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从今天起让女反派改邪归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63章 庙堂倾轧开始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有武曌遮掩,有周元腐蚀,再加上宁王的捏造。 一连串的"证据"砸下来, 即便一个正五品的考功郎中,也是百口莫辩。 “荒谬!” “本官几时与人媾和!几时贪墨库银!几时在朝堂安插亲信!” 颜成谶的怒吼传遍整个金銮殿。 “本官自履任之日起!无时无刻不兢兢业业为百官考功考评!本官过手之事务!本官敢断言绝无半分错漏!也从未接受过一丝贿赂!” “杨克正!本官问你!你检察院可曾从本官身上找到一丝不妥之处!” 杨克正怜悯的看着他,轻声道“颜大人,此事...检察院一无所知。” “是都察院和御史台共同揭发的” “颜大人,本院判知道你大公无私。朝堂也知道你大公无私。” “可有时候,污你名声之人,可不是外人啊” 话落,颜成谶浑身一颤,看向那些自己原本的同窗同僚。 此时这些人同样怜悯的别过头。 有些绝望道“你是说...” 杨克正点点头叹道“令夫人以你名义,将自己子侄安插进了吏部。” “还被都察院抓到了帮科考学子作弊,一连三年...三年科考,入朝者何止百人?所以此事牵扯极大” “除此之外...还有...颜会英与人争风吃醋,以你的名义,压了一位郡守三年考评,三年无升无迁...” “此事吏部上下人尽皆知,却独独你不知...” “至于媾和...颜大人,是你月前收容的那个侍女...亲口所言,她说自己与颜大人故交长相极为相似,颜大人情不自禁...” “她说...那个故交名为幼娘,颜大人,对这个名字不陌生吧?” 颜成谶一脸自嘲,死死看着杨克正,冷冷道“好个证据确凿,杨克正,这话你信么?” 杨克正沉默片刻,武曌在台上轻声道“岂有女子用自己的清白污蔑颜大人。” “此外,那女孩也是幼娘的孩子,天下怎么会有这么巧合之事。” “颜大人,此事...认证物证具在啊...” 颜成谶大笑道“人证物证?” “我颜某人至今只是见了那女孩一面而已!仅凭她一言便成了我颜某与人媾和之证?!” “武曌,这不就是你想杀我颜某的手段么?” “我万圣书院学子一生铮铮!岂容你一妇人污蔑!” “我颜成谶宁死,也不认此罪!” 话落,一道人影猛地撞向柱子。 武曌脸色惊变,疾声喝道“拦住他!” 声未落,人已至。 一个蒙面将领悄然挡在柱子前,当人撞向柱子之时,反手将其打晕,直接带了下去。 武曌不由得擦擦额头冷汗,若是让他在朝堂撞柱而死,其他罪也就成了摆设了。 此时武曌也没想到这个清正的吏部考功郎中竟然这么越扒越有。 除开媾和之罪,其他罪证可都是实打实的。 果然...书院真如那人所言...目短而手长...自负又无知。 但换你来,你又会怎么做? 此时金銮殿内传来杨克正幽幽的声音。 “贤妃容禀,三年科举舞弊之事,该当如何?” 话落,朝中许多人顿时心头一寒。 糟糕! 此事牵扯太广不说!而且彼时朝中都是自己人,互相遮掩一番就过去了。 眼下却被这个鬣狗盯上! 这下糟糕了! 武曌此时也回了神,眼神幽深道“严查!不过此事牵连甚广,还需要徐徐图之” “杨院判,回头你上份折子送到御书房,让本宫和长公主、宁王殿下一同参详再做打算” 话落,朝堂寂静无声,很多朝臣看向武曌的目光也变得有冷。 这女人,这是要借机动刀子清除异己啊。 一时间,百官人人自危。 看向宁王的目光也不由得希冀。 散朝后,一直沉默的于廷,沉着脸快步直奔天牢。 到了天牢之后,看着守在门口李昭,冷喝道“滚!” 李昭静立不动,淡淡道“于首辅,这是重犯,牵扯三年科考舞弊大案,若是死在这你我都担待不起。” 于廷沉默,随后看向神色灰败的颜成谶,嘶哑道“颜成谶,舞弊之事你当真不知!” 颜成谶回神,轻声道“首辅大人,事到如今,还有意义么?” 于廷怒道“若你当真不知!本辅就带着太祖配剑入宫!还你清白!我大乾吏部考功郎中,岂能容人如此污蔑!” 颜成谶一顿,他很想点头说自己不知道。 但他心中明白,儿子和夫人所做,他知道,只是装作不知罢了。 虽然自己是五品考功郎中,却掌握着大乾庙堂上下所有官员的升迁,上到一品天官,下到九品县令,无一不需要他去考评。 他以为,儿子和夫人所做不过是权力的小小任性罢了。 可自己若是继续装作不知,让眼前人提剑入朝,那等于将自己所行所为全部公之于众... 自己倒也无妨,可书院呢... 朝夕相处夫人孩子,所作所为自己却一无所知?这事根本经不起推敲。 何况...人手里还握着罪证,媾和之罪尚可辩驳,此外之事...自己如何辩驳? 看颜成谶沉默,于廷也不由得有些踉跄,嘶哑道“这就是你的一心为公吗?” “公事公办,私事也公办?” “你书院的教诲,便是让你这般做的么?” 颜成谶惭愧的低下了头。 于廷抬头突出一口浊气,轻声道“你与人媾和之事,老夫亲自去查,媾和之罪,岂能单凭一人言论定罪?” “此事不查,今后天下女子一句我岂会用自己的清白污蔑他人便能轻易定人之罪,如此行事岂不天下大乱?” “此事,老夫势必还你清白” 话落,于廷有些佝偻的转身离去。 他不明白,为什么这些当年入朝之时意气风发刚正不阿的少年郎,怎么会变成眼前的模样。 当年,仅仅九品吏部司事的他。敢站在自己面前义正言辞的说自己错了。 如今位列五品考功郎中,只需三年五载,熟稔满朝官吏之后,他就是一品尚书,吏部天官。 可如今... 砰~ 身后传来一声跪地之声,随后传来一道有些呜咽的声音。 “颜成谶谢首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