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父慈子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六十五章:长乐感受到朝廷上的凶险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常例朝议。 长乐身为正三品官员,掌管银行事务,是要参加朝议的。 她是在朝议中唯一的女官。 只不过,这次她坐在殿内,神色很是难看。 外界风波越演越烈,矛头直指银行与她。 这朝议上,才开始说了几个议题,御史就把她给弹劾了,直接推到风口浪尖上。 “启奏陛下!” 御史参道:“银行一事,事关朝廷威信,银行不予兑换是什么道理?” “如今民间闹的沸沸扬扬,对朝廷威胁产生怀疑,乃至于可能累及陛下威名。” 这御史之前说的,还没让大家重视。 一提到累及陛下威名。 不仅李世民凝视,就连不少官员都眼皮子直跳。 谁不知道,如今圣天子之名,被陛下看的有多重。 因为银行之事,连累陛下威名损失,可想而知那滔天怒火,会有多么可怕。 谁都担不起,吃罪不起。 长乐也是神色骤然大变,她心里紧张的看向自家哥哥。 自己再受宠,再得疼爱。 但她还没自信盲目到,能与父皇的威名相比。 却发现自家哥哥神色如常,连半点波澜都没有。 “有哥哥在,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吧。” 她如是想着,但御史接下来的话,让她花颜失色。 “臣以为。” “银行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臣不禁要问长公主殿下,自银行成立以来,由吴王掌管,从来没有出现过今日之事。” “为何长公主殿下,才执掌不过数月,就出现这般滔天风波来。” “百姓争先恐后挤兑,拼命要取回自己的钱财而不得。” “更甚有传闻,说是银行贷款收不回来,银行没钱才不给兑取,不知长公主殿下对此是怎么回应?” 御史冲着长乐发难道:“确有其事,还是以讹传讹?” 群臣纷纷侧目。 这是很严厉的指摘,而且手段之高明。 完全看得出来,这御史是有备而来,早就准备好说辞。 目标直指长乐公主,甚至还将吴王拉出来比较,狠狠的踩长乐公主一脚。 不管最终如何,当长乐公主与吴王比较,势必会带来一些不服气的观感来。 长孙无忌眼观鼻,鼻观心,全神贯注的看着手中的笏板。 自家儿媳,不管如何他都要维护周旋的。 只不过,当下他还没闹明白,背后到底是什么个情况。 他也没懂,银行有问题,儿媳为何没有找他商议。 “以为自己能解决得了嘛?” “哎,这可是朝堂,朝堂与私下是完全两回事。” “私下你可以耍威猛,摆地位身份,但在朝堂上,这些可不行的啊。” “其中的险恶,今日也好让你看看。” 长孙无忌叹息,他暂时不能出手,还要看看局势的发展。 众人都等着长乐回话。 “一派胡言!” 长乐起身,道:“陛下,银行有钱,也并不存在传闻之事。” “你这御史,不分言说,就要指摘与我,是什么道理?” “区区传闻,就敢拿到朝议上来说?” “这就是你们御史的捕风捉影之能,我看你们专擅空穴来风的评价,还真是没错。” 马周沉默不言,不为所动。 御史台在他的经营下,并不能说铁板一块。 还是有几个其他势力的棋子。 只不过,大体上是他说了算。 眼下出现御史弹劾长公主,不用想都知道,是那些人发挥的影响力。 他记得这御史,姓徐。 “陛下,臣不敢苟同长乐公主之言。” 民部有个郎中站出来,他只能坐在后面的,这下却成为焦点。 民部尚书刘洎眼敛微微动了动,就恢复如常。 御史台是陛下的刀,都出现问题。 马周手下有不听话,要搞事的御史,就更别说他民部了。 “御史本就有风闻奏事之权,且也不是空穴来风,外界都传得言之凿凿,令人不得不慎重。” 民部郎中说道:“银行事关经济大计,更是太子殿下提出的二十一条规划中,所包含的内容。” “我们再重视也不为过。” “这都是为了国家大计,怎么能说一派胡言呢?” “朝廷诸公皆在,长公主回应一下,也好让陛下,太子殿下,诸公心里有个底。” “往后再有此等危言耸听的言论出现,命有司查办追究便是。” “还请陛下明鉴!” 房玄龄不由微微回头。 这是扯虎皮拉大旗了啊。 把朝廷二十一条规划中的经济,拿来说事了。 “长乐,既然诸公都这么关心,你说说吧。” “到底怎么回事。” 李世民开口道。 “禀陛下,银行钱财充足,只不过大户兑取,是要按照提前预约的规定来。” 长乐说道:“超过十万贯,提前预约,十天后全额可取。” “百姓取钱存钱,全凭自愿,银行没有任何推辞,全部照取。” “并不像外界传闻的,强取豪夺之事,这是无端的指责污蔑。” 徐姓御史道:“长公主殿下还没说借贷的事情,到底是真是假?” “公主殿下,还请你正面回应此事。”民部郎中道:“据臣所知,银行确实是在借贷上,出现严重的错误,难以收回,造成银行极大的损失。” “这在以前从来没有过的,却在今年发生了。” 长乐冷笑道:“银行有钱可取,能够应对挤兑便可,至于你们关心的事情,这是银行核心机密,我倒是无可奉告。” “公主殿下,事关国之大计,朝廷威信,陛下圣名,岂能这么糊弄过去?” 这下,又有其他官员站出来质疑了。 长乐有点恼怒,怎么全部都冲着她来了。 她是第一次面对这么多官员的质疑,没人帮她有点招架不住。 哥哥,你怎么还不说话啊。 快帮帮妹妹啊。 但她看到自家哥哥,根本没有开口的意思。 “这就是朝堂嘛,几句话说不清楚,就要……。” 就在这时。 大理寺卿孙伏伽起身,声音洪亮,道:“陛下,臣有本奏!” “准!”李世民意简言骇,神色很是随意。 “启禀陛下,应银行所请,臣已经查明,有人蓄意骗贷一事,其中涉嫌仿造房契,伪制官凭引信等。” 孙伏伽道:“其牵涉之广,牵涉之人之多,涉及钱财巨大。” “此事是在秘密中进行,臣没能及时告知公主殿下,公主殿下之所以不言,是担心臣没有查清,害怕走漏风声,打草惊蛇,让奸贼跑了。” 长乐紧绷的心神,顿时松了口气。 长孙无忌也是惊讶。 事情是存在的,但从孙伏伽的话来可以知道,银行发现后主动请大理寺调查。 还把人都给抓住了。 那么一切都说得通了。 长乐不是不说,是事关秘密调查,要揪出罪犯。 内侍将孙伏伽的奏本接过,快步回到丹陛上,李世民翻看,孙伏伽继续说道:“此案,主要发生在长安与山东。” “其中牵涉到许多家族,他们利用自己名下的房产,田地,商铺等,找到一些同流合污之人,用假房契假地契等,骗取银行贷款,从而非法谋取暴利。” “从骗贷人得到的口供,他们只得到少量贷款,其余大头都是被幕后操纵者所据有,放在银行内,并在这次挤兑中,企图蒙混过关……。” 嘭! 李世民怒声道:“简直是岂有此理,丧心病狂。” “孙伏伽,朕命你全权调查,不管是谁,全部捉拿。” “狗胆包天,敢用这种手段来骗钱国财,死不足惜。” “民部尚书。” 刘洎道:“臣在!” “刑部尚书!” 刘德威上前道:“臣在。” “两部协助大理寺查案,一查到底,凡是参与者,从重处理,首恶……。” “抄家灭族!” 这四个字一出。 冰冷血腥。 之前还在对长乐质问的,顿时脸上苍白,摇摇欲坠。 完蛋了。 彻底的完蛋了。 银行早就发现,还让大理寺暗中调查。 这是等着他们上钩的啊。 长乐那叫一个扬眉吐气,一个个气势汹汹的弹劾我。 现在呢。 来啊。 狗入的,你们继续来弹劾啊。 她看向自家哥哥,发现这会儿带着浅浅的笑意望着她。 从始至终,哥哥都没说一句话,但一切都由哥哥安排好了。 她回了一个高兴的笑容。 “陛下。” “既然银行发生漏洞,被小人找到骗贷的方式。” 房玄龄道:“还好长乐公主及时察觉,没有让小人逍遥法外。” “但臣以为,当引以为戒,继续完善银行借贷的方式方法,防止以后再次发生类似的情况。” 长孙无忌这时也开口,对儿媳大加赞赏,狠狠的给儿媳表功。 “长乐公主慧眼洞悉,没让国财流失,还铲除一批奸佞之辈,可谓是功不可没啊。” “当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啊。” 众人也开始对长乐夸赞起来。 毕竟是在朝廷唯一的女子。 刚才的误会解除了,那么该夸该赞的,还吝啬什么。 李世民哈哈大笑,道:“长乐,做的不错。” “听听诸卿对你们的夸奖,这可不多得啊。” 长乐微笑道:“臣可不敢居功,臣是在陛下英明的领导下,时刻学习领悟《圣天子思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