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家父刘璋,开局我硬钢刘大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0151章 魏吴使者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如今,董卓的府邸成了汉王行政府衙。 当初许靖、黄权等一干文官都觉得这里不吉利。 刘循说,这里最好。 董卓是乱我大汉天下的罪魁祸首。 现在将他的府邸用来处理我汉王的军政事务,就是要将他董卓镇住,让他永世不得翻身! 严寿刚刚心满意足的离开长安不到三天,曹操的使者刘晔和孙权的使者诸葛瑾就各领着一支装载着贺礼的车队进了长安城。 在汉王行政府衙中的张任、马超、赵云知道了这个消息,同时对郑度竖起了大拇指。 马超笑道:“军师就是军师,果然是料事如神啊。只是军师绝对没有想到,这曹贼的使者会和孙鼠辈的使者一起来吧。这下好了,军师,你觉得如何回答他们的话为好啊?” 郑度笑道:“孟起将军,你觉得需要回答吗?” 马超一怔,道:“这如何不需要回答?” 郑度笑道:“那在下请问孟起将军,回答什么?” 马超一愣,想了想道:“我估计他们此来明面上是恭贺大王封王,其实就是想和大王联合。” “孟起将军所言不差,他们此来就这个目的。” “那……那大王总要回复他们呀,我军和谁联盟,又攻打剿灭谁。” 郑度听了马超的话,哈哈大笑:“孟起将军果然是个实在人,大王有必要回答他们吗?” “这……”郑度一句话将马超问住了。 对呀,明明是他们两家上赶的送礼,要回复个甚? 谁送的礼多就和谁关系处得好呗。 刘循笑道:“孟起将军,这是军师和你说笑话。军师,孤觉得还是要我们的外交不应当是骑墙,而应当是一边倒。曹操和孙权都是当今天下最狡诈之人,他们岂能容得了我们骑墙,这墙骑不得,更不好骑,弄不好就会促成曹操和孙权的联盟,那咱们就麻烦了。” 这个时候郑度也清醒过来,方才自己的所言确实有些过了。 郑度问道:“请大王示下,我军和哪一方结盟为好?” “当然是孙权了。”刘循道:“虽然我大汉收复了关中、凉州,但是这两处的人口远不及中原和河北,土地也没有进行屯田,就算养活现如今驻扎在关中的十万大军,也颇为艰难,还得从汉中,甚至是西川送粮食来,这是难以长久的。所以论实力,依旧曹贼最强,我大汉比起孙权可能还稍稍的略强一些。所以,我大汉如果想将关陇经营成日后进取中原剿灭曹贼的根据之地,那就须得争取一年的和平时期,以经营关中。” 赵云问道:“大王,如果想争取关中一年没有战事,那不是应当和曹操结盟吗?怎么是和孙权结盟呢?” 刘循笑着问赵云道:“子龙,你想想,如果和曹操结盟,曹操要求我军和他一起攻灭孙权,你说咱们出兵还是不出兵?” “当然不能出兵,”赵云回答的毫不犹豫:“剿灭了孙权,下一个曹贼必然来攻打我大汉!” “但是,如果我们不出兵,孙权打不过他,那会不会他们两家反手联盟来攻打怎么呢?” 赵云听后默默颔首。 刘循道:“所以,我们必须和孙权结盟,以对抗曹操,这样才能保证我关中能获得和平时期。” 张任问道:“如果孙权不讲信义,和曹操暗中勾结,一起来攻打我军呢?” 刘循十分肯定的道:“任兄,我们能想得到的,孙权也能想的到,而且他的实力还不如我大汉,如果我大汉真的不敌,下一个就是他孙权,所以就算他孙权暗中和曹操有勾结,也绝对不会和曹操联兵攻打我大汉。” 刘循之所以说得如此肯定,因为在《三国演义》中孙权就是这样想的。 于是就有了邓芝的出使江东,狂怼孙权:“孙鼠辈,你有种就把我烹了呀!” “不过,”刘循忽然做了个鬼脸:“孤还是很乐意看他们双方之间互咬的。来人——” 一名内侍躬身道:“大王有何吩咐?” “孤要在北宫同时接见两位使者。” “喏。” “军师,任兄,孟起将军,子龙将军,走吧,咱们一起去看个热闹吧。” 郑度、张任、马超和赵云一起拱手道:“大王请!” 刚走出府衙大门,刘循忽然想起了一件事,对身旁的程郁道:“去,将黄尚书也叫上,一起去北宫。” 刘循之所以突然要叫上黄权,那是他没有忘记自己起家的时候黄权的功劳。 既然黄权在长安,那这样的外交大事,就须的请黄权一起参加,不然黄权知道了会伤心会落寞,不利于内部的团结。 程郁躬身拱手:“喏!” 黄权到来后和刘循、郑度坐车,张任、马超、赵云骑马,沿着章台街往北,一刻钟(半个小时)的功夫就到了北宫门前。 刘循在前,文官在右,武将据左,进了北宫的正殿。 此时,刘晔和诸葛瑾都已经到了。 虽然刘晔和诸葛瑾在初见的时候都是一惊: 这刘循是怎么安排的? 怎么能让他见到我呢? 然而,他们都是当世一等一的谋士,瞬间就明白了刘循的意思,这是要他们两个当着他刘循的面打擂台,意思很明白,谁出的价码高,他刘循就和谁结盟。 不多时候,只听正殿门前的内侍扯着鸭公喉咙喊道:“汉王殿下驾到!” 刘晔和诸葛瑾急忙各持代表使者身份的节杖向刘循躬身行礼:“外臣刘晔(诸葛瑾)叩见汉王殿下。” 刘循走上自己的位置跽坐之后,文臣武将才分别跽坐左右。 刘循温和的对刘晔和诸葛瑾道:“二位先生都是当世高人,今日前来,必有高见,请坐。” 刘晔和诸葛瑾入座之后,诸葛瑾首先拱手道:“外臣奉吴侯之命,前来恭贺大王。我家吴侯愿与大王结秦晋之好,共讨国贼,上保国家,下安黎庶。” 刘循为了挑起刘晔和诸葛瑾的争斗,笑道:“子瑜先生,令弟如今为蜀郡太守,您来长安时可曾见过?” 诸葛瑾道:“兄弟之情为私,国家之利害为公,岂有因私废公之理?” 刘循击掌道:“彩!先生高义,有令弟在此,本王与吴侯的结盟,将更有保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