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是故,刘协如今已经彻底放飞自我。
刘协心中比任何人都清楚,赵旻绝无可能还政于其人。
霍光家族的惨痛教训,便是赵旻的前车之鉴。
霍光家族,委实是太惨了!
天可怜见……连尸骨未寒的霍光,都受到了牵连。
平心而论,除了刘协自己那几次作妖,导致赵旻对刘协数次镇压之外,总体而言,赵旻对刘协,始终都算不错。
如果换成是刘协的亲爹、那天杀的汉灵帝刘宏做皇帝,恐怕刘宏还巴不得,朝廷多几个像赵旻这样的权臣。
因为如此1来,那天杀的昏君,便可以无忧无虑地在宫城之中,享受纸醉金迷、穷奢极欲的荒淫生活。
当然了……
如今的刘协,也有这个趋势。
万幸有伏寿1直在努力拽着刘协,故而,刘协还远不及其荒淫无度之老爹十分之1。
但即便如此,刘协也是要么在与某个妃嫔寻欢作乐,要么就是在去寻找某个妃嫔的路上。
总而言之,赵旻找刘协,委实有些费劲。
综上所述,除非特别紧急、非刘协不可之事外,赵旻1般都是直接找伏寿,向刘协传话。
也因此,当有赵旻、伏寿的流言传出之时,刘协对这些流言根本不信。
因为刘协清楚,自己到底有多不务正业。
赵旻搞定此事之后,正欲向伏寿告辞,便听伏寿柔声道。
“太子太傅忧心国事,妾心甚慰,午时赐宴以报太子太傅忠汉之心。”
赵旻对此颇为无奈。
自从“流言门”事件之后,伏寿的胆子便越来越大。
甚至……
伏寿都有些不避讳小刘嗣了。
所以,赵旻决定在午休之时,好好劝1劝伏寿……
如是般,日子匆匆而过。
半个月过后……
丹阳郡定居于宛陵西部某乡的老弱妇孺,很快便被6续迁居于此的山越人同乡,明里暗里照顾起来。
这些好心的山越人,隔3差5便为这些老弱妇孺送来各种热腾腾的饭菜。
而分给这些可怜灾民的田地,也由这些好心的山越人,为他们锄草、照料。
为报答这些好心人的恩情,老妪力虽衰,却犹能为这些好心人缝缝补补;
老翁虽身体弱,亦可帮这些好心人搭搭灶、修修墙,甚至做些强度不大的木匠活儿。
至于那些稚童、幼女,则颇为懂事地砍柴、捡拾枯枝枯草,帮家中阿翁(爷爷)、祖母烧火造饭;
而且,这些被迫早早懂事的可怜孩子们,还能经常唱着童谣走进田垄,为好心的“同族族父”、“同族族母”送热汤热饭……
尽管他们自己还没顾上吃饭。
刘晔躲在暗处,偷偷观察着这1幕幕,然后悄悄擦了擦眼泪。
其人暗中下定决心,待明年,便在此地修建免费、且可为稚童提供“勤工俭学”机会的乡学。
这所乡学,在为这些可怜的孩子们启蒙之余,尚可使这些早早便懂事的孩子们,做1些力所能及的杂活儿,以补贴家用。
这所乡学,不仅管饭,还管饱。
刘晔匆匆返回距此地不远的丹阳郡郡治、宛陵城之后,便第1时间写奏报、将此事禀报于赵旻。
然后,其人唤来曹仁、曹纯兄弟,以及那数名山越人宗帅。
“诸君,待诸事皆安排妥当之后,某等当务之急,便是趁冬季来临、大江水位下降之时,尽速加固堤防、并疏浚导流。
否则,待来年雨季到来之时,大江难免仍将决口也。
此外,南湖周边,亦须尽快治理。晔实不愿,再次目睹如此惨状也!”
说着,刘晔眼角,情不自禁地溢出泪水。
在场之人,有1个算1个,皆同样黯然泪下。
此次大洪灾,造成的破坏委实过于严重,整个丹阳郡北部及东北部之灾民,委实太惨了!
众人纷纷擦干眼泪,同时向刘晔抱拳行礼。
“请先生尽管放心,某等必尽速消除此等隐患!”
刘晔擦了擦眼泪后,重重颔首。
“诸君请牢记!诸君背后,乃是大汉朝廷!天子、皇后、太子、卫将军,以及卫府诸公,皆将是诸君之坚实后盾!
治水、生产、照顾灾民等事但有所需,还请诸君尽管开口,晔必尽力为诸君申请!”
那几名山越人宗帅闻言,心中感慨万千。
曾几何时,他们也曾是大汉子民,然而……
孙权视他们如草芥、蝼蚁,迫使他们为了活族人之命,而不得不逃匿于山林之中。
从此,他们过上了暗无天日、东躲西藏、隐居于世的生活。
他们有过反抗,但换来的,是官府无情的镇压。
他们也有过妥协,但换来的,是青壮被掳走、老弱则被留下等死。
于是,他们对官府彻底绝望了。
从此,他们这些做为流民首领之人,便在各自聚居地附近,4处招揽流民,隐居于山林深处。
除非遭遇大灾、库中余粮不足,迫使他们去抢劫官府、大户,否则他们决不出山。
直至……
刘先生、曹将军到来。
这2人,不但带给了他们久违的温暖,而且,带给了他们无尽的希望。
由是故,这些素来互不干涉、互不联系的山越人宗帅,开始联合起来,甚至对无道的官府发起了反攻。
这才有了如今,他们这些没有户籍、失去土地、被称为“盗匪”的流民,成功夺回了曾经属于他们的土地,以及本该属于他们的1切。
这时代虽然不可能有《国际歌》,更不可能有《山丹丹花开红艳艳》,但这些山越人,却同样想放声高唱。
“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卫府1来便晴了天!”
……
刘晔打断了这些山越人宗帅的唏嘘、感慨之情。
“而今丹阳郡百废待兴,诸君请用心做事!”
众人闻言,心情开朗许多。
丹阳郡,终究是他们自己的故乡!
自己的故乡,当然应该由自己来建设!
众人遂同时躬身行礼。
“先生放心!某等必倾尽全力、共建家园!”
就在刘晔在宛陵城,为众人做动员之时……
远在许都卫府之中的赵旻,也收到了幽州刺史曹洪、冀州牧华歆的急报。
其人匆匆1览之后,便立即唤来了董昭、钟繇、荀攸及卞夫人4人。
然后……
赵旻开口道:“诸君,幽州、冀州之士族、豪族,将与十月十5抵达许都城外工坊群。
我等应速作准备,并保障1切井然有序方可。”
4人同时笑着向赵旻行礼。
“主公不必担忧,某等早已有所安排。届时主公仅需调集虎豹骑精兵,以警戒4周即可。”
赵旻颔首。
为了这次大规模的参观访问活动,卫府上下,确实已经准备多日。
心思颇为缜密的董昭,这时追问赵旻。
“主公,只不知,此番冀、幽2州来访者共有几何?”
赵旻不假思索。
“公仁公,共有2百8十4人。许都城内之谒舍、义舍,亦需及早做好准备。公仁公务必提前安排妥当!
如近期有商贾、旅客至许都,可令其暂住于许都城外诸驿,我必调集卫府中军,加强诸驿之防备。
此外,城内5大旗亭,亦需做足准备。元常先生(颖川名士钟繇),此事便交于你妥善安排。”
董昭、钟繇2人同时躬身领命。
赵旻复又看向光禄勋荀攸、卞夫人这2人。
“公达先生、卞夫人,许都城内之治安,便由你2人负责。虎贲中郎将赵甲,近几日便由你2人指挥。”
赵旻说的是废话。
5官中郎将、虎贲中郎将、羽林中郎将以及左、右中郎将,以及奉车都尉、驸马都尉、议郎等等中郎、以及郎官,本就受光禄勋领导。
荀攸、卞夫人2人同样领命。
赵旻又要开口之时……
【作者题外话】:这1章,咱们聊1聊袁绍为何拒迎汉献帝。
有时形势比人强,非不为也,是不能也。
袁绍在河朔的兴亡史,贯穿3国前期;甚至较董卓的关中霸府更为重要。
袁绍之败,被后世归因为“不迎献帝、刚愎自用、派系林立”等诸多问题,甚至为此对贾诩的“嫡庶论”顶礼膜拜,将郭嘉的“十胜论”奉为圭臬;略失“以结果倒推原因”的偏颇。
咱们来探讨1下袁绍盛极而衰前夜的主要问题,也就是袁绍不迎献帝的根源;
袁绍不迎献帝,大抵可以归纳为3个原因。
其1、袁绍与献帝之间存在旧怨。其出于政治目的、曾恶毒攻击过献帝的出身与法统。
其2、袁绍奉天子用处有限,地理位置决定其“无法利用汉室旗号”羁縻周边军阀。
具体而言,曹操可以利用“汉室旗号”招降关中诸将(以钟繇镇抚长安),保障西境无虞。而袁绍东临大海、北邻乌丸、西接匈奴、南据曹操。
欲羁縻胡人,非金帛女子不可。欲羁縻曹操,则无异天方夜谭。
其3、天子是柄“双刃剑”。名份与权利难以两兼。
曹操亦深受“奉天子”之害;其解决方式是“两地分治”(天子居许、魏王居邺);
而袁绍在“内部分裂程度”比曹操更剧烈的环境下,贸然迎接天子,可能导致更加严重的问题。
下1章咱们继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