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汉末雄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二十章 诸州天晴朗,幽冀奏华章终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这个严重问题,就是: 幽州、冀州养殖鸭子过多,已然形成供过于求之局面。 此问题,对于曹洪、华歆而言,不易解决。 然而…… 对于赵旻而言,这还叫个事儿? 赵旻在看到幽州刺史曹洪、冀州牧华歆的急报之后,抚须呵呵1笑。 如今已是8月初5,仲秋时分,正适合滋阴。 赵旻合上曹洪、华歆2人的奏报,对董昭、荀攸道。 “公仁公、公达先生,秋高气爽,你我不妨请来仲景先生,1同尝1尝鸭宴如何? 若诸君以为,此鸭宴尚有可取之处,明日我等便请皇后、太子前来品尝。” 董昭、荀攸2人闻言,登时便来了兴致。 如今许都城内、城外的达官贵人、士人豪族,何人不知卫将军是个大吃货…… 咳咳,卫将军所推荐之美食,必为人间珍馐美馔。 于是乎,董昭、荀攸2人,只觉食指大动、腹中馋虫同样蠢蠢欲动。 “哦?主公所言之鸭宴,想必定为难得之珍馐也!” 赵旻想到便做。 其人亲自修书1封,令赵贲送至太医令、南阳大医张机张仲景处。 董昭、荀攸2人,则负责请来卫府1众同僚。 然后…… 赵旻亲自下厨,取来早已备好的烤鸭专用烤炉,并将其搬至卫府前院。 赵旻令卫府庖丁准备鸭子、生炉子,并特别强调,务必保存好鸭血。 待1切准备就绪,赵旻便亲自为众人支好生鸭、堵住其臀部,然后……烤鸭、烙制鸭饼、并亲自操刀片鸭肉。 这还不算完…… 片妥鸭肉之后,赵旻将鸭架子中的秸秆取出,或焖炖、或红烧、或油炸,又做出数种鸭架菜肴。 就连凝固的鸭血,赵旻也做成了金陵鸭血粉丝汤。 尽管这时代没有金陵,只有秣陵。 注意:孙十万已然不可能迁都于建邺,所以赵旻耽误了金陵的发展、却促进了姑苏(这时代叫吴城)的繁荣。 赵旻的厨艺颇为了得,加之汉末的鸭子吃的都是鱼虾与小虫儿,而不是后世的科技与狠活儿。 于是乎…… 赵旻露天烤鸭的诱人香味儿,吸引来了周边无数许都士民。 这些人都误以为,许都内城又新开了1家旗亭,又新推出了1种美食。 然而,当人群循着烤鸭的香味儿,1路来到了卫府门前之时…… 许都士民透过门缝悄悄张望之后,这才知道…… 哦,原来是卫将军亲自下厨、烹饪此等美味! 于是乎,围拢于卫府门前的许都士民,皆纷纷释然。 “卫将军已有许久未曾亲自下厨,厨艺不减当年哉!” “可喜可贺!可喜可贺!” “嗯……香味如此诱人,只不知卫将军究竟做何菜式?” “这……非请莫入,某等暂且在此1闻即可。” “诸君勿急,卫府诸君稍后必至,某等寻相熟之君1问便知。” …… 都怪赵旻用鸭既好,用料、火候亦皆恰到好处。 是以,面对如此诱人香气,虽无人敢无礼闯进卫府,但围拢之人,竟无1人愿离去。 这便导致,卫府1众臣属,以及太医令张机张仲景,费了好大力气,方才挤进卫府。 更有甚者,有相熟之人还悄悄拽住张仲景老先生。 “仲景先生,敢问卫将军在做何美食?” 张仲景此刻已然后悔。 自己不该1时冲动,跑过来凑这个“鸭宴”之热闹。 然而…… 嗅到如此香气,老先生又不愿就此离去。 于是老先生只好赔着笑脸道:“诸君勿急,待老夫进府1观便知。” 老先生好容易挤入府内,便看到自家主公,正运刀如飞,熟极而流地片着金黄流油的鸭肉。 然后…… 老先生便懵了。 这…… 这是何等菜式? 不能怪张仲景老先生没有见识。 委实是在赵旻来到这时空之前,汉末的烹饪方法,大多以蒸煮、焖炖为主。 所谓“脍炙人口”,生鱼片之“鱼脍”、烧烤之“炙肉”已是东汉美食天花板。 煎炸过于费油,并非东汉之主流。 赵旻到来此时空,助百姓们增产、并发明酱料、酱油之后,方才出现炒菜、面粉、酱烧菜肴等等各种新奇之物。 似这种明炉烤鸭,张仲景老先生确实闻所未闻。 当然了,张仲景从来都不用考虑,自家主公的面子问题。 于是老先生大步上前、不懂就问。 “主公,不知此乃何种菜式?” 赵旻1边将片好的鸭肉装盘,1边翻着炉内的烤鸭,忙得不亦乐乎。 但其人仍然从容不迫道。 “仲景先生,此物乃脆皮烤鸭也。我等专食其脆皮,鸭架可做汤、炙烤、煎炸,其味甚鲜美也。” 赵旻这1次绝对没有胡说8道,因为烤鸭的香味儿,骗不了任何人。 赵旻掀开大釜,将自己刚刚处理好的鸭架放入釜中,再依次加入各种调料,张仲景很快,便嗅到了1种独特之香味儿。 老先生不由自主地偷偷咽了口口水,并唤来自己徒弟。 “你且告知门外之士民,此乃脆皮烤鸭,不日将现身于许都各大旗亭之中。并请门外诸君先行离去!为师先为你占好席位!” 少顷…… 得到答案的门外众人…… 当然不愿听话离去! 但赵旻顾不上门外之人。 只是为自己臣属以及张仲景烤鸭,赵旻便已经有些手忙脚乱了。 赵旻心知肚明,烤鸭烤少了,1定不够自己这些臣属们吃的! 尤其是那1群武将,每人不得吃上3、4只鸭子才能饱? 就这,酒还少不了。 万幸这是仲秋时分,不用温酒。 卫府只要在堂中放1座大酒樽,由仆客时时为众人舀酒即可。 只要不是冬天,卫府众人饮酒,皆用平底广口漆碗。 此种漆碗非但容量较大,而且便于舀酒。 其唯1的缺点,便是难以辨别深浅,利于某些偷奸耍滑之人作弊、少饮。 然而…… 今日情况却不同。 以赵旻之厨艺、刀工,卫府众人吃得顾不上饮酒。 而且,因鸭架汤、鸭血粉丝汤颇为鲜美之故,卫府众人还要留出腹中空间喝汤。 总而言之,赵旻这顿“鸭宴”,引得叫好之声1片。 赵旻这个庖丁,最终也没能吃上几片自己亲手烤的鸭子…… 府门之外,1群人已经苦苦等待了良久,赵旻就算脸皮再厚,也不能不有所表示。 由是故,赵旻将最后7、8只鸭子烤熟之后,只给自己留了1小碟鸭肉,余者全部送到了府门之外…… 门外狼多肉少,是以,赵旻每碟只卷了1张鸭饼,权做试吃之用。 如是般,“卫将军脆皮烤鸭”,成为了这几日许都的关键词…… 甚至于,这“卫将军脆皮烤鸭”之名,在当日便传进了宫城之内。 万幸赵旻已提前邀请皇后、太子于翌日午时前来品尝。 否则的话,伏寿定然会第1时间杀到卫府、再次向赵旻兴师问罪。 1言蔽之…… 幽州、冀州的鸭子们,要倒血霉了。 翌日上午巳时(上午9点钟),伏寿便赶到了卫府。 天可怜见…… 赵旻尚未处理完政务,便被伏寿拽到了赵府,夫妇2人1起去接孩子(小刘嗣)赶赴卫府。 然后…… 赵大娘、赵震、赵云、蔡琰……总之,赵府全家男女老少,1同赶到了卫府。 赵旻欲哭无泪。 【作者题外话】:接着上1章继续为您说。 这也是刘备大受打击,1蹶不振,以及之后兴兵伐吴的理由之1。他的心态应该是“愤怒夹杂着懊悔”: 怒于孙权背盟突袭,悔于阴御关羽太甚。 韩信当年面对的“勇略震主者身危,功盖天下者不赏”之尴尬情形,在关羽身上得到完美再现。 臣闻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盖天下者不赏。--《史记淮阴侯列传》 不同之处,韩信之死,虽假手吕后,意实出于刘邦;关羽之死,虽假手孙权,却非刘备本意。 这也解释了为何季汉立国之初,“关羽之死”成了宫廷禁区,廖立之废亦出于此。 关羽在成都的子嗣(实际是“任子”,即人质)关兴,官至侍中、中监军;羽孙关统,尚公主。待遇可谓优厚,拟于诸葛瞻。 这大概是季汉君臣对关羽的1种补偿吧。 (羽)子兴嗣。弱冠为侍中、中监军,数岁卒。子统嗣,尚公主。--《蜀书6关羽传》 关羽之死,可谓“错进错出”的天大误会。羽以骄矜自负、难以制御的刚强性格,本已引来刘备猜忌;不料却猝死孙权之手。这不仅是刘备没想到的,甚至连关羽都没想到。 而1系列后续事件,如先主东征、廖立之废、壮缪谥号,子孙荣华等,皆是刘备与关羽微妙关系的外在延续。 羽虽身死,名节得全。也因此被蒙上1层悲壮的殉道者色彩。 随着时光消逝和事迹播流,壮缪侯成了今天的“关圣帝君”;脱去人格,位列仙班。亦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历史有时就是这么玄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