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汉末雄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十章 刘琦投刘备,荆州生是非终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杨彪颤颤巍巍离席后,微笑着先后向皇后伏寿、太子刘嗣行礼。 “皇后所言极是,太子确实当如是执礼!皇后贤良淑德、教太子有方,实乃皇汉之大幸焉!” 出身为已是五世三公之弘农杨氏的杨彪,如今身份是凌驾于三公之上的太傅,是以,杨彪既如此说,何人还敢再加以反驳? 更何况… 在场者不是常山赵氏之人,便是常山赵氏的亲戚,谁会主动打脸? 所以,皇后伏寿环顾四周,只听到满堂附和之声。 于是伏寿微微颔首、连连自谦。 “太傅谬赞也,此皆妾之本分,不足为太傅所称道也,太傅请免礼入席。” 见老丈人杨彪给了自己如此大的面子,赵旻忙不迭扶着老丈人落座…当然了,赵旻微不可察地给了自家大爷一个哀怨的眼神儿。 赵震忽略了自家大侄子的眼神儿,心中对伏寿满意至极。 一贯乖巧懂事的小刘嗣,再次向赵震顿首行礼。 赵震这一次,并未再坦然受之,而是阻止了小刘嗣。 “太子不必多礼,老夫实则是代太子太傅教授太子武艺耳。 何况太子有所不知,老夫早已不收弟子,若非太子太傅极力向老夫推荐太子,老夫此生已不再教授任何人武艺。 是以,太子若当真有心言谢,不妨多多聆听太子太傅教诲,努力成为四百年来皇汉空前绝后之一代明君!” 小刘嗣听罢赵震之言后,先是退后数步、坚持向赵震行顿首礼,然后才走到自己亲爹赵旻的几案前,向其人顿首行礼。 “大人栽培之恩,孩儿永世不忘!” 赵旻忙不迭离席而起,一把扶起自己亲儿子。 “太子万勿多礼,臣既身为太子太傅,便理应竭心尽力指点太子,如此方不负臣之使命!” 苟哥赵旻这句话,使在场之人无不满意。 伏完看了看自己亲闺女,又仰头看了看天色,起身对自己的好女婿道。 “从文,时日不早,老夫明日尚有要事需处理。” 言罢,伏老头儿先是向赵大娘躬身行礼。 “嫂夫人,多谢盛情款待,弟不胜感激!” 赵大娘一番客套之后,伏完这才向自家亲闺女行礼道。 “皇后,夜已渐深,请皇后为太子、长公主虑,尽快回宫安歇。” 皇后伏寿向自家亲爹还礼后,轻声道。 “光禄勋老大人所言极是,如此便有劳老大人相送!” 此处之“老大人”,实则是伏寿对自家老爹的敬称。 另外,光禄勋的职责之一,正是护卫天子、皇后等皇室成员安全。 然而…伏完闻言却摇了摇头。 “请皇后恕罪,老夫武艺平平、部曲又非精锐,深恐皇后、太子及长公主受惊。” 说着,伏完向赵旻拱了拱手。 “卫将军而今既代卫尉宿卫宫城,便有劳卫将军暂代老夫行光禄勋之责,护送皇后、太子及长公主安然回宫!” 宿卫宫城,确实是九卿之一的卫尉职责之一。 因原卫尉步骘已成为益州牧,所以如今卫尉之职空悬,改为由赵旻这个卫将军宿卫宫城。 值得一提的是,此职责虽可以由不隶属于三公九卿的城门校尉暂代,但是… 如今同样无人任城门校尉之职。 先前,现任羽林中郎将赵贲曾短暂任城门校尉一职,但是… 伏寿已经将赵贲升职为羽林中郎将(隶属于光禄勋,掌管羽林郎)。 这是明摆着的事儿。若非卫尉、城门校尉皆暂时无人任职,而光禄勋伏完又年事已高,实际掌控虎贲中郎将(赵甲)、羽林中郎将(赵贲)的赵旻,又怎么可能负责宿卫宫城呢? 以伏寿的性格,宿卫许都诸城门的城门校尉,在卫府并入太子府后,便极可能由常山赵家子弟接任,但宿卫各宫殿的卫尉… 今后大概将长期空缺。 也就是说,赵旻白天是太子太傅,晚上是暂代之卫尉… 赵旻是别想晚上回家了,那根本不可能! 除非赵旻违抗天子、皇后之诏令。 但赵旻身为大汉忠臣,又怎么可能违抗皇命呢? 综上所述,当伏完话说出口,赵旻便向其人躬身行礼。 “大人放心,旻必竭力护卫皇后、太子及长公主安然就寝。” 对苟哥而言,这简直是废话! 他的老婆孩子,他又怎么可能不上心? 于是乎,宴会厅内之人开始一番客套、并准备各自离去。 而偏厅中之众女…也就是蔡琰、赵旻一众娇妻美妾,外加一个甄宓,这些不便在宴会厅中露面的众女子,此刻却仍在谈笑风生。 纵观古今中外,尽管是在汉末这种封建时代,女子们讨论的永久话题,同时也是主要话题,也还是… 男人。 区别只在于,蔡琰三句话不离赵云; 张凝、杨樱月等女子三句话不离赵旻; 因身在赵府而参加此次宴会的卞夫人,三句话依然不离赵旻; 而甄宓三句话… 同样不离赵旻。 经历过重重艰难险阻、见识到卞夫人不凡之处后,张凝、杨樱月、孙尚香、大乔四女,早已认可了卞夫人。 最后进赵家门的依嘉娜丽与张瑾更不用说,娇艳动人的草原玫瑰,早已认卞夫人为阿姊;而最后进门的张瑾,已经抱紧了卞夫人的大腿。 因此,顺理成章地… 只待卞夫人为曹操守满三年孝期,其人便将嫁给赵旻为妾。 综上所述,当不了解众女之间那错综复杂关系的甄宓,向众人讲出自己的担忧之后,卞夫人便微微一笑。 “阿宓多虑矣!” 甄宓一怔。 “卞夫人何出此言?” 卞夫人心中暗暗摇头。 此女虽聪慧,格局却有限!大局观委实使人堪忧! 但当卞夫人扫视自己的一众阿妹后… 这熟妇忍不住心中暗叹:然则… 可协助我者,惟有此女耳! 于是乎,为了尽快提升甄宓这一强援的大局观与格局,卞夫人只好耐心向甄宓解释起来。 “阿宓,一者,而今之天下,已非初平元年(西历190年)前之天下!” 卞夫人说得没错。历经十余年战乱之后,天下早已变了样。 (西历189年)董卓上洛,矫情忍性,擢拔群士;其人对自己的部曲封拜,则颇为克制。 不料仅短短数年,神州大地便掀起了恐怖的军号竞赛,乃至“医师、走卒皆为校尉”,最终形成“郡郡作帝,县县自王”的荒唐景象,这大概是董卓所始料未及的。 诸将或遣婢诣省閤,或自赍酒啖,过天子饮……又竞表拜诸营壁民为部曲,求其礼遗。医师、走卒,皆为校尉。 摘自狗贼王沈《魏书》 君如自遂以为郡郡作帝,县县自王也。 摘自王粲《英雄记》 曹操年轻时,其人生的最高理想是出任“征西将军”,但在初平(190-193)、兴平(194-195)短短数年的洗礼之下,曹操就已不再满足于“四征”之号。 建安元年(西历196年)曹操挟天子之后,竟然破天荒地封自己为大将军。 其人心态之膨胀,显而易见。 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然后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此其志也。 摘自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 (建安元年)九月,车驾出轘辕而东,以太祖为大将军,封武平侯。 摘自陈寿《魏书之武帝纪》 换言之,虽然天下仍以汉室为正统,但天下诸侯之野心已如野草一般疯狂滋生,且无法再阻挡。 生于乱世、长于乱世(西历183出生,189年时仅七岁)的甄宓,对此当然有切身体会。 于是佳人微微颔首。 卞夫人又道:“其二…” 【作者题外话】:接着上一章继续为您说。 (郭)后外亲刘斐,与他国(国即郡)为婚,(郭)后闻之,敕曰:“诸亲戚嫁娶,自当与乡里门户匹敌者,不得因势强与他方人婚也。”--《魏书文德皇后传》 由此可知,部曲帅麾下的部曲(尤其是最初的部曲),必定也只能来自老家。或者说,所谓的“部曲帅”或“宗帅”,本身就是地方豪强。 举例而论,西汉开国时的“布衣将相”局面,追根溯源,是因为朝堂之中的公卿,大抵都是刘邦的丰沛老乡。 这些布衣将相,出身乐工(周勃)、狱卒(曹参)、屠户(樊哙)之类,本身不以文化见长。他们与刘邦的最初关系,其实就是部曲与部曲帅。部曲帅做了皇帝,部曲自然便荣升为将相。 以三国而论,道理亦然。此处谨以刘备为例。 刘备发迹之初,在公孙瓒麾下为“别部司马”。所谓别部司马,按《续百官志》释义为“别领营属”;按黄惠贤考证,即为部曲帅。 (刘备)为贼所破,往奔中郎将公孙瓒,瓒表(刘备)为别部司马。--《蜀书先主传》 注:别部司马释义勘定,见黄惠贤《试论张鲁政权的性质》。 刘备彼时的身份有两重:对上而言,他是公孙瓒的部曲;对下而言,他是关羽、张飞、牵招的部曲帅。 公孙瓒出身幽州辽西;刘备出身幽州涿郡,二人是“同州”兼“同学”;乡党关系显而易见。 关羽出身司隶河东,周旋于涿郡;张飞出身幽州涿郡;牵招出身冀州安平,均属河朔地区。 至于彼时与刘备交厚的田豫、赵云二人,一个出身幽州渔阳,一个出身冀州常山,亦属河朔地区。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也。--《蜀书赵云传》 田豫字国让,渔阳雍奴人也。--《魏书田豫传》 这就引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早期的刘备,身边围充斥着河朔豪侠?或者说,为什么公孙瓒要一味招揽河朔豪侠? 我个人倾向,这与彼时的“乡音”有关。 在文化普及程度极低的中古社会中,上情下达,下情上传,均依赖于口语,这便涉及到“口音”的问题。 大范围、跨区域的环境下,想要快速精准地传达指令,最好的办法,便是寻找口音相似的人充当左右手。临阵之时,更是如此。 下一章咱们继续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