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汉末雄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三十一章 掀动大生产,其兴也勃焉2…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见爱郎如此生气,卞夫人不由莞尔一笑。 佳人撒娇般凑进爱郎怀中,小心翼翼地观察着爱郎的表情,同时柔声道。 “夫君勿恼,妾已知伏皇后对夫君绝无任何恶意…” 苟哥恶狠狠道:“阿妤休得胡言!我视刘协为傀儡,伏皇后焉能不恨我?” 只是… 苟哥语气虽凶恶,卞夫人却反而噗嗤一笑。 “夫君何以向妾解释太子之事?” 仅仅卞夫人这一句话,苟哥登时便哑口无言。 盖因这句话,信息量极大。 苟哥心知肚明,卞妤所说“太子之事”,定然是指太子刘嗣的身世之谜。 至此,苟哥已经全部懂了。卞夫人实际上,是在向他摊牌。 然而,尽管诸多事实已证明,伏寿确实已经暗中与卞妤结盟,但以苟哥之苟,其人还是不能完全相信此事。 没错。苟哥不相信,伏寿会暗中设立“中书典校事郎”一职; 更不相信,伏寿居然会将刘嗣如此隐秘之身世,告知卞妤这个情敌! 于是苟哥开始了他的表演。 只见其人紧紧蹙起眉头,颇有些痛心疾首道。 “太子之事?阿妤当知,我早在官渡之战时,便曾立下周公之志,而今太子既有如此天赋,又有五星汇聚如此天兆,我为何不能将卫府移交于太子? 更何况,我如今只是将卫府并入太子属官而已,并未将卫府彻底交于太子之手!此事我何需向你解释? 阿妤若担忧阿彰、阿植之前程,我此刻可指天发誓,我视阿彰、阿植如亲子,其二人,甚至其二人子孙,将来必富贵无忧! 阿妤!大汉天下乃刘氏天下!非我赵氏之天下!阿妤万万不可心存僭越之念!唉!我素以匡扶汉室、一统天下为己任,阿妤莫非不懂我心邪?” 说到最后,苟哥痛心疾首、义正辞严。 就连苟哥自己,都险些信了自己的胡言乱语。 卞夫人这时,终于在不经意间露了底。 “夫君,卫府乃夫君之卫府…咳咳,夫君如此疼爱太子…咳咳,伏皇后曾言明,太子实则乃夫君之子也。” 闻得卞夫人此言,苟哥暗暗松了口气。 万幸苟哥并未表露出任何异样来。 当然了,苟哥表面上却义愤填膺,甚至用怒发冲冠来形容也毫不为过。 “一派胡言!伏皇后用心何其歹毒焉!我赵从文时时坦坦荡荡,事事为皇汉着想,此毒妇竟欲置我于不忠不孝之地乎? 阿妤,伏皇后当真曾如此说?气煞我也!我这便返许都,定要当面与此毒妇对质!如此毒妇敢如此辱我,我必当场诛之!” 苟哥的演技一飙起来,其威力足以混淆真相、颠倒是非黑白。 所以卞夫人再次被其爱郎吓得花容失色。 “夫君万万不可!此事…此事实是妾道听途说耳,夫君万万不可当真。” 卞妤用太子刘嗣的身世来试探苟哥,苟哥这次是真的怒了。 这等天大隐秘之事,本来就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遑论赵旻这个苟哥,还颇喜欢自己的亲长子呢? 龙有逆鳞,触者杀之。 而卞妤此刻,正在触碰赵旻的逆鳞。 “卞妤!你敢尔!如此大逆不道之事,你竟敢如此妄加揣测!我…” 暴怒之下,苟哥忍不住扶上自己腰间佩刀的刀柄,而且用手指紧握。 万幸的是… 苟哥及时冷静了下来,其人迅速松开刀柄。 “今后你若再敢如此,我必将你幽禁!此生永不相见!” 所以其人虽在一瞬间生出杀心,却很快便被压了下去。 饶是如此,苟哥那腾腾杀气,也还是吓得卞夫人心惊胆战、乃至珠泪涟涟。 在卞夫人看来,赵旻身上那瞬间爆发出来的杀气,比昔年其人亡夫曹操犹要猛烈三分。 而曹操曾带给卞夫人无数痛苦的回忆。 卞夫人这才想起,爱郎虽极宠自己,但其人实际上却是一名杀人无数、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常胜将军。 于是乎,芳心中心理阴影被唤醒的佳人,连连向暴怒的爱郎行礼求饶。 “请夫君息怒…请夫君息怒,妾今后必谨遵夫君教诲、再不敢肆意妄为。” 苟哥深深吸了口气,一字一顿道。 “卞妤!若再有下次,我绝不容情!” 卞夫人娇躯颤抖不已,除了连连行礼之外,再也说不出一个字来。 苟哥趁机问卞夫人。 “卞妤!此事真相究竟为何?” 惊恐交加之下,卞夫人哪里还敢再出言试探爱郎? 佳人略微稳了稳心神后,结结巴巴道。 “夫君,中书典校事郎之事,实乃妾假传夫君之意,向伏皇后相求,岂知…岂知…岂知伏皇后在得知此官职之职责后,竟不假思索…不假思索…予以同意。 妾…妾…妾不由对此心生狐疑,故而…故而…妾劝伏皇后向夫君讨卫府予太子,其后…夫君…夫君竟当真将卫府并入太子属官。这… 是故…妾…妾方才怀疑…怀疑太子是否…是否与夫君有何…有何关系。妾已知错矣,请夫君责罚妾…但使…但使夫君息怒,妾…妾决无怨言。” 苟哥瞬间明悟,因自己心里有鬼,因此误会了他的这两个宝宝之间的关系。 于是其人乘胜追击。 “此事之后,你因心怀鬼胎之故,不敢与我相见,是以停留荥阳而迟迟不归,然否?” 卞夫人垂着螓首、战战兢兢道:“回夫君,正是如此。” 苟哥继续追问:“然则,卞妤!而今中书典校事郎已有几人?” “回…回夫君,共九人,且皆幽州之豪士也。” 苟哥重重一哼。 “哼!豪士?依我看实乃游侠也!” 豪士是指出身于豪族之豪强,而游侠…这在两汉魏晋时期,可绝对不是好词! 昔年曹仁曾在扬州淮泗地区(后世皖北、皖中、苏北等江北地区)聚众打家劫舍,做的便是游侠。 更早些的刘备早期,其人在涿郡做涿郡帮派刘帮主时,做的实则也是游侠头子。 所以,游侠实则是指社会大哥。 卞夫人对此矢口否认。 “夫君…夫君放心,其九人皆为宗帅,而非游侠。” 所谓“宗帅”,亦被称为“部曲帅”,汉末魏晋,部曲逐渐脱离本意,演化为“私人武装”的代名词。 部曲的记载,在《后汉书》、《三国志》、《晋书》中俯拾皆是。 在农业文明的环境下,佃户与游侠依附于地方豪强,形成附庸性质的群体,本不足怪; 但部曲的出身则比较值得注意,他们往往来自领军者的“乡里”或“州里”。 乍看之下,豪强招募家乡的子弟兵,本身并不奇怪;但背后逻辑,其实并不简单。 经过仔细梳理史料,我们会惊讶地发现,无论集团势力壮大到何种程度,卫戍安全工作,也一定会落在集团首领的“乡党”身上。 类似案例极多,不能一一穷尽。 这一点看似十分反常,实则极为正常。 前文已解释过,这一切的原因,是乡音! 这并非重点,重点是,这九人是“宗帅”。 换言之,任中书典校事郎的这九人,必然出身于豪族。 那么问题又来了。 所谓“中书典校事郎”,究竟是什么官职? 其职责又是什么呢? 秦代有御史台,汉代又有司隶校尉,负责“纠察检举”。 但随着相关规则的完善化、制度化,御史中丞与司隶校尉,便不能再被君主随心所欲地驱使。 那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