接拱手答道:“回上位,江浙一带刚弄到两百多个倭奴,年后就能送到登州。至于倭国那边,锦衣卫也已经在倭奴里面挑了几个出来,年后让他们回倭国那边潜伏下来,等朝廷需要的时候再行启用。” 朱皇帝嗯了一声,又望着杨少峰说道:“都听到了?倭奴总是会有的,暂时先省着点儿用,回头再慢慢补充就是了。” 杨少峰悄然瞥了朱皇帝一眼。 这老登倒是挺镇定。 可惜啊,本官着急的也不是这一次摔死人的事儿,而是谁也不知道那些胆大妄为的牛鼻子们还能干出什么破事儿! 只是转念一想,杨少峰却发现朱皇帝的处理可谓是眼下最好的办法了。 自己回登州有个屁用? 实际上屁用没有。 除了安排抚恤和葬祭的事情,剩下的也就是弄一些新的规章制度出来以限制那些牛鼻子。 但是正如朱皇帝说的那样儿,利用矮矬子来代替牛鼻子去做各种试验,也能规避掉潜在的一些风险。 正当杨少峰胡乱琢磨时,朱皇帝却又微微哼了一声道:“回头咱再想办法给你调一个懂火药的大匠去登州。” “总不会真让登州大学缺了懂火药的教书先生。” “眼下真正的问题,还在回到京城之后。” 杨少峰微微一怔,问道:“回京之后?” 朱皇帝呵的冷笑一声道:“要不然呢?” “从洪武元年到现在,短短四年多的时间里,先是户籍改制,接着又是广建社学、县学教学内容改制,连国子监也被拆分,后来又有各个布政使司之间的地盘重新划分,眼下还有六部和中书要改制。” “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加一块儿,有哪个是三言两语就能解决的?” “这次回京之后,且有的头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