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汉末雄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八十七章 善韬光养晦,图一鸣惊人5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此刻,赵旻无比想念老银币中的战斗机:贾诩。 众人面面相觑之后,最终仍是将目光锁定在了董昭这个老苟哥身上。 董昭虽觉压力山大,但此刻也不能不硬着头皮上。 其人轻咳1声后,额头冒着冷汗向赵旻作揖。 “主公,愚以为,某等应即刻、主动向袁本初示弱!” 段煨忍住翻白眼的冲动,用略带嫌弃的语气道。 “公仁,主公既已为袁本初讨得圣旨,便已代表主公示弱也!” 段煨果然是个明白人儿。 董昭向段煨作揖道:“段公,仅此远远不足!” 说着,董昭复又向赵旻行礼。 “主公,愚以为,某等而今既有西域未定之忧,又有江南刘玄德、孙仲谋之患,兼且凉州、益州皆未安,河东尚有鲜卑作乱,是以某等何妨摆出最谦卑之姿态、以骄袁本初3子之心?” 呵呵,董昭纯属胡说8道。 董昭不愧是老苟哥。 其人睁着眼说出这番胡话之时,连眼皮都不带眨的。 但是… 赵旻这个小苟哥很喜欢。 “公仁公所言极是!某等内忧外患既如此严重,正应向袁绍示弱,以骄其人…3子之心!” 赵旻有句话没有说出口: 以及麻痹袁绍麾下臣属之心。 至于苟哥示弱的目的是否与董昭相同…有待商榷。 赵旻话甫1出口,众臣属犹未表态,便听书房外传来张郃的声音。 “主公,某可否入内?” 赵旻强忍住狠狠抽自己1耳光的冲动,忙不迭道。 “儁乂将军快快请进!” 赵旻确实该抽自己脸。 放着张郃不用,他们闭门造车造了个寂寞? 赵旻实则是因过于激动,而有些乱了方寸! 眼见河北袁绍内部即将生大乱,赵旻又焉能不为之激动? 盖因当今天下,唯1能威胁赵旻、甚至威胁到刘协皇位者,除袁绍之外,再无他人! 而偏偏,刘协的皇位稳固,对赵旻而言至为关键! 惟其如此,赵旻的亲儿子刘嗣,将来才有可能成为大汉根正苗红、毫无争议的继位者。 言归正传。 及时醒悟过来的赵旻,亲自为张郃打开书房门。 张郃行礼之后便急声问道。 “主公,郃方才正与右将军(赵云)在北军军营练兵,闻淳于仲简至此便匆匆而返,尽管如此,郃仍未来及与其人相逢。郃有1言如鲠在喉,不吐不快焉!” 赵旻抱拳还礼。 “儁乂将军但说无妨!” 之间张郃1脸焦急道。 “主公可知,袁本初之嫡长子袁谭,而今已继嗣于故太仆袁基乎?” 张郃此言1出,众皆愕然。 赵旻这时才想起此事,其人脱口道:“要糟!” 众人皆看向董昭。 董昭讪讪1笑。 “诸君勿要看昭,昭于兴平元年(西历194年)便已避祸离去,故不知此事也。” 董昭与张邈这两个兖州老乡,是兖州之乱的策划者加发动者之2,至于兖州之乱的主谋,当然是老银币中的战斗机陈宫。 陈宫绝非演义中那个正人君子,恰恰相反,其人比著名老银币贾诩还要不堪! 不待众人看向自己,程昱便呵呵1笑,向众人抱拳道。 “老夫1向与袁本初关系恶劣,更加不知此事。” 于是乎,众人再1次看向张郃。 张郃长叹1声。 “建安4年(199年)时,袁本初便已将袁谭过继于其人长兄、故太仆袁基矣!淳于仲简暗昧,为袁本初利用也!” 张郃所言,句句属实。因为袁绍确实存了废长立幼之心,所以袁绍已将其人长子袁谭,过继给了初平元年(190年)之时,死于董卓之手的大哥袁基。 因袁绍起兵讨伐董卓,所以董卓杀了当时在长安的袁绍亲叔叔、太傅袁隗,以及袁基全家。 袁基因袁绍而绝嗣,所以无论于情于理,还是于孝悌之道,袁绍都应该过继给袁基1子以继袁基之嗣,也就是接续袁基1支的香火。 审配献书于(袁)谭曰:“……昔先公(袁绍)废绌将军(袁谭)以续贤兄(袁基),立我将军(袁尚)以为適嗣,上告祖灵,下书谱牒。” 摘自东晋习凿齿《汉晋春秋》 因为袁谭被袁绍过继给了亡兄袁基,因此在宗法关系上,袁谭是袁绍的侄子,从而丧失了继承权。 以是故,在宗法社会“立嫡以长”的制度下,河北士人们党附幼子袁尚,没有任何问题。 但话说回来,以袁谭近3十岁、而袁尚十岁左右的情况而言,跟随袁绍多年的河南士人们支持大公子袁谭,同样没有任何问题。 然而… 恰恰是因为这两大团体的选择都没有问题,问题反而出现了! 问题是:袁绍到底是什么意思? 张郃又为何说,淳于琼这个蠢货被袁绍利用了呢? 答案实则已呼之欲出。 赵旻也如张郃1般长叹1声。 “诸君,我等皆为袁本初所欺也!” 若贾诩在场,其人1定会附和赵旻。 可惜,贾诩还在赶回许都的路上。 因此,众人皆不解。 赵旻这个苟哥心道:绍叔啊绍叔,您可真不简单!您不光把老子这帮人给骗了,还把您麾下那帮子河南人耍得团团转! 原来如此!怪不得曹老板要与您老反目!您老简直太危险了! 至此,赵旻方才彻底搞明白,为何曹操宁可冒着失败被杀的天大风险,也要在许都迎刘协自立门户。 袁绍这个人,太阴险狡诈了! 曹操避袁绍之祸,1如刘备避曹操之祸。 赵旻这个苟哥,此刻只想找到王沈的墓,把那狗贼的尸骨拖出来狠狠抽上1顿… 不对,那狗贼的老爹恐怕这会儿还没出生… 好吧,那没事儿了。 王沈在《魏书》中将袁绍描述得过于平庸,以至于影响到了苟哥的判断。 鹰扬河朔十载、先后被董卓和李傕视为大敌、能把当年不可1世的公孙瓒灭掉的袁绍,怎么可能平庸? 见众人皆对此不解,赵旻只好又1次长叹1声,苦笑着看向局内人张郃。 “儁乂,此事由你向诸君解释。” 张郃苦笑着向1众同僚抱拳。 “诸君有所不知,冀州之地实则由河北士人牢牢掌控,袁谭虽1直为青州刺史,却仅掌控平原国1郡之地耳。 如此1来,袁谭纵然名为冀州牧,其人亦何异于傀儡乎?” 周瑜最先反应过来。 “儁乂将军之意莫非为…袁本初实则欲使其幼子袁尚实控3州之地乎?” 张郃苦笑颔首。 赵旻却用力摇头。 “非也非也,4州之地,将皆为袁尚所控!袁熙毫无主见,何人势大,其人便追随何人!” 说着,赵旻颇为无奈地向张郃抱拳。 “儁乂将军,为今之计,只好有劳你与右将军尽速赶赴邺城,及早向袁本初示好,同时暗示河南士人,及早做好防备!” 赵旻话1出口,原本便绝顶聪明的众人,便皆醒悟过来。 原来如此! 不止淳于琼等河南士人被袁绍玩弄;就连卫府,居然也被袁绍利用! 袁绍委实太过阴险! 因为袁绍根本就不想立袁谭为嗣子,他的真实目的,是借刀杀人! 然则… 众人转念1想,袁绍向赵旻借的刀…那不就是赵旻送出去的桃? 于是乎,众人复又看向赵旻,不约而同想道:比之袁绍,主公似乎好不了多少… 赵旻不是淳于琼,其人虽处在众目睽睽之下,却丝毫不觉尴尬。 其人喝住正要离去的张郃。 “儁乂将军且慢!” 张郃茫然地看向赵旻,下意识地深施1礼。 “主公还有何吩咐?” 赵旻摇了摇头。 “儁乂将军,你不必再去邺城,你速去追回前将军(颜良)及淳于琼,称我有厚礼欲送与袁本初!” 【作者题外话】:细心的诸君或许已看出,苟哥有些反常… 事出反常必有妖,人若反常必有刀。 所以… 苟哥或许要出大招。 接着上1章继续为您说。 广阳郡在幽州,彼时处在袁绍与公孙瓒的争夺之中。换言之,建安初年(196)的广阳太守,是故意使曹仁“脱离兖州、改入河北”。 这与刘表系的韩嵩、刘璋系的张肃、孙权系的华歆,被“征召入朝、另仕新主”是相似道理。 从曹仁“广阳太守→议郎”的履历变迁,可以发现“诸夏侯曹氏”在建安初年(196)的职官记录,几乎都有问题。 或授“议郎”滞留许县,或干脆失载。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曹纯等宗室姻亲,无1例外。 曹营宿将的“阵营变迁”,必有隐情。 考虑到天子迁都未久,自顾不暇;故幕后黑手,大概率是曹操彼时的“幕后老板”,即袁绍。 广阳太守,是破译真相的钥匙。 曹仁非文吏,而是“好弓马弋猎”的侠客。其青年时避难他乡,纠结千余部曲,在淮、泗1带(徐州)落草抄掠。后从曹操征伐,为别部司马。 豪杰并起,仁亦阴结少年,得千馀人,周旋淮、泗之间。遂从太祖为别部司马,行厉锋校尉。--《魏书9曹仁传》 “别部司马”即军阀麾下“半独立的小头目”,特点是“自带部曲”。如张修曾为刘焉的别部司马、刘备曾为公孙瓒的别部司马,关张曾为刘备的别部司马云云。 曹仁被假授的名号、亦属军职系统,如“厉锋校尉”、“骑督”等等。 1言蔽之,“游侠出身”的曹仁,本不以治民见称;骤然擢为太守,必有内情。 更值得探讨的则是“广阳太守”的隐喻。 广阳郡属幽州(今北京房山),是两汉北部边境。曹仁彼时(196)在豫州颍川许县(今河南许昌),相去千里。仁若赴任,必1去不返。 且广阳处在公孙瓒与袁绍的争夺下,屡易其主。从各方材料中可推知,彼时的广阳郡、刚刚脱离公孙阵营,正与袁绍合纵。 虞从事渔阳鲜于辅、齐周、骑都尉鲜于银等,率州兵欲报瓒。--《魏书8公孙瓒传》 兴平至建安初年(194-196),因公孙瓒矫诏杀(幽)州牧刘虞(193),刘虞旧部遂集体叛乱。田畴、齐周、鲜于辅等地方豪强,煽动州郡,代郡、广阳郡、上谷郡、右北平郡遂驱逐公孙瓒所署官吏,与叛军合流。 代郡、广阳、上谷、右北平各杀瓒所置长吏,复与(鲜于)辅、(刘)和兵合。--《后汉书公孙瓒传》 刘虞之子刘和,亦在叛军之中。按《后汉书刘虞传》记载,虞死,和为报父仇,遂与(公孙瓒死敌)袁绍合纵。 (刘)和后从袁绍报瓒云。--《后汉书刘虞传》 因此,彼时权力真空的幽州诸郡(包括广阳在内),政治立场无疑倾向袁绍。 换言之,建安初年(196)天子拜曹仁为广阳太守,应出自袁绍授意。即“征调联军悍将、协助平定河北”。 这也能解释,为何“疏于治民、长于征伐”的骑督曹仁,被1眼相中。 因为“太守”本就是幌子,广阳则是处在暴乱倾覆中的险地。 此时(196)袁绍恰恰需要曹仁这种轻悍武夫,将“摇摆中”的幽州郡县,纳入麾下。 袁绍征发曹操部曲很好理解。 下1章咱们继续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