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汉末雄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二章 遍寻千百度,蓦然回首处上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武都郡是后世陇南及半个甘南。 此地在西汉属于益州,在东汉则属于凉州,且毗邻广汉郡。 塔读@点&~为@:塔读小说APP 此地羌人、氐人、羯人、白马氐等杂胡数量几乎与汉民持平。 因各族之间小斗不断,是以武都郡民风极为剽悍。 当然了,即便民风再如何剽悍,当地百姓遇到赵旻这支大军,也要乖乖绕道走。 傻子都能看出来,军容军阵如此严整的大军,绝对不好惹。 是以,下辨城守军不但对大军毫不拦阻,且主动派出几名向导,为大名鼎鼎的卫将军带路。 得益于此,大军在城外安营扎寨,对下辨城秋毫无犯,赵旻和刘晔二人,也顺利找到了下辨城内的车马行。 该车马行,实则是武都郡的总行,负责人是满宠招揽的许都游侠之一。 此人当然认识自家顶头大老板、卫将军赵旻。 其人得知赵旻来意后,当即躬身抱拳。 “禀主公,二位将军从未踏足下辨城,然主公勿忧,仆必向诸县车马行问明二位将军之行踪,乞请主公安心等待一两日。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此外,主公若缺军粮,仆可于半日内,为主公筹集十万斛粟。” 赵旻心中稍安,便忍不住问道。 “你可于半日内筹集十万斛粟?” 那游侠抱拳道:“主公有所不知,满使君曾令仆等深挖地窖,事货殖之时优先收粮,是以仆已于下辨各处,秘藏十万斛粟也。” 赵旻和刘晔对视一眼,难掩惊喜之色。 如此一来,赵旻征凉州时纵使孤军深入,又有何妨? 若各地皆有存粮,便是韩遂又有何惧? 所以,赵旻便想到了一种可能。 “依你之言,武都郡诸县是否皆有存粮?” “正是!主公若需大量粮草,仆可于三日内调集三十万斛粟等精粮应急。”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三十万斛精粮,足够三万骑兵、六万匹战马食用三个月。 战马的食量,比骑兵犹甚。所以,当世除了赵旻,还有谁能养得起十余万匹战马? 但话说回来… 满宠为了赵旻出征凉州之事,早在半年前便已提前布局… 其人在历史上能让司马家忌惮不已,不是没有道理。 赵旻和刘晔二人,闻言长长出了一口气。 他们最担心的,正是颜良和夏侯渊的补给问题。 如今既然已知此事不足为患… 以颜良之狡猾、夏侯渊之神速… 就算杂胡联合起来兵力雄厚、埋伏无穷,二人至少也能成功逃脱、到武都郡内各城成功获得补给吧?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所以,赵旻和刘晔不谋而合: 大军暂且在下辨城外休整,等待情报传回、满宠援军赶来。 于是,赵旻和刘晔回营后,前者便派出斥候四处打探情报; 而后者则向武都郡诸县县令、县长发公文,请诸县留意卫府精骑之行踪。 时间匆匆过去两日。 此时,距赵旻出大散关时,已过去近四十日。 换句话说,留给赵旻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这一日上午,满宠亲自率一万骑兵,携带大量粮草辎重,赶到了下辨城。 这一年内,满宠不但成功地由文转武,且愈发允文允武。 除了武艺明显不如传统武将之外,宠哥几乎没有任何短板。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大散关距下辨城,不足四百里。 宠哥之所以比赵旻晚到,主要是因为斥候送信需要时间; 其次是在押运大批粮草辎重时,行军速度自然而然会有所减慢; 再次,则是满宠沿途亦曾打探颜良、夏侯渊二人行踪。 满脸风尘、一身大汗的满宠,匆匆跑进中军帐内,向赵旻躬身作揖。 “主公,某沿途多方打探,亦未查探到二位将军之行踪。然主公勿忧,武都郡境内诸县皆有存粮,二位将军断无粮草不足之虞。” 赵旻笑着颔首:“伯宁远来辛苦,且坐下歇息片刻。” 满宠作揖后端坐,自有赵旻亲卫,为满宠端来汤水。 待满宠擦净汗水、喘匀气息后,赵旻方才再次开口。 “伯宁,大散关内而今如何?你可知征西将军此行又如何?”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满宠笑道:“主公勿忧,某已下大力整肃一番大散关,今关城内细作、密使几乎已为某一网打尽,是故大散关内一切安好; 此外,征西将军亦已顺利攻下陇右,韩遂死守不出,武威郡、河湟方面则援军不绝。” 河湟是大河(黄河汉称)、湟水冲刷形成的谷地,位于后世的西宁与兰州之间,也就是金城郡的西邻。 在汉末,其不属于大汉任何一方诸侯,而是羌人的聚居之地。 甚至,在大汉版图中,也从不包含河湟谷地… 我们所看到的大汉疆域图上,大汉西域与凉州之间那狭长区域,正是河西走廊,河西走廊东南,便是河湟谷地;正南,则是青藏高原。 隋唐时,河湟属于吐谷浑。 因为在荀彧献上的策略中,早已考虑到河湟羌人,所以赵旻对此毫不意外。 总而言之,此番出征,一切皆进展顺利… 颜良、夏侯渊这至今不知下落的二人除外。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赵旻派满宠坐镇大散关,堪称英明之举。 若非宠哥及时出手,马腾那一路大军的行踪,能瞒得过谁? 赵旻颔首而笑:“有劳伯宁为我坐镇大散关。” 满宠面露惭色,作揖叹道:“主公,宠至今仍未探明二位将军下落,实有愧也! 主公,今既有张德容、马仲温坐镇大散关,宠便暂且坐镇武都郡,主公可携足粮草辎重,先行赶赴金城郡,与征西将军合兵一处。” 刘晔作揖道:“伯宁,不妥!若白马氐王雷定包藏祸心,断我军后路,后果将不堪设想!” 赵旻失笑摇头:“子扬多虑也,武都郡有伯宁在,我军后路必然无忧!伯宁,然否?” 满宠笑着作揖。 “主公所言极是,子扬勿忧,宠既坐镇武都郡,则我军粮道必可畅通无阻也。” 这时,负责下辨城内那车马总行的游侠,匆匆行至中军帐前。 首发&:塔>-读小说 “报!主公,满使君,仆已探知二位将军如今之行踪。” 【作者题外话】:云某发现一个问题,写汉末三国历史的作者,很多都忽略了地理差异。 按照《后汉书地理志》、《水经注》记载: 东汉时期的地理,与咱们如今迥异,东汉时期没有上海,只有崇明岛和舟山数岛; 丹徒和广陵,也就是镇江和扬州,便已是长江入东海的入海口,海岸线比咱们如今西移回缩了二百多里。 东汉河道纵横,水资源极其丰富。 黄河河道在北侧近百里处,经鹤壁北、濮阳北流到山东北部,陈留县,也就是后世开封北部只有济水,没有黄河。 而且,东汉平均气温比咱们这个时代,还要高出三五度。 综上,按照常理分析,气候更适合农业生产的东汉,根本不应该闹饥荒。 所以,所谓天灾,实则是人祸也。 塔读^小说APP@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也由此可知,沃野千里的武都郡,其实应该极为富庶。 这里之所以荒僻,不过因为火耕水耨的耕种方式太原始、落后而已。 苟哥学自军事排名第二的老朱那套“广积粮、高筑墙、不称王”的策略,深入宠哥之心,所以不止苟哥有缺粮恐惧症,就连宠哥,也对粮草格外重视。 就连后世的富庶之地武都郡,都是胡汉杂居,地理条件还不如武都郡优越的河湟谷地,由羌人占据便显得合情合理。 接着上一章,继续为您说。 这一章,咱们将益州士人们的情况做个汇总总结。 正如最初时所述,刘备入蜀,益州豪强大抵分为两派。 一派望风而降,甚得器重; 另一派“眼花耳聋”,拒不合作,甚至“身在刘营心在曹”; 其众利用星象、谶纬等异端邪说,蛊惑乡里,诅咒刘备。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即使是与备合作的川蜀豪强,其中也不乏首鼠两端的“摇摆分子”。 比如在绵竹“举城先降”的费诗(犍为人),在备僭称汉中王时便“忤其旨意”而遭废放。 费诗,便是那位说孟达首鼠两端,却被诸葛亮笑笑不说话的鼠辈。 先主攻绵竹时,(费)诗先举城降。后群臣议欲推汉中王称尊号,诗上疏……由是忤指,左迁部永昌从事。--《蜀书十一费诗传》 至于拒绝合作的川蜀豪强,更是毫不掩饰其对刘帮主的憎恶心态。 杜微的“称聋不仕”、周群的“代汉者当涂高,当涂高者魏也”、张裕的“岁在庚子,天下易主,刘氏祚尽”… 以及杜琼的“官职尽言曹,此殆天意”简直是狂言乱命,放在任何一个朝代都得“夷灭三族”。 呵呵,若放到曹魏,大概连他们的祖坟都难保,正好掘墓创创收。 注意:颇疑此类狂言,仅流通于益州大族之间。 彼时刘备大概未闻其言,陈寿因巴西豪族出身,故知晓此狂言。 首发&:塔>-读小说 至于谯周所谓“先主名备,其释义具备,后主名禅,其释义授予,即刘氏基业,当授予人也”一类的悖逆之辞,大概只能在昏君刘禅时代,才得以流行。 (谯周曰)先主讳备,其训具也,后主讳禅,其训授也,如言刘已具矣,当授与人也。--《蜀书十二杜琼传》 很难想象,如果谯周在曹魏口出“孟德缺德、子孝不孝(天人将军曹仁)、子和不和(虎豹骑首任统领曹纯)、子廉不廉(为曹氏敛财的曹洪)”等狂言时… 其人会死得有多惨。 刘帮主和刘后主,对臣属确实仁慈到宽纵的程度。 陈寿作为谯周嫡传弟子,自然承继了老师的衣钵,对刘备治蜀,颇多腹诽。 少好学,师事同郡谯周。--《晋书陈寿传》 究其原因,无外乎刘备在益州的统治,是以荆州豪强为依托; 其重用的刘璋旧臣,大抵也源自东州。 注意:东州人,即避难益州的司隶人与荆州人。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比如法正、孟达是司隶扶风人; 李严、吕乂是荆州南阳人; 董和、董允是南郡枝江人; 与亮、正共造蜀科的刘巴,则是荆州零陵人。 可见在荆楚势力盘踞的汉中王国,根本就没有川蜀豪强插足的余地。 至于被刘备重用、出掌军政民政的益州豪强,主要集中在《蜀书十三》。 计其总数,不过黄权、李恢、马忠、吕凯、王平、张嶷寥寥数人而已。 且不说黄权晚节不终,李恢谈客起家,王平手不能书, 只说吕凯、张嶷,此二人皆发迹于后主。 益州学者利用星象谶纬,恶毒诅咒刘备父子,本质是对“尊贵荆楚”而“贬抑川蜀”现象的发泄。 塔读@-读小说 究其原因,不过是因为荆楚权贵,侵夺了本属于川蜀豪强的利益罢了。 由此可见,赵旻任用三蜀士人治理益州,实则是因有刘帮主的前车之鉴,其人未重蹈覆辙而已。 苟哥果然稳如老狗。 云某说到做到,第一更中午准时奉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