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父慈子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四十三章:望远镜雏形,李世民当年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南北朝时期,灌钢法就已经出现。 隋唐继承其炼钢工艺,钢铁冶炼等技术,不过,在贞观年,并没有引起太大的重视,多用于打造农具上。 在兵器这一块,还真没有大规模的用上钢。 “袁道长,工部也不是不能炼的吧?” 李承乾问道。 “殿下,工部是能炼,但据臣所知,工部产量并不高。” 袁天罡说道:“臣之所以将其带来,一是这铁的品质极高,二来是王铁牛的炼铁之法。” 李承乾掂量着钢块,这质量确实不低,倒是炼铁之法,令他好奇。 “怎么说?” “臣见他在家中,修了个高炉,用木炭加热,从中炼出来的铁……。” 高炉炼铁法? 李承乾下意识想到,他不由打量起王铁牛,这老实巴交的壮汉,还能想出这法子来? “王铁牛,你来说。” 王铁牛摸了摸头,道:“太子殿下,这是小的家里传下来的。” “小的家中世代都是铁匠,代代相传。” 袁天罡接话道:“这次不是臣偶然见到,再三询问,并许下不小的承诺,这王铁牛还不愿意透露。” 闻言,李承乾不由一笑,“人家世代吃饭的家伙什,怎么会轻易告知你?” “也罢。” “王铁牛,你先入天工坊,孤会派工部的人来与你合作,把高炉炼铁法做出来。” “袁道长的承诺,就是孤的承诺。” “不用担心炼铁法的泄露。” 王铁牛再三拜谢出去。 李承乾心头感慨万千,高炉有了,钢也不用担心。 孤的火枪火炮,估计也不会远了啊。 他思绪远了,袁天罡却又带了一人。 “殿下,这人掌握了一种神奇之法。” “他竟能让琉璃光滑明亮,清楚照人。” 李承乾疑窦,做出怪异的审视之色。 琉璃? 光滑明亮,照人清楚。 不会是玻璃吧? 讲道理,其实玻璃是早就存在,只不过是没有达到想象中的那么好。 果然。 当东西拿出来,一眼就认出,不是玻璃是什么。 怎么我大唐民间,有这么多好东西啊? 为何一直没有发现啊。 这一次要不是强派袁天罡出去,怎么可能得知有这些好东西呢 所以,有些时候,他对朝廷官员的不主动行为,真的很厌恶。 民间不缺人才,也不缺发明。 但就因为不重视,导致许多发明出现了,最终无疾而终,消失在历史长河。 毕竟,个人发明,能够承担的可能就是初步发现的成本,后续想要把发明研究下去,没有人投资,没有人支持,个人如何能够承担的起。 “这个东西有什么用处?” 李承乾淡淡的说道。 袁天罡愣住了,那制作玻璃的人也是发抖。 “殿下,没有用吗?” “中看不中用,华而不实。” 李承乾给的评价,让袁天罡心情跌落到谷底,本来有所期待,却不被认可。 “殿下……。” 韩山进弱弱的说道:“此物确实如殿下所言,但小的偶然之下发现,利用它能看清极远之物。” 他小心翼翼的掏出一个木筒,袁天罡眼珠子都瞪出来了,“韩山进,你之前怎么没说?” 他真的气到了。 老子为太子广搜天下人才,选中你带到太子来露脸,竟敢不把底都给我透露出来。 韩山进吓的缩头,道:“我不敢说,害怕你看中,据为己有……。” 李承乾有些玩味,这人还是有点小聪明的。 防人之心不可无。 倒是防了袁天罡一手。 虽然袁天罡不会有那样的心思,但人家怎么知道你袁天罡,是不是说的那样好听呢? “那你现在怎么又拿出来了。”袁天罡气愤的说道。 “殿下看不起玻璃,小的害怕掉脑袋。”韩山进的话,差点让袁天罡绝倒。 随之苦笑不已,人家也并没有做错。 “给孤看看。” 长孙冲过去拿东西,交到李承乾手里。 “殿下是这么用……。” 韩山进话没说完,就见太子放在眼前,开始观望。 李承乾正在看袁天罡,一下子就放大不少。 是望远镜。 但只能说雏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稚奴,你试试。” 他递给李治,后者学着他的动作使用,当即惊声道:“太子哥哥,好是神奇,人放大,东西也变大了。” “那是由远及近。” 李承乾说了一句,长孙冲也想要试试,李治还不想放手的。 任由他们两个人争执。 李承乾道:“这个东西,孤认可了。” “玻璃也不错。” “韩山进,你去天工坊报道,孤暂时不给你官位,但未来做好了,孤给你请赏封爵,也不是不可能的。” 我能给李世民画饼,能给百官画饼。 就你这民间小民,本太子给你画的饼,足以撑死你。 “小的叩谢太子殿下恩典。” 韩山进显然是个聪明人,至少要比老农跟王铁牛,脑子要活泛得多。 “殿下,臣……。” “袁道长啊,你不是会相面嘛,怎么今天还被人给打眼了?” 李承乾不无调笑的意思。 “臣这次走眼了,藏得太深,也太沉得住气了。”袁天罡无奈的说道。 要不是太子对新式琉璃没兴趣,吓到了韩山进,怕是还不会拿出来真东西。 “这天下聪明人很多,有心思的人也不少。” 李承乾点道:“往后你搜罗人才的时候,也多加小心。” “别到时被人卖了,让孤痛失一位大才。” 可不是大才嘛。 就袁天罡带回的这几人,对天下就有大用。 “臣多谢太子教诲。” 袁天罡走了,李治跟长孙冲抢着玩制造粗糙的望远镜。 李承乾则是在考虑,天工坊的发展。 他未来的重心之一,就是天工坊。 天工坊是他积攒实力,也是他要力捧一批新贵的地方。 接下来的时间,李承乾监国外,一有时间就会朝天工坊跑。 与此同时。 北地。 李世民正在军中巡视,亲切与军中将士交谈,还顺带着露了一手马术与箭术。 引得将士们狠狠叫好。 “不行了。” “没当年游刃有余了。” 李世民忍不住感叹一声,光阴流水,如今的他,早不是天策上将之时,那么精力充沛了。 “陛下正直壮年,春秋鼎盛之时,如何能妄自菲薄呢。” 长孙无忌笑道。 李靖道:“老臣才是真的不堪了,陛下能骑射,臣却拉不动弓了。” 他顺口而为,吹一吹李世民,顺带着自贬一番。 陛下到哪里,都要把他给带着,也不管他身体是不是能够承受。 心里的苦,他清楚,别人也知道。 但有什么办法啊,再苦也只能自食。 李世民心情大好,来到军营就跟回到家一样。 里面的人说话又好听,个个都是彪悍勇猛的将士。 “薛礼!” 李世民喊道:“来表演一番箭术。” “我要看看,到底是你厉害,还是我厉害。” 薛礼颇得李世民的欣赏。 或许是知道薛礼箭术了得,他自己也是以箭术高超而自傲。 有点英雄惜才之一。 “哈哈。” 程知节仰头大笑,“陛下,你要是当年天策上将,臣还觉得你箭术天下无敌。” “现在嘛,你是天子,除了闲暇狩猎外,什么时候射箭过?” “人家薛礼,可是在战场上射杀敌人的。” “陛下生疏,薛礼熟练。” “这还怎么比啊。” 李世民指着他笑骂,道:“你个老匹夫,话里话外都说我老了啊。” 他并不在意。 程知节话的其实很漂亮,称赞了李世民年轻之时的神威,又说了他如今贵为天子之尊。 最后的话,其实是给李世民足够的台阶。 不管薛礼箭术如何了得,李世民也不会丢面子。 跟天子比箭术,是你薛礼的荣幸。 身为军中将士,赢了你是应该的,输了则是证明陛下神勇不减当年,依旧意气风发。 “我可没有,陛下,我可是就事论事。” 程知节嚷嚷道。 “哈哈!” 尉迟敬德搓手道:“我听说这薛礼,马上拼杀也了得。” “老夫也想跟他过过招。” 程知节道:“我说老哥,你还是算了,一枪戳你在地上丢人事小,要是有个三长两短,那才事大。” “就你这身子骨,歇歇吧。” 尉迟敬德瞪眼,就要跟程知节来个全武行。 薛礼也准备好了,他骑着一匹白马,一手持弓,一手牵绳,催促战马疾驰而动,快速行进。 搭弓射箭,一气呵成! 咻! 一箭而出,靶心没了。 粗暴穿透,随后连续射箭,无一不是。 “这小子还真不懂收敛啊。” 程知节小声嘟囔一声。 猛是猛,但脑子还是差了些意思。 李世民看的很是满意,不由点头道:“有我当年风范。” “……” 众人笑而不语。 得。 你是天子,你说什么是什么。 毕竟,你当年箭术,确实非同凡响。 “陛下,我还是觉得差点,当年我执槊,你执弓,打边天下无敌手,何等霸道,气吞山河。” 尉迟敬德如是说道。 “是啊,当年舍我其谁……。” 就在这时,长安来人,送来大朝议内容。 李世民摆了摆手,并没有着急观看,长孙无忌却是心头咯噔一声。 长安县的事情,他早就收到消息,也知道长乐把尾巴给处理掉了。 但陛下却没有找他谈话过。 这让他一直都有些担忧,猜不透陛下的心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