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失笑起来。
“阿旻有所不知,自前汉孝武皇帝时起,远支宗室便不可封为国王,其爵极于县侯也。”
赵旻恍然大悟。
难怪刘氏宗亲有1个算1个,在牧守1方之后都不可避免地滋生野心,原来是因为如此。
这个道理不难理解。
大汉1共才有多少个郡国?若毫无节制地分封下去可还了得?
推恩令不就是汉武帝为了收回封地而设的阳谋?
也就是说,刘备若要称王,惟有割据1方自立为王1途。
赵旻、刘备之间,将来1战已不可避免。
赵旻突然有些意兴阑珊。
在他1统天下之王道路上,曹操、孙策先后离世,袁绍也即将离世,甚至将来刘备也极可能要离世…
赵旻觉得自己有些寂寞。
这些在汉末3国曾闪耀1时的璀璨明星,终究还是要归于陨落。
感慨过后,赵旻又向刘备强调了1遍。
“叔父大人不妨再思量1番。”
刘备心知赵旻是1片好意,这次倒是没有生气,只是颔首而笑。
“阿旻放心,我必好生思量1番。”
宴后,刘备再3挽留赵旻,赵旻却以天子(他大老婆伏寿)催促为由执意离去。
刘备无奈之下,只好亲自送赵旻登船远去。
当赵旻的舰队消失在碧空尽头,刘备方才悠悠1叹。
“下1次备若再见阿旻,恐将是敌而非友耳!”
关羽宽慰刘备道。
“大兄亦为心中大义也,何必如此唏嘘。”
刘备哑然失笑。
“云长休要胡说,阿旻或是为大义而战,我刘备仅不甘居于人下、欲称王称帝耳。”
在难得感性的状态之下,刘备也颇为难得地说了1句大实话。
其实,在这汉末乱世,又有谁是真正为了大义而战?
刘备再次叹了口气。
“云长,我等即刻退兵,经豫章返还桂阳!”
关羽笑道:“兄长何必如此急于撤兵?”
刘备负手望向大江上游。
“甘兴霸之水师不日将至,届时我若仍未撤兵,赵从文必将禀明天子、削我之职!故而我不能不急也。
云长,令兵卒速作准备,1个时辰之内开拔!你随我返还桂阳郡,尽速安定交趾,由翼德1人镇守山阴城即可。”
言罢,刘备挥了挥袍袖。
关羽躬身抱拳后大步离去。
刘备说到做到、行事毫不拖泥带水。
枭雄就是枭雄!
仅仅半个时辰不到,刘备全军便已开拔。
可怜句容县那些溃卒,将白跑这这1遭。
临近傍晚之时,1支遮天蔽日的舰队自西方疾驰而来。
远远望去,那密密麻麻、大大小小的斗舰及艨艟,几乎将宽约56里的大江江面填得满满当当。
不言而喻,这正是赵旻用来威慑刘备、孙权2人的后手:
甘宁的卫府水师。
这支舰队的旗舰舷首处,甘宁与荀攸正并肩而立。
甘宁眯着眼看向大江南岸,待看清刘备军拔营时残留之痕迹后,其人嘿嘿1笑。
“主公果然神机妙算!公达先生,刘玄德当真已撤兵矣!”
荀攸抚须失笑。
“此非你我之功,兴霸又何必得意?兴霸,主公之所以令你我赴丹徒城,皆为威慑刘玄德、孙仲谋之故也。
而今刘玄德虽已撤兵,孙仲谋却犹在丹徒城,兴霸须谨记你我之使命方是。”
甘宁用力拍了拍胸脯,其人背上插着的毦(鸟羽)因之而晃动,腰间悬着的铜铃也因此发出“叮铃”、“叮铃”之音。
“公达先生尽管放心,某此番战舰已尽出,定教江东之人大吃1惊!”
甘宁的战舰,先后得自于刘表及黄祖…这几乎已是原来半个荆州的水师配置。
孙策虽自兴平2年(西历195年)便已渡江创业,但直至建安3年(袁术死前1年,即西历198年)周瑜脱困,孙策方才起飞。
建安4年孙策、周瑜败刘勋得庐江郡;
建安5年(西历200年)初,孙策收豫章郡,至此江东孙家才算尽有江东。
换言之,如今的江东虽自刘勋、黄射等人处缴获大小船只近万艘,但其底蕴仍不能与荆州相提并论。
综上所述,卫府水师督甘宁麾下既然已有自荆州缴获而来的数十艘斗舰,那么其人确实有令江东之人大吃1惊的本钱。
再次强调1句:这时还不是历史上6年后的赤壁之战前夕,江东局势目前仍然不稳定;
更何况,赵旻也不会留给孙权太多时间来发展军事。
孙权所谓的发展军事,其实就是掠夺可怜流民(山越人)充军。
再者说来,纵是历史上的赤壁之战前夕,江东的主和派(也就是投降派)也绝对不在少数。
赵旻派甘宁率舰队赶赴江东的目的也很简单:
荆州已被老子预定,孙权你就不要再想着夺荆州了。
那么问题来了:
甘宁既已至此,赵旻去了何处?赵旻为何不等甘宁?
答案是,赵旻去了丹阳郡的小丹阳,也就是丹阳县拜祭孙策。
既然孙坚葬于丹阳县,那么孙策也理应葬于丹阳县。
孙坚早年间曾得罪过太多吴郡老乡,所以吴老夫人不敢让孙坚下葬于其人老家、吴郡富春县,以免其人遗体受辱…
孙坚这是有多招人恨!
就在甘宁、荀攸2人赶到刘备扎营之处时,赵旻、周瑜2人已经赶到孙坚、孙策父子的陵前。
无论如何,赵旻对孙策完全可谓问心无愧。
孙绍在许都无忧无虑、茁壮成长;
大乔也在许都感受到家的温暖;
江东虽失会稽1郡,但总体上还算安稳;
最后,若非赵旻及时识破并成功阻止刘备、诸葛亮主臣2人的计谋,不但孙权小命难保,恐怕江东都要翻天覆地。
因北方近两年始终无大战、赵旻及袁绍之间局势相对稳定之故,荆州、江东这两年反而争斗不休。
但无论如何,赵旻近期这1系列义举,绝对当得起“死者复生,生者不愧”这8个字。
此刻,赵旻便坦然跪在孙策陵前,双手端着1盏许都工坊特制美酒,向孙策致祝祷辞。
“伯符兄长,江东今岁虽复遭大劫,却因兄长在天之灵护佑之故,终究未成大乱。盼兄长保佑江东来年平安无事、风调雨顺。兄长请满饮此美酒!”
言罢,赵旻郑重其事地将盏中美酒泼洒于地。
斟满第2盏酒后,赵旻坦然道。
“伯符兄长,1统河山、复我皇汉乃弟之夙愿,故弟有朝1日,必将为天子收回江东。请兄长勿怪!弟必尽力保江东孙氏富贵无忧、恩荫子孙!”
再次泼洒美酒、斟满第3盏美酒后,赵旻的声音骤然变得哽咽起来。
“兄长之音容笑貌犹历历在目,却与弟天人永隔,夜阑人静之时,弟每每思及兄长,总难忍悲怆之情。请兄长满饮此美酒、受弟1拜!”
赵旻泼洒美酒、陵前稽首片刻后,方才起身。
他身旁的周瑜,白净俊脸上早已泪痕纵横。
赵旻拍了拍周瑜肩头。
“请兄长节哀。你我应尽速向孙权告辞、及早赶回许都。”
周瑜轻轻拭去泪水后,缓缓颔首。
赵旻再次向周瑜确认道。
“兄长当真仅带妻儿赴许都?庐江父老暂不迁至陈留?”
周瑜冷静下来后,目中闪烁着睿智之色。
“瑜惟其如此,方可安仲谋之心也。主公,瑜观刘玄德仍对江东志在必得,主公不可不防也!”
赵旻哂笑起来。
“兄长放心便是。来年刘备必将自顾不暇,待1年之后,孙权必不会再如此被动。”
直至现在,赵旻这个苟哥都没有对瑜哥说出全部实话。
待1年之后,又岂止是孙权不会如今年这般被动?
【作者题外话】:刘备其实是在睁着眼睛说瞎话。
因为在两汉,宗室封王,简直不要太任性!
刘备实际上与袁绍1样,只是看不上区区1郡之地罢了!
黄祖镇守荆州东大门江夏郡,所以黄祖的军械装备极为精良,赵旻先后夺了刘表侄子及黄祖的战舰,确实相当于拿走荆州1半水军家当。
接着上1章继续为您说。
孙权在与刘备讲和之后,立即发动了合肥之战。
此役从时间上看,发生在曹操攻伐汉中的1个月之后(曹操伐汉中在7月,孙权攻合肥在8月),因此合肥之战,可以视作3国版“围魏救赵”。
这也可以侧面解释,为何十万吴兵被张辽8百死士所破,因为军事准备确实不足。
《3国志》以纪传体格式写成,逐条引用太过繁猥,此处直接以《资治通鉴》的编年线索,简述张鲁降曹的后续效应。
建安2十年(215)夏,孙权遣吕蒙征伐荆南。
长沙,桂阳,0陵皆降(见《吕蒙传》)。
郝普便是此时投降。
刘备大怒,率兵出川,入南郡公安县,令关羽下益阳,准备与孙权决战。
建安2十年(215)7月,曹操至阳平,围攻汉中。刘备闻讯大惊,与孙权讲和,割让长沙、桂阳、江夏3郡,之后率部回援川地。
会曹公入汉中,(刘)备惧失益州,使使求和。(孙)权令诸葛瑾报,更寻盟好,遂分荆州长沙、江夏、桂阳以东属权,南郡、0陵、武陵以西属备。--《吴书吴主传》
建安2十年(215)8月,吞并荆南3郡的孙权,率兵北上,围攻合肥。
不难看出,这十万甲兵,本是为了与刘备决战所用。
此时攻打合肥,实际起到“围魏救赵”的作用,替刘备返回川中争取时间;
否则刘备1死,孙权也不得长久。
太祖征张鲁,教与护军薛悌,署函边曰“贼至乃发”。俄而(孙)权率十万众围合肥。--《魏书张辽传》
可见合肥之役,本系临时决定,并未准备妥当,因此被张辽大败,十万吴兵夺气,孙权狼狈遁走。
建安2十年(215)9月,张鲁在巴中招降了巴、賨夷帅,作为降曹的见面礼。
刘备回川途中,派黄权为先遣队,前去招降张鲁;试图利用张鲁在巴中的威望,保境自守。
曹公破张鲁,鲁走入巴中,(黄)权进曰:“若失汉中,则3巴不振,此为割蜀之股臂也。”于是先主以(黄)权为护军,率诸将迎(张)鲁。--《蜀书黄权传》
建安2十年(215)十1月,张鲁出巴中,降曹。
曹操利用张鲁在巴中的影响,遣张郃“南徇3巴”,巴西与巴东的百姓被尽数迁徙。
刘备的入川通道几乎被截断,益州1半土地落入曹操手中。这就是《傅子》中“张鲁降曹,蜀中1日数十惊”的真实反映。
同年(215)年底,刘备入川,遣张飞先登,与张郃激战于巴西宕渠,双方对峙5十余日,张郃战败,巴中危机解除。
建安2十年(215)可谓风起云涌,虽然战争规模不大,仅仅是局部的武装冲突,但幕后却波谲云诡,险些掀起灭国级别的大战。
曹操征伐张鲁的军事行动,在不经意间将云集荆州的十8万兵马,逼得握手言和,转而合力抗曹。
更为讽刺的是,曹操征伐汉中,其意本不在张鲁,而是希望借着平定汉中的威望,给自己增加政治筹码。
彼时(215)曹操的爵位止步“魏公”,而讨伐张鲁归来(216),便立刻自领“魏王”。嬗代野心,路人所知也。
(建安2十年)十2月,(曹)公自南郑(汉中郡治)还,留夏侯渊屯汉中。2十1年春2月,(曹)公还邺。夏5月,天子进公爵为魏王。--《魏书武帝纪》
这也能侧面解释,为何曹操在讨伐汉中之初,居然有不战自退之意,还遮掩为“妖妄之国,不值1提,我军乏粮,不如归去”(见《刘晔传》)。
因为此时(215)的曹操,根本无心讨伐张鲁,不过是想撞运气捞1笔。曹操在暮年百病缠身,锐气尽失,1门心思放在“汉魏嬗代”之上,只想在死前为嗣君铺路,增加政治筹码。
这与司马昭伐蜀(263)是相似道理,醉翁之意不在酒。
站在上帝视角看,如果曹操能未卜先知,按兵不动,云集荆州的十8万兵甲便会自相残杀。
孙刘联盟,虽说各怀鬼胎,总归是为对抗曹操而设;然而拯救孙刘联盟于水火之人,最终却又是曹操。
曹操,是天下3分的1个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