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在万历修起居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0043章:名场面!沈念的训诫课(中)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国子监,前庭。 沈念无视下方一众教习与监生凌厉的目光。 “接下来,我来讲一讲国子监的问题,诸位且听听对错,若我出言有失,可以反驳!” 听到此话,国子监的教习与监生们都挺起了胸膛。 论辩,乃是他们的拿手好戏。 “目前,国子监教习不振,学风低迷,主因是一众教习认为"优者入仕,劣者从学",有人日日思转迁,有人一心务私学,一份讲义用三载,只会罚抄、罚背、用戒尺,还怨监生无能耐!” 听到此话,一些监生竟情不自禁地点了点头。 “至于诸位监生,或耽于逸乐,或空言报国,或随波逐流。有人因家人富贵,已安排好了前程,故而不学;有人自知才学浅陋,难考进士,故而不学;有人自诩高洁,自认有经天纬地之才,然科举试题僵化,故而不学……” 一些教习情不自禁地点了点头。 “国子监变成今日这般不堪,主因便是教习皆不用心教,监生皆不用心学,人人皆有罪过!” 此话,让所有人都瞪眼看向沈念。 唰! 一名头发花白的教习站起身来。 “一派胡言!我白禄正讲学,向来不藏私,虽讲义不新,然在学堂之上,尽心尽力,从未缺课,谁也没有资格称我不用心教?” 白禄正将胸膛挺得高高的,下巴对着沈念,甚是气恼。 沈念看向他。 “白博士擅讲五经,确实优秀,然监生却不喜听,据我所知,白博士所教的监生,三年来的考绩几乎全是倒数,不知可为实情?” 白禄正老脸一红,道:“那……那是他们不学,与老夫何干?” “不学?为师者,应言传身教,白博士人前光鲜,高谈经学,然私下内宅养戏班,外宅养小妾,夜夜纸醉金迷,不知您是让监生们学您白日之言,还是晚间之乐?” “你……你……你……不可言人私?此与公差无关!” “是与公差无关!然你在国子监,第一身份是师,第二身份才是官,你先不师,如何让监生们习之?”沈念骤然放大了声音。 白禄正张嘴欲言,顿时不说话了。 京师官员,养戏班、养外室者不在少数,朝廷默许,算不得罪过。 然从师者的角度来讲,他确实有违圣人之言,说一套,另做一套。 这时,又一名教习走了出来。 “沈检讨,老夫劝你嘴下积德,你入翰林院前程似锦,怎么就不允我们追逐仕途?” “谁不想官居要职,谁不愿致君尧舜,成就一份惊天伟业?老夫年轻时也将匡扶社稷当作己任,然当下,老夫困于庠序,只能讲学,闲暇之时,老夫在家中立言著书,并未影响公差,何错之有?” “若让老夫成为翰林之官,老夫必将夙夜为公,将个人喜好全弃到一旁!” 沈念微微摇头。 “您搞反了!不是入翰林后才变得夙夜为公,而是夙夜为公后才有可能入翰林。我与诸位一样,也是寒窗苦读,从进士到入馆(即成为庶吉士),一步一步走到现在。” “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六部堂官,更不是谁入了内阁就能干好,谁若觉得自己是遗漏之贤,完全可以申请外放,去地方州县做出一番成绩来,这才是成为堂官之道!” “今日,我奉内阁之命训诫,能听我言者,我很高兴,不听我言者,我也不愿训诫,而更愿劝退!” “若诸位有厌倦讲学而又无治国之能者,我建议早日致仕,当下尸位素餐,下场可是非常悲惨的,莫劳累半生,最后却晚节不保!” 顿时,多位教习都有些心虚。 依照他们的品级,致仕之后,不但没有退休金,免役免税的权利也将大幅度缩水。 自然不想退! “王助教,你若想做堂官,我建议你先将"金莲饮酒"的习惯改一改,不然科道言官们的弹劾奏疏可都是一把把明亮锋利的刀!” 这名站出来说话的教习没想到没报姓名,沈念都认出了他,并且知晓他“金莲饮酒”的爱好,不由得站回原处,低下了脑袋。 金莲饮酒,又叫妓鞋饮酒,即用女妓绣鞋作为酒杯喝酒,最好是带着味道的现脱绣鞋。 此等污秽行为,却被诸多文人视为风雅。 其实,众教习私下做了什么,锦衣卫大多都知晓,且有些事情还依照曾经老朱的办法,绘制成了画作。 肮脏的事情多着呢! 若真惩戒一番,莫说国子监停摆,整个大明朝堂恐怕都要停摆了。 此等世风之下,保持高洁,难如登天。 沈念之所以将其讲出来,乃是为了杀鸡儆猴,让天下学官为之警醒。 为人师者尚不守德行,还如何教人? …… 紧接着。 沈念又将数名教习训诫得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约一刻钟后,所有教习都老实了。 躲沈念的目光,就像做错事的学生躲着先生。 沈念对他们的把柄如数家珍,外加言出的都是实情,他们还如何论辩? 甚至连钻牛角尖辩治国之道的机会都没有。 打铁还需自身硬,然而他们没有一个能硬起来。 沈念缓了缓。 见无教习再站出来,当即开始用训诫稿上的文字总结。 “诸位教习,言耕者众,执耒者寡,驰于空想,骛于虚声,有何用哉?” “若喜讲学,便钻研学问,务新求变,莫再想那高官厚禄!” “若求高官厚禄,便观民情,习政事,焚膏继晷,研习富国富民之策!” “若欲著书立说,请先立德,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妄议朝政,误国害民!” “若心向田园,喜酒色美食,不如退位让贤,返乡归去……” 此话若只是纯粹从沈念口里说出,还未有太大杀伤力,然当下他后面站着的是三位阁老。 此次只是训诫。 若知而不改,下次可能就是廷杖,就是罢黜了。 这一刻。 张居正一脸轻松,缓缓捋着他的美须。 他就欣赏沈念这股天不怕地不怕的劲头,若朝堂青年官员都如沈念这般,他就不会那么疲累了! 吕调阳与张四维对沈念的表现也甚是满意。 这类训诫,就适合沈念这类级别的官员讲。 沈念与他们职位相近,然年轻,有才干,更有前途,以师者的语气,言之凿凿地训斥他们,使得训诫的侮辱性与杀伤力倍增。 若阁老们来训诫,说太轻了,无用;说太重,就要打板子、砍脑袋了! 沈念对付完这些教习后,看向众监生,训诫他们,就需换一种方式了。 …… 注:金莲饮酒:“少顷,西门庆又脱下她一只绣花鞋,擎在手里,放一杯酒在内,吃鞋杯耍子。”见《金瓶梅》第六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