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家父刘璋,开局我硬钢刘大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0121章 袭取长安城(下)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庞德、赵云冲到南门,庞德领着几名兵士去打开城门;赵云领着其他的骑兵直接骑马顺着阶梯冲上城头,杀散原本就不多的守军,转动轮轴,放下吊桥。 城门已开,吊桥已落。 魏延领着两千骑兵冲进城来。 原来那个李二球和赵能,还有七八个,包括张郃的部下,过去确实都是曹军,但是在十八天前刘循向他们承诺,如果他们能帮助大汉收复长安,就赏赐他们每人关中良田三百亩,于是乎,他们为了这能够给儿孙继承的土地,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了大汉的兵士。 魏延的人马进城后,留下百人守卫城门,他自己和庞德、赵云在李二球、赵能的引领下,直冲长安府衙。 汉军一面往府衙冲,一面高声呐喊:“百姓不必惊慌,曹军投降者一概不杀!” 此时的曹军已经是惊弓之鸟,他们既“惊弓”于羊皮坡的曹军大战,又“惊弓”于西川军的突然进城。 因为他们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西川军是怎么进城的。 一开始的时候,还有一部分曹军拼死抵抗,但是当这些拼死抵抗的曹军被杀尽之后,当庞德、赵云和魏延冲进长安府衙,没有逮住一个曹操的大将。一问方知,在起火的时候,钟繇就带着他最心爱的小妾,在夏侯尚和韩浩的保护下冲出了长安的北门,逃往北地郡了。 曹军在长安不是有三万大军吗? 不拼死抵抗呢? 原来被留下来的曹军都是老弱,而且分散的驻扎在长安城内和长安城四周。 魏延的人马身着曹军甲胄就是为了迷惑这些零散的驻军。 当刘循率领着一万人的主力抵达长安城内之后,迅速的控制了长安城的所有城门。 在进入长安的那一刻,刘循听见一旁的关羽不无兴奋的道:“长安啊长安,我大汉的大军终于将你从曹贼的手里收复了!” 刘循听了这话,心中暗喜,起码关羽承认自己属于大汉正统。 这是法理上的肯定。 长安城方圆七十二里,十二座城门,八条主要的街道,包括长乐宫、未央宫、建章宫和昆明池等大小衙门,没有经过大的战斗,做了二百零八年大汉王朝首都的长安城就这样被大汉益州牧刘循占领了,重新回到了大汉的怀抱。 一轮圆滚滚,红彤彤的朝阳从东方升起,长乐宫、未央宫、建章宫宫墙上的黄琉璃瓦和宫内宫外的罘罳铜马兽头都沐浴在初升的阳光中,金灿灿明晃晃辉煌耀目。 ******** 曹操兵不血刃的就占领了空城上庸,心中正在纳闷,这刘循是怎么了? 上庸是汉中东面的屏障,他怎么一箭不发的就放弃了? 城中一个人也没有,一粒粮食也没有,显然是有备而为,刘循必然又有诡计。 就在这时,快马来报: “大王,刘循率领西川贼兵悄然北出阳平关,在羊皮坡伏击了曹洪、夏侯渊和张郃三位将军的十万大军,我军几乎全军覆没,夏侯渊将军被庞德斩杀……” “啊……”曹操听了这个军报,先是一愣,随后只觉得一阵眩晕,两眼一黑,大叫一声,往后倒去。 亏得他周围满是文臣武将和排刀手,急忙将他抱住。 良久过后,曹操才缓缓苏醒,显得有些气血不顺,但依旧恶狠狠的道:“快,快,快,传孤将令,命令刘封为前锋,立刻攻打南郑,攻破南郑城之后,鸡犬不留,为妙才报仇雪恨!” 虽然所有人都知道曹操此刻正在气头上,但是没有人敢劝阻他。 因为夏侯渊是曹操最看中的族弟,甚至曹操准备在自己百年之后,由夏侯渊、曹仁和张郃分掌军权。 夏侯是曹操的本家,曹仁是曹操的堂弟,张郃为什么能和他们并列? 因为张郃是河北势力中主动带兵投降曹操的第一人。 没有张郃,就没有官渡之战的大获全胜。 这样就形成了一张最稳的三条腿的凳子。 现如今夏侯渊死于刘循之手后,这就等于被砍掉了一条腿。 这不仅是让曹操失去了一个手足,更是让曹操断了一条臂膀。 面对这样的挫折,如何能不使曹操发冲天之怒,谁又敢劝阻。 刘封更是不敢有丝毫的懈怠,立刻率领曹操调拨给他的八千人马,向南郑开拔。 现在的南郑可不是张鲁主政时期的南郑。 因为在南郑的南北两边的两座战略要山——天荡山和定军山下刘循都下令修筑了屯兵城,而且这个屯兵城和山是连为一体的。 比如定军山下的定军城,这个城只有三面城墙,另一面和定军山连城一体,就算敌军包围了定军山的三面,山上的人马随时可以增援定军城。 同时,如果定军城守不住了,城中的兵士可以撤退上山,然后用山上的弓箭射击城内。 那能不能先攻山再攻城呢? 那就更不可能了。 当初刘备和曹操争夺定军山,后来刘循又和刘备争夺定军山,进攻的一方都是千难万难,那还是在山下没有城的时候,如今山下有了城,再想攻占山头,几乎是不可能了。 刘封率领八千人抵达南郑城下,守城的汉军虽然不多,但是刘封没有把握能一举攻克,然而刘封现在是“后娘养”的,面对曹操的将令,他又不得不硬着头皮发起对定军山的进攻。 首先,刘封麾下的八千人以一百人为一个方阵,配备一架云梯;每十个这样的方阵形成一个独立的作战单元。 随着刘封的战鼓隆隆响起。 首先是两千弓箭手组成雁形阵逼近南郑东门。 刘封一声令下,两千弓箭手开始往城头倾泻箭雨。 对于这一招,张任早有准备,甚至就等着曹军倾泻箭雨。 当刘封军的箭雨带着啸叫在天空飞行时,所有守城的兵士都举起早就准备好的门板来抵挡。 “咄咄咄……” 所有的弓箭全部射在了门板之上。 箭楼中的张任见了,哈哈大笑:“当年诸葛亮草船借箭,今天老子来一次门板借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