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如今开始,直至袁绍彻底咽气为止,袁绍将不得不先解决内部矛盾,而无暇再考虑进犯赵旻的地盘、乃至控制大汉天子。
遑论如今天下大部分诸侯,都已知赵旻今年没有彻底安定西域。
也就是说,未来1两年之内,赵旻暂时不必再考虑袁绍的威胁,甚至,赵旻也可以暂时不必考虑刘备。
刘备如此鸡贼,1定不会轻易招惹赵旻。
总而言之:赵旻梦寐以求的猥琐发育之良机,如今终于到来。
诸君如今明白,为何赵旻这个苟哥始终拼尽全力掩盖真相…也就是掩盖西域都护府重设真相的原因所在了吧?
这厮明明可以靠正面作战、堂堂正正、靠经济优势赢下袁绍和刘备,可他偏不!
他就是要猥琐发育、以苟致胜、11阴死强敌。
说得高大上1些,赵旻是唯恐百姓遭受战乱荼毒…
说得接地气1点,赵旻是不打非必胜之仗。
因为在历史上,曹操赢袁家赢得有多么提心吊胆、惊心动魄,苟哥比谁都清楚。
当然了,以上这些想法,苟哥是无法告知在场之人的。
略加思索之后,苟哥赵旻只好恭恭敬敬向老娘行礼。
“大人,孩儿有意将镇守上党郡、河南郡、东郡、济北国等诸路人马悉数撤回许都,此外,孩儿尚有意召还临近河北各地之卫府官吏,同赴许都议事。”
赵大娘挥了挥袍袖。
“阿旻,老身乃1妇道人家,不懂军国大事,此事你自便即可。然则…
阿旻,若袁本初当真病故,则常山真定赵氏1族又当如何?”
此事确实是个大问题。
不同于老家在沛国谯县的曹操,赵旻老家在冀州!
袁绍在世时,其人无论于公于私,都不可能对常山赵家不利。
因为于公,赵旻是匡扶汉室、拯救万民、1统皇汉的大汉卫将军,袁绍不可能冒天下之大不韪,随随便便对付赵旻的族人,袁绍不同于曹操,他是要脸的!
而于私…袁绍也不敢动常山赵家,常山赵家固然是在袁绍地盘,但汝南袁家也同样在赵旻地盘,大家互相伤害很好玩吗?
所以,无论于公于私,袁绍都不可能对常山赵家不利。
但是!
袁绍若死了呢?
赵旻有理由相信,不管是河北人审配,还是河南人郭图,都极有可能会因赵旻而迁怒于常山赵家。
刨祖坟当然不可能,赵旻既不是楚平王,袁绍麾下众臣也不是5子胥。
两方只是公仇,私怨没有这么深。
但是,袁绍麾下众臣属给常山赵家族人罗织1条罪名、给赵旻找找别扭添添堵…这种事儿1定少不了!
而且,关键在于,赵旻还打不打袁家了?
赵旻坚信,袁绍死后,只要自己敢渡河攻打黎阳,审配那个老匹夫就1定敢灭常山赵家满门!
历史上,审配那个老匹夫干这种事儿干多了!
赵旻思索片刻后道。
“大人,孩儿以4州刺史为条件,以换取族人迁至陈留城如何?”
周瑜当场表示赞同。
“主公此计甚妙!此乃阳谋也!”
诚然如此。
这与春秋时期齐景公2桃杀3士,有异曲同工之妙。
周瑜继续补充。
“主公可依照袁本初之意,借天子诏令任其3子为青、幽、冀3州刺史,再赐并州刺史1职。
袁本初必不会拒绝此任命,然则…袁本初大将军幕府之中,何人当任并州刺史1职?呵呵,何人又可任此职?
如此1来,袁本初麾下必将因此而争论不休焉,其人又如何攻我?主公非但可顺利接回族人,兼且从此可励精图治、与民生息矣!”
赵大娘听得心花怒放。
“阿旻,老身为此事苦恼两日,未意竟可如此轻易解决!阿旻速进宫请…咳咳,求天子下诏!”
赵大娘激动之下,险些说出“请皇后下诏”。
赵旻却突然有些意兴阑珊。
曹操从容赴义;
关中群贼、韩遂老贼死不足惜;
孙策实则死于自己的忏悔和赎罪之心;
而如今,袁绍的寿命又将走到尽头…
赵旻初来这时空时的群雄逐鹿之局,就此土崩瓦解。
如今的孙权犹然稚嫩,刘备又尚未成气候,赵旻只觉人生寂寞如雪。
所以说,这个苟哥太难伺候!
敌人强大之时,这厮只觉自己生存困难,于是苟哥将苟道发挥到了极致;
而如今胜利曙光骤现,这厮却又开始觉得索然无味、意兴阑珊…
呵呵!
就问苟哥1句:你敢不敢放任刘备猥琐发育而不闻不问、不管不顾?
苟哥当然不敢!
他只是说1说风凉话罢了。
所以…
苟哥只是唏嘘1番后,便向老娘行礼。
“请大人稍安勿躁,今日天色已晚,明日1早孩儿必向天子求诏。”
赵大娘很满意。
“阿旻万勿忘记此事!”
赵旻啼笑皆非。
“大人放心,事关常山赵家上下,孩儿定然不忘。”
赵大娘遂挥了挥袍袖。
“阿旻速去忙国事,家中不劳你费心!”
赵旻本想去看1看最心爱的小老婆和新出生的儿子,但赵大娘此话1出,赵旻便只好乖乖行礼、先去…
安置太史慈和周瑜。
乖巧的孙绍,当然被赵大娘留在赵府之中。
赵旻及太史慈、周瑜3人,外加1个赵虎出门之后,赵旻看了看天色,只好向太史慈、周瑜2人歉然行礼。
“2位兄长,今日天色已晚,只好委屈2位先在卫府留宿1宿,待明日旻再妥善安置2位兄长。”
太史慈、周瑜2人同时行礼,不约而同道。
“卫府便甚好,主公不必挂念某等。”
赵旻笑着还礼。
“既如此,2位兄长且随旻至卫府!今晚议事之后,我必为2位兄长设宴洗尘。”
3人大笑1番后,翻身上马、绝尘而去。
同1时间…
河北冀州魏郡邺城,大将军府后院内、袁绍的卧房之中。
袁绍死对头公孙度说得没错,预言帝张裕则算得更准确,袁绍的身体状况确实已大不如前。
其人今年虚岁5十7岁,两年前犹漆黑如墨的须发,此刻已1片花白;其人原本神采奕奕的面庞,如今甚至有些萎靡不振。
此刻,袁绍正与好友淳于琼密谈…
袁绍如今唯1信任之人,恐怕也仅有当年身为其人奔走之友之1、曾经同为西园8校尉的颖川士人淳于琼。
当然了,对于袁绍而言,“西园8校尉”是其人不堪回首的屈辱往事。
因为,西园8校尉,那是给天杀的汉灵帝卖官敛财之职!
此时此地,袁绍斜倚在榻旁,带着苦笑、略显有气无力。
“仲简,你我2人相知相交大半生,你不妨明言,3子之中,我应立何人为嗣?”
在身体不佳之时,平时行事果决的袁绍,也显得有些软弱且拿不定主意。
淳于琼颇为无奈地叹了口气。
“主公,此事琼本不应提建议。”
淳于琼是骑虎难下,他如今提建议固然是得罪人,但他若不提建议…
那是同时得罪袁绍那3个龟儿子!
袁绍呵呵1笑。
“仲简尽管放心,你我秘议之事,绝无第3人知晓,你但说无妨!”
这种话,恐怕连袁绍自己都不信。
袁绍不是在坑淳于琼,委实是袁绍再也找不到第2个可信任之人。
淳于琼迫于无奈,只好抱拳道。
“本初兄…琼已有多年未曾如此称呼兄长,兄长见谅!”
淳于琼的意思是:
你袁绍此刻不是我主君,只是我兄长,所以我这个当弟弟的若胡乱说话,你这兄长千万别跟弟弟我1般见识!
袁绍再次呵呵1笑,伸出手指指向淳于琼。
【作者题外话】:接着上1章,继续为您说。
这里解释1下,刘备在官渡之战前,是如何避祸成功的。
按《华阳国志》与《吴历》的记载,彼时的刘备为了“避祸”,每日在后园种菜,1说为芜菁(国产萝卜),1说为大葱,当然了,这两种菜刘备可能都在种。
其人惶怖之情,俨然跃然纸上。
先主还沛廨,(曹)公使觇(即监视)之,见其方披葱。--《华阳国志》
(刘)备时闭门,将人种芜菁,曹公使人窥门。--《吴历》
即使刘备如此低调,还是没能躲过曹操那句“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的评价。
刘备受惊过度,即刻出走,至于“汉帝密诏”,那是再也顾不上了。
从“阻击袁术”的任务中,可以看出刘备的目的地,在徐州下邳。
下邳郡与淮南郡接壤,在淮南的东北方向。淮南是袁术的辖区,其郡治寿春县,是袁术“仲家政权”的“首都”。
(袁术)僣号,以9江太守为淮南尹。置公卿,祠南北郊。荒侈滋甚。--《魏书袁术传》
需要注意的是,淮南郡的正北方向,是豫州沛国,即曹操的老家,也是刘备的旧治所;因此袁术投奔袁绍,绝不可能1路向北,必须取道徐州。在此遭到刘备的埋伏。
刘备彼时以“左将军”身份都督诸军,虽然军阶最高,但只是名义的统率。他身边的朱灵、路招,才是实际的掌兵者。
刘备的转机很快到来。
同年8月,袁、曹开战,袁绍引步骑十万,欲攻打许县(豫州颍川),曹操引兵还击,北上黎阳(冀州魏郡);又命臧霸入青州,牵制袁谭,双方在前线激烈对峙。
(4年)秋8月,(曹)公进军黎阳,使臧霸等入青州破齐、北海、东安,留于禁屯河上。--《魏书武帝纪》
(袁绍)以审配、逢纪统军事,田丰、荀谌、许攸为谋主,颜良、文丑为将率,简精卒十万,骑万匹,将攻许(县)。--《魏书袁绍传》
此时,刘备身边的监军,朱灵与路招,已经不在徐州,无疑是被曹操征调到了前线。刘备遂杀刺史车胄,大举叛乱。
先主据下邳。(朱)灵等还,先主乃杀徐州刺史车胄。--《蜀书先主传》
这就是狗贼王沈《魏书》中“曹公方有急于官渡”的真谛所在。
即刘备的叛乱时间,恰好就是“曹袁争霸”的关键节点——刘备吃准了曹操此时无力分兵,对战机的把握可谓狠辣。
是时,(曹)公方有急于官渡,乃分留诸将屯官渡,自勒精兵征(刘)备。(刘)备初谓(曹)公与大敌(指袁绍)连,不得东。--王沈《魏书》
在众多精彩纷呈的事件中,最让人意外的,其实是刘备滞留许县的时间。
从诸书线索记载中,不难看出,刘备与曹操同时呆在许县,其实仅在建安4年(199)4月至6月而已。
很难想象,刘备在短短的两个月时间里,便与董承和刘协搭上线,阴谋反曹。
更难想象的是,刘备前脚刚刚搭上董承,曹操后脚就煮酒论英雄,敲山震虎。
这种“你来我往,见招拆招”的幕后博弈,是3国时代的另1条暗线,实际是1种桌下游戏。
这种属于杀人不见血的政治阴谋,比明面上的刀光剑影更加可怕。
这也能充分解释,为什么刘备听到“天下英雄”的评价之后,即刻亡命出奔…
因为再晚1步,刘备便会人头落地。
刘备虽然侥幸生还,最终还是败于曹操。可见陈寿“先主机权干略,不逮魏武”的评价十分公允;但从刘备出奔的急迫心理,也能看出“非唯竞利,且以避害”的评语更加精洽。
(刘备)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然折而不挠,终不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竞利,且以避害云尔。--《蜀书先主传》
曹刘恩怨,贯穿3国汉季,发人深省,回味无穷。
西历200年,官渡之战时,袁绍遣刘备至汝南起兵,意图南北夹攻曹操。
此事结果众所周知。
201年,刘备战败,关公千里走单骑回归刘备麾下,刘关张3人投奔刘表。
屌丝的逆袭第5部:《曹操,走着瞧!》就此上演。
刘表厚待刘备,遣后者驻守南阳郡新野。
刘备在新野干了些什么呢?
下1章咱们继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