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父慈子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八十四章:因为我还在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所有皇子不去封地,长安居住,可从军从政等行业。 这一消息传开,朝野震惊。 谁也不曾想到,太子会做出这样的决定来。 直接让朝堂都炸窝了。 就连李世民也被雷的里焦外嫩的。 他事先一点都不知道啊。 可让他感到诡异的是,朝中的声音,有点出乎意料的低了。 “殿下,历来皇子就该去封地,这是自古以来,以免出现皇子之间争斗,导致朝廷内乱。” 魏征严肃的说道:“殿下怎么能让所有皇子留京呢?” “此举是祸乱根源啊。” 李承乾很是平静的回道:“我心疼弟弟们长途跋涉,远在他处,想念他们时却不能见到。” “我作为兄长,岂能容忍兄弟之情分割?” “祸乱根源?” “魏师言重了。” “孤的弟弟们,皆是贤才能人,怎么能说是祸乱根源呢?” 魏征着急道:“殿下,正是他们贤能,才是祸乱的开始。” “殿下三思啊。” “若是皇子都在长安,有心之人利用,该如何?” “他们会威胁殿下太子之位的。” “这样的事情不是没有。” “景帝之时,梁王深受窦太后宠爱,哪怕不在长安,窦太后都逼迫景帝,要传位给她喜爱的梁王。” 李承乾平淡的说道:“你的意思是陛下是景帝不成?” “不是这个意思啊殿下。” “你怎么就不明白呢?” 魏征差点没跳脚,“皇子皆在长安,那些心怀不轨,就有可利用之人。” “殿下,臣就问你一句,若是出现皇子作乱,扰乱朝局,你怎么办?” “难道也要像陛下一样,杀害自己的兄弟?” “还是让陛下对皇子痛下杀手,落得个杀子之名,陷陛下于不仁?” 李承乾眼眸冷冽,死亡般注视着魏征,顿声道: “你是在相疑孤与弟弟们之间的感情?” “孤在想办法弥补陛下带来的危害,竭力的想要让弟弟们,团结在孤的身边。” “你却这般谏言,是想让弟弟们与孤离心离德是不是?” 他不客气的说道:“魏师,孤敬你,重你。” “是因为你能明辨是非,忠言直谏,为人正直。” “但这不是你胡言乱语,狂悖无礼的本钱。” 魏征情急之下又要开口,但气势却突然萎靡下去,叹息道:“殿下,臣不是想跟你吵架。” “是想让你知道,这件事情背后会带来的后果。” “绝对没有私心的。” 李承乾呼出一口气,道:“孤知道。” “所以殿下,能三思后行吗?” “不!” 魏征气的吹胡子瞪眼,“说不通,我就去找陛下。” 李承乾也是气笑了,他万万没想到,最激动的会是魏征这个老东西。 真是……。 看着魏征离开,他摇头不已。 “太子哥哥,郑国公找陛下的话,估计又要闹一通,怕是父皇要头疼了。” 李治笑道。 李承乾哑然,他问道:“赵国公呢?” “没有来,不过应该是去太极宫了。” “想来也是。” …… 李世民真的有点麻爪。 太子搞出这个事情来,到头来麻烦却落到自己的头上。 他面对长孙无忌,房玄龄的劝谏,本来就有点头疼。 再加上一个魏征,他脑袋都要炸了。 “我能怎么办?” “太子提议的。” 李世民瞪眼,道:“你们找我争吵,为什么不去找太子?” “太子固执。”魏征没好气的说道。 “我就不固执了?” “陛下至少不会太固执己见,殿下说话一套一套的。”魏征道:“我才跟太子吵了一架。” 李世民心情有点不爽,意思是我好欺负是吧? “吵赢没有?” “跟陛下一样,耍横。” “乡巴佬!” 李世民破口大骂,道:“你把我跟太子都得罪了。” “你才就知道耍横。” 魏征哼声道:“两父子简直一样,就知道耍威风,一点劝谏都不听。” “之前我还以为太子跟陛下有点分别。” “谁知道,果真是子类其父。” 李世民哭笑不得,他不知道该气,还是该笑。 长孙无忌心说,去太子那里受气,跑陛下这里找回场子是吧? “我先把话说好啊。” “太子提议的,他决意要皇子都留在长安,我是不好反对的。” 李世民说道:“毕竟,太子都不计较,我要是计较,岂不是对皇子们疏远,这有悖皇家亲情。” 他最看重的就是皇室子弟的亲情。 也需要皇子之间的亲情,来弥补他的一些过失。 太子不管出于何种目的,他也只能是旁观。 他要是站出来反对,那其他皇子会怎么想? 天下人又会怎么看? 人家太子都不在意,主动要求的。 哪怕皇子不能留在长安,是出于政治上的目的。 可目的是出于维护朝局稳定,更是在于确保他人没有夺嫡之心,威胁到太子地位。 偏生这事是太子带头。 怎么办? 你们朝臣觉得破坏规矩,那就去找太子。 不管结果如何,那是你们争取的。 李世民对于哪种结果,他都能接受。 皇子不能留长安,是群臣反对的结果,李世民遵从朝臣的心意。 皇子能留长安,是太子友爱仁德,李世民舔犊之情的表现。 让李世民下场,跟群臣站在一块,他脑袋秀逗了。 所以,他就一个中立的态度。 “陛下,难道不在乎江山社稷了?”魏征不满的说道。 “魏征,我怎么就不在意了?” 李世民冷笑道:“就因为皇子留京?” “你不要太危言耸听,我还在呢。” “这江山社稷,就不可能出事。” 他起身,朝殿中央走去,几人也不由坐直了身子,听李世民道:“我这次不想评价,太子的想法对与错。” “你们与太子怎么争,怎么让太子收回心思,我一概不过问。” “因为我还在!” “这江山乱不了,社稷也不会有危险。” “所以,你们懂了吗?” 李世民就是在宣示,他的统治力与掌控力。 这天下在他手上,军心也是在他这里。 乱? 那要问问他允不允许。 几人沉默。 在李世民身上,他们看到了,绝对的霸气与无与伦比的自信。 这是对大唐上下绝对掌控所带来的。 “陛下,臣以为当举行大朝议,商定此事,也好征询百官的意见。” 房玄龄说道。 既然陛下都摆出中立的姿态来了。 那么只好交给大朝议来解决。 “臣也觉得是。” 长孙无忌道。 “如此最好吧。”魏征也无奈的同样。 “好,就这样,放在大朝议上,你们去与太子说。” …… 长孙无忌心事重重的回到府上,却不想长乐冷着脸在等他。 “殿下怎么来了?” “舅父今日见陛下了?” “见了。” 长孙无忌心头一突,这儿媳妇语气,有点来者不善啊。 “我想知道,舅父谈了皇子留京的事没有,是反对,还是同意?”长乐追问道。 “我没有发表意见。”长孙无忌摇头。 “那就好!” 长乐淡淡的说道:“舅父,我希望你不要发言,不要有任何反对的立场。” “这事,我可以告诉舅父,所有的皇子,都必须要团结在太子哥哥的身边。” “我们这些当公主的,也是皇室子弟。” “自是要无条件的支持太子哥哥。” 她好像根本就没把长孙无忌,当做自己的公公,喊的舅父,也不过是客气。 长孙无忌头皮有点发麻,长乐强势的态度,摆着面前,就是以公主的身份谈话。 不管是外甥女,还是自家媳妇。 但公主这一层身份,是怎么也无法忽视的。 随着长乐拥有的权力越来越大,她的话语权,也越来越重。 所以,不管从什么身份角度来讲,长孙无忌都必须郑重对待。 他更明白,这是太子再给他传话。 “所以,要我怎么做?”长孙无忌问道。 “不要说话就行。” 长乐起身,道:“这一次,不单单是我,还有高阳她们。” “都要提醒婆家,不要乱说话。” “说了,惹得太子哥哥不喜,对婆家可能没什么,但太子哥哥要质疑我们的能力,或许要失爱于太子哥哥。” “我们要是得不到太子哥哥的喜爱,那其他兄弟姐妹,怕是也会疏远。” “我不想看到,所以……。” 她朝长孙无忌行了一礼,道:“希望阿耶不要让我为难。” 长乐在这里改变了称呼,由舅父变为阿耶。 其用意不言而喻。 我要是被孤立了,丧失当前的权力与地位。 那么,你仔细思量好。 长孙无忌沉默不语。 他感受到背后扑面而来的巨大压力。 不是来自长乐的,是来源于太子。 这种压力,让他首次感到窒息,感到无力。 长孙无忌微微闭了眼眸,睁开眼,道:“我知道了。” “多谢阿耶成全!” 与此同时。 梁国公府。 房玄龄面对高阳的请求,他也无奈的妥协了。 其他各家有公主的,不论是李渊之女,还是李世民之女,都提出相应的要求来。 “你不该参与进去的,在外你可能还能……。” 萧瑀神色复杂的说道。 “舅公,这事不是我能决定的。”李恪说道:“我与六郎,特立独行,那么在朝野就会显得太过突兀。” “试想,当其他兄弟都团结在太子身边。” “我们将如何自处?” “舅公身在中枢,自是该明白其中的凶险。” 萧瑀幽幽一叹,道:“殿下会害你吗?” “不会。” 李恪摇头道:“太子的用意,我看不明白。” “但至少不会害我。” “毕竟,众皇子亲王都留在长安,谁要是出事,太子不好交代的。” “我也没看懂,这事由太子提出来,我就觉得很是匪夷所思。” 萧瑀怎么也想不通,背后到底是有什么谋划。 “舅公,反正在大朝议上,谨言慎行便是。” “我明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