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人在义愤填膺之余,便将此事告知了关羽。
结果可想而知!
以关公那嫉恶如仇、爱惜百姓的性子……
其人“锵啷”1声,当场抽出腰间环首刀,怒喝1声后,“铿”地1下,竟然将1块巨石,1刀两段。
其人提着环首刀,转身高喝。
“众儿郎听令!即刻随关某讨伐不仁不义、不忠不孝之孙权!”
太史慈当场懵逼。
万幸其人反应极快,1把抱住关羽,并向1旁同样懵逼的陈登,猛使眼色。
陈登瞬间便反应过来。
“云长兄长请3思!此番兄长之船皆为货船,兼且兵卒数量不足,万不可如此鲁莽焉!
兄长不如先行返还南越国调兵,其后再讨伐孙权如何?”
太史慈闻言,彻底懵逼。
啊这……
元龙兄!我是要你劝云长兄压下讨伐孙权之念,你为何反而推波助澜焉?
然而……
陈登此言1出,关羽身畔的简雍对此深以为然。
“云长!元龙所言极是!不若某等尽速归国,待点齐兵马,再讨伐孙权!”
陈登、简雍2人同时拱火,太史慈彻底绝望了。
于是慈哥躺平了。
其人默默收回手,不再开口。
关羽冷哼1声,“锵”地1声收刀入鞘。
“宪和兄,我等速速回国,待我等调齐兵马,便直取孙权狗贼之吴城!”
言罢,关公潇洒地1扬长而浓密的须髯,傲然离去。
陈登颇为欣赏关羽这份豪气。
然而……
太史慈却只觉自己头皮发麻。
其实,太史慈不知道,关羽与孙权2人在历史上的关系,实则是死敌。
对了,关羽、孙权之间,还要加上1个毫无底线、狡诈阴险的吕蒙。
此刻,陈登见太史慈这1副焦躁不安的样子,不由哑然失笑。
“太史使君不必如此不安,主公是与孙权缔结盟约不假,然则……
太史使君以为,孙权与南越王玄德公之间,可曾有盟约限制?
再者说来,孙权如此倒行逆施,天下人理应共诛之!
南越王师出有名,又有何惧哉?纵然我等撕毁盟约,又有何不可邪?呵呵,孙权实乃自寻死路也!
太史使君,大义当前,君莫非犹难忘故吴侯(指的是孙策)之旧恩乎?
然则,君以为,如若故吴侯犹在,故吴侯又岂会做出如此丧心病狂之事邪?”
陈登1语惊醒梦中人。
太史慈长长吐出自己胸中,那1股难平之意气。
其人迅速恢复了平静。
“多谢元龙兄长提醒!关于此事,某当尽速向主公禀报。
而今某等当务之急,实为尽速妥善安置,丹阳郡之老弱妇孺也。”
陈登颔首。
“太史使君放心,我已尽遣江都县医者、匠人赶赴对岸之丹阳郡。”
太史慈这才松了口气。
“元龙,广陵郡便有劳你镇守,某须即刻渡江至对岸,前去协助子扬、子孝2人。”
陈登躬身行礼。
“太史使君但去无妨,1应所需,登必竭力为君备齐!”
太史慈躬身抱拳还礼之后,便匆匆而去。
陈登的面色,瞬间阴冷下来。
其人低声喝道。
“薛都尉何在!”
在1旁偷听良久的薛州,不知从哪个角落中闪出身来。
“府君有何吩咐?”
陈登此刻,目光锐利如刀。
其人冷冷道:“薛都尉,令你麾下武艺精熟之儿郎扮为海贼,袭击孙权狗贼出海之船队!
孙权狗贼如此倒行逆施,我必教狗贼苦不堪言!”
薛州冷笑起来。
“府君尽管放心,但使狗贼胆敢出海,某必教其船队有去无回!”
同1时间,吴郡吴城的吴侯府内。
孙权在召集麾下臣属议事之时,同样在大发雷霆。
“赵旻简直欺人太甚!其人屡次3番,趁山越人作乱之机占我郡县!简直岂有此理!”
已经返回吴城的吕范,对此有些莫名其妙。
但众人都在开会议事,其人不敢多问,只好暂时将疑惑憋在心中。
待孙权发泄1通后,6逊当先起身,并向孙权行礼。
其人脸上的神情,颇有些悲戚。
“主公,某之挚友顾元叹(顾雍)讨伐丹阳郡之山越人迟迟未归,恐已遭不测焉。
由此可知,丹阳郡之山越人已然成事。主公可否允某率部曲,亲至丹阳郡1探究竟?”
这就是江东人。
无论是这个时空,还是在原本的历史上,他们都将山越人视为贼寇。
除了孙权、吕范等23子之外,从来没有人深思,山越人究竟从何而来。
当然了,即便孙权、吕范清楚山越人产生的根源,他们也无力改变。
甚至于,孙权同样还是会1如既往地,令麾下臣属讨伐山越人。
惟其如此,孙权才能以此为诱饵,继续玩弄其人那1套权谋诈术。
待自己麾下臣属实力膨胀之后,孙权再发动诸如隐蕃案、暨艳案、2宫案等等冤案,掀起1场场腥风血雨,以平衡两大集团之均衡。
呵呵,不得不说,孙权下得1手好棋。
孙策绝对没有孙权这等手腕。
但反过来看,整个江东,从根子上,就已经烂透了。
孙策征伐江东的过程,固然是酷烈无比,但孙策始终在打压江东士族、豪族,扶持底层百姓。
虽然说,在汉末乱世,对士族、豪族1味打压绝对不可取,但孙策的出发点并没有错。
孙权则是另外1种极端。
在其人眼中,所有人皆为棋子,惟有其1人执棋。
乃至于,所谓忠孝仁义,在孙权眼中亦仅为手段耳!
赵旻最看不上孙权的,就是这1点。
做事不择手段的孙权,无论胸襟格局,还是大智大勇,都远不及做事同样不择手段的曹操。
尽管曹操手持利刃,残暴不仁。
刘备与曹、孙2人不是同1条发展路线,而且刘备做事谨守底线,所以……
刘备无法与这2人进行比较。
综上所述,6逊不管不顾丹阳郡灾民、灾区情况如何,而只想着顾雍安危。
这种想法,实则便是在江东这种畸形环境中,所衍生出来的思维。
俗称:上梁不正下梁歪。
也因此,当6续提出如此请求之后,孙权便1口回绝。
“此事万万不可!伯言应已有所察觉,丹阳郡宛陵县以西,恐已皆失陷矣!伯言若贸然前去,岂非羊入虎口邪?”
6逊长叹1声。
“主公莫非坐视丹阳郡失陷而不顾?”
孙权紧紧蹙起眉头。
“伯言!丹阳郡在遭此大灾之后,几乎已为焦土矣!便是我等暂且弃守,有又何妨?
与其争此荒芜之地,不如集中兵力,数年之后在吴郡与卫府背水1战!
届时,趁卫府不备,我等再夺回丹阳郡,为时亦不晚也。”
呵呵,这就是江东人的格局。
他们对于地盘的重视程度,要远远大于地盘上的百姓!
6逊见自己无法说服孙权,只好颓然1叹、拱手坐下。
在2人争执之时,江东其余群臣,自始至终1言不发。
或许,他们已经麻木;
又或许,在他们心中,早已对江东绝望。
孙权见6续愤然坐下后,便也不再理会后者。
其人复又看向麾下群臣。
“诸君,此番我迁徙丹阳郡之流民,便由诸君自行分配、安置,我准许免除此流民之丁税、徭役。
然则……还望诸君为江东尽心竭力!此外,哼哼,赵旻调来之糙米,尚余2百3十8万斛,我先收入库中以做军粮。”
吕范懵了……
【作者题外话】:接着上1章继续为您说。
东汉崇尚火德,按5行相生原则,“火生土,黄代赤”,可知孙权最初打算通过“德运”理论与魏、蜀分庭抗礼。
不过随着刘备的空国东征(221-222),曹丕的趁乱打劫(222-223)使孙权对汉室与魏室愈发警惕,最终抛弃“5德始终”学说,转而通过“符瑞”为政权寻找法统。
符瑞,即吉祥的预兆。比如灵芝、嘉禾、仙草、奇珍异兽之类。
举例而论,“黄龙”年号,既代表德运,也代表祥瑞。实际上自黄龙开始,孙权便大量使用符瑞作年号。黄龙之后,又有“嘉禾”、“赤乌”、“神凤”等等。
(孙权)诏曰:“间者赤乌集于殿前,朕所亲见,若神灵以为嘉祥者,改年宜以赤乌为元。”--《吴书吴主传》
(太元2年)2月,大赦,改元为神凤。--《吴书吴主传》
以德运的角度看,黄龙为土德,赤乌为火德,明显莫衷1是。
由此可知,孙权实际抛弃了德运之说,转而寻求符瑞之物,作为“代天受命”的理论依据。
在孙权的告天文书中,也可清楚看到东吴受命的法理来源,即“休征嘉瑞”。
皇帝位虚,郊祀无主。休征嘉瑞(即吉祥符瑞),前后杂沓,历数在躬,不得不受。(孙)权畏天命,不敢不从,谨择元日,登坛燎祭,即皇帝位。--《吴录》
下1章咱们继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