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刀斩舰,还说你不是修仙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9章 大军南下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君上,何事愁眉不展?妾身服侍你歇下吧。” 吴国进献来的美人施氏跪在欧阳志成身前,温柔地说。 她是如今阳国宫内最受宠的美人。 阳国内宫汇聚了天下各地的美人,各擅风情。 有的出身高贵,带有凛然不可侵犯的气质。 有的知书达礼,温婉可人。 施氏却是个村野少女,年少时采桑浣纱为生,被吴侯发现,训练一番后送入阳国。 据说吴侯曾亲眼见过施氏一面,惊为天人,险些将施氏留下自己享用。 后来经过重臣劝说,才重重叹息一声,打消此意。 但从此也不敢再见此女,生怕意志动摇。 吴国群臣对经常进献美女、宝物,也是咬牙切齿,却又无可奈何。 毕竟现在吴国大半国土沦丧,无险可守,只能仰人鼻息。 阳国若是有意,每个月都能到吴国都城下武装游行一番。 何况阳国的国力日渐强盛,百姓富足。 改革军制,打造职业军队,士兵训练充足,武器甲胄精良。 虽然阳国之主在军队里减少战车,开始大规模训练骑兵,令天下人都在暗地里笑话。 要知道,战车才是军队之魂,国家是否强大,就是看战车的数量。 千乘之国,就算得上是大国强国了。 但是吴人很清楚,在东南这边,水网密集,战车根本施展不开,反而是训练有素的骑兵在战场上更具威胁。 为了让已经止战十多年的阳国,再次露出獠牙时不要朝向自己,吴国殷勤侍奉,也是无奈之举。 欧阳志成伸手抬起美人的下巴,入手光滑,宛如上好的羊脂一样,既洁白如雪,又温润细腻,“孤没有愁眉不展。反倒是美人你呀,眉间有一抹愁。” 说着,他的手指缓缓上移,顺着施氏那倾国倾城的面容,抚到她那弯弯的眉上。 “告诉孤,你因何事发愁啊?” 施氏心里猛地一跳,强做欢颜,“君上必不会看错,只是妾也不知愁从何来。明明君上对妾极好,妾该满足才是。” “哈哈!”欧阳志成大笑,“我喜欢你的一点,就是从不说谎,说话直来直往。不过,现在你入宫久了,也开始学着说话藏半截了。” 施氏赧然点头:“君上说的是。” “让我猜猜,你是不是因为,听说我要率兵攻打吴国,心念故国,所以发愁啊?” 施氏着急得正要说话,欧阳志成将手指竖在她的唇上,“嘘,言不由衷的话就不要说了。” 施氏眼泪都要流出来了,却咬着唇不敢出声。 欧阳志成心里有些叹息。 宫里的绝色太多了,施氏虽然艳盖群芳,但其他美丽的女子,也与她相差不过仿佛而已。 她的美貌,并不是不可替代的。 欧阳志成之前宠她,是因为她身上有种年轻人特有的单纯浪漫。 无忧无虑,也无心机。 欧阳志成的心理年龄太老了。 活了几百岁了。 诸多的记忆,诸多的过往压在他的心里。 明明身体只有三十多岁,但时常感到心里沉重不堪,毫无朝气。 和施氏这样的年轻女子在一起,能让他有片刻的放松,完全放下伪装和心事。 但现在,她也变得不可爱了…… 欧阳志成惆怅地起身,走了几步,背对施氏说:“你不应为吴国感到悲伤。今后,全天下将只有一个国家,再也不会有纷争,不会有战斗和杀戮。所有人都将是孤的子民,天下一统,四海归一,万民都可以休养生息。” 欧阳志成的描述,让施氏悠然神往。 她眼中的悲伤消失了,那星星点点的泪光为她的双眸增添了几分梦幻色彩。 “不过,吴国不会是孤的下一个目标,你暂且可以放心了。” 欧阳志成拍了拍施氏的小脑瓜,一时没了让她侍寝的心情。 ----------------- 阳国太祖22年,欧阳诚55岁。 在这个年代,已经可以自称一声“老夫”了。 不过他武道修为高深,外貌看上去仍是三十来岁的精壮中年。 这一年,春耕之后,阳国大军开拨。 如同许多智者们猜测的一样,阳国大军的前进方向是:南边。 这其实很好猜。 阳国地处东南,东边是已经被打服了的吴国,西边是赵魏韩,北边是超级大国郑国。 而南边,则有一系列的小国,那些小国的更南边,也是一个超级大国:荆国。 智者们皆云:阳国开国之主雄才大略,目光长远。 他如果有吞并天下的野心,在把后方给料理好之前,是断然不会介入中原乱战的。 否则,哪怕他连战连捷,中原各国也会联手对付他,让他饮恨南归。 到头来不过是为王前驱罢了。 只是,阳国开国之主已经五十多岁了,他还有耐心去和南边的荆国打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么? 就算他最终赢了,又还有精力再掉头来攻打中原么? 本来大家都认为,阳国会联络赵魏韩一起出兵。 毕竟,他们四国本出于同源,有一定的交情和信任。 没想到阳国竟然独自与荆国开战。 在人们或期待、或怀疑、或不屑的目光中。 阳国势如破竹,三个月连下十一城。 接下来一战覆灭荆国主力,兵指荆国都城! 整个天下都为之失声。 荆国可不是什么阿猫阿狗,而是天下有数的强国。 带甲二十万,战车千乘。 这样一支足以扫荡中原的军队,竟然被阳国一战而灭,斩首三万,俘虏十万,其余溃散失踪者不计其数。 哪怕有溃军加入,荆国都城里也只有不到七万军队。 虽然各地贵族都纷纷赶来救援,但一则荆国的贵族有内斗的传统,彼此间积怨极深。 二来,这些从贵族们自家领地上临时抽调的农民兵,连旗号都认不清,列阵都困难,谈何战斗力! 所以阳国仅仅由副帅唐烈带领一支偏军,就将荆国那些援军打得四散奔逃。 无奈之下,一向傲慢的荆王也写了几封信向中原各国求援,同时还尝试和阳国和谈。 但刀已经架在对手脖子上了,怎么可能收手? 欧阳志成可没打算旷日持久地围城。 很快,他就单人只剑,出现在了荆伯的宫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