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父慈子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六十三章:长乐仕途生涯的首个挑战,背后的算计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吐蕃。 松赞干布恭敬的跪伏在地上,迎候李恪的到来。 李恪笑吟吟的上前,扶起松赞干布,道:“五郎常与我提及国主。” “说你是他的好兄弟,让我与国主多多亲近。” 闻言。 松赞干布心里好受得多了,王宫被收刮一通,也算是得到些许回报。 “殿下折煞我了,我当言听计从殿下才是。”松赞干布恭敬的说道。 “哈哈,国主言重了。” 初来吐蕃,李恪并没有着急有所动作。 他先是与侯君集等驻军,多多交谈联络,了解驻军的情况,也是摸清楚侯君集的心思。 还好,与他来之前的设想没有多大出入。 侯君集完全是一副配合的姿态。 这就好办了。 一切熟悉后,李恪叫来逻些伯昂逊。 “五郎很是器重你,许你重任,但本王初来,却不太了解你的为人能力。” 李恪淡淡的说道:“本王可以用你?” “昂逊愿为殿下马首是瞻,肝脑涂地,在所不辞。”昂逊深受大唐文化影响,授封逻些伯后,更是以大唐贵族自居,行为举止也效仿大唐贵族。 李佑在时,他唯李佑是从。 如今换了个国相来,也是亲王。 还是李佑的哥哥。 昂逊照样舔钩子,献上自己的忠诚。 他的底线超级灵活,不管是谁当国相,他都知道自己要当一个猎狗做事。 “很好。” 李恪道:“你现在就去办一件事情,盯紧松赞干布,谁跟他亲近,谁秘密跟他有联络,一个个都挖出来。” “然后……。” 昂逊小心翼翼抬头,听到冰冷无情的声音,“一个不留!” “不必禀报本王,你自己行事。” 这又是放权给他,攀咬松赞干布。 本来在昂逊眼里,松赞干布就是他的死敌。 怎么也忘不了松赞干布在齐王面前,搬弄是非的离间行为。 “这次,看你松赞干布死不死。” “狗屁国主!” 昂逊离开后,李恪冷笑一声,还真是个好狗。 怪不得五郎使唤得这么利索,收刮了那么多黄金回朝。 “不是,我是不是也要呢?” “五郎都弄了那么多回去,我要是没有,天子跟太子会不会觉得我私吞了?” 李恪有点头疼。 李佑在吐蕃的事情办的太漂亮了。 前车之鉴摆在眼前,他不能还比不过五郎不是? “既然如此,也就看昂逊办事了。” 昂逊没有让李恪失望。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攀咬出不少人。 李恪见到昂逊送来的金银,才总算体会到,五郎在吐蕃数钱的日子。 “国主,你让本王很是为难啊。” “五郎要我与你多多亲近,但你却与那些图谋不轨的人勾连。” “你让本王如何办啊。” 李恪去王宫见松赞干布,后者早就知道自己的人,被抄家斩首了。 他面色惶恐,心里极其慌乱。 这吴王跟齐王,完全不是一个路子的人。 齐王好骗好哄,但这吴王却是笑里藏刀,说的那么好听,实际心思深层的可怕。 “殿下,你听我解释。” “国主就不用解释了。” 李恪道:“往后就好生待在王宫静养吧。” “不要再做愚蠢的事了。” 松赞干布看到王宫的所有人换了个遍,他瘫软在地上,浑身冰冷,充满绝望。 他好不容易才有东山再起,翻盘的希望。 换了个国相来,一切希望都破灭了。 这个吴王,不可能再像齐王那样给他机会。 自己被彻底的圈禁了。 “齐王,你回来啊。” “要什么都给你……!” …… 长安。 天气炎热,烈日高照。 殿内放在冰块降温,很是凉爽。 李承乾穿的也很清凉,正在查看奏本。 “殿下,工部那边已经在渭水边,开始营造翰林院与军校了。” 狄仁杰道。 “动作还是快嘛。” 李承乾头也不抬的说道。 军校在渭水北面,翰林院要离长安近点。 中间是天工院。 为渭水边的布局规划上,以后将会有天工学院,大唐医学院等等。 整个长安的布局,也会朝着外面扩建。 作为帝都,所占区域面积,只会越来越大。 “哥哥!” “殿下,还请容我通报啊。” “滚开!” 是长乐的声音,她在内侍的阻拦下,径直闯了进来。 “哥哥!” 长乐焦急的喊道,李承乾挥手让内侍下去。 “怎么了?” “这么着急忙慌的。” 李承乾呵斥道:“还有没有点公主的样子?” 长乐急切的说道:“哥哥,我不是故意的。” “事出突然,我……。” “出什么事了?” “银行出现挤兑了,大量的百姓围着银行,要取钱的。” 长乐道:“怎么劝也劝不住,还有人在起哄。” “给他们不就成了?” 李承乾心道,憋到现在,总算是来了啊。 “可……。” “可什么可,存钱取钱,天经地义的事情。” 李承乾淡淡的说道:“他们要取,那就按照规矩来。” “我知道。但是他们有拿着大量银元来兑钱的。” 长乐道:“我担心这会儿引起其他地方的反应。” “其他地方可不像长安,有充足的钱可以兑取的。” “到时候可就……。” 她真是又惊又怒。 自己才坐上银行的行长位置多久,就出现这种现象。 简直对她刚展开的仕途生涯,迎头痛击。 天知道那些大臣们会如此对她评价的。 她恨不得马上把那些刁民全部给噶了。 老娘未来的女宰相啊。 难道就要被这些刁民给葬送了? “哥哥,我觉得这些已经不是一般的刁民了,必须重拳出击。”长乐咬牙道。 “胡闹。” 李承乾训斥道:“遇到点事就慌慌张张,你还成什么大事?” “去。” “马上去处理,有多少要取的,就给他们。” “其他事情,你不用担心。” 长乐咬牙道:“知道了哥哥。” 见她离开,李承乾微微摇头。 毕竟还是女流啊,刚一上来就遇到这等斗争,不乱才怪了。 “还是过于娇生惯养,没有锻炼到。” 以前是有他这个太子,李世民这个陛下给她撑着。 但这次却不同,摆明就是从这两宫来的,她不过是站到了第一线而已。 “去把孙伏伽叫来!” “是!” 挤兑出现,那么借贷的问题,就要暴露出来了。 孙伏伽以最快的速度赶来,“殿下,已经基本查证清楚了。” “长安的王氏,赵氏,罗氏等参与骗贷。” “这王氏是山东王家的旁支,山东王氏那边也参与进来,还有郑氏,柳氏等。” 李承乾疑惑的问道:“王氏?山东的?” “太原王氏也掺和其中?” 孙伏伽摇头道:“没有证据他们参与了,这山东王家,是太原王氏的一个旁系。” “这就奇怪了。” “崔氏,卢氏等都没有他们的影子,远在太原的王氏,反倒有旁系参与。” 李承乾玩味的说道。 狄仁杰猜测道:“殿下,学生觉得,这个山东王家,怕是被山东世家给利用了。” “顺带着还把太原王氏给算计了。” “他们是马前卒。” 这其实不难理解。 山东世家不可能上来就全压,肯定是一步步的来试探。 就算这事不成,冤有头债有主,也算不到他们头上去。 这样保全了自己,就算朝廷知道有他们的影子,没有证据,也拿他们没办法。 但这也正好是他们的想法。 要让朝廷看到他们的利益诉求。 换句话来说,朝廷的规划,伤害到他们的根本利益,他们要反抗,出来搞事情。 这些在规划宣布之前,李承乾与李世民,还有中枢大臣都考虑到了。 也早就商定好对策。 静观其变,因时而动。 “他们为何要算计王氏?” 李承乾有点疑窦,没道理他们要把王氏给推出来啊。 “殿下忘了,驸马都尉南城县男才上任的莱州刺史。”狄仁杰说道。 “王敬直?” 李承乾恍然大悟,原来根子是在这里啊。 王敬直的出身,是与太原王氏脱不开干系的。 怪不得要算计太原王氏。 “估计太原王氏都还蒙在鼓里吧。”狄仁杰说道。 这事情要不是抽丝剥茧,还真看不到背后的情况。 莱州刺史王敬直,朝廷认为他能代表多方利益,但山东世家却不这么认为。 如果能够换上山东世家的人,莱州这个地方,他们不就能予取予夺的直辖州。 只要把太原王氏给搞上,王敬直多多少少的受点牵连,莱州再做出点动静来,王敬直的刺史位,肯定朝不保夕。 “殿下,现在该如何?” 孙伏伽问道。 “等吧。” 李承乾随口说道:“今日挤兑,事情闹大后,肯定议论纷纷的。” “就看闹到什么地步。” 孙伏伽应声,提出自己的见解,道:“殿下,臣抓起来的人,他们本来躲藏在各地,手里其实并没有多少钱。” “臣怀疑,大头在幕后的人手上,他们把钱存在银行,正好今日挤兑,加重挤兑的压力。” 狄仁杰道:“极大可能。” 李承乾冷冷道:“不是极大可能,是必定的。” “怀英,你去告诉长乐,今日只兑换小额,紧着百姓的储蓄先来。” “大额的,以要调集铜钱为由,拖上几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