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本王是傻子,能有什么坏心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八章:玄甲将军!夜凉国!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裕兴布行仓库。 赵远城坐在仓库一角,心情愉悦地看着手下伙计将大车上的生丝和丝绸卸下,然后重新堆放。 这些东西都娇贵得很,若是不储存妥当,没几天就能生虫,或者变黄。 而赵远城计划起码再过帮个月才会抛售,以他的经验,到时候丝价会推到最高点,此时抛售不光获利最丰,而且能让一大批同行破产,到时候裕兴布行独占江南丝绸市场,就指日可待了! 如此一来,自己在大东家那边的地位,自然也就水涨船高了! 想想这些日子,他一手策划了苏家冤案,击垮了最大的竞争对手,又即将一统江南丝界,实在是神来之笔,不由高兴地哼起了小调。 却正在这时,只见仓库大门“嘭”地一声,竟被人踹倒了! 旋即,又见一队侍卫冲了进来。 赵远城认得,这是王府的侍卫,不由心下讶异。 忙起身道,“几位,这是......” “奉王爷手令,查抄苏家一案赃物!”剑七冷冷道。 赵远城更惊,继而大怒! “你们搞错了吧?王府的侍卫来查抄赃物?就算这是赃物,那也得县衙来查抄,轮得到你们王府?” 但话刚出口,就被一个侍卫狠狠扇了一个耳光。 “放肆!宁王府节制宁州上下一切军政大权,哪里的赃物查不得,哪里的事情又管不得?” 赵远城顿时语塞。 没错,虽然宁王府在宁州的存在感很低,近乎于无,但是按照大乾律,藩王的确有权管辖属地内的一切! 剑七又道,“李远望贪赃枉法,制造苏家冤案,且私通誉王,已被拿下!赵远城,如今此案赃物在你仓库,你怕是李远望同党!” “什么?”赵远城大惊失色,连忙大喊,“我不是同党,不是同党啊!” “来呀,拿下!” 几个侍卫立即上前,将赵远城五花大绑起来! 剑七又道,“查封仓库,查封裕兴布行,另查抄赵远城家产!所有财物一律封存,等候接收!” 赵远城一看来真的,立马大喊,“等下,你们知道这裕兴布行真正的东家是谁吗?你们不能查抄,绝对不能查抄!” 剑七冷声道,“我不想知道,我只知在宁州,宁王最大!” ...... 此时,官船之上。 小小的插曲已经揭过,官船在继续前行。 “薛源,老夫再问你一次,你可愿做我亲传弟子?” 楚大儒二次发问。 方才李远望的事情,他一直没有开口,是因为对此案他全然不知情,以他的身份,自然不能妄加评论,这是大儒的修养。 薛源当然想,毕竟只要成为楚大儒的亲传弟子,别说誉王,就是皇帝想杀自己,都得顾及楚大儒的面子。 另外,有了楚大儒做靠山,自己在宁州还怕谁? 然而正要答应,只见钱仲贤冲了进来! “不可!楚大儒,此事万万不可!” 楚宴修怒道,“为何不可?” 钱仲贤说道,“我有一物,还请楚先生移步观看,看完后再议不迟!” 楚宴修眉头微蹙,但还是跟着钱仲贤走到一旁。 二人背对众人,但薛源远远地瞧见,钱仲贤似乎从袖中掏出一物,楚宴修看完之后,再转身时,脸色已是铁青。 没人知道他看到了什么。 但是只听他说道,“既然如此,那么此事作罢!” 众人闻言,无不面露惊诧。 薛源大怒,好你个钱仲贤,枉我还好心每天给你补两个蛋,你踏马反手就让我鸡飞蛋打? 这狗东西袖子里到底藏了什么? 此时,又听楚大儒道,“不过,三日后我于白鹭书院讲经,王爷若是有空,可前来旁听。” 薛源顿时觉得事情还有转机,连忙说道,“好啊,我也想当个学生呢,到时一定去!” 楚宴修点点头,便大袖一甩,出舱去也。 钱仲贤连忙跟了上去,在他身后说道,“楚先生,学生其实还有一曲尚未弹奏......” 薛源看了眼肿脸的楚秋儿,笑道,“王妃啊,钱管家怎生不带你去敷个脸,你看你的脸都肿了!” 楚秋儿摸着脸,羞愤交加,现在她是脸肿,屁股也肿! ...... 船队很快抵达了位于宁安河上游的巨阳浦。 巨阳浦这个名字,据说是开国武帝取的。 有野史记载,那日武帝带兵途经此地,于岸边饮马扎帐,见远处有一险峰,直耸如云,甚是雄壮,便曰“巨阳也”,于是这个河岸就叫巨阳浦了。 不过后来史官连夜辟谣,说巨阳是太阳的意思,意为光明正大。 到底谁对谁错已经无从考证,但既然武帝曾到过这里,那么祭典之地,就必然要选在这里了。 薛源下船的时候,发现原本在船顶跳舞的林诗诗不见了。 心里不免有些惴惴然。 好在,剑七回来了。 “事情都办妥了?” “嗯。” “从现在起你别离开我,我感觉一会儿还有事发生。”薛源想了想,又说,“对了,把楚大儒也请过来,让他站在我旁边。” “你不信我?”剑七皱眉,仿佛受到伤害。 “哪里的话!我是说,万一有事,他可以给你打个下手。”薛源信誓旦旦! “他要念祭文,本就要陪你一起。”剑七淡淡道。 薛源一听,这才安心不少。 毕竟楚宴修可是大乾十大高手之一,有他在总应该没啥事了吧? 河岸边,一个大约十米的高台已然搭建完毕! 高台四周十余丈范围之内,已被大批手执火把的士兵清场,除了几十个受邀近距离参加祭典的达官显贵,此刻普通百姓都只能站在外围。 外围的百姓估计有上万人,每年都会随着王爷,虔诚跪拜武帝。 据说,武帝当年建立大乾后,大施仁政,在位七十二年来,大乾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 这样的皇帝,百姓自然怀念。 此时,只听王府一个礼官大喊道,“祭典开始!” 伴随着一阵雄壮的号角声,薛源在剑七和楚宴修的陪同下,沿着台阶,一步步走上高台。 站在高台上,薛源只听夜风呜咽,向下看去,又见无数火把星星点点,如同一片火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