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琼与周群、张裕相似,也是精通占星术的巴蜀学者。
历史上,张裕被刘备处死之后,杜琼“静默少言,不与世事”。
(杜琼)为人静默少言,阖门自守,不与世事。
摘自《蜀书十2之杜琼传》
其原因显见,避祸而已。
陈寿怕读者不理解,又补充道:“杜琼虽然学问日深,却不对天文星象有所论述”。
虽学业入深,初不视天文有所论说。
同样摘自《蜀书十2之杜琼传》
毫无疑问,这是影射张裕之死,使益州学者不敢再轻易以“星象”议论时政。
呵呵,在巴蜀士人眼中,刘备就是如此“防人之口、面目可憎”。
杜微倒是不精通占星术,但其人受学于巴蜀大儒任安,与周群1样是巴蜀名士。
历史上刘备入蜀后,其人开始装聋,阖门自守。
及先主定蜀,微常称聋,闭门不出。
摘自《蜀书十2之杜微传》
陈寿为了让读者看得明白,前后用了两次呼应手法。
1次是“称聋”,另1次是诸葛亮拜微谏议大夫,“以从其志”。
(亮)敬微如此。拜为谏议大夫,以从其志。
摘自《蜀书十2之杜微传》
杜微称聋者,可知不是真聋;
而谏议大夫、秩不过6百石,权不过优游讽议,且杜微“称聋”,可知连这种“清谈劝谏”的基本职能都无法履行。
至于“以从其志”者,不过是杜微“义不食刘备、刘禅之粟”耳。
由此可见,在历史上,似杜琼、杜微这等巴蜀士人们,对“鸠占鹊巢”的刘备到底有多么痛恨!
而反观赵旻…
差距啊!
是以,赵旻此言1出,1众巴蜀士人便忙不迭颔首应允。
其后…
张裕方才作揖问道。
“从文,不知此乃何故?”
事已至此,赵旻没有必要再藏着掖着,于是其人坦承道。
“南和公,实不相瞒,我欲诱导袁本初、刘玄德、孙仲谋等1众天下诸侯也!”
这些巴蜀士人当即正色作揖。
“某等愿闻其详!”
赵旻微微1笑。
“诸公以为,若我公布西域都护府已重设,则袁本初、刘玄德、孙仲谋等人当如何?”
答案不言而喻。
天下诸侯们不急才怪!
卫府工坊有多挣钱,已不是秘密。
1旦赵旻垄断了西域广袤无垠的土地、以及市场,天下诸侯们为了自保,将不得不联合起来、1起对付赵旻。
就算再不济,天下诸侯们也要夺下益州、甚至是3辅,将赵旻控制的西域与中原分割开来。
这些诸侯或许不太清楚,赵旻在丝绸之路中到底获得了如何巨大的利润,但他们清楚1点:
如果再放任赵旻如此发展壮大下去,他们迟早都药丸!
1众巴蜀士人们,当即恍然大悟。
赵旻却笑眯眯抱拳。
“诸公,此仅为其1也。”
哦,这是其1?
那其2呢?
赵旻笑得有些猥琐。
“诸公不妨试想,我今岁既未能顺利定西域,则我来年又当如何?”
众巴蜀士人恍然大悟,旋即…
这些人的笑容也同样变得猥琐起来。
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难猜。
假设赵旻今年出征西域不力,那么明年其人1定将再次远征西域。
那么,当明年赵旻再次远征西域…
袁绍是不是可以趁机攻公孙度,将公孙度今年夺下的右北平、甚至是辽西郡夺回来呢?
刘备是不是也可以再次尝试攻下…
刘备当然不大可能攻下孙权的大本营吴郡,但是,攻下与豫章郡隔江相望的庐江郡如何?
或者,刘备也可以考虑攻打豫章郡隔壁的丹阳郡。
当然了,反过来考虑,孙权或许也是这么想的。
1言蔽之,只要来年赵旻继续远征西域,中原诸侯就1定会趁赵旻不在、继续纷争不休。
如此,卫府才有难得的猥琐发育时间。
这就是赵旻打的如意算盘。
反正卞夫人已将细作清除,赵旻到底去哪儿了,天下诸侯将不得而知。
想通这两点之后,巴蜀士人笑得愈发猥琐。
张裕笑着作揖。
“从文尽管放心,来年北方、江东确将战事不断,你正可趁此良机励精图治。”
说着,张裕神色肃然起来。
“然则…从文,西域都护府重设之事可瞒1时,却不可瞒1世。你务必提前做好打算方可。”
赵旻颔首。
“南和公放心,只要此事可瞒到来年年底,届时我便足以从容应付天下诸侯。且来年年底之前,我必为天子收回荆州!”
诚然。
只要赵旻夺下荆州,那么纵使刘备、袁绍南北呼应,赵旻也将丝毫不慌。
因为益州、荆州、3辅,乃至凉州皆将结为1个整体。
襄阳,在汉末、乃至后世南宋时期,都是天下极为重要的交通枢纽。
襄阳毗邻宛城、据沔水(汉水)之险,北可由武关入关中,西可沿沔水抵汉中,东可顺沔水至大江,西南直通西川,向南则是武陵、长沙2郡。
是故,赵旻此言1出,巴蜀士人皆放下心来。
赵旻突然站起身,再次向这些巴蜀士人代表深施1礼。
“诸公,益州来年决不容再生乱,有劳诸公尽力而为!”
众人忙不迭起身还礼。
“主公不必如此,且不提主公需大量蜀锦,仅今岁巴蜀水稻丰收且两熟这1点,巴蜀百姓便已对主公感激不尽。”
这些巴蜀士人说的是真心话。
因为赵旻相当于将水稻亩产提升了4倍,何况今年步骘还大力倡导垦荒屯田,所以今年巴蜀,粮食必然将满仓。
如此1来,巴蜀百姓衣食无忧或许还达不到,但至少可做到勉强温饱。
这在刘焉刘璋父子统治时期,是无法想象之事。
赵旻太低估自己在巴蜀百姓心目中的地位了!
商定这些事后,巴蜀士人们提出告辞。
临走前,张裕又忍不住道。
“从文,你与小女之婚事万万不可大操大办,如此恐非幸事焉,兼且…婚后从文当尽速启程赴江东丹徒城,小女可与从文两位爱妾同返许都、及早拜见皇…咳咳,及早拜见令堂大人。”
赵旻听懂了,他全都听懂了。
张裕知道的太多了…啊呸!张裕恐怕什么都清楚了。
听张裕的意思,伏寿…不必再提伏寿,只说周瑜,周瑜此番有很大概率随赵旻同返许都!
1念及此,赵旻心头1片火热。
周瑜是个绝不逊色于孙策的大帅哥…啊呸!
周瑜的才能,绝对不比诸葛亮逊色多少,若非历史上孙权始终猜忌周瑜、甚至防备周瑜,诸葛亮能做到的,瑜哥同样能做到。
瑜哥那也是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文武全才啊!
故而,在送走张裕等人后,赵旻怔怔地站在书房门口出神。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这是瑜哥的不甘和遗憾!
瑜哥此刻确实极为不甘和遗憾。
因为他向孙权所献之妙计,再次被孙权否决。
此刻,瑜哥正与慈哥在钱唐县衙的书房中对坐、长嘘短叹不已。
“子义兄,刘玄德分明另有阴谋,某等若趁此良机悄悄断关云长后路,与张儁乂正面夹攻,则关云长必将饮恨!”
周瑜所献之计确实极妙。
因为关羽此刻无异于孤军深入,1旦后路被太史慈、周瑜所断…
呵呵!
这不就是走麦城的翻版?
太史慈叹了口气。
“公瑾,你我皆在前线,自然知晓张翼德实则始终与某等对峙,而主公却不明此事,主公终是担心钱唐失陷也。若吴侯仍在世…”
1言及此,2人不约而同长叹1声。
不言而喻,若孙策仍在世,江东又何至于被动到如此境地?
话说回来,就算孙策被刘备欺负到如此程度,其人也1定有的是办法翻盘。
太史慈突然开口。
【作者题外话】:接着上1章,继续为您说。
如果蜀汉也像曹魏1般杀人,那仅需1次政治清洗便会导致朝廷崩溃。
钟会入蜀时(263-264),曾把姜维比喻为魏国的诸葛诞和夏侯玄,然而诸葛诞和夏侯玄,都是死于曹魏内部清洗的重臣。
(钟会)谓长史杜预曰:“以(姜)伯约比中土名士,(诸葛)公休、(夏侯)太初不能胜也。”--《蜀书姜维传》
在彼时的蜀汉政权中,姜维无疑属于柱国栋梁。但在曹魏方面看来,与姜维齐名的诸葛诞、夏侯玄等人,不过是可以被随时替换掉的高级人才而已。
天下十4州中,曹魏占据十州,东吴占据3州,蜀汉占据1州。辖区面积与人才数量,确实判若云渊。
今大魏奄有十州之地。--《魏书杜恕传》
魏帝问曰:“吴王何等主也?”(赵)咨对曰:“……据3州虎视于天下,是其雄也。”--《吴书吴主传》
巴蜀1州之众,分张守备,难以御天下之师。--《魏书钟会传》
曹魏经历了高平陵之变与淮南3叛,依然实力坚挺;东吴在孙权晚年的血腥清洗后,便出现了人才枯竭的败象;至于蜀汉,自始至终,连1次政治清洗的条件都不具备,踏错1步,便会万劫不复。
因此,从诸葛亮到姜维,都主动或被动地奉行“和睦友善”的内部政策,在处理政敌的方式上尤其谨慎。除了杨仪自作主张夷灭魏延3族之外,蜀汉历史便再不见“夷3族”的记载。
(杨)仪遣马岱追斩之,致首于仪,仪起自踏之,曰:“庸奴!复能作恶不?”遂夷(魏)延3族。--《蜀书魏延传》
实际不要说夷3族这种狠辣手段,蜀汉内部人才的匮乏程度,连废黜1个干吏都需要再3思量。
比如诸葛亮流放李严,却依然维持其子李丰的政治待遇,甚至还在梓潼郡给李严安排了“奴婢宾客百余人”,为其颐养天年。至于被废黜的来敏,在诸葛亮死后又重获启用。
今(李严)虽解任,形业失故,奴婢宾客百数十人。--《诸葛亮集》
(来)敏荆楚名族,东宫旧臣,特加优待,是故废而复起。--《蜀书来敏传》
蜀汉人才匮乏的原因,大抵来自两方面。
其1是战乱局势的缓解,导致流寓人士回归故乡。其2是统治益州的荆楚豪族,对益州人士的压制贬抑。
下1章咱们继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