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父慈子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十章:要跟东宫表明态度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书房。 长孙无忌与高士廉相对而坐。 长孙冲负气站在一边,还在不忿。 高士廉看着端上来的茶水,有一些意外道:“太子茶,辅机也有份?” “是太子送来的吗?” 长孙无忌有点小尴尬,“是陛下给我的。” 高士廉点了点头,端起来饮了一口,面露苦色,拿起痰盂一口吐了出来,道:“味道怎么跟太子茶,差别这么大?” 这话说的长孙无忌无地自容了,他踌躇道:“是陛下命宫里人制的。” “口感上是与太子茶有些差别。” 他也是喝过正宗太子茶的。 那是天差地别的口感,完全不是一个档次。 但这是陛下给的,他能不要。 之所以拿出来招待高士廉,他没其他的,还能怎么办? 高士廉摇头,“要我说啊,你跟太子闹到这个份上,不至于的。” “怎么说,你也是他的亲舅舅。” “娘亲舅大,太子难道还能不认?” “你这茶啊,我不是嫌弃,我是根本不想喝。” 长孙冲在一边挤兑,道:“阿耶就是过于圆滑了,支持高明怎么了?” “闭嘴!” 长孙无忌很是头疼,自己还没决断。 大郎已经被太子给策反过去了。 “陛下问我教子之道,我说自己也没把儿子教明白。” 长孙无忌叹息一声,道:“没想到一语成谶。” “说说吧,到底为什么要对大郎动手的。” 高士廉问道。 长孙无忌这才坦言,将来龙去脉大致说了一遍。 “你说,我当时能不动手嘛?” “公然诋毁皇家亲情。” 长孙无忌道:“往大了说,就是死罪,往小了说,大郎口不择言,胡言乱语,也是要褫夺爵位封号的。” 高士廉严肃,道:“马上要封住消息,不得传出府外。” 他旋即对长孙冲教训,道:“你个大郎,什么话都能说的吗?” “你爹战战兢兢,时刻保持低调谦逊,陛下不问的事情,他不进谏,没吩咐的事情,不干预。” “就是希望明哲保身,不想过于碍眼。” “你这般胡作非为,传到陛下的耳朵里,你父亲还能好过?” 长孙冲低头,道:“我也知道失言了。” “但我说的都是事实啊。” “父亲明哲保身这态度,他好了,我呢?外界议论,在外不好受,在内同样也寝食难安。” “舅公,我相信阿耶,我也相信诸多弟弟,没有其他心思,但谁能说不会有人煽风点火的呢?” 高士廉点头,人心隔肚皮,最怕的不是自己人,怕的是有人趁机生事,他道:“辅机啊,今日我过来,就是听到阿郎在外受气,我想着可能会出事情。” “这其中就少不了有人,在大郎身边煽风点火,不嫌事大的。” 长孙无忌道:“太子对我意见很大,有些人就抓住机会,兴风作浪。” 高士廉不语,这不是明摆着的嘛。 大朝议谁都看出来了。 你自己做了什么,太子不痛快,还能让你好过了。 “只是没想到太子手段,过于高明。” 高士廉这才道:“不动声色就能把人给套进去。” “不瞒辅机,老夫也套在其中。” “如今啊……。” 长孙无忌皱眉,道:“舅父怎么会被套的?” “我怎么知道,我也是后知后觉,反应过来,已经入套了。” 高士廉的苦,就跟萧瑀一样。 去了东宫议事一次,有了开端,往后就有无数次。 有些事情,只有零次跟无数次。 他想拒绝都没办法。 “舅父,你觉得大郎之事,东宫那边是不是在背后推波助澜?” 长孙无忌问道:“目的就是在于,逼我跟东宫求和?” “不至于,太子没有什么根基,几乎都是陛下的人,他做这种事情,是瞒不过人的。” 高士廉否道:“就那帮太学生,太子能说得动,干这种事?” “这么看来,是那些人想看我长孙家的笑话啊。” 如此说来,长孙无忌算是印证自己的猜测。 太子明面上敲打他,推到嫡长子继承制的对立面。 不需要亲自动手,就有好多势力,想看他这个最大外戚的笑话。 “大郎被人利用了都不知道。” “这也怪不得大郎,大郎有顾虑是人之常情。” “我就没那心思。” “你说没有就没有吗?陛下也没废立太子的心思,但太子还是逼不得已,赤膊上阵,冒着天大风险,也要把魏王给踩下去。” 高士廉道:“你说太子为什么会着急?” 长孙无忌顿时无言。 高士廉继续说道:“心思是看不透的,只有态度才能让人看到。” “看到你的态度,才会心安。” “你要是反悔,人家也有说法不是。” 他转头对长孙冲,说道:“大郎,这些日子,你就少出门了。” “先把脸上的伤给养好了,要是被人看到,少不得流言蜚语的。” “对了,今日之事,必须守口如瓶,放在心上。” 长孙冲冷静下来后,也知道当时说的话是有多冲动,连连称是。 “大郎,你放心,阿耶没有那方面的心思,这是太子与我的事情。” 长孙冲不置可否,也不回应,显然心头还有气。 也可以说是顾虑。 高士廉道:“辅机,你该表明态度了。” “我这不是说了嘛。” “我的意思是去东宫,跟太子表明态度。” 闻言。 长孙无忌沉默,他不想去。 因为。 他去东宫,就是低头,就代表着他长孙无忌亲自下场,旗帜鲜明的支持太子了。 他不想这么做。 相比于他作壁上观,参与进去,风险太大了。 作为一个资深老狐狸,他被太子逼的自乱分寸,真的是不能接受。 “你啊,怎么一叶障目。” “还在打小算盘?” “这事,你不给天下人个说法,不用东宫出手,你就会成众矢之的的。” 高士廉劝道:“不是你在家里说什么,外面就是什么。” “今日是大郎闹腾,明日就是宗族兴师问罪,后日说不定就是天下人声讨。”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越来越猛烈,你接得住?” “到时候逼得陛下也不得不出面平息,你该如何自处?” “你惜身没错,但也要明白什么叫众怒难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