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寿扣下来的这顶帽子委实有些大,所以赵旻只好含笑行礼。
“非也非也,皇后大恩大德,臣铭感于心,教导太子更是臣之本分。只是…臣已有多日未归,待教导太子之后,臣尚需回家向家母、二位家从父大人请安。”
伏寿闻言,登时展颜一笑。
“太子太傅尽管放心,而今宫中一切安好,太子太傅不必再每夜值守宫城,待太子太傅教导太子完毕,由妾亲自护送太子太傅回府如何?”
赵旻心中再次吐槽:老子信了你的邪!老子只要进了宫,你这宫城之主,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留下老子!
赵旻吐槽归吐槽,如今形势比人强,赵旻不得不向伏寿低头。
“臣不敢有劳皇后相送。”
赵旻这就是答应伏寿的意思了。
是以伏寿大喜。
“无妨无妨,太子太傅为朝廷夙兴夜寐、披肝沥胆,又屡次为朝廷立下大功,妾代陛下护送太子太傅,不过聊表朝廷对太子太傅之嘉奖之情耳。太子太傅,请!”
伏寿唯恐自己爱郎反悔,是以迫不及待地请其人随自己一同离去。
大汉皇后伏寿如此盛情相邀,赵旻无可奈何兼欲哭无泪,只好乖乖跟上伏寿的脚步,徒留卫府一众臣属面面相觑。
卫府长史、同时也是汉廷九卿之首太常、赵旻的大管家董昭捋须呵呵一笑。
“老夫原以为,天子、伏皇后夫妇皆对主公抱有极深敌意,可如今看来…
伏皇后因主公极喜爱太子之故,已对主公颇有好感,此乃我卫府之幸,亦为我皇汉之大幸焉!”
荀攸对此深以为然。
“公仁兄,以某观之,或许陛下对主公之态度,亦将有所改变。”
程昱这个极刚的老头儿,对此有不同意见。
“非也非也!以老夫观之,此分明乃主公始终忠于汉室、忠于天子之故焉!”
老干部段煨抚须哈哈大笑。
“诸位贤弟有所不知,昔年主公入许都之前,在洛阳城外曾为老夫赋诗一首: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此便为主公之志,亦为伏皇后信任主公之关键也。”
俊朗风流的瑜哥,不知何时已经端起一爵清酒(即过滤后的上等米酒)。
其人分别为诸位前辈递上一爵爵清酒,随后微笑着举起铜爵。
“诸公,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主公有如此佳作,当浮一大白!”
周瑜之言,引得堂内众人纷纷附和。
“公瑾言之有理!主公志向高洁,宛若一片冰心在玉壶,某等当浮一大白!”
“哈哈哈!为主公贺,为大汉复兴贺!”
“诚然如此!主公既怀如此大志,则某等亦不可使主公孤身奋战!某等当与主公同心同德,使大汉早日复兴!”
“吾辈当奋发图强,为大汉复兴贺!”
“吾辈当奋发图强!为大汉复兴贺!”
“哈哈哈!奋发图强!大汉复兴!”
人群中的卞夫人,见诸位同僚情绪高涨、斗志昂扬,不由露出了微笑。
不提被赵旻、伏寿夫妇二人激发起斗志的卫府众人,咱们先来看这两口子。
午宴过后,赵旻、伏寿夫妇辅导小刘嗣、长公主刘滢读了一阵书,见一对儿女呵欠
连天,伏寿只好暂别爱郎、哄儿女入睡。
由是故,赵旻暂时得以解放。
然而…伏寿在临走前,犹不忘控制一下自己的爱郎。
佳人轻抚着自己微微隆起的小腹,凑到爱郎耳畔呵气如兰。
“夫君既已回京,明日便仍至承光殿、协助太子处理政务及军务如何?”
见大老婆怀着身孕,赵旻只好乖乖接受被控制的命运。
赵旻心中哀叹:老子既然无法反抗,那就乖乖享受吧!
“自当如此。”
伏寿含笑颔首,带着一对儿女满意离去。
赵旻见大老婆因怀孕而步履略显蹒跚,即便如此,却犹为自己抚育儿女,心中登时愧疚不已。
走出长秋宫后,赵旻恰好遇到抱着二皇子……实际上也是赵旻亲儿子,正一起晒太阳的步练师。
当然了,此时的二皇子刘熙,仍是一名尚在襁褓之中的小婴儿。
四月末的午后,阳光有些炽烈。所以,不言而喻,步练师实际上是在等爱郎赵旻。
赵旻这个没良心的爹、兼没良心的老公,当即快步上前,掏出丝帕遮住自己亲儿子双眼。
“步贵人,须当心阳光灼伤皇子双眼。”
步练师见四下无人,忙不迭伸出柔荑,狠狠掐了爱郎腰间软肉一把,口中嗔怪道。
“夫君好没良心!”
赵旻见步练师在三年内连生二胎,已明显憔悴不少,心中怜爱之意登时大生。
“不知宝宝何时出宫省亲?”
步练师娇媚无比地白了爱郎一眼。
“两日后酉时,夫君至妾家中即可。”
言罢,步练师复又向爱郎抛了个媚眼,转身娉婷而去。
赵旻凝视着佳人的窈窕背影,一时间竟有些痴了。
赵旻失魂落魄地信马由缰,在不知不觉中走到了自家府门前。
然后…
赵旻刚好撞见蜀锦深衣、面遮轻纱、头戴银钗、正欲出门的甄宓。
二人目光交汇,甄宓登时大喜、小跑到赵旻鞍前,并一把拽住赵旻的马缰。
“兄长!兄长归来矣!”
甄宓显然是因为某个没良心的男子而清减许多…尽管此时此地,佳人欣喜若狂。
于是…赵旻已经记不清,今日这是自己第几次愧疚不已了。
其人当即翻身下马,向甄宓躬身行礼。
“阿宓,多日未见,可安好否?”
尽管隔着轻纱,但赵旻还是可以看清,甄宓俏脸登时通红一片。
“劳兄长挂怀,妾一切安好……”
踌躇再三后,佳人俏脸满布红霞,低声垂首、声若蚊蚋:“兄长之书信,妾始终藏在怀中。兄长之情,妾永世不忘。”
这就是东汉版本的“亲爱的,我爱你一生一世”。
面对这倾国倾城之佳人这突如其来的表白…
臭不要脸的赵旻,当然不可能手足无措。
其人只是再次躬身行礼。
“阿宓之情,旻亦今生难忘。只是…而今国贼未尽除、大汉尚未一统,阿宓可否容旻定大汉山河之后,再迎娶卿?”
古汉语博大精深、微言大义,这个“卿”字,既可做为男子之间的敬称,亦可做为君臣之间的敬称,更可做为夫妻之间的爱称。
所以,甄宓此刻连脖颈,以及……
好吧,东汉襜褕的特点,便是虽比西汉深衣更加修
身,却同样看不到脖颈以下的部位。
所谓襜褕,乃是一种修身的长袖直裾深衣,而深衣,顾名思义,乃是“被体深邃”之意。
当然了,初夏时节的深衣,面料更加轻薄,且不似蜀锦袍那般绣着花纹,结合腰间修身之带,女子穿来依然别有一番风情。
此刻赵旻这个lsp,便不由自主地将目光,移到了甄宓那盈盈一握的纤腰上……
万幸赵旻一向极有自制力,其人的目光只是短暂停留一瞬间,便再次回到甄宓那被轻纱遮蔽的绝世容颜上。
只见…甄宓满脸娇羞地轻点螓首。
“一切皆由兄长做主便是。”
言罢,甄宓如同一只受惊的小兔子一般,蹦蹦跳跳地脱离了…赵旻这个大灰狼的魔爪之中。
赵旻这个苟哥,默默驻足于自家门口,痴痴凝望着甄宓跳上马车、渐渐远去的婀娜背影。
“阿旻,阿宓美不美?”
“阿宓美甚!”
苟哥话一出口,便反应了过来。
然后,其人忙不迭向那倏然现身于自己身畔之人深施一礼。
【作者题外话】:这一章,咱们来说一说下邳陈氏。
汉末三国,号为丧乱;州郡之主物换星移,士族门阀却不动如山。
下邳陈氏是东汉巨族,在《后汉书》中被誉作“历世著名”。其家族在汉末三国的代表人物,有沛国相陈珪、广陵太守陈登、汝阴太守陈琮、扬州刺史陈瑀,名震天下。
从表面记载看,诸陈的政治立场十分模糊:或依附袁术、或依附吕布、或依附刘备、或依附曹操。
但从深层探讨,诸陈的政治立场其实相当一致:即盘踞徐州,依附于最强势力,借此维护家门不坠。
至于个人感情,比如陈珪与袁术的交情,陈登与刘备的交情,重要程度均在家族利益之后。
无论是陈珪、陈瑀还是陈登,皆如此类。这也是彼时“门阀政治”的另类映射。
下邳淮浦陈氏,是汉末顶级豪族之一。
按《后汉书陈球传》记载,陈亹为广汉太守,其子陈球为太尉,球弟陈瑀,先后为扬州刺史与吴郡太守,瑀弟陈琮,为汝阴太守;瑀从弟陈珪,为沛国相;珪子陈登为广陵太守。
陈球字伯真,下邳淮浦人也。历世著名。父亹,广汉太守。子瑀,吴郡太守;瑀弟琮,汝阴太守;弟子珪,沛相;珪子登,广陵太守。并知名。--《后汉书陈球传》
陈球年少时,被与“累世公卿”的汝南袁术并称为“公族子孙”。其背后影射的,便是显赫的家族履历。
下邳陈珪,故太尉(陈)球弟子也。(袁)术与(陈)珪俱公族子孙,少共交游。--《魏书袁术传》
陈氏家族在徐州的能量极大,陈珪子陈登,敢骂辱扬州出身的刺史陶谦为“彼州”,因为陶谦“亲信小人”而“疏远君子”,没有充分维护徐州门阀的利益。
(陶)谦死,(糜)竺率州人迎先主,先主未敢当。下邳陈登谓先主曰:“彼州(指陶谦)殷富,户口百万,欲屈使君抚临州事。”--《蜀书先主传》
陶谦死后(194),陈登找到刘备,表示“愿招募十万甲兵”。
下一章咱们继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