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从箭术开始修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67章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这些加起来,足够用个一年半载的了! 如此以来的话,香炉留着也没有太大作用,他更不可能明目张胆地拿去寺庙里抢香火,留在手里完全是个祸端,当然也不会还回去,自有别的用途! 处理好现场。 陈三石扛起炉鼎,直奔着城内而去。 他就是负责巡城的,对于哪里有多少人再清楚不过,这就是所谓的家贼难防,轻而易举地来到一座硕大的府邸之前。 即便府邸门前没有挂牌匾,也能看得出来住的是大户人家。 这里,是曹樊的住处。 陈三石准备把带有血光标记的香炉送给他当做礼物。 如此,幕后之人就算是找,也只能找到姓曹的身上。 要不是顾忌这厮身边一直有个通脉大成境界的太监,陈三石今天夜里就要当一把巫神教徒,要了他的性命,只可惜当初对付通脉小成都很吃力,通脉大成更不用说,怎么也要等到自己也通脉之后再说。 说起来,这个老太监当初打仗的时候因为有沙文龙保护,倒是没有跟着过去,毕竟没有职务在身上,单纯是世子的大伴。 要是香炉的主人找过来以后,直接取走他们的命,就省下自己许多麻烦。 借此机会,陈三石也想看看收集香火的人是什么来头。 他纵身一跃来到屋檐上方,通过观气术找到通脉境界太监的位置,确认对方在休息以后直接来到后院。 这座府邸很大,后花园甚至还有一片池塘。 陈三石轻轻把香炉沉水,然后又轻轻地离开,没有出发丁点动静。 他回到家中,在床榻上盘膝而坐,开始把玩玄珠,但是没有贸然修炼剑气术。 单从感应上来讲的话。 紫色的香火玄气是肯定可以一定程度上代替灵气的,但是真吸到体内以后会有什么差别,暂时不知道,还是先不用乱动。 实在不行的话,找机会问问四师兄。 问题是他们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而且海东青打完仗以后自己就找九师姐去了,就算在手里,也不敢用它来送关于仙法之类的消息,那可是京城,万一出现闪失落在皇帝的人手中又是个麻烦。 就近来讲的话,可以试试能不能从寻仙楼的嘴里旁敲侧击打听出来一些相关的知识,之前还有何她们的交易没有完成,是该抽空去一趟。 “这香火好像不多的样子……” 陈三石拿着玄珠,感应到里面的香火,远远没有自己想象的多,给人的感觉,就像是被人取走过一次“存货”。 这也正常,既然有人收集,自然也就有人取用。 “先等等吧!” 一场大战结束,陈三石得以稍稍休息几日。 陈三石除去练武,空闲的时间用来陪孩子。 云溪这孩子懂事的令人心疼。 来到家里的第二天,起的比司琴和墨画都要早,跑到灶房里面给大家煮了一锅粥,再不然就是洗衣服、打扫卫生…… 后来为防止她干活,干脆送到督师府启蒙念书去了。 一晃。 又是十几日过去。 【功法:镇国龙枪.化劲(小成)】 【进度:1855/2000】 再有一阵子,就能够化劲大成,然后便是冲击通脉。 早晨吃过饭,有人上门通知,叫他们去军城集合。 “千寻,你做什么?!” 陈三石敏锐地察觉到,胯下白马在闹情绪。 “……” “好吧,是我的问题。” 主宠心意想通,陈三石很快知道,千寻生气的原因是他食言了,之前渡河的时候说好给它吃灵禾,结果全部自己吃干净。 “晚上回来给你,行了,别耍性子了,赶紧走吧。” 陈三石催促着,马蹄子还没蹬开,就又看见一个熟人。 “陈大人!” 昭昭讽刺地说道:“你可真是贵人多忘事啊,回来这么多天,也不知道去见见我家姑娘?” “我正准备去呢。” 陈三石答应过分享给对方情报,还请对方帮忙找弓箭的材料,再加上香火的事情,本来也准备过去一趟的。.M 他说道:“劳烦你家姑娘今晚等我,还有,你这丫头片子以后跟我说话客气点,不然的话,小心我再在你脸上留到疤。” “你……” 昭昭本来想还嘴,但回想到这家伙是真敢这么干,立马就蔫了:“你等着,我早晚报仇!” 她留下一句狠话后就逃之夭夭。 陈三石也懒得理她,骑着千寻来到军营报道。 预备营的全体将士,都早早在演武场集合完毕。 明州扫尾也彻底平息。 吕籍等人即日归来。 今日。 是他们论功行赏的日子。 大太监候保,站在高台之上,亲自宣读圣旨。 预备营残部,活着回来的每一个人,都得到赏赐。 最后一个,才是陈三石。 “擢升陈三石为三品怀远将军,任参将职。” "就这?" 底下跪着的一群人心中犯嘀咕。 他们家大人可是立下天大的功劳,怎么就这点赏赐,连金银财宝和勋阶都没有? 不等他们感到奇怪,就听到候保继续说道: “另,着陈三石于凉州听候调遣,择日进京封赏!” 进京封赏! 这…… 得是多大的赏赐? 需要进京? 进京面圣,和接旨封赏,完全是两个概念 “陈兄,怕是真要一步登天了……” 严长卿在心中感慨。 圣旨宣读完毕,众人一起叩首。 “臣等叩谢天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 “候公公!” 陈三石找到空隙,插话道:“我想问一下,于松于参将和钱呈钱把总他们的赏赐呢?” “于松?” 候公公想了想,回答道:“此人在战场上抗命,如果不是陈大人力挽狂澜,明州恐怕就要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当时的情况,根本就不适合攻打阳春府,绝对不是刻意抗命。” 陈三石解释道:“而且这策略,是我们一起商议之后才执行的,非要说抗命的话,那也是我们大家一起抗命!” “对。” 路书华第一个附和道:“候公公,陈将军说得是真的。” 事实上,他们当时也是不同意渡河的,完全是在逼迫下抗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