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汉末雄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二十八章 河北推新政,江南人惶惶8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其人不疾不徐道。 “卞夫人、公仁公,兴建此2地之工坊,暂且不急。然则…… 此2州之士族、豪族,是否愿出让部分奴客屯田、垦荒?” 相比于兴建工坊,这件事,才是赵旻最关心的。 卞夫人、董昭闻言,皆叹了口气。 “回主公……” 赵旻笑着扬起袍袖,他已经懂了。 “既如此,兴建工坊之事暂停便是。” 显而易见,冀州、幽州那群老顽固们,依然还是认不清形势。 赵旻对此丝毫不着急。 其人复又问道。 “此2州之活鸭,而今尚余几何?” 这两个月内,“卫将军脆皮烤鸭”、“卫将军鸭血粉丝汤”、“卫将军盐水鸭”、“卫将军卤鸭”等鸭馔,非但风靡许都,而且已经传到了中原地区。 卞夫人嫣然1笑。 “主公放心,幽、冀2州活鸭虽仍甚多,然则,以而今各地批量采买活鸭之量,妾恐至多两个月,便可将此2州之活鸭抢购1空。 而今,幽、冀2州之民,已计划来年继续养殖活鸭。” 所以说,没有什么活物之灾,是吃货们不能解决的。 赵旻含笑颔首。 “如此难题既可解决,奴客之事便无需过于担忧。 卞夫人、公仁公,通知子廉、子鱼,令其2人组织幽、冀2州之士人、豪族,前来许都工坊群观摩、学习! 如若其2人无法组织士族、豪族至许都,则令其2人提头来见!” 现如今,赵旻虽然已在凉州、荆州、益州、司隶等多地兴建工坊,但出货量最大的,仍然是许都的工坊群。 既然幽州、冀州那群老顽固们冥顽不灵,那么赵旻不介意,让他们来许都工坊群,亲自看1看工坊到底有多么挣钱。 农业就算再怎么发达,也根本无法与工业相提并论。 但话说回来,因这时代基础科技颇为落后,赵旻又不是科研人才…… 所以,无论如何,大汉还是要以农耕为本。 就算财富再多,手中无粮也是枉然。 但赵旻可以分出生产层次来。 士族、豪族主抓手工业生产、销售; 小地主及自耕农,则仍然以农业生产为主,并且为士族豪族的工坊,大量提供原材; 奴客地位得到1定提升,转化为士族、豪族的雇佣工人。 此外,大汉再以科举制来实现阶层跃迁,给予自耕农、小地主实现跻身于上层社会的希望…… 如此1来,只要阶级矛盾不是特别尖锐,那么大汉的国祚,便可以延续近3百年。 至于是否能够突破3百年,那就不是赵旻所关心之事了。 赵旻的理想,只是带来盛世而已,至于这盛世究竟能持续多少年、多少代…… 赵旻如果愿意操这些心,那么其人为何不自己做皇帝呢? 天可怜见,自从赵旻来到这个时空,其人享受过多少优哉游哉的日子? 若非小刘嗣今年虚岁才5岁,赵旻巴不得即刻就把身上的担子,交给小刘嗣扛起来。 赵旻正思忖间,便听卞夫人、董昭异口同声道。 “主公尽管放心,幽、冀2州之士族、豪族,而今皆已心动。 至多1月之内,其众必将齐至许都。” 赵旻颔首之后,复又问2人。 “子山在益州铸币之事,而今已如何?” 步骘在赶到益州成都城之后,便在第1时间,向赵旻修书禀明,成都铸币工坊之现状如何。 彼时,步骘在密信中称: 因董卓之乱、兴平大饥荒,皆未波及益州之故,是以,益州全境仍保留使用5铢钱之习惯。 只是,后来因刘璋暗弱、兼且有巴蜀士人私铸大钱,导致巴蜀物价不稳,方才致使益州5铢钱渐渐废除。 然而,益州铸币工坊,依然保存完好。 其中之大范、小范(铸造铜钱的特有模具)皆完整无缺。 当时的步骘,信誓旦旦向赵旻保证,9月上旬之前,必可成功铸出首批十万钱样币; 而且,9月底之前,步骘必可铸成千万枚5铢钱。 但如今…… 已是9月下旬接近9月底。 十万钱样币,如今尚且杳无音信。 是以,赵旻才有此问。 董昭是卫府的大管家; 卞夫人则是赵旻的爱妾、兼间谍头子。 赵旻不问这2人,还能问何人? 董昭登时便不敢再吭声。 其人委实不知,步骘铸币的进度究竟如何。 赵旻有些不悦。 铸币之进度,关系到许都试行5铢钱之进度; 而许都试行5铢钱的快慢,则决定了天下货币,是否还能够正常流通。 试想1下,天下各地之县城之中,百姓是背着1匹绢上街买菜方便,还是装着铜钱买菜方便? 县城外的乡、里(百户为1里,可理解为后世的村)之中…… 农村百姓们赶大集时,是扛着好几十匹粗布方便,还是装着1袋子铜钱方便? 注意:按照赵旻的定价,1匹绢可换5铢钱3百钱。 3百5铢钱之重量,大约相当于后世的两市斤; 1匹绢为汉尺4丈有余(大约为后世10米),重量与3百5铢钱相当; 但就体积而论…… 孰优孰劣,可想而知! 由是可知,赵旻如今心情有多么焦急。 因为赵旻如今无法确定1点: 新铸之5铢钱,其轮廓、文章是否清晰可辨! 尽管5铢钱上只有两个小篆字:5铢; 尽管5铢钱的轮廓颇为简单,只有钱外圈上那1道凸起来的边。 但这两点,恰恰便相当于5铢钱的防伪标识。 天下老百姓们,人家就认钱上这两个小篆字、这1道凸起来的边儿! 清晰,就是真钱! 模糊,就是假币! 所以,赵旻急于确保,步骘铸造出来的这批5铢钱,必须万无1失。 否则,这将消耗掉,赵旻费尽千辛万苦,才为大汉积累起来的公信力。 卞夫人此刻,同样尚不知步骘在益州铸币之详情。 成都城距许都的直线距离虽不算太远,却需要绕个大圈子。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益州的地形,实在是太闭塞了。 向北走,皆是1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道,直至进入汉中郡,方才为1马平川地; 向东沿岷江(流经都江堰、成都平原)顺流而下,犹然有3峡之奇险,非熟练之艄公不可渡焉。 如此可谓山高水长。 益州向许都传递情报之艰难,可想而知。 以是故,卞夫人如今也不可能知道,益州不到半个月之前的情报…… 在没有无线电波发射、接受器的古代,情报传递靠的只能是人以及信鸽……益州之地,信鸽都难以传递情报,所以不可能如此之快。 但卞夫人还是宽慰赵旻道。 “主公不必心急,如若铸币之事确有问题,子山必早已向主公禀明,而今既无任何音信,则证明首批万钱应已在途。” 赵旻微微叹了口气。 “但愿如此!” 然后…… 赵旻转念1想。 也罢!如若当真出现意外,则老子推迟试行5铢钱便是! 虽然心有不甘,但赵旻也只能如此想。 于是乎,赵旻暂时将铸币之事抛到脑后,继续问下1问题。 “既如此,某等便暂且不理会铸币之事。然则…… 安西都护府而今已如何?是否已成功设立?” 就在赵旻问出此问题的同1时间。 葱岭以西此刻…… 明星有烂。 因为距离许都太远,所以,安西都护府所在地,比许都晚1个半时辰。 许都此刻已近巳时,而安西都护府却仍不到卯时4刻(清晨6点钟)。 而此时此地…… 【作者题外话】:接着上1章继续为您说。 孙皓改元,其实与险恶的外部环境有关。 孙皓继位(264)的前1年,恰好是蜀汉灭亡的同年(263)。“3足鼎立”的局面遭到破坏。 孙皓继位(264)的后1年,恰好是西晋代魏的同年(265)。东吴的生存环境因此进1步恶化。 在此背景下,孙皓的元兴年号,仅使用了1年(264-265),便被改为甘露。 夏4月,蒋陵言甘露降,于是改年大赦。--《吴书孙皓传》 显而易见,“甘露”代表着符瑞。可知蜀、魏灭亡后,孙皓重新捡起了孙权时代的理论武器,旧调重弹,意在“宣示天命,凝聚人心”。 孙皓迷信异常,对卜筮、符瑞等虚妄之事,极端重视。“东南王气”的口号,在孙皓时代最为流行,当时甚至出现了“黄旗紫盖见于东南,青盖入洛阳”的童谣。 初望气者云“荆州有王气破扬州,而建业宫不利”,故(孙)晧徙武昌。--《汉晋春秋》 汉世术士言:黄旗紫盖见于斗牛之间,江东有天子气。--《宋书符瑞志》 所谓“东南王气”,即流行于江南的云气占,意在对抗北朝的“天下之中”。 在术数理论中,洛阳处在天下正中;在此可以观测到最准确的星象变化,从而预测王朝运势。这便意味着占据洛阳的政权,拥有最强的法统。 下1章咱们继续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