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汉末雄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十三章 观天下风向,助刘备封王3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赵旻顿首行礼道。 “回陛下,臣欲于葱岭西麓、商路之要津处,设立安西都护府,以统辖此3国。” 刘协1边匆匆浏览着这3封国书,以确定此3国是否已当真表示臣服于大汉; 1边头也不抬地问道。 “从文可知,此3国之疆域如何?” 赵旻淡淡道。 “回陛下,此3国国土相加,可谓幅员万里,决不在大汉之下。” 诚然如此。 中亚5国加上南亚次大6,其总面积比如今的大汉(青藏高原除西宁所在的青塘之外,都不属于大汉)还要大上1些。 刘协闻言,再也没心思看国书。 其人霍然抬头、1脸难以置信之色。 刘协此刻的感受,大抵如下: 朕让你为大汉开疆拓土,你竟然为朕打下了另1个大汉? 赵旻抬起头,与刘协对视着道。 “陛下有所不知,康居国极北,距大月氏之极南,相距岂止万里。” 刘协闻言大喜。 其人这才想起,还有地图这档子事。 于是其人令两名中常侍、数名小黄门1起展开地图。 然后…… 刘协看着那幅巨大的地图,惊呆了。 啊这…… 苍天呐! 朕……朕居然已达成,前汉世宗孝武皇帝(刘彻)尚未达成之丰功伟绩! 的确如此。 汉武帝穷兵黩武大半辈子,也没能攻下康居国,遑论大月氏国。 虽然说…… 彼时之匈奴帝国正如日中天,远不似如今之南匈奴这般拉胯。 刘协此刻,心情复杂至极。 其人的心情,有惊诧、有悲伤、有失落、有感动。 然而…… 最多的,当然还是欣喜若狂。 其人哈哈大笑1阵后,用力挥了挥袍袖。 “卫将军、太子太傅、真定侯!你而今为大汉立下如此大功,但有所求,朕必允之!” 赵旻虽然已是实际操控大汉的权臣,但其人并无当皇帝的想法。 是以,其人将这份大功,果断甩给了老叔赵云。 “请陛下明鉴,此番出征,右将军居功至伟!臣以为,右将军当迁为骠骑将军、封无极县侯。” 真定县如今已被封于赵旻,成了真定侯国; 赵云之能选择,距真定县最近的中山国无极县为封地。 虽然赵云如今还只是关内侯,但此番赵旻出征立下如此大功,已足以使赵云1步登天、位极人臣。 然而…… 赵云却拒绝了自己大侄儿的1片好意。 其人向刘协顿首行礼。 “回陛下,此番出征,首功实为卫将军也!此外,卫府诸猛将皆曾立大功,臣实不敢窃卫府诸将之功。请陛下明鉴!” 赵云这番言辞,确实很赵云! 历史上,赵云始终如此谦逊、冷静。 只是…… 如此1来,赵云便最多只能获封乡侯,不太可能被封为县侯。 常山国赵家1门两县侯的盛事,只能延后。 刘协闻言,对赵云欣赏不已。 “子龙将军高风亮节,实乃大汉之幸焉!如此亦无妨,朕赐你无极乡侯之爵,迁为骠骑将军、位比3公!” 这1切,都在赵旻预料之中。 赵云要的,其实就是给自家老叔讨1个骠骑将军。 8重号之中,骠骑将军仅次于大将军。 后世总有1些小学生,称赵云在季汉,只是个不入流的杂号将军,地位低下,远不及其他4个5虎上将…… 这些小学生根本不懂,赵云在刘备、刘禅父子心目中的真正地位如何。 曾任“镇东将军”的刘备,能将曾属于自己的将军号赐予赵云,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而且,蜀汉的杂号将军,是刘备用来“明尊卑、收人心”的利器。 蜀汉“将军号”的作用,实际是表示“班列位阶差异”(品级)。 如果熟悉《蜀书》,就会发现: 蜀汉政权内部,挂将军名号者,大抵不掌兵。 真正统军之人,是领军、典军、护军、监军,以及军师和参军这类职位。 赵云便曾任中护军。 所以,赵旻还是在给赵云喊冤、正名。 刘协没有令赵旻失望,其人直接将赵云封为骠骑将军。 然后…… 刘协复又看向赵旻。 “从文,朕先前担心卫府众臣恃功自傲,故而有意压制。然则…… 此番卫府既再立此等泼天之功,朕便不可再吝于封赏。卫将军听令!” 赵旻顿首道。 “臣接令!” “此番卫府出征之诸将,凡无列侯之爵者,皆赐封亭侯,赐食邑2百户;有列侯之爵者,爵加1等,追赐食邑2百户。 除此之外,凡卫府出征之诸将,皆赏赐上等大宛马两匹、白璧两双、金百镒!” 此番出征西域之卫府猛将,也就是夏侯惇、夏侯渊、乐进、徐晃、太史慈、黄忠、张辽、马超等人,大多为关内侯,而皆非列侯。 也就是说,这些猛将,皆将被刘协赐封为亭侯,而且将名垂青史。 刘协继续道:“此外,令尚书台将此丰功伟绩昭告天下,今夜宫中赐宴、为卫府上下接风洗尘,北军、南军军营犒赏全军!” 赵旻正欲顿首谢恩,却又听刘协道。 “自明日起,许都欢庆3日,朕亦要犒赏卫府上下3日!” 赵旻对此有些无语。 老子只是威慑了葱岭以西诸国1番而已,刘协你至于如此大张旗鼓嘛! 在赵旻看来,大汉开疆拓土难度并不大。 因为这是在汉末,而不是4百年后的李唐。 此时西亚仅有条支国、安息国,尚无大食国; 吐蕃人亦居于青藏高原很少下山; 葱岭以西的大国,又已被赵旻征服。 因此,大汉相当于已经1统西域。 但在刘协看来,此乃其人超越汉武帝刘彻的明证。 因为,大汉如今之疆域,相比后世李唐鼎盛时期(吐蕃帝国是盛唐最强之敌),还要大上许多。 而且大汉境内,百姓之富足,相比汉武帝时期相去不远。 唯1美中不足的,只是大汉如今人口过少。 但经过十年生聚之后,大汉人口,必将出现断崖式增长。 综上所述,刘协认为,卫府征服葱岭以西诸国,绝对是值得大汉大4庆祝之盛事! 诚然,众所周知,大汉之兴,皆因赵旻、以及其人之卫府。 但无论如何,当朝皇帝,终归都是刘协。 权臣就算再如何了得,功劳也须归属于当朝皇帝。 以是故,志得意满、这次真正走上人生巅峰的刘协,已经开始反思: 朕先前待卫将军,是否过于苛刻? 于是乎,怀着对赵旻万分愧疚的心情,刘协如是道。 “从文,朕先前始终对卿怀有成见,此朕之过也。 卿自进许都以来,始终对大汉忠心耿耿,而今又为大汉立下如此大功,朕……” 刘协有心封赏赵旻,却骤然发觉,赵旻已无可封赏。 赵旻爵位已臻人臣之极:县侯。 卫将军之将军号,同样堪比3公。 在8重号之中,仅次于大将军(今为伏完)、骠骑将军(今为赵云)及车骑将军(暂无人担任)。 而赵旻又不喜欢车骑将军这个……外戚专属的将军号。 比公者4:第1大将军,次骠骑将军,次车骑将军,次卫将军。 摘自《后汉书之百官志》 赏赐金银……那实际上就是赵旻的钱,左手倒右手很好玩吗? 何况赵旻根本不缺钱。 赏赐宝物……掌控商路的赵旻,还真不稀罕。 刘协苦思冥想之后,终于想到了,自己应该赏赐赵旻何物。 “卿而今尚无神驹,正所谓宝马赠英雄,朕便赐卿天马1匹!” 刘协的这个赏赐,算是送进了赵旻心坎里。 赵旻最想要的,正是汗血宝马。 汗血宝马殊为稀有难得,赵旻又不患寡而患不均。 因此只要西域送来汗血宝马,赵旻便皆将其赠予朝廷元老、重臣。 但赵旻又何尝不想,自己也能拥有1匹汗血宝马呢? 故此,赵旻此刻的心情,便可想而知。 其人激动地顿首行礼。 “臣谢陛下重赏!” 【作者题外话】:接着上1章继续为您说。 如果蜀汉也像曹魏1般杀人,那仅需1次政治清洗便会导致朝廷崩溃。 钟会入蜀时(263-264),曾把姜维比喻为魏国的诸葛诞和夏侯玄,然而诸葛诞和夏侯玄,都是死于曹魏内部清洗的重臣。 (钟会)谓长史杜预曰:“以(姜)伯约比中土名士,(诸葛)公休、(夏侯)太初不能胜也。”--《蜀书姜维传》 在彼时的蜀汉政权中,姜维无疑属于柱国栋梁。但在曹魏方面看来,与姜维齐名的诸葛诞、夏侯玄等人,不过是可以被随时替换掉的高级人才而已。 天下十4州中,曹魏占据十州,东吴占据3州,蜀汉占据1州。辖区面积与人才数量,确实判若云渊。 今大魏奄有十州之地。--《魏书杜恕传》 魏帝问曰:“吴王何等主也?”(赵)咨对曰:“……据3州虎视于天下,是其雄也。”--《吴书吴主传》 巴蜀1州之众,分张守备,难以御天下之师。--《魏书钟会传》 曹魏经历了高平陵之变与淮南3叛,依然实力坚挺;东吴在孙权晚年的血腥清洗后,便出现了人才枯竭的败象;至于蜀汉,自始至终,连1次政治清洗的条件都不具备,踏错1步,便会万劫不复。 因此,从诸葛亮到姜维,都主动或被动地奉行“和睦友善”的内部政策,在处理政敌的方式上尤其谨慎。除了杨仪自作主张夷灭魏延3族之外,蜀汉历史便再不见“夷3族”的记载。 (杨)仪遣马岱追斩之,致首于仪,仪起自踏之,曰:“庸奴!复能作恶不?”遂夷(魏)延3族。--《蜀书魏延传》 实际不要说夷3族这种狠辣手段,蜀汉内部人才的匮乏程度,连废黜1个干吏都需要再3思量。 下1章咱们继续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