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从箭术开始修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48章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陈三石很快就想明白。 这些修士涌入东胜神洲。 为的,无非是寻找灵脉。 而灵脉这种极其珍贵的资源,势必会引来各大宗门的争抢。 他猜测。 在天水洲内。 这些宗门甚至有可能早就把东胜神洲的地盘“划分”完毕,每一个宗门参与一个朝廷,然后在那片土地上寻找灵脉。 “南徐最近的变动最大。” 秦长旭继续说道:“就在四天前,南徐的老皇帝驾崩,经过一场内乱之后,樊叔震在冢虎和仙师的帮助下,登基称帝。 “还有咱们要路过的梁山泊,势力也愈发壮大,镇南王曹嵘不久前亲自调兵遣将,准备亲自剿灭匪患,但是不久前又忽然闭关了,似乎是朝廷给了他什么新的功法。对了,镇南王是个武道天才也是个武痴,这点督师大人应该有所耳闻。” “功法。” 陈三石联想到四师兄承诺给朝廷的功法。 总不会是真把《龙经》给了朝廷? 也或许,是其它什么功法。 师兄走的时候没有交待,但想必也有自己的打算,他就没必要过多操心了。 “梁山泊的情况也比较复杂。” 秦长旭补充道:“一边,是南徐想要直接把他们收编成自己朝廷的人,利用他们开路攻打我大盛朝,另一边,镇南王也在一边进军,一边不断下令招安,算是最后的通牒。 “按照之前的情况,梁山泊一直都在跟南徐合作,他们理论上来讲应该偏向于南徐才对。 “可是据我所知。 “梁山泊内部也分为两派。 “一派,认为应该归顺南徐。 “另外一派,则是认为不能叛国,就算是接受招安,也应该是接受镇南王的招安。 “反正他们的眼下的情况,必须要选边站了,不然的话就只有等死。” “嗯。” 陈三石浏览着情报:“这梁山泊,平日里如何?” “督师是指他们行事?” 秦长旭说道:“梁山泊原本确实有一窝土匪,但自从当初运河起义之后,他们倒是也没有真的做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贪官污吏反倒没少杀,他们的家底,也基本上都是这么来的。” “如此说来的话。” 陈三石放下纸张:“真让镇南王把他们这么剿了,或者逼得他们投奔南徐,都不是什么好结果,最好的办法,还是让他们接受我们的招安啊。” “可不是么。” 秦长旭赞同道:“他们经过几轮洗牌,如今算下来有战斗力的部队,也有八万之多,其中四万的精锐,都够镇守一州了,可不是个小数目。” “内部名单呢?” 陈三石问道:“哪一派支持谁,能查清楚吗?” “有。” 秦长旭当即就掏出另外一份名单:“梁山内部最近闹得很厉害,害死人了,一查就能查清楚。” 陈三石拿着极尽详细的名单,感慨他们督师府的情报汇总能力,恐怕不比锦衣卫逊色多少,连这种细致的情报都有。 他估摸着。 师父这些年是在用这种方式来寻找灵脉。.M “出发吧。” “先去一趟梁山。” 梁山。 纵横河港一千条,四下方圆八百里。 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原本在这上面的山匪,就足足存在有数十载,直到数年前运河起义,算是彻底成了养育一方兵马的大本营。 即便是镇南王,也必须要调度水师大军七万之后,才能前来围剿,而且还不一定能够在短时间内成功。 只是此刻,聚义堂内。 两拨人马正在争论不休。 “大哥,你说什么?我们真的要接受朝廷的招安?!” “招安招安,整日招个鸟安!” “你们这群匹夫,不招安又能怎么样?!” “我们兵马虽广,但说到底也没有一州一府之地,如今前有虎后有狼,如果不接受招安的话就只有死路一条。” “那还不如直接归顺南徐,直接和朝廷开战!” “南徐想用我们挡挡箭牌,你难道看不出来么?!” “难不成,招安就行?” “我们当了这么久的山匪,还杀过不少贪官污吏,朝廷将来会放过我们?” “南徐不也是一样!有一句话叫做"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 “说的没错,接受镇南王的招安,最起码我们不需要叛国,背上和南夷子合作的骂名!” “……” 南徐、东庆、大盛、西齐。 在大漠蛮族的眼里,都是中原。 但在他们自己的眼中。 只有在大盛朝才是中原正统。 也正因此,大盛士人和读书人们,也都有着极强的优越感和自豪感,在他们的眼中,其余国家都不过是旁门左道。 梁山泊大当家,也是当今的兵马大元帅单群玉,看着手底下争吵不休的弟兄们倍感头疼,趁着混乱静悄悄地离去。 张顺也没有再听下去,提着一杆鱼叉下山,准备去大湖里发泄一通。 直到的肩膀上,忽地落下一只大手。 “谁?!” 他不禁心中骇然,自己竟然是丝毫没有察觉到有人接近。 “我,张癞子!” 易容过后的陈三石穿着一身湛蓝长袍,腰间挎着孙璃的红莲刀,镇岳剑用的有些腻味,就把师姐的刀带出来用用。 “哥?!” 张顺脸上的骇然化作惊喜,他连忙领着人来到四下无人之地:“哥,你怎么来了?而且跑到这里来,都没人发现你?也对,你现在都是武圣了。” 北境一战,封狼居胥。 天下自然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他也颇有些感慨。 上次见面的时候石哥还是玄象,想不到回去就成了武圣,这速度着实有些惊人。 “招安的事情。” 陈三石直入正题:“你是怎么想的?” “我?要是按照我的想法,肯定是哪边也不听。” 张顺把鱼叉扔下,神色有些黯然:“可他们都说,我们要是再不选边站,就要两面夹击,覆灭就是这两年的事情。” “确实是这样。” 陈三石为其讲解道:“你们能在梁山泊上这么多年,地理优势只是一方面,其实主要还是先前镇南王在应对南徐,南徐那边也在对你们进行拉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