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汉末雄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二章 观天下风向,助刘备封王12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因不需出许都,甚至都未出内城之故,赵旻并未穿戴甲胄。 其人仍是戴束髻冠、着蜀锦袍,用后世的话说,就是穿着1身休闲装。 当然了,因涉及2皇子之安危,赵旻手中持着长矛,腰间挎着弓箭、以及环首刀。 而且,在其人身前、身后,还各有1队穿戴甲胄、全副武装的虎豹骑护卫。 如此阵仗,别说这是在十余万卫府兵卒驻扎的许都内城。 就算是在孙权的治所吴城内城,赵旻都不会有任何危险。 这1行人,1路上无惊无险,顺利抵达距宫城……不到2里地的步骘府上。 全程用时……仅1炷香时间。 将步练师送进正门后,赵旻与老丈人、丈母娘见礼并略做寒暄之后,便返回宫城复命去也…… 伏寿盯赵旻,那不是1般的紧。 而且,伏寿的疑心还颇重。 也不能全怪伏寿。 谁让步练师的颜值,与甄宓、大乔小乔这等绝色,属于同1档次呢。 穿着打扮1向低调朴素的伏寿,在这些人间绝色面前,宛若1普通村妇。 奈何,赵旻偏偏喜欢。 见赵旻匆匆而归,心中实则颇有些自卑的伏寿,这才放下心来。 赵旻能感受到伏寿的颜值焦虑。 是故,赵旻在顿首行礼之后,便脉脉凝视着佳人。 此时无声胜有声。 佳人俏脸微红,1颗芳心却无限欢喜: 夫君甚宠妾也。 哼!步贵人你空有绝色又如何? 阿姊我已获堂堂卫将军之心! 消除颜值焦虑之后,伏寿嫣然1笑、忍不住再次试探爱郎。 “太子太傅,何不多护卫步贵人片刻?” 赵旻早已无力吐槽,伏寿、步练师这些妹子的小心机。 其人再次,向最心爱的大老婆顿首行礼。 “皇后请慎言。步贵人乃天子之宠妃,臣1向以礼待之,亦不敢生丝毫非分之想。” 伏寿芳心1暖,停止了试探。 “太子太傅如无事,不如多指点1番太子。” 赵旻顿首称是。 其人自进宫后,便已大致上清楚,自己今日之命运。 “禀皇后,蜀郡张公、周先生、杜先生之密奏,臣已自卫府取出,待午后,臣须与宗正、太史令商议1番。” 赵旻指的是蜀郡张裕、周群、杜琼这3大占星师,已经携手写好了“刘备封王”1事之祥瑞之兆。 所以,午后赵旻需要与宗正刘艾、太史令王立1同商议,应该如何为“刘备封王”造势。 也就是说,赵旻准备进行舆论宣传。 太史令王立虽然毫无节操、属于典型的墙头草加舔狗。 但其人业务能力极强,其人占星术的水平,不比张裕、周群等人差太多。 昔年曹操东迎天子都于许后,王立跪舔曹操……那叫1个积极。 建安元年(西历196年),曹操定都于许县。 太史令王立曾私下对刘艾表示“汉祚终矣,晋魏必有兴者”。 其人谄媚之意,呵呵,跃然纸上。 (王)立又谓宗正刘艾曰:“……汉祚终矣,晋、魏必有兴者。” (王)立后数言于(献)帝曰:“天命有去就,5行不常盛,代火者土也,承汉者魏也,能安天下者曹姓也。” 摘自张璠《汉纪》 由是观之。 赵旻若想为“刘备封王”之事造势,便必须用好王立此人。 但不同于赵旻,伏寿对刘备封王之事毫不关心。 女子确实不用关心,她的男人是如何征服天下的。 她只要征服她的男人,便足矣。 是故,赵旻的日常继续。 上午,赵旻教导太子。 午时用过饭后,便是午休。 午休之时,赵旻“贴身无缝教导”太子之母亲。 因芳心欢喜之故,太子之母亲有些情难自已。 这“贴身无缝教导”之时间,便略长了1些。 是以直至未时6刻(下午两点半)…… 太子之母亲方才依依不舍、行走略有些别扭地匆匆而去。 太子之母亲离去,赵旻便径直出宫、返回卫府。 已有半年多不知肉味的赵旻,这两日终于得以发泄精力。 其人回到卫府后,便遣族子赵贲,前去请刘艾、王立前来。 俄而…… 赵旻、程昱、刘艾、贾诩、董昭、荀攸、鲁肃、王立等人,便在卫府召开了会议。 赵旻先问王立。 “太史令,最近有何异相?” 王立起身、向赵旻深施1礼。 “回真定侯,仆自去岁岁末之时,便已察觉,南斗6星璀璨夺目,似乎隐有辅紫微垣于南天之势。 然则,仆始终不知应做何解也。” 赵旻微微1笑,取出集张裕、周群、杜琼3人智慧而成的密奏,并将其呈于王立。 王立珍而重之地接过密奏,展开1览,登时便对这3人之业务能力心悦诚服。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真定侯,此3位先生,皆高士也!” 见众人1头雾水,王立便向众人解说了1遍,这所谓“天降祥瑞”,究竟是何意。 …… 好吧,其实就是刘备应当封王之意。 但这是“天降祥瑞”,乃是天意。 太史令王立如此1解释,除了苟哥之外,在场之人,还真就信了。 两汉的太史令,就是如此任性。 因为,人家有天相的解释权。 司马迁这个太史令,远不及王立通达、圆滑,做得委实有些冤。 不用赵旻再多说,王立已然了解了其人之心思。 于是其人开始煞有介事地讲解…… 诸如“南斗6星乃相星,主辅佐紫微垣”…… “其位在南,预示天下之南,此乃朱雀之位,彰显大汉火德”…… “此乃刘玄德应大汉之火德、助天子牧守交趾之意也”…… 等等之言,听得除赵旻之外的众人,连连颔首称是。 最后,王立喜孜孜道。 “真定侯,此乃天降吉兆也!仆须即刻进宫,向陛下说明此事,告退!” 赵旻挥挥袍袖。 “有劳太史令!” 赵旻心道:刘备果然了得!由此看来,王立定然收了刘备不少好处。 既然事已至此,赵旻便懒得再费心。 只待王立向刘协解释1通,赵旻便可将此文案刊印为邸报,发至司隶及十2外州、天下之1百05郡国。 如此1来,刘备封王之舆论宣传,便可谓大功告成。 如今已不是汉室衰微、朝廷不振的乱世。 秩序与规则,正渐渐重归于太平盛世时,其应有之威严。 因此,赵旻虽然不认为,刘备封王之事有何难度,但其人必须按照规则行事。 这才使得,此事流程颇为复杂繁琐。 否则,别的可以不说,但孙权是否有可能效仿呢? 以是故,王立走后,赵旻便看向宗正刘艾。 “刘公以为,刘玄德封王之事,是否可行?” 刘艾含笑作揖。 “回主公,此事既为天子,加之刘玄德身为宗室,符合太祖高皇帝“白马之盟”约定,故并无不妥之处。” 刘艾也是个老狐狸。 其人不说可行还是不可行,只说妥当与否,其用意,呵呵,可谓不言而喻。 赵旻懒得与这老狐狸虚与委蛇。 其人直接看向老银币。 “文和先生以为如何?” 老银币可从来不惯着老狐狸。 “呵呵,宗正既说无不妥之处,想必便是可行也? 宗正想必亦可寻出相关佐证,是以主公不必为此而费心。某等继续商谈下1步即可。” 刘艾这个老狐狸,被赵旻、贾诩挤兑得无话可说,只好默认此事。 刘艾纯属活该。 刘备的礼,岂是那么好收的? 然而…… 这只是第1步。 赵旻欣然颔首。 “如此,则某等便商议1番,“劝进”班次之事。” 【作者题外话】:接着上1章继续为您说。 士仁这个公安郡守,与糜芳的南郡郡守,占据了(刘备所控制的)荆州地区最重要的两个位置。 北可援关羽,东可扼孙权,进可攻退可守,吻合他们2、3把手的地位。 糜芳、士仁资历老,地位高,且糜芳以国舅身份监军。 关羽心知肚明。 既然如此,关羽为何与2人不睦呢? 真相非常残忍。 因为糜芳、士仁2人贪污腐败,凭借手中权势以及职务之便,倒卖军需物资。 自羽之出军,芳、仁供给军资。--《蜀书6》 关羽亡归先主,封金挂印,有不可动之节。 其人自然不把金钱俗物放在眼中。 糜芳、士仁则不同。 糜芳出身徐州东海豪商世家,曾是东南首富。 其生活上穷奢极欲、衣食住行讲究排场,商人秉性刻在基因之中。 祖世货殖,僮客万人,赀产钜亿。--《蜀书8》 糜芳兄糜竺,极爱面子,尊贵无比;派头上,地位上要压过诸葛亮1头的。 益州既平,拜(糜竺)为安汉将军,班在军师将军(诸葛亮)之右。待之以上宾之礼,赏赐优宠,无与为比。--《蜀书8》 士仁,出身幽州广阳。 看地图已经快到东汉、3国时期的极北边境了。 边地环境贫瘠苦寒,边地武人困厄贫穷。士仁流浪多年,1朝发迹,迅速和商人习气的糜芳勾结在1起,大4倒买倒卖军需物资,发国难财,做吸血虫。 下1章咱们继续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