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父慈子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二十二章:孤在中枢给他们留了位置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官职互调。 这是李承乾这次要干的事。 大唐并不是没有这样的制度与举措。 只不过,这个举措,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实施,有很大的阻力。 没有谁想愿意,离开自己好不容易才扎根,治理好的地方。 这地方有自己的人脉,有自己的影响力。 去其他地方,一切都要从头再来。 谁高兴这么折腾啊。 既得利益的人太多了,这条举措的推行就会阻力重重。 “殿下。” “要一次性将他们调动互换吗?” 长孙无忌不无激动的说道:“这可能会引起地方大混乱的。” 李世民眼眸微微的眯了起来。 他自是明白其中的精髓与要害。 但他现在不说话,看太子怎么应对。 房玄龄也被吓到了,“殿下,此事是不是从长计议啊。” “毕竟还要考虑实际情况,有的地方富足,有的地方穷困。” “主官们互换的话,肯定会有怨怼的。” 魏征也是附和,道:“还是先少量调换,这样也在可控范围呢。” 怪不得之前太子不说这个。 这要是传出去,天下哗然,会引起大震动的。 “地方大混乱,就过于危言耸听了。” “梁国公的怨怼之言,也是好笑。” 李承乾淡淡的说道:“郑国公说的少量调换,与其长痛不如短痛。” 他微微倾俯身子,眼神威严的看着几人,“各地皆有府兵屯田开垦。” “主官离开了,地方就要混乱了?” “朝廷调令,主官们敢不听从,他们眼里只有自己,没有朝廷是不是?” “孤看啊,他们是一个地方安逸享乐,颐指气使惯了,挪不动自己的窝。” “朝廷要调他们去他地任职,还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如果说,府兵还没有展开。 李承乾还不会这么做。 但现在府兵改制,在天下各道州,尤其是山东等地,遍布开垦的府兵。 这些府兵,可不是靠自给自足,自掏腰包干事的。 是朝廷在发军饷,养着他们。 他们是听谁的? 自然是听天子的。 李道宗这个府兵大都督,可不是白当的。 “殿下,主要此事牵连太广了。” 长孙无忌道:“不说其他,就是主官们赶路,熟悉当地地方,也需要极多的时间。” “此外,一旦有人到了新任之地,自怨自艾,不理事该如何?” 李承乾突然笑道:“赵国公这话,倒是提醒了孤。” “正好,有人不愿做事,那就让次一级的官员升升上去。” 长孙无忌面色微微一变。 官场中,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的。 越到上面越是如此。 下面不知道有多少官员在等着上面挪位置出来,他们才好上位。 不做事,不管事? 那想干事想上位的大有人在。 “朝中有不少官员,才干能力都很出众的。” “只不过是欠缺一些资历跟地方经验,正好也可以外放嘛。” 李承乾道:“屁股下的位置不想坐,那就给其他想坐的人机会。” “陛下。” “是否命吏部先在朝中展开遴选,符合要求的,草拟入外放为官的名单里。” “凡是朝中外放的官员,升一级任用。” “此外,也可对道州的别驾,都督府长史等遴选,以作预备?” 李承乾从来不打无把握的仗。 既然决定好平调互换官员,那么就要做好相应的准备。 道州主官反对,但低他们一级的官员,给他们升迁的希望,那么自然知道该怎么做了。 还是那句话,天下道州这么多,想要往上爬的官员不计其数,但别人不动位置,自己就没坑。 把朝廷中寻求升迁的官员,升一级外放。 地方官员升迁使用。 他们可是巴不得有人不作为,取而代之呢。 三人彻底被干沉默了。 房玄龄有心说什么,但也无从说起。 魏征则是摇头。 太子这一招借力打力,让无数官员虎视眈眈,那被平调的官员,怕是屁都不敢放一个。 说不定,这次还会引起一场官场大斗争。 “太子说的倒是不错,朝中不少能干才学之人,是需要多多磨炼,积攒资历才是。” 李世民笑吟吟的说道:“辅机,这事就交给你办了。” “也算是筛查一番朝中官员的能力,要是有埋没的人才,正好可以任用。” “至于地方的,那就从县令一级开始遴选。” 他主动把人选范围扩大了。 县令一级的官员,天下更多,他们要说没野心往上爬才怪。 这就是牵一发而全身。 最上面的调动,对下面往往意味着机会。 尤其是有人下马。 下州刺史,想当中州刺史,中州刺史想升上州刺史。 一次升迁,就意味着自己的官阶跨越,品阶提升。 往后前往中枢的机会就更大,在天子那里,也更容易排号。 “臣领旨。”长孙无忌只好应声。 李承乾道:“此事,目前就在场的人知道。” “孤不想再入其他人耳,也不想在外听到任何的风声。” 他这是警告在场的人。 谁敢传出去,引起地方动静的话,那就别怪他不客气了。 “太子说的不错,此事事关重大,不得外传。”李世民也严肃的说道。 “是!” “臣等告退。” 等到众人离开后,李世民本来准备休息的,突然想到什么,命人把地图拿来。 “纸,笔!” “是!” 张阿难不知道要干什么,只是看着陛下踩在地图上,一会儿蹲在那里,一会儿蹲在那里,在写写画画的。 等到李世民乏了之后,张阿难才撇到纸上的内容。 某州刺史与某州刺史互换。 他急忙收回目光低头,权当什么都没看到。 …… “殿下,这是不是操之过急了。” 魏征抿了一口气,他越想越不得劲,还是来找太子谈谈。 “魏师也应该明白,地方大员坐大后,带来的危害吧?”李承乾淡笑道。 “臣知道,正是如此,才有点担心。” 魏征微微摇头,道:“山东那边的各州刺史,所处的地方,基本上宗族势力盘根错节。” “外调过去的官员,怕是讨不到好,有可能会被架空的。” “只怕会适得其反啊。” 李承乾点头道:“魏师担心的不无道理,但不做,只会是尾大不掉。” “一刀切杀去,谁是虚有其表,谁有真才实学,那才是一目了然。” “一个不行被架空了,那就换另外的人去,总有人可以的。” 魏征微微沉默,再道:“殿下属意山东与江南互换吧?” “不,我要让山东的去剑南。” “江南的来关中,剑南的去山东。” 李承乾轻描淡写的说道。 魏征是感到头皮发麻,很是震惊,“殿下决意要大用江南士族了?” “用与不用,皆在孤一念之间。” 李承乾随口说道,瞥了一眼李治,这家伙规规矩矩的。 因为他之前被魏征给喷过。 说他不懂礼数规矩,在太子面前造次。 李治想骂又不敢的,最终气鼓鼓的,李承乾还要帮魏征把他给哄好。 “是啊,雷霆雨露,俱是君恩。” 魏征苦笑一声,道:“臣倒是没想到,殿下会想着让剑南的官员,去山东的。” “他们可不是山东世家的对手,只怕会吃尽苦头,空有其位,却无实权。” 这话倒是真的,剑南这边的官员去山东,可以说羊入虎口,白送的。 人家山东世家在那片土地,耕耘了多少代啊。 早就是盘根错节,根深蒂固,宗族势力不知道有多强。 各级官吏不知凡几的依附他们。 但李承乾要的就是打破这样的局面。 “真金是需要火炼的。” 李承乾道:“剑南那边想要上位,就要拿出家底来支持人。” “孤可是给他们在中枢留了个位置的。” 额! 魏征小声问道:“什么位置?” “魏师不妨猜猜?”李承乾神秘一笑。 “算了,殿下的心思,臣可猜不透。” 魏征拨浪鼓的摇头,他已经相信,这事会变得很精彩的。 剑南那边在中枢都有位置。 江南那边还能少了? 魏征摇头晃脑的离开,李治才忍不住说道:“这老狗天天吃饱了没事干!” “还在想舔世家的沟子。” 李承乾:“……” 冷冽的看了他一眼,李治转移话题,道:“哥哥是想要各方的争斗更激烈一些吗?” “这样,他们争的越凶,就越是需要父皇跟太子哥哥。” “稚奴,你不觉得,他们带着钱财人力,跑去发展建设一个地方,其实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吗?” “啊?为什么,他们会那么傻吗?”李治没理解透。 李承乾躺下来假寐,道:“魏征他们啊,还是看的还不够远。” “不管世家大族如何,基本盘是在的。” “现在有个机会,让他们把势力触角伸到其他地方去,你觉得他们会怎么做?” 李治先是一愣,旋即瞪大眼眸,“哥哥……。” 他的声音都有些颤抖。 “他们肯定会想办法,不遗余力的支持。” “那若是知道中枢有位置给他们呢?” 李治敬佩的五体投地,但他很快想到一个问题,“可哥哥,中枢位置就那么多,怎么可能都满足。” “难道是要让其他人让位。”他想到这些头皮有点发麻,有人要让,那会连带很多人的。 李承乾这时睁开眼眸,吐声道: “分权!” “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