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太平公主饲养指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章 公主殿下替杨易背锅啦!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殿内气氛略显古怪,不少人心里嘀咕起来。 这位杨家令得了皇帝的赏赐,却是要了金身法像,借花献佛送给了太平公主。 众人面面相觑,这位杨家令和太平公主的关系有些不对劲啊。 武皇后凤眉微微挑起,她若有所思的瞥了一眼太平,旋即起身离开了座椅,红金色相间,缀着金丝凤凰的长裙倾泻而下,在满殿的烛光下泛着耀眼的华贵。 她走到太平身边,威严冷艳的俏脸透着一丝笑意,将太平的手牵着,和她一同坐在软榻上。 “原来是你想要这个金身法像,直接开口跟父皇,母后说便是,何必借杨家令之口?” “这可是杨家令受赏的一个重要机会,怎么能用在金身法像上。” 太平心里一颤,总感觉母后的目光仿佛能够穿透她的内心。 她小声嘀咕道。 “儿臣......儿臣知道错啦。” 她其实本想要说“儿臣没想到这厮居然真的跟父皇去要”,但是又担心母后怪罪杨易,只得顺着母后的话,将这个过错自己背下来。 在外人面前嚣张跋扈、不近人情的公主殿下,尽管向外人展示的是高傲冷漠的一面,但是在母后面前,永远都是那个会犯傻,撒娇的小丫头。 周围众人听了这对母女的话,顿时恍然,原来是公主殿下想要,故意借杨易之口。 武皇后的话便是给杨易要佛像的举动定了性,少数人心里门清,这也是武皇后故意为之,以免有些人胡思乱想。 武皇后轻轻拍了拍太平的手背,笑眯眯的看着杨易,狭长的凤眸似乎能够看透人心。 “你倒是大方,想要得到陛下的赏赐可是殊为难得。” “不帮自己争取点好处,还帮太平要起东西了......” 杨易微笑,迎着武皇后的目光,缓缓道。 “臣既为家令,公主殿下想要的东西,微臣自然要将其弄来,这是分内职责。” 武皇后微微颔首,红润的唇角勾起,凤眸中微茫闪动。 “这尊佛像,本宫做主给太平了。” “你现在可以另外要一个赏赐......” 殿内众人颇为羡慕的看着杨易,这位杨家令也太得武皇后的垂青了,愣是帮杨易又重新争取了赏赐。 放眼本朝,恐怕还没有人有这样的待遇。 李治只是微笑的看着,对于这位自己女儿的家令,他心里也是颇为满意。 这是个人才! 人才,自然是要多给机会的。 杨易眸子抬起,略一沉吟,便拱手道。 “既如此,那微臣只想要一个向吐蕃使臣提问的机会。” 此话落下,众人皆是一愣,有些茫然。 这位杨家令是要做什么? 太平乌溜溜宛如黑珍珠的凤眸中满是错愕。 要不是她的手被母后抓着,她都要凑上去问问这厮脑袋里到底在想些什么。 我爹那么有权有势,这你不宰一笔? 不远处的赞悉若也是眉头蹙起,粗犷黝黑的脸庞上满是警惕。 这小子看起来并非是个善茬。 怎么又瞄上他了? 武皇后最先反应过来,她轻轻抚着太平白腻光滑的手背,黑白分明的凤眸眨了眨。 “好。” 她转头看向李治,微笑道。 “陛下以为呢?” 李治心里忍不住诽谤。 你都答应了,难道朕还能因为这种小事驳了你的面子? 他无奈的笑笑。 “朕既说了无不应允,那便是答应了。” 他说完,忍不住又看了杨易一眼。 这家伙连他这个皇帝的赏赐都不要,到底想要做什么? “微臣谢陛下恩典。” 杨易轮廓深刻的脸庞上露出一丝笑意。 他朝着赞悉若,拱了拱手。 “赞使臣,之前带来的让贵国赞普不能释怀的疑惑,已经被本官所解。” “本官也有一个问题不解,想要请赞使臣解惑。” 赞悉若眼皮跳了跳,他黝黑的脸庞上浮现一丝认真。 “杨家令,在下不姓赞,我父亲是当年出使贵国,促成文成公主和亲的禄东赞,在下出身吐蕃噶尔氏......” 杨易点了点头。 “好的,赞使臣。” 赞悉若:“......” 殿内众臣嘴角扯了扯。 赞悉若身后一众吐蕃使者怒目而视。 赞悉若深深的看了一眼面色平静的杨易,冷冷道。 “杨家令有什么问题,尽管问吧。” 他算是看出来了,这位杨家令压根就不在乎他姓什么,再纠结下去,也毫无意义。 只是这种完全浮于表面的轻蔑,让一向高傲的他,心里颇为恼怒。 杨易微微颔首,丝毫不在意一众吐蕃使者似乎要将他撕碎的眼神。 他笑眯眯道。 “听闻自贵国松赞干布励精图治以来,吐蕃的经济日益增长,颇为繁荣......” “敢问赞使臣,贵国的财富如今到了何等地步?” 赞悉若听到杨易的称呼,脸皮不由得的抽了抽,不过依然是傲然道。 “纵然是比之大唐也不遑多让。” 殿内大唐文武百官纷纷冷哼。 这吐蕃的使者简直是不知所谓! 李治眉头紧皱,面色阴沉,要不是理智尚存,他几乎要破口大骂。 吐蕃这些年的确是发展的极为不错,但是也要想想当年是谁扶持的,现在尾大不掉了,居然敢腆着脸自比大唐。 相比于大唐众人脸色的难看,这些吐蕃使者倒是面露傲然。 几十年前让吐蕃只能仰望的大唐,现在也不是没有超越的机会。 这种膨胀感,让他们心里十分得意。 杨易倒是没有生气,狭长的眸子微微眯起,嘴角勾起。 他摇了摇头。 “本官倒是觉得吐蕃穷乡僻壤,恐怕没有多少财富......” 众吐蕃使者怒目而视,要不是顾忌场合,他们真想要让这小白脸知道侮辱吐蕃的下场。 殿内众人面面相觑。 这位杨家令想要做什么? 狄仁杰眉头紧皱,按照他的猜测,这位杨小兄弟,必然不会无的放矢,但是以他之智,也是猜不出这位小兄弟的想法。 武皇后握住太平的玉手,凤眉微微蹙起。 她忽的瞥了一眼旁边的太平,笑道。 “他是你府邸上的公主家令,你应该了解他。” “你知道他要做什么吗?” 太平一个激灵,正襟危坐,白腻如瓷的俏脸上浮现一抹红润,她若无其事道。 “儿臣怎会了解他......儿臣......儿臣不了解他。” 她不敢去看母后的眼睛,那双深邃的眸子里有着能够洞察人心的智慧,让她总觉得,若是对视,会被母后察觉到目光之后的心虚。 武皇后闻言,微笑不语,只是重新将目光放到了杨易的身上。 纵然赞悉若心机深沉,此时也被气笑了。 他冷笑道。 “杨家令,此言何意?” 杨易嘴角噙着微笑,没有回答赞悉若的问题,而是反问道。 “本官解决了赞普的疑难,不知道贵国可有报酬。” 此言一出,殿内众人面面相觑。 这是要跟敌国要钱? 众人脸色难看,颇有些不自在。 杨家令这做事,也太不讲究了。 怎么能跟吐蕃伸手? 包括李旦,李贤等人在内,脸色均是有些不太好看。 武皇后神色不变,只是静静的盯着场中的那道身影。 赞悉若闻言,哈哈一笑。 原来此人是来讨钱的。 他心里不屑,面上却是微笑。 “这是当然,我吐蕃向来不缺人报酬。” “不知道杨家令想要多少报酬?” 杨易棱角分明的脸庞上满是真诚,他眸子平静的看着赞悉若,微笑道。 “本官有一个围棋棋盘,纵横十九道,共有三百六十一个格子,在格子上放一些金子,第一个格子放下一两黄金,第二个格子放二两黄金,第三个格子放四两黄金,第四个格子放八两黄金,第五个格子放十六两黄金,如此类推,直至放满全盘,本官只需要摆满一个棋盘的黄金。” “不知道以吐蕃的财富能不能将其放满......” “还请赞使臣为我解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