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太平公主饲养指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十二章 母女之间!武皇后的震怒!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两日后。 含元殿内。 武皇后笑眯眯地摸着手里的绣牡丹花饰的红色手套,听着太平叽叽喳喳地描述着这件手套的来历,威严冷艳的俏脸上带着一丝柔和。 “太平,你有心了……这礼物,母后很喜欢。” 太平红润的唇角得意地翘起。 母后果然喜欢,那厮说的没错。 她抱着武皇后的胳膊,笑嘻嘻道:“母后,那厮弄出了一种叫做火锅的吃法,味道十分不错,配上母后送过去的辣脚子更是香辣爽口,不如母后去公主府陪儿臣一起尝一尝……” 武皇后有些无奈地摸了摸太平的脑袋。 “这几日母后怕是抽不出时间,吐蕃的使者来访大唐,事关重要,母后可脱不开身。” 见到太平眼中难掩失望之色,武皇后又忍不住捏捏太平的脸蛋。 “过些日子母后再去公主府坐坐吧。” 太平这才露出笑脸,随即她将脑袋缩在母后的怀里,枕在母后柔软丰硕的胸脯上。 “母后,吐蕃怎么会派使者前来?去年,我们不是刚跟吐蕃打了一仗吗?” 武皇后轻柔地抚摸着太平早上足足扎了一个时辰的发髻,面上带着微笑,眸中却是寒光闪烁。 “不错……去年,李敬玄率领十八万兵与吐蕃将论钦陵战于青海之上大败,我大唐工部尚书、左卫大将军、行军总管刘审礼,副总管王孝杰被吐蕃俘虏……所以此次吐蕃使者出使我大唐,恐怕是敌非友……” 她眉宇间透着一丝忧虑,自然不是太平所能察觉到的。 太平乖巧地点点头。 她安慰武皇后道:“区区吐蕃,如何能够比肩我大唐?一时胜败证明不了什么,还请母后宽心。” 武皇后微微一笑,摸了摸女儿的脑袋,并未说话。 ……………… 三日后。 长安城内,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从南门进来,往皇城的方向驶去。 这支队伍的所有人均是着异族服饰打扮,头发梳成辫子,身穿袍服,披着羊皮披肩,脚穿长靴,神色傲然,轻蔑地打量着周围围观的长安百姓。 他们后面还拉着一辆囚车,囚车里面坐着一个披头散发的中年男人。 因为去年大唐战败于吐蕃,大唐的百姓对于这些吐蕃人眼中满是愤恨之色。 那些吐蕃人却毫不在意,面带微笑,在众多百姓愤怒的眼神中怡然自得。 几十年前还需要他们仰望的大唐,如今已经被他们数次击败。 曾经伏低做小的自卑心理,让他们此时面对曾经不可战胜的宗主国越发膨胀起来。 路边的众百姓议论纷纷。 “听闻吐蕃使者要出使我大唐,应该就是这一支了。” “这是出使大唐吗?看他们的样子像是来耀武扬威了。” “成王败寇,又有什么办法,谁让咱们的将领不争气呢。去年败给吐蕃,连先锋总管、副总管都被俘虏了,简直是太丢脸。” “说起这个,听闻吐蕃这次来访大唐,说是要归还行军副总管王孝杰将军,那囚车上的是不是王孝杰?” “归还我们的将军?吐蕃有这么好心?” “……” ……………… 含元殿。 殿内一片肃穆,寂静。 武皇后神色冰冷。 “本宫给他们开了西门,他们却从南门一路穿过长安,这是在给我们示威?” 旁边的众人默然无语,心里也是倍感耻辱。 曾几何时,吐蕃不过是仰望他们的一个小国罢了,几十年过去,吐蕃却已经是跟他们分庭抗礼、不可忽视的一方大国了。 甚至于他们现在不得不承认,吐蕃在军事上丝毫不逊色于大唐,甚至犹有过之。 武皇后按捺住内心的愤怒,淡淡道:“此次吐蕃来访我大唐,必然是敌非友,来者不善。稍后还请诸位不要懈怠,以免堕了大唐国威。” 众人纷纷拱手:“是,天后娘娘。” ……………… 半个时辰之后。 在众人的等待之下,一个太监快步走进来,恭敬道:“吐蕃使者赞悉若率一众吐蕃使者前来觐见天后娘娘。” 武皇后微微颔首:“让他进来吧。” 那太监随即退下。 片刻之后,一个身着吐蕃服饰、头发扎成辫子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 他面容硬朗,浓眉大眼,皮肤黝黑,一抹八字胡却是给他增添了一丝狡猾的色彩。 他领着一众使者,朝着武皇后行了一礼。 “噶尔·赞悉若多布见过大唐天后娘娘。” 武皇后神色平静:“诸位使者免礼。” “前些日子听说贵国赞普身体不适,偶感风寒,不知如今状况如何?” 赞悉若微笑道:“多谢天后娘娘关心,赞普身体已无大恙。此次微臣来访大唐,带来了赞普的书信,还请天后娘娘一观。” 他说着掏出一封书信,旁边的上官婉儿上前将这封信接过,检查了一番,随即拆开递给武皇后。 武皇后看了几眼,凤眉微微挑起,珠圆玉润的鹅蛋脸上透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讥笑。 “贵国赞普的问候,本宫已经收到。赞普希望两国和平,这也正是本宫以及陛下所希望的。” “只是吐蕃屡次侵犯我大唐边疆,如何能算得上和平共处?” 裴行俭等武将纷纷转过身来,目光冷然地盯着一众吐蕃使者,铁血肃然的气息瞬间弥漫开来,让人喘不过气的压力向着这些吐蕃使者扑面而来。 不少吐蕃使者面色微微一变,顿时反应过来,大唐虽然败给了他们吐蕃几次,但是仍然是那个东方最强大的国家,不容他们小觑。 不少人心里微微凛然,将心头的那一丝轻视捻去。 赞悉若神色不变,不慌不忙道:“两国边疆征战,亦非我赞普所愿。只是边疆混乱,有时候误会颇多,容易起纷争。” “去年我吐蕃与大唐战于青海之上,两国刀兵相向。我吐蕃赞普十分伤心……今年特地命微臣前来,将贵国大将王孝杰归还大唐,以示我吐蕃愿与大唐和平共处的诚意。” 殿内文武百官一愣,眉头紧锁。 他们当然知道吐蕃此次前来是带了王孝杰,只是没想到吐蕃居然就这么轻易地把他们这边的大将放回来? 武皇后凤眉微微蹙起。 她是从大唐政治博弈中杀出来的天后娘娘,可不是十几岁的少女那般好蒙骗,吐蕃会有这么好心? 她冷冷地注视着赞悉若。 “条件呢?” 赞悉若摇了摇头,一脸人畜无害。 “天后娘娘误会了,我国赞普是真心的希望能够跟大唐建立良好的关系,和平共处,绝无任何要求。我国将贵国大将王孝杰也是毫发无伤地送回来了。就在殿外,娘娘现在就可派人将他带走。” 众人面面相觑,吐蕃真的就这么好心? 武皇后深深的看了一眼赞悉若,淡淡道:“只要边疆稳定,我大唐自然也不希望和吐蕃产生矛盾。诸国安定,和平共处是我大唐一直所提倡的。” 赞悉若面带微笑。 “如此,那便再好不过了……两国和平是我国赞普一直所期望的。赞普一直仰慕中原文化,希望能够跟大唐的关系更加亲密。” “当年太宗皇帝嫁文成公主,今昔,何不亲上加亲?我国吐蕃王子,正值当年,仰慕大唐太平公主许久,今日微臣前来,正是向天后娘娘提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