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绣那匹汗血宝马,如今虽然也姓张,但是暂时是姓张凝的张。
因此,张凝这几日心情极佳。
也因此,苟哥便有福了。
白天骑了大半天汗血宝马的张凝,在闻言安慰1番好夫君、又将亲儿子交给乳娘后,晚上继续骑马驰骋……
自从伏寿不方便之后,苟哥回家次数大幅度增加,其人与妻妾之间的感情,便也随之融洽许多。
唯1的缺点……
就是苟哥与妻妾恩爱之时姿势太多、苟哥费腰费肾、而且苟哥的妻妾容易受孕。
苟哥与张凝在激战半个多时辰之后,方才鸣金收兵、互相擦洗、互喂1大杯水后,方才相拥而卧。
夫妇2人紧紧相拥、默默享受着难得的悠然时光……
反正张凝决不承认,她其实是因为刚才激战过于兴奋、所以把嗓子喊哑了。
苟哥默默凝视着愈发明艳动人的初恋大老婆,心中爱意满满。
“阿凝,旻至今犹记得,初见你那1晚。那晚你1身素色衣裳,宛若出水芙蓉1般撩动旻心房!”
张凝俏脸上,登时升腾起江团红晕。
佳人哑着嗓子,尽可能柔声道。
“夫君……咳咳,妾亦如此!夫君之英姿宛若天人1般,使妾沉醉不能自拔……咳咳!”
苟哥没憋住,“噗嗤”1声笑了出来。
张凝又羞又恼,嗔怪地用小拳拳、轻轻锤爱郎胸口。
赵旻眯起眼,欣赏着怀中美人那醉人的风情,然后……
其人蓦然翻身而上、再次发动猛烈的攻势……
窗内烛光摇曳,窗外星河璀璨。
同1时间……
张裕披着裘袍,1手抚须、1手持笔册,站在庭院中的灯火阑珊处,仔细观察着星象。
其人1对眸子之中,映射出天上星河那璀璨之光芒。
良久……
张裕匆匆行至灯笼下的几案旁,就着灯光、饱蘸浓墨奋笔疾书。
未几,其人继续站到庭院之中观察星象。
如是者数次后,张裕终于放下笔册,端坐于几前,抚须陷入沉思。
此刻,其人眼中,似乎正闪烁着精芒。
翌日卯时,明星有烂。
赵旻准时醒来,为激战半宿、此刻仍在酣睡的张凝掖好锦衾。
其人则利索无比地穿戴、梳洗完毕,唤上已经等候在院中的曹植、孙绍2子,1同去演武场打熬筋骨。
赵震因唯恐赵旻耽误曹彰,因此早已带着曹彰1同去了陈留城。
“父子”3人……曹彰、曹植兄弟,以及孙绍,实际已经认赵旻为继父。
只待卞夫人自荥阳返还,赵旻便将与卞夫人成婚。
孝子丕……这并非历史上那种贬义,因曹丕为曹操守孝3年、又对兄弟姊妹极“悌”。
是故,今岁十7岁的曹丕,在7月孝期满后,便在沛国郡治谯城任郡功曹,并已被豫州牧卫旌举为茂才。
曹丕的仕宦起点,比2十岁方才举孝廉为郎官的曹操,要高出许多。
而且,从赵旻为其人规划的路线来看,赵旻这是要让曹丕仕宦于地方的节奏。
因为曹丕在举茂才之后,并未进京做郎官,而是继续任郡国之功曹、学习地方治理经验。
由此可见,赵旻在亲眼目睹曹丕之贤德表现之后,对曹丕寄予厚望。
因为在东汉,郡国之功曹,是出仕之士人任州牧(相当于唐代道总管或镇节度使、明清布政使)、最终升为朝中9卿(副国级干部)的仕宦起点。
此时赵旻虽已推广“3学制”,但传统的察举制,也就是岁科和常见的特科,如:孝廉、茂才、贤良方正、能言极谏等继续延设。
这是因为,赵旻统1天下的速度太快,因此天下各地干吏缺失较为严重。
“3学制”毕业之学子,终归还是远水,无法解赵旻燃眉之急。
总之,做为赵旻继子的曹丕,其仕宦之途已开启,并即将起飞。
辰时正(早晨7点钟),父子3人锻炼完毕、擦洗干净(张仲景曾劝诫赵旻,早晨切不可沐浴,会伤阳气)后,准备用饭。
恰于此时,张裕准时来访。
于是乎,赵大娘唤上赵旻父子3人,赵家祖孙3代亲自出门相迎。
从张裕波澜不惊的脸上,就连赵大娘、赵旻母子2人,都得不到任何有用的信息,更不用提曹植、孙绍这两个孩子了。
赵家母子,在陪张裕用罢早饭后,便请张裕进了私密性极强的书房。
赵大娘令赵旭、赵贲这对赵氏族叔侄看守门户,并1再向2人强调:严禁任何人靠近书房。
书房内,3人坐定之后,张裕却当先开口道。
“贤婿,十月初,江东将生大乱!”
赵旻闻言,悚然1惊。
我去!老子如此煞费苦心所布之局,你是如何得知……
哦,对了,老丈人是神算子,那没事儿了。
1念及此,赵旻1脸热切地看向张裕。
“大人,此乃孩儿所布之局也!大人,不知江东何时可收复?”
张裕却长叹1声。
“十月中旬,庐江郡士族及豪族将据城反叛,与庐江陈武陈子烈里应外合;
而山越人则被伪造之军令调至豫章郡,为汝南陈到陈叔至围杀;
此外,9江刘晔刘子扬暗中所行之事,为丹阳许昭(当年许贡之门客,因孙策之死而为江东效死力)所察,刘子扬有殒命之危!是故,贤婿此番须及早应对,且务必当心!
此事之后,江东上下对卫府严加防备、加之与刘玄德联手,卫府至少于5年内,皆将难以夺其1郡之地!”
张裕说的这番话,使赵旻冷汗涔涔而下。
这还不算完。
“此外,贤婿,岁除之前,刘玄德将征战至大汉之极南端,其人将得以飞速发展,贤婿应及早应对此事。
老夫昨夜观星象,天下之大1统,当在十年之后,是故贤婿万万不可操之过急焉,且贤婿应及早妥善处理江东之事。”
赵旻长长吐出1口浊气。
旋即,其人站起身,向老丈人深施1礼。
“孩儿多谢大人提点!待伏皇后生产之后,孩儿便将亲自赴江东、妥善处理此事!刘子扬万万不可出任何意外。”
赵旻提到伏寿,张裕再次长叹1声,并打断了赵旻的话。
“贤婿,伏皇后下月月初临盆之时,恐有难产之危,贤婿亦应早作准备方可。”
张裕这个神算子早已算出此天大之隐秘,而且赵旻已经向其人摊牌,因此张裕不必对此有所避讳。
但是,赵旻心中之震撼,可想而知……
因为那可是他的大老婆、亲骨肉。
首先沉不住气的,却是赵大娘。
“张公,关于伏皇后之事,可有何补救之策?”
赵旻闻言,心中1阵无语。
老娘,老子的老丈人只是精于占卜而已,如何解决此事,难道不应该去找神医张仲景先生吗?
然而……
赵旻只见张裕蹙眉答道:“嫂夫人,此乃伏皇后之心病,解铃还须系铃人,心病尚须心药医。阿旻应及早为伏皇后解开心结方可!”
赵旻心中1片茫然。
这……乖宝儿有心事?为何我却不知?
赵大娘急声道:“阿旻,事关伏皇后母子之安危,稍后你尽速入宫,寻机会向皇后问清此事!”
赵旻不敢大意,当即应是。
张裕强调道:“阿旻,此事确应及早解决,否则皇后恐危矣!”
赵旻颔首行礼后,复又恭谨问道。
“大人,辽东扶余人、乌桓人、鲜卑人卫府可定否?”
赵大娘阻拦了赵旻。
“阿旻,此事稍后再议。先来谈你婚事!”
赵旻这个苟哥心态凌乱了。
啊这……
这可是国家大事啊!
【作者题外话】:这1章,咱们来聊1聊魏延之死。
建兴十2年(234),蜀汉大将魏延死于权力斗争,3族皆灭,震动天下。
(杨)仪遣马岱追斩之,致首于仪,仪起自踏之,曰:“庸奴!复能作恶不?”遂夷(魏)延3族。--《蜀书魏延传》
魏延案影响极大,其始末硍节直至今日也莫衷1是。关于魏延败亡的具体原因,《蜀书》与《魏略》各执1词,但大抵围绕魏延与杨仪争权之事。
如果按陈寿的观点,魏延覆败的根本原因,在于他“平日与诸将素不同”,即与同僚关系不睦;但“夷3族”的处理手段,又显然离不开刘禅授意。可见魏延之死,乃是蜀汉君臣共同促成。
咱们围绕魏延之死,论述其覆败始末以及幕后逻辑,并梳理蜀汉君臣在事件中扮演的角色。
从时间上看,魏延覆败得极为仓促。诸葛亮刚刚去世,余部便爆发了血腥火并。
在内讧事件中,蒋琬、董允、费祎、杨仪、姜维、马岱、王平等人,均站在了魏延的对立面,联手将其置于死地。
其中杨仪的诬告,是魏延之死的导火索。
无论《蜀书》还是《魏略》,均把杨仪视作构陷魏延的领头人物。杨仪平素便与魏延不睦,乃至“势同水火”,因此这1记载自然是可信的。
军师魏延与长史杨仪相憎恶,每至并坐争论,(魏)延或举刃拟(杨)仪,仪泣涕横集。--《蜀书费祎传》
唯杨仪不假借(魏)延,延以为至忿,有如水火。--《蜀书魏延传》
不过站在魏延对立面者,显然不止杨仪1人。费祎、姜维、马岱、王平等人均在其中。
费祎奉杨仪之令,前往魏延处“揣摩意指”,之后又“驰马而去”,归附杨仪。
(诸葛)亮適卒,秘不发丧,(杨)仪令(费)祎往揣(魏)延意指……(费)祎出门驰马而去,(魏)延寻悔。--《蜀书魏延传》
姜维负责“退军节度”,之后无视魏延的阻挠,“诸营相次引军还”,可见他也站在杨仪这1边。
(诸葛)亮病困,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魏)延断后,姜维次之……诸营相次引军还。(魏)延大怒。--《蜀书魏延传》
下1章咱们继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