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梦刘备:从夷陵战场开始修炼!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0章 陶谦发檄文,江淮始震动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刘备知道自己如今正是用人之地,也知道其实没有自己,他们恐怕也不会真正遇到什么危险。 不过看着互相依靠的几兄弟,刘备还是想着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最起码,别让他们再被这乱糟糟的世道逼着血脉分离才是。 刘备在三人的目送之下直接离开,而张飞也一阵犹豫之后也是朝着三人说明了情况,然后默默朝着阳都城的另一个方向而去。 他们这十多人,对于阳都来说也没有什么所谓。 至于他们的行为,诸葛瑾虽然感觉有些啼笑皆非,但还是忍不住再次说了一句。 “刘将军,当真是一个仁厚之人。” 然后立刻让人寻了一些徐州上好的美酒给张飞送了过去... 至于刘备,则是带着剩下的两三名随从就这么上路了,直奔徐州的下邳而去。 这一次前往徐州乃是戏志才给刘备出的另一条计策。 “徐州陶恭祖有雄心,而且胆量颇大,但却没有用人之能! 此人坐镇徐州,的确是让徐州的百姓富足,也让谷米堆满了粮仓,但是用人上颇有问题。 如今臧霸,孙观于开阳自成一脉,麾下笮融善于积蓄财富,却又是个贪婪狠毒之人。 徐州名士极多而又不得重用,百姓富饶却被逼得走向邪路。 可见陶谦之能,也可见陶谦之祸。 不过此人可以好生利用,观陶恭祖之前所为,恐怕不是一个甘于平凡之人,所以屡屡联系帮助朱儁将军。 既然如此,那就让我等以朱儁将军的名义,直接去徐州,求陶恭祖能够相帮,并且答应推举他亲自做檄文,联系周围。 陶恭祖对于讨伐国贼这件事情未必有什么想法,也未必是真心。 可若是让他可以光明正大的联系其他势力的机会,那陶恭祖恐怕很难不动心。 甚至只需要提出愿意从中说和,帮助陶恭祖联系青州...到时候陶恭祖定然会请刘将军为上宾!” 戏志才对于陶恭祖的看法几乎是全部说中,当刘备进入徐州之后立刻就引来了陶恭祖的注意。 而等到刘备进入下邳境内之后,也是立刻就主动带着心腹曹宏,笮融还有糜竺等人前来迎接。 算是给足了刘备颜面,也是给足了刘备现在背后的朱儁面子。 而刘备在一见面也立刻就按照戏志才所说的,提出来了自己的建议,愿意帮助陶谦联系青州的孔融等人。 还愿意将这一次讨伐国贼的事情交给陶谦,让陶谦亲自安排檄文,为他张目。 更是让陶谦笑得嘴巴都快合不上了。 而刘备也真的得到了上宾的待遇。 看着不断朝着自己逢迎的众人,刘备一时间竟然有些恍惚,自己什么时候还有这种待遇。 这么多年,不管去哪里,他所遇到的都是轻蔑,更有甚至还暗戳戳的嘲讽。 这种被人奉作上宾的待遇...还真的是让刘备心中感慨无数。 “若非志才,备何曾敢想能有今日!” 虽然心中暗爽,但他还是知道这一切都是谁给自己带来的,心中对于戏志才的看重也更多了几分。 当然,上宾不是目的,真正重要的还得是要在徐州募兵! “丹阳,庐江都是民风彪悍之地。 而陶谦本就出身丹阳陶氏,和扬州刺史陈温也算相熟,不敢说关系莫逆但这点小事还是没有问题的。 我等给了陶恭祖如此大的好处,想要从他这里借调一些粮草,然后招募一些丹阳精锐和庐江上甲,这应该不是问题。 同时刘将军如今在豫州民望极高,等到开始募兵的时候,自然也会向外延伸出去。 到时候配合讨贼大义,纵然会有不少人不想离开家乡而逃离的。 但一定可以留下不少人。 最重要的是...这一次无论是粮草还是招募兵马全部都是由陶恭祖来负责的。 即便是有溃逃之人,恐怕也会先一步进入徐州,到时候陶恭祖也可以顺势将他们收入自己的囊中。 这种事情陶恭祖是不会放弃的,只需要刘将军表明自己的态度。 陶恭祖定然会非常乐意。” 戏志才的想法刚刚告诉刘备的时候,也是让刘备大为惊讶的。 不过看着自己坐在上宾之位,还有周围徐州的诸多名士以及手握权柄之人对自己如此恭敬的模样。 刘备的心中也是信心暴涨,趁着大家都有了三分酒意,也是立刻就朝着面前的陶谦提出来了自己的意思。 刘备最开始还有些担心,但是当他说完之后,陶恭祖立刻大手一挥。 “玄德不用多说,老夫明白!”陶谦此时缓缓站了起来,脸上也立刻浮现出来了严肃且悲痛的模样。 在刘备有些错愕的目光注视下,陶谦深吸一口气,然后缓缓走到了厅堂的正中央,并且将手中的酒樽高高举起。 “刀笔吏,取布帛笔墨!” 随着陶谦的大吼,早就准备好的刀笔吏也是立刻将需要书写的东西准备妥当,然后陶谦也再次开口。 “正所谓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强,然国贼董卓,背信弃义,行不轨之举,实乃罪大恶极! 今老夫再次立下誓言,当倾尽全力,讨国贼之罪! 昔青徐之地,那齐鲁之交,今日当再结盟约,共同讨贼! 今日老夫当作此檄文,号各方豪杰,誓言共御强敌,保大汉太平。 此盟既成,各州郡皆遵约而行,齐心协力! 今吾等兴正义之师,讨伐长安,清君之侧,必让此贼为其恶行而付出惨重代价。 望天下义士,共襄义举,同讨国贼,兴复汉室!” 随着陶谦的檄文,在大汉初平三年二月,刘玄德在徐州广陵大肆正式开始征募将士,组建兵马。 陶谦提供给刘备大量的粮食作为辎重补给,同时联系联合各方豪杰名士共襄义举。 扬州刺史陈温、琅邪国相阴德、东海国相刘馗、彭城国相汲廉、北海相国孔融、沛相袁忠、泰山太守应劭、汝南太守徐璆、前九江太守服虔、博士郑玄,名士周干等人相约同意。 与此同时,他们共朱儁为太师,刘备为征虏将军,移檄牧伯,同讨国贼董卓。 一时间江淮震动,无数豪杰争相依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