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夫人要和离,搞垮夫君我就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零九章书肆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门房的老田头揣着手望着天上飘落的小雪花,不禁感慨道:“下大点吧!” 一旁的小子们忙说:“还是下小点吧,扫雪的时候好扫。” 老田头一巴掌呼在了小萝卜的头上,“小孩子不懂事别瞎说,冬天要是不下雪,明年就难了。” 小萝卜姓卜,因为长得个子小,大家都叫他小萝卜,今年不过十来岁的年纪,自小就长在府里,从没下过地,自是不知种地的苦。.M 现在已是十一月中旬了,只下了几场小雪,加起来也没一掌厚。如果冬天不下雪,冻不死地里的虫子,明年春天虫子复苏,不定要嚯嚯多少庄稼。 再者,雪就是水,下了雪化成水也能滋养庄稼,要是一冬天不下雪明年春天必定干旱,也影响庄稼的产量。 老田头的儿子管着府里的庄子,他自然也担心田庄的收成。 而青枫院的孟若华也看着雪花在回想,记忆中,今天冬天没下多少雪,明年春天也不下雨,上半年的干旱使得庄稼歉收,百姓的日子过的艰难。 直到夏天,好不容易等来了雨,却一连下了五六天,京城南边的渚河决堤,淹了田地庄稼,那附近的农户颗粒无收,家计贫寒的只好出来乞讨,成为了流民。 当时京中一些大户为了博得美名,开始搭棚子施粥,也有人趁机大肆收购良田,大多数人无法只能沦为佃户。 孟若华手中银钱不算多,要想做些什么事还真不够。 以前她困于内宅不太关注外面的事,现在立时想挣钱的办法也没有头绪。她自嘲一笑,觉得自己有点痴心妄想。 谁不想挣钱?只在家中想怎么可能想出办法。 一转眼已过了快三个月了,她要捉紧时间做事了。 看着外面雪下的不大,出去转转吧,正好看看她的书肆怎么样了。 前段时间她托孟府的管家找了房子做书肆,又招了个名叫黄同维的掌柜盯着,让李霖规划了书肆里的布局,想来应该布置的差不多了。 孟若华现在出门的次数多了,偶尔也不禀告二夫人,让门房准备好马车就走。今日下着小雪,路上人不多,她们也不耽误径直去了书肆。 书肆的位置比较偏僻,这样的房子便宜也安静,适合那些书生在这里读书抄书。 店铺不大,只靠墙放了几排书架,上面稀稀拉拉的放了些书,一看就觉得萧条。 因为还没正式开门营业,店里只有林霖和他的一个同窗在整理书架。 黄同维见到孟若华忙迎了上来,“夫人怎么今天过来了,这天黑沉沉的恐怕要下大雪了。” 之前他们见过一面,而且黄同维是孟府管家找的人,自是知道孟若华的身份。 孟若华下意识的望了下天空,道:“应该下不起来。” “今儿也怪冷了,夫人去里面暖暖吧。” 因为是书肆,怕火星子乱溅,因此外间没有安放炭盆。 里间就暖和了许多,除了正中间放置的书桌椅子,靠墙的地方都砌上了火炕。 不过这个火炕比较窄,只有一米宽。 冬天坐着椅子太冷,坐上半天腿脚都能冻僵,若是烧上火炕,房间里不会见到明火,又比炭盆暖和许多。 又在外面搭了一间灶房,倒是烧炕做饭两不误,也能省下不少柴火钱。 这些火炕是按照椅子的高度砌的,这样就不用重新做书桌,把原来的桌子搬过来就能用。 到时候就让那些贫寒书生来这里读书,既给他们省了钱,又能相互切磋探讨,学识必定能精进。 将里里外外看了一圈,孟若华满意的点点头,“你们收拾的很好。” 黄同维笑着说:“是夫人的想法好,我们照着做就行。” 他是京郊人士,读过几年书,童生没考过便不读了,想着出来做工挣钱养家。因为识字又懂算术,这些年慢慢做成了掌柜。 他本来是在孟家的铺子做,听到管家说这里要安排人,他主动要过来。一是觉得孟家小姐此举很好,二是他的儿子也在读书,再过二三年就该考童生了,让他来这里也能跟先生们多学学。 孟若华自是相信管家找的人,听他如此说,笑着道:“大部分还是李先生的功劳。” 李霖忙谦虚道:“当不得夫人这声先生,要是夫人不嫌弃,称小生名即可。” 按照黄掌柜看的日子,后天是开张的好日子,孟若华任他们安排,反正也不指望书肆挣钱。 “咱这屋子不小,坐二十来人也没问题,那些家境贫寒的尽管来便是。”孟若华叮嘱道:“这些事就交给李先生了。” 李霖忙点头,“夫人放心,凡事能来的人品一定不会有问题。” 对于李霖的人品,孟若华还是比较相信的,又交代了几句便准备离开了。 毕竟一屋子男子,她在这里多少有点不自在。 “黄掌柜有事尽管派人给我送信。” 黄同维高兴的应下了,虽然他觉得铺子里也不会出什么大事。 这是背靠孟府的铺子,接待的又是读书人,读书人最讲究文雅,能闹出什么事? 孟若华实在没有经商的头脑,她也不瞎指挥了,让他们自行安排,她就不跟着添乱了。 从书肆出来,孟若华看着天色,虽然阴沉但时辰不晚,就想着去茶楼听听最近有什么新鲜事。 不多会儿,就到了得月茶舍,这里是书生最喜欢去的,也经常组织些诗会辩论什么的。 当然里面也经常有女子来听,因此孟若华的到来并不算突兀。 进了二楼的雅间,推开窗户就能看到大堂里的情景。 孟若华坐在窗户一侧,除了正对面的房间,其他人很难看到她。 她今日来的凑巧,下面正在举行诗会,因此茶舍里非常热闹,除了来参加诗会的书生文人,也有不少夫人小姐来看热闹。 一些想攀关系的书生文人自是拼尽全力的表现,万一被哪个大儒看中,那前途必定无忧了,再不济被官家小姐看中了,背靠着岳家也能顺遂不少。 孟若华看着那一众书生如孔雀开屏似的展示着自己,瞬间就没了兴致。 和宋辰安一个德行! 她现在一点都不喜欢只会耍嘴皮的书生! 都说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她觉得很有道理。 就在她无聊地想要离开的时候,眼角余光竟然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