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亡国后,我曾经的小妾是当朝女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二章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砰!” 极为沉闷的响声。 众人纷纷心头一紧,想来那个村民怕是得当场头破血流,甚至被打死都有可能。 可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的是,那村民只是脸色苍白地捂着自己的脑袋,反倒是刚才行凶的那个锦袍男子不知为何,已经抱着双腿倒在了地上。 刚才那“砰“的一声,竟然是砸在了他的膝盖骨上。 “啊……痛死我了,是谁偷袭我……老子非要宰了你不可……” 凄厉的惨叫声伴随着威胁声从他嘴里吼出,而他跟前,站着的赫然正是凌轩。 “是你,是你偷袭的我!” “你简直狗胆包天,居然敢伤我,老子要让你生不如死。” 虽然双腿阵阵剧痛,但锦袍男子仍旧颤着声地发狠威胁。 凌轩神色冷漠,扭头看向姚松:“借你绣春刀一用。” 姚松嘿嘿一笑,立马摘下佩刀,双手恭敬地递给了凌轩。 “你……你想干什么?当街行凶,那可是死罪。” 锦袍男子有点儿慌了,色厉内荏地吼道。 同时,他的家奴也反应了过来,手持棍棒就要冲向凌轩。 可就在这瞬间,姚松身边的几个锦衣卫瞬间抽出了绣春刀,大声喝道:“谁敢再上前一步,就别怪我的刀子不长眼。” “绣春刀?你们是锦衣卫的人。” 锦袍男子倒是有些见识,短暂震惊过后,连忙道:“我是吴家旁系,内城那登月楼就是咱吴将军的产业,几位别不识抬举,不然要是让我家老爷知道了此事,你们锦衣卫可兜不住定远军的怒火。” “看到了?” 凌轩嗤笑一声,望着姚松:“堂堂锦衣卫,连一个将军府的下人都敢如此轻视,姚松,你真该好好反省反省了。” 这已经是凌轩第三次这么故意刺激姚松了。 第一次,是在吴府,当时看不起锦衣卫的是严浔等旧国余孽。 第二次,则是在锦衣卫天牢,硬是被吴峰骂得狗血淋头,都不敢反抗。 而眼下这第三次,姚松知道,自己要是再继续软弱,哪怕有女帝的密令,凌轩也必然会要求换人合作了。 “定远将军府,是吧?” 姚松笑眯眯地蹲下了身子,那锦袍男子以为姚松被吓住了,一下趾高气扬起来:“不错,我吴丁年可是吴大将军的远房侄子,受命替吴家打理登月楼。” “你要识趣,就乖乖地赔偿我一百两银子,然后再帮我把这个臭乡巴佬抓去锦衣卫天牢,这事我就不追究了。” “都说宰相门前七品官,这吴雄虽不是当朝宰相,但他这远房侄子的架势却是比七品官都要霸道。” 凌轩冷冷一笑:“不过你大概是忘了,大周国没有宰相,所以姚副总指挥使,你说怎么办?” 听着凌轩这揶揄和讽刺的话,姚松心里大为羞恼。 他目光一凝,右手猛然握拳,然后狠狠砸在吴丁年的脸上。 后者当即一声惨叫,一道鲜血从他鼻子喷出。 “别说你只是一个吴家的远房侄子,就算你是吴峰,老子今天也要把你绳之以法。” 姚松表情冷峻,大喝一声:“来呀,将此人给我拿下,送往锦衣卫天牢。” “不,你们不能这么对我,我可是吴家的人,你们胆敢抓我,就等着吃官司吧!” 吴丁年仍旧叫嚣,在他的认知里,这都城无人敢如此招惹吴家。 “废话真多,吵得我耳朵都疼了。” 凌轩眉头一皱,手中的绣春刀横扫而出,直接一刀鞘拍在了吴丁年的嘴上。 这一下,吴丁年痛不欲生,两颗门牙更是直接飞了出去。 “凌大人您……”姚松诧异。 凌轩却是平淡地道:“总不能让你去背黑锅。” 说罢,便走向了那个挨打的村民。 姚松默默站在凌轩背后,心里却是有些不是滋味。 这凌大人看似刚才在刁难自己,可真等自己出手,却又特意出了一刀,把罪责都揽了过去。 到时吴雄要是问起,必然会先针对凌轩。 这种做法,姚松别说是在锦衣卫了,就是整个朝堂都未见过。 似乎凌轩,就不像是个当官的。 “你的酒拿来我尝尝。” 凌轩笑望着有些惊疑不定的村民,他刚才过来的时候就闻出了这酒有些不凡。 不仅酒香味浓烈,而且还有一股子淡淡的特殊花香。 “大……大人,我这没酒了,全被刚才那人砸了。” 村民有些紧张,若不是亲眼看到凌轩替他出头,他这会儿恐怕已经吓得转身就逃了。 锦衣卫在官场,是鱼腩的代表,但在民间,依旧是魔鬼的化身。 “你不用紧张,我只是觉得你的酒不错,想买来喝喝而已。” 凌轩扫了眼碎成一地的酒坛子,也不嫌弃,捡起其中一块盛有酒水的碎片,仰头就喝了下去。 一股轻微的灼烧感自口腔一路冲过喉咙,然后落入腹中。 但这股灼烧感并不让人难受,反而透着丝丝暖意,眨眼一股淳厚的酒味瞬间弥漫开来。 淡淡清香在唇齿间飘荡,令人心旷神怡。 “好酒!” 凌轩忍不住赞叹,这是他穿越以来在这个时代喝到过的最好的酒。 虽然这种酒还是无法跟后世的烈酒相比,但显然已经有了雏形,超越了当下大部分的好酒。 “这是咱们村自己做的梅花酿,取每年寒冬腊月的梅花花瓣入酒,不仅酒香味醇,而且还自有一股梅花清香。” 村民见凌轩如此盛赞自己的酒,当即就放松下来,忍不住介绍道。 凌轩心里点头,这还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他今日之所以要到外城,本就是想买点酿酒的原材料和器具,尝试自己酿酒,好用来售卖赚取善款,却不想遇到了眼前之事。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凌轩放声高歌,大笑道:“以梅入酒,这梅花酿果然玄妙。” “好一首咏梅诗啊!” 人群里,有人忍不住大声赞叹。 大周都城,不管内城外城,向来最不缺的就是读书人。 “这诗初听有些直白,可再一品味,却是意境深远,凌轩六皇子才子之名,果然名不虚传。”有人紧跟着品评。 “他就是六皇子凌轩吗?听说咱们女帝特别是赏识他啊!” “光看这一首咏梅诗,便足见凌轩之才华了!”不少人开始赞叹。 “墙角寒梅不畏严寒,虽独自绽放,却依旧暗香自来,这哪里是咏梅,分明是在隐喻凌轩自己,虽孤身投入我大周国,却依旧能够逆流而上,不惧寒霜。” 一位老秀才当场就做了解析,如痴如醉。 “不错!此诗有咏志之意,实乃一绝!” “千古名句,千古名句啊!” “……” 一群看热闹的读书人一下子就狂热起来,一个个挤着上前要跟凌轩谈诗论道。 凌轩逐一微笑婉拒,却特意留了一句:“诸位若是有兴趣,三日后我带着新的梅花酿,咱们一起去琅琊阁,以诗下酒,岂不快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