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乎,赵旻哈哈大笑起来。
张飞有些莫名其妙。
“阿旻何故大笑?”
赵旻笑罢,看向张飞正色道。
“大人,旻笑左将军即将大难临头,却犹对此1无所知!”
张飞哂笑起来。
“1派胡言!阿旻,只要你不出兵助孙仲谋,孙仲谋又焉有回天之力乎?”
赵旻哑然失笑。
“叔父只知其1,未知其2,吴郡乃吴郡士族之吴郡,而非孙仲谋之吴郡也。旻之所以迟迟不攻袁本初,又岂是惧袁本初欤?叔父当不会不明其理。
以是故,若左将军全力攻吴郡,以吴郡地形之繁复、士族之强盛,呵呵,旻恐左将军将重现昔日徐州之事焉!”
赵旻此言1出,张飞脸色果然微微1变。
那段血腥又黑暗的历史,是刘关张3人非常不愿回想起的记忆。
因为…
刘关张在徐州实在是太惨了!
惨到什么程度呢?
刘备军队在广陵海西,陷入了恐怖的饥馑,吏兵士卒在饥饿之下自相残杀、啖食人肉。
(刘)备军在广陵,饥饿困败,吏士大小自相啖食,穷饿侵逼。
摘自王粲《英雄记》
如果不是靠着糜竺化身“散财童子”,恐怕刘关张3兄弟已经被饥饿的士兵当成食物吞入腹中。
(糜)竺于是进妹于先主为夫人,奴客2千,金银货币以助军资;于时困匮,赖此复振。
摘自陈寿《蜀书之糜竺传》
在这段黑暗岁月,刘备连续遭遇3次粉碎性打击,身边除了叛徒就是食人魔,正常人应该已经伏剑自刎或者精神失常,刘备居然硬生生挺了过来,还坚强地多活了小3十年(196-223)。
可知陈寿所谓“先主折而不挠”确实精辟。
(刘备)折而不挠,终不为下。
摘自《蜀书之先主传赞语》
尤为可贵的是,关、张2人也坚强地挺了过来。
正所谓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正因此,关张2人才逐渐成长为万人敌…
啊呸!这不是重点。
重点只有两点:
1是刘备须当心自己老巢、桂阳郡郴县被偷,士燮是认怂了不假,但刘备能肯定吴巨没有野心?
刘备真能保证,吴巨不会成为另1个吕布?
2是江东底蕴深厚,且孙家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刘备须当心在江东陷入重围,以至于重蹈当年徐州之覆辙。
无论如何,如今的孙家丝毫都不比昔年的袁术弱。
1言蔽之:
刘备看似繁花似锦、烈火烹油,实则隐患1点儿也不少!
如今的刘备,最好稳住别浪!
正所谓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何况张飞还是当年争盟淮隅的当事人之1。
是以赵旻这番话1说出口,张飞便沉不住气了。
“阿旻之意为…交趾士家仍有不轨之心?”
赵旻冷笑1声。
“叔父,左将军侵占交趾4郡,又杀士家兄弟,士威彦焉能不恨左将军?
再者说来,昔年左将军好意收留吕奉先,吕奉先犹知占下邳县以自保,何况士威彦因左将军之故,终日惶惶不安乎?
叔父,左将军当务之急非收江东,实乃定交趾4郡也!”
张飞思及那文弱书生诸葛亮,又思及昔年野心勃勃的吕布、陈宫,以及兴平年间曾雄踞淮南的袁术,1对豹眼不由微微眯了起来。
张飞又想到…
交趾士家虽被迫退守交趾郡,但因士燮及时止损、主动称臣之故,并未伤筋动骨。
其人霍然惊觉:
今日之刘备,与昔年与袁术争盟淮隅之刘备,相似之处确实不少。
如今的刘备,隐患1如昔年。
张飞虽然已经被赵旻说服,但其人心眼儿极多,表面上仍装作浑不在意。
“阿旻休要骇人听闻。士家之属,焉能与3姓家奴相提并论乎?阿旻可曾用过早饭?陪叔父用饭如何?只是…军中饭食粗粝不堪,叔父唯恐你不习惯耳。”
赵旻心中好笑。
显而易见,张飞这是在下逐客令。
赵旻遂抱拳道:“既如此,小侄便先行告退。叔父,你我后会有期!”
张飞是个干脆人,其人也不假意挽留,只是挥了挥大手。
“阿旻,恕不远送,阿旻珍重,你我后会有期!”
目送赵旻远去之后,张飞喟叹1声,喃喃道。
“阿旻所言极是,事既已不可为,大兄便应速速撤兵、以稳定交趾为先!”
旋即,张飞喝道:“来人!速速为俺传书至主公处!”
赵旻单枪匹马回到钱唐城内时,还不到辰时(早7点)。
赵旻顾不上用饭,而是径直找到太史慈、周瑜2人后,共同议事。
“子义、公瑾2位兄长,我已说服张翼德,刘玄德不久便将撤兵。2位兄长可尽速将此事禀明孙权。”
因赵旻已多次展现出其人出众的能力,故而太史慈对此丝毫不觉意外。
周瑜却忍不住询问了1番赵旻、张飞交谈的详情。
听罢赵旻讲述之后,周瑜方才松了口气。
“从文之言甚善!士威彦危矣!而交趾短期内将不得安宁。”
诚然。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刘备撤兵之后,1定会对士燮等人动手。
可想而知,历史上刘备对益州的1系列行动,将在交趾上演。
交趾士族不反抗刘备才怪!
可以肯定,交趾来年、乃至后年都将难安。
孙权终于可以暂时松口气了。
赵旻闻得周瑜之言,不由微微1笑。
“公瑾兄长不妨与朱义封、吕子明等人秘议,共劝孙权趁此良机收回会稽郡。若我所料无误,镇守会稽郡者,当为关云长也。”
赵旻倒是想趁机给刘备火上浇油,但赵旻如今实在拿不准,他到底应先定袁绍,还是应先定刘备。
所以,火上浇油这种活儿,赵旻只能暂时交给孙权来干。
周瑜做事同样雷厉风行。
其人在略作思忖之后,便唤来自己的心腹。
周瑜匆匆向孙权、朱然2人各写出1封书信,将其交给心腹后,叮嘱其人几句便令其人离去。
送走心腹之后,周瑜复又向赵旻行礼。
“此番瑜幸得从文相助,若来年岁底时庐江仍无恙,瑜必赴许都投效朝廷。”
赵旻很欣慰。
其人还礼笑道:“朝廷若得公瑾兄长之助,何愁天下不太平?”
周瑜苦笑着摇摇头。
“从文过奖也,瑜若当真有经天纬地之才,又何至于落入此等境地?刘玄德背后必有高人相助,瑜自愧不如!”
这才是历史上雅量高致的瑜哥。
罗先生为了捧诸葛亮这个主角,险些把瑜哥黑出翔来。
周瑜才能绝对不在诸葛亮之下,只是孙权对周瑜,始终做不到刘禅对诸葛亮那般信重。
诸葛亮无论在曹魏,还是在孙吴,都远不能做到其人在蜀汉那般如鱼得水。
原因很简单。
是曹丕、曹叡父子肯如刘禅那般放权,还是孙权敢无条件信任诸葛亮?
但话说回来,在5丈原的萧瑟秋风之中,当巨星陨落之时,始终秉承刘备遗志、为北伐耗尽最后1丝心血的诸葛亮,在9泉之下绝对可以坦然面对其主公刘备,并说1句。
“臣亮虽功亏1篑、未攻入故都长安,却终不负主公所托。”
赵旻思及此事,便向周瑜坦承道:“2位兄长有所不知,此皆寓居襄阳之琅琊诸葛孔明所谋也!”
太史慈、周瑜2人喃喃道:“诸葛孔明…此君竟如此了得!”
诸葛亮算准了孙权的软肋,当然了得。
此时的孙权陷于“囚徒困境”之中,与后世同样陷入困境中的蒋校长何其相似!
明明己方实力不弱,偏偏发挥不出应有的战力,兼且不得民心,最终失天下1点儿都不冤!
赵旻笑了笑正欲开口,突然听门外有人高呼。
“少君,少君!”
赵旻乍闻此声,悚然1惊。
【作者题外话】:这1章的内容与上1章呼应,所以,赵旻的所谓上策是什么,便不言而喻。
接着上1章,继续为您说。
孙策渡江之初,沿长江南岸扫荡,与其舅父吴景的辖区有关。
孙策从淮南历阳渡江,军锋直指丹阳郡。从《周瑜传》可以清楚看到孙策的进兵路线。
(周瑜)从(孙策)攻横江、当利,皆拔之。乃渡江击秣陵,破笮融、薛礼,转下湖孰、江乘,进入曲阿,刘繇奔走。--《吴书周瑜传》
即先攻横江、当利,之后转战秣陵、湖孰、江乘、曲阿。
“横江”与“当利”不见于《后汉书郡国志》,可知不是郡县名称。
注:青州东莱有当利县,但与徐、扬2州完全无关。
按《元和志》记载,横江浦在历阳县东南2十5里处,是“济江津要”;而按《1统志》记载,当利是“和州东南大江之别浦”。
横江浦在历阳县东南2十5里,直江南采石渡处,自昔济江津要。--《元和志》
(当利)今和州东南大江之别浦也。--《1统志》
换言之,横江与当利,实际是“渡口”名称。即孙策渡江的桥头堡。
侧面可以看出,周瑜“自历阳迎孙策”反映出了多么可悲的事实。因为历阳县属淮南郡,地处江北,可见“孙策东渡”之前,袁术军连像样的渡江据点都没有。
孙策抢占渡江桥头堡之后,迅速袭击秣陵,驱逐了笮融和薛礼(见前文),之后转战湖孰、江乘,进逼曲阿,刘繇溃走。
秣陵、湖孰、江乘、曲阿皆为丹阳下辖县,分布在长江南岸。
从孙策自署周瑜“还镇丹阳”可知,彼时的秣陵南部的丹阳县(小丹阳)实际也落入了孙策囊中。
但是孙策渡江之初,在丹阳郡的势力范围,应该止步于小丹阳。因为丹阳县南部的芜湖县,仍处在刘繇控制下。
刘繇死后,其部将太史慈逃入芜湖,自称丹阳太守,可见孙策仅仅能够控制丹阳北部。
(太史)慈当与(刘)繇俱奔豫章,而遁于芜湖,亡入山中,(自)称丹杨太守。--《吴书太史慈传》
这也充分证明,太史慈确实曾为1方诸侯,其人被写入《吴书》的驱逐列传,便也显得合情合理。
从地图上看,孙策在丹阳的辖区,完全沿长江南岸分布,体现出了极强的地域特点。
如果考虑到孙策老家在吴郡富春,那孙策的进兵路线,实际与故乡背道而驰,可知另有玄机。
需要注意,秣陵、湖孰、江乘、曲阿等地,接壤徐州广陵,而孙策舅父吴景,在建安元年(196)曾出任广陵太守。
(袁)术方与刘备争徐州,以(吴)景为广陵太守。--《吴书妃嫔传》
不难看出,彼时(195)接壤丹阳北部的广陵地区,应该已有吴景势力的分布。
理由显见,广陵郡同时接壤淮南(袁术)与丹阳(刘繇),吴景与孙贲的渡江时间又早于孙策,在广陵占据桥头堡,并不奇怪。
这便可以解释,为何孙策东渡之初,要沿着长江南岸1路向北扫荡,而不是返回老家富春。
周瑜曾被袁术胁迫,返回寿春,在袁术死亡的前1年(198)才再度出奔江东。
周瑜是跟随孙策渡江的元勋,从其本传记载看,周瑜“还镇丹阳”时,刘繇主力已经被击溃。
但《周瑜传》有1处十分隐蔽的记载,即周瑜还镇丹阳不久,袁术便遣堂弟胤代周尚(周瑜叔父)为丹阳太守,而周瑜与周尚,则被召还寿春。
刘繇奔走,而(孙)策之众已数万矣……顷之,袁术遣从弟(袁)胤代(周)尚为太守,而(周)瑜与(周)尚俱还寿春。--《吴书周瑜传》
孙策当时已经控制丹阳北部,自然不可能重归袁术麾下,遂驱逐袁胤,自署徐琨为丹阳太守。
之后周瑜便不见记载,直到建安3年(198)才借着“为居巢县长”的机会,出奔江东,再度归附孙策。
(袁)术欲以(周)瑜为将,瑜观术终无所成……自居巢还吴。是岁,建安3年也。--《吴书周瑜传》
这是为什么呢?
下1章咱们继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