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万历:朕成了暴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章 皇帝当得憋屈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辽东将门携军队坐镇本乡本土,为独占辽饷及相关利益,对外来军队大肆排挤。 在几次关键战役中,将门自私自利,导致许多从关内前来助战将领和军队,含恨陨落在辽东大地。 而将门之始,便可以从李成梁算起。 他能够屡战屡胜,靠的是手下“雄冠诸路”的数千家丁。 而供养这些家丁,靠的是他垄断全辽的商民之利,以及克扣普通士兵的军饷。 要知道,当时的辽东是卫所制,李成梁和他手下的军头,还能兼并军屯田地、虚报军饷来积累钱财。 这在明朝武将中,已经是普遍现象。 甚至,有些将领还会通过“出边赶马,以图印卖、杀良冒功、虚报战功”等方式,来扩大蓄养家丁的钱财来源。 不可否认的是,将领们蓄养的家丁在万历三大征中,均有着较为良好的表现。 但弊端也很明显,家丁是将领的私兵,只忠于将领。 在大明危亡之际,这些私兵难以承担起军人保家卫国的责任。 “家丁盛行,应该归咎于万历。卫所制瓦解,边备废弛,却不思改革,默认了家丁的存在,或许还有姑息纵容。” 朱翊钧放下了奏疏,有了自己的分析和判断。 他需要的是象戚家军那样纪律严明、忠于国家的敢战之士,却不想再令家丁这个私军继续发展。 “朕有十年时间,兴利除弊、改革振兴、重整军备,什么女真人,什么倭人,还有蒙古人,全都给打得老老实实。” 朱翊钧觉得还不算晚,只是觉得大明真是积弊太多,到处都不合意,哪哪都要进行改革。 起身在殿内来回踱着步,朱翊钧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越是如此,越要定下心来,确定轻重缓急。 改革已经由张居正开始,虽要调整改善,但总归不用他再顶着巨大阻力,去当改革的急先锋。 张居正排除异己,提拔重用改革派的官员,也给朱翊钧铺平了道路。 现在,朱翊钧只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等待大权在手,便能全力施展,挽救大明仅剩六十二年的国祚。 “嗯,不仅是挽救大明,更是拯救华夏气运,以及数以千万计的无辜生命。” 朱翊钧虽然充满信心,但也感受到肩上那沉甸甸的责任。 正在此时,宫人入内禀报,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前来觐见。 朱翊钧有些疑惑,但还是在御椅中正襟危坐,宣冯保入殿。 “大伴来啦!”冯保刚进到殿内,朱翊钧的声音便温和地响了起来。 冯保赶忙施礼拜见,礼毕才微微躬身,说道:“听说皇爷召见了刘守有,还派张鲸去主客司、会同馆、四夷馆和鸿胪寺宣布谕旨。” “张先生迷惑,不知万岁用意?” 朱翊钧脸色立刻阴沉下来,心中恼怒。 自己还是皇帝吗,就这两件小事,张居正和冯保不仅马上就得到消息,还来质疑自己。 微抿了下嘴角,朱翊钧强压心火,神情也变得平淡。 他开口缓缓说道:“是朕疏忽了。本以为是小事,不想影响张先生养病休息的。” 冯保笑了笑,说道:“张先生也无他意,只是想知皇爷欲做何事,他自会派人安排处理。” 朱翊钧轻轻点了点头,说道:“倭寇之乱,肆虐数十年,沿海百姓深受其害。” “朕恐其死灰复燃,命刘守有派人多加刺探,搜集倭国情报,有备无患。” “另外,壕镜西夷久据其地,朕亦不甚放心。便想派人前去考察打探,了解其虚实。” 冯保眨巴眨巴眼睛,说道:“原来如此。万岁居安思危,有圣君之象,张先生定然心中欣慰。” 张居正殚精竭虑,严格要求,想把万历培养成一代圣君。可惜,却教出个逆反心理爆棚的混账东西。 “这就算是圣君?”朱翊钧摇了摇头,却不想多说话。 冯保躬身道:“皇爷,刺探倭国情报,交给北镇抚司便是。只是这去壕境考察,倒是不必长途跋涉,由地方官府具实上奏便可。” 朱翊钧说道:“朕怕他们不通西夷语言文字,恐被蒙骗。” “有通西夷语之商人,让地方官府聘请为通译也就是了。”冯保说道:“皇爷,不如看张先生如何决定?” 朱翊钧点了点头,说道:“朕也觉得要张先生拿个主意,大伴就辛苦一下吧!” “奴婢不敢言辛苦。”冯保躬身施礼,告退而去。 殿内安静下来,朱翊钧阴沉下脸,坐在椅中垂着眼帘,好半晌一动不动,如老僧坐定,不知在想些什么。 “皇帝当成这个样子,真是憋屈。怪不得万历的性格变得扭曲,被压制,被监督,还打着都是为你好的口号。” 好半晌,朱翊钧才眼珠一轮,恢复了些许的生气。 他有些理解万历的心理历程了,也有了同情。 但也仅此而已,对万历的厌恶,并没有多少的改变。 “只是因为个人恩怨,而将国家利益、百姓福祉抛在脑后;” “只是为了敛财,而弄得百姓家破人亡、怨声载道。无论有什么借口,都是不可原谅的。” 朱翊钧的目光重新坚定起来,愈发地期盼张先生能早日“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本来,他还想做更多的准备,做更多的事情。 可现在看来,都要延后了。省得还要接受质询,生一肚子的气。 但反过来想,他对现在的大明还不是很熟悉,多看多听,也没有坏处。 毕竟,无论是改革政策的调整和深入,还是改革军制,换装武器,都要谋定而后动。 “火枪暂时是不用拿来研究了,开放海禁也要等到明年,还有在辽东废除卫所制,调戚大帅去辽东练兵备战,全都要搁置啦!” 朱翊钧虽想明白了,但还是无奈地叹了口气,站起身向殿外走去。 心情郁闷,连殿内都觉得压抑,他想到外面走一走,感觉下广阔的空间。 尽管要享受自由自在、随心所欲的帝王生活,并施展自己的宏伟抱负,还有数月时间。 但朱翊钧也只能平稳心态,继续做一个在李太后、张居正、冯保眼中的听话孩子,一个他们眼中的“圣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