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父慈子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三十六章:寿杏侯,李德彪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表彰仪式虽然结束了。 但还有一件大事。 孙思邈封侯! 李世民早就准备好了旨意。 “宣济世馆大学士孙思邈进殿!” 孙思邈今日衣袍崭新,八十多岁的他,容光焕发,步伐稳健,完全看不出他有如此高龄。 不论是李世民,还是群臣,都对他投入探寻目光。 谁不想活这么久,还这般康健啊。 也不知道孙思邈是怎么养的。 “臣孙思邈参见陛下,参见太子殿下。” 李世民一改之前的严肃,满是笑容,语气温和的说道:“孙大学士免礼。” 李承乾都有点无语,李世民也不知道怎么的,才四十多还没到五十,就开始想着长生之事。 “大学士北地一行,救治将士无数,又解决诸多疑难之事……。” “此乃大功一件,造福百姓,造福将士,有利天下。” “朕赏罚分明,自当论功行赏。” “宣旨吧。” 他话音落下,自有人宣读圣旨。 “大唐皇帝令:济世馆大学士孙思邈,劳苦功高,不畏险阻,救治……。” 圣旨几乎快把孙思邈的事迹都说了一遍,又加上北地之事。 前面铺垫了,进入正题。 “非封侯无以彰显其功绩,朕决意封孙思邈为寿杏侯,赐侯府一座,美女十人,内侍二十人……。” 李承乾听得有点搓牙花。 他是真的服气了。 李世民到底对孙思邈有多心念念啊。 你赐这么多美人,孙老头儿吃的消吗? 但李承乾突然想起一个惊恐的事实。 孙老头儿前年刚得儿子。 也就是说,八十几的老头,他还能干事。 李承乾也突然对老头儿那方面上心了,是不是找他配点壮阳的啊。 “臣叩谢陛下天恩!” 孙思邈跪地接旨。 当圣旨落入他手中,封侯算是名正言顺,正式位列侯爵了。 虽然是一个无食邑侯,但到底是个侯啊。 谁敢小觑? 轻视其他食邑少的侯,都不敢轻视这位高龄侯。 指不定自己什么时候就要有求于人家。 “今日喜庆,当大贺!” 设宴庆贺,自是不少。 大朝议散后,自是去了庆功大典。 美酒美食,摆放桌案,美人起舞,美乐奏响。 李世民没有多待,他举了三次杯后,就与群臣起身离开。 本来李承乾也是准备离开的,毕竟他要是在场,这些人也放不开的。 只不过,他还想问几句话。 “薛礼!” 李承乾唤道,“你在新军如何?对新军的思想指导有什么看法?” 薛礼没想到太子会点他,他不假思索,道:“新军很好,卑下在新军中受到许多指点开导。” “指导对我等也关怀备至,嘘寒问暖……。” 这等场面话,薛礼自是知道该怎么说。 他本来就对新军指导,颇为惊奇,后来接触后才知道,这个思想指导的厉害之处。 一个个武艺非凡,思想眼界更是一绝,绝对不是普通士卒能比拟的。 要不是自己有点家族底蕴,怕是在他们面前,也要自行惭愧。 “孤听唐总指导说过,在军中比试,裴行俭输给了你,还到我这儿来,求取一枚士子徽章。” 李承乾笑道: “你虽然家道中落,不复以前,但能文能武,也算是士子。” “只不过,如今你参军入伍,不论再以士子身份论了。” “你家中可有妻?” 薛礼道:“家有糟糠。” “可有子?” “无子。” 对答如流,李承乾道:“既如此,那这枚士子徽章,就不能给你了。” 薛仁贵一愣。 “等你有子之后,教导有方,孤将这枚士子徽章,亲自授你之子。” 李承乾道:“所以嘛,你先记下,孤欠你一枚。” “如何?” 薛仁贵都快晕眩了。 还有这等好事。 自己一场比试,给自己还没出生的儿子,争取到一枚太子亲自颁授的士子徽章。 假以时日。 他儿子未来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多谢殿下。” “卑下斗胆敬谢殿下一杯。” 他举起酒杯一饮而下,李承乾笑着抿了一口酒。 收薛礼还不到时候,也不用着急。 用一枚士子徽章,给他将来的儿子,几乎是把他拴住了。 这笔买卖,怎么想都值当。 “许孝。” 李承乾看向第二位特等军功之臣,道:“孤这杯酒,为你战死殉国的弟弟。” 许孝热泪盈眶,双手举杯,在李承乾徐徐洒在地上后,也抛下而下,祭奠战死的弟弟。 宫女给李承乾满上。 他再次举杯,道:“这第二杯,为的是此次消灭薛延陀,壮烈殉国,英勇无畏的将士们。” 所有人肃穆,同时举杯,旋即一同洒落。 再次满上。 李承乾起身,举杯朗声,道:“大唐立国,前仆后继,为国死战的英烈不知凡几。” “大唐有他们,才是大唐之幸。” “大唐当有他们一份,这一杯,敬他们在天之灵!” “我大唐,不会忘记任何一位为国战死,壮烈殉国的英烈!” “壮哉大唐!美哉大唐!” 文人们上课。 也得给这些军人们上上课。 相比于那些文人,这些将士其实更为纯粹简单点。 李承乾三言两语,就把他们撩拨的神色激动,亢奋难安。 文人都招架不住李承乾的糖衣炮弹。 别说他们了。 直接趴下。 “壮哉大唐,美哉大唐!” “大唐万年!” 众人齐齐一喝,酒杯倾斜,酒水洒落在地。 不多时,一股子酒香味,很快在殿内传开。 李承乾放下酒杯坐下,继续问道:“德勒。” 德勒沉浸在刚才的氛围中,士为知己者死,他总算明白书说的,还有那些文人为什么那么在乎。 突然,听到太子叫他。 一时间愕然。 他从来没有想过,在一众一等军功的将士中,太子会关注他。 这份突如其来的喜悦,让他脑袋宕机,反应不过来,还有点怀疑,是不是听错了。 旁边的同袍咳嗽了一声。 德勒在急忙回神,见太子确实是在看他,慌乱的应道:“太子殿下,卑下走神,冒犯殿下,请殿下治罪!” 这老黑还有点文绉绉的啊。 李承乾暗自好笑,摆了摆手,道:“无妨。” “你是哪里人氏,从哪里来的?” 德勒连忙说道:“卑下年少时,被人从昆仑洲贩卖到了天竺,然后从天竺来到天唐。” “……” 听他这么一说,李承乾明白过来了。 是被当成奴隶,贩卖到了天竺,然后又被天竺当成年贡,送到大唐来。 机缘巧合下参军入伍,打仗立功才有今天的。 “原来如此啊。” “倒是命运多舛,既到我大唐,便是我大唐人。” 李承乾道:“孤听你这名字,倒是不怎么顺口。” 德勒羞赧,黝黑的脸庞,竟然看出红色来。 名字是他的硬伤,外人一听就觉得另类。 可改名不是那么好改的,他曾经花过大价钱,请过大先生,为他取名。 但那位大先生却告诉他,若无贵人赐名改姓,对他来说百害而无一利。 无奈,他只好放弃改名的想法。 如今被太子这么一说,他心头也有些悲苦。 他何尝不想拥有汉名,彻底融入,成为大唐人呢。 “这样吧。” 李承乾不知道德勒的心思,道:“孤赐你李姓。” 德勒不敢相信,怀疑自己听错了。 太子要赐他国姓? 这突如其来的幸福,差点让他当场晕倒。 “德勒也差点意思。” “名为德彪如何?” 李承乾说道:“德,乃德行,操守。彪,乃是你作战彪悍勇猛之意。” “李德彪。” 大黑块头翻身而起,快步走到殿中,朝着李承乾跪拜道:“卑下叩谢太子殿下赐名改姓恩典。” “哈哈!” 李承乾仰头大笑,这其中有他的恶趣味,本来还想着用给他取个奥德彪算了。 奥德彪搬香蕉,但在大唐的奥德彪,得杀人砍头。 “李德彪!” “孤希望你得此名,往后对得起这个名字。” “为人要有德行,作战更该彪悍勇猛。” 德勒,不,李德彪都快哭了。 他梦寐以求的改名,竟在今日实现。 还是太子亲赐。 “卑下再叩,太子恩典,卑下定当谨记太子教诲,不敢有违。” “下去吧。” 李承乾挥手,对他皇太子身份来说,轻描淡写的赐个姓名,张口的事而已。 但在他人眼里这是无上荣耀。 他与其他人分别说了几句话,也起身离开,给众人留下轻松的空间来。 …… 表彰一事,在长安大为传唱,也被无数百姓津津乐道,不少人艳慕不已。 自家子侄,要是有这等荣誉,光耀门楣了啊。 无形之中,也算是激发百姓对从军的热情与认可。 孙思邈封侯,也是引起极大的争议。 毕竟谁也没想到,孙思邈竟然能靠着济世天下,救治伤兵,竟得一封侯。 这封侯来的太简单轻松了吧? 朝廷爵位是不是变得越来越泛滥了? 这引起天下许多人的不满,但长安不敢去,只能在本地小声蛐蛐。 东宫。 孙思邈穿着一身侯爵朝服,坐在李承乾下方。 李承乾狐疑的看着老头儿,这满脸春色,容光焕发的。 不会是搞事情了吧? 你到底是八十岁呢,还是十八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