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盗墓:截胡尹心月,打造长生家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3章 寻龙分金!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寻龙分金看缠山,一重缠是一重关!” “镖子岭重峦叠嶂,为白虎卧门之象,冲煞凶位就在……” 翌日清晨,霞光万道,将天空染成了一片红。 苏晨站在山洞上方的山顶,目光扫过周围的山峰。 最终,抬手指向不远处,两块凸起的巨大山石。 “在那!” 吴家几人听得愣神,见苏晨随手就指出祭祀坑位置,顿时面露不解。 吴老把头皱眉道:“苏小兄弟,这就找到地方了?不需要再研究研究?” 苏晨哈哈一笑,摆手道:“不必。” “摸金派的寻龙诀中有言,天下山脉龙盘处,龙骧为瑞;虎卧地,虎视为煞。谓之,龙骧虎视!” 只是苏晨这一番话,让吴家众人听得越发迷糊。 吴老把头也不好意思说自己没听懂,只能转头瞪了吴继宗一眼,训斥道:“都听懂吧,龙骧虎视!”.M “啊,我?” 吴继宗心下腹诽,心说咱老吴家代代都是地里干活的大老粗,谁懂这些啊。 他只好谄笑道:“苏兄弟,你再说明白些,这话啥意思啊?” 苏晨不以为意,颇有耐心给几人解释起来。 这次来镖子岭,也是一次成果检验。 虽然他得到系统灌注,拥有了寻龙诀的全部知识。 能不能运用自如,还得靠实战去历练。 “其实说起来也简单,就是天下山脉,从外形来看,大多都是龙盘虎踞!若是龙形,龙头称作龙骧,乃是代表祥瑞。而若是虎形,则要找虎目的位置,虎视就像是老虎注视猎物的眼神,主煞。” 说到这,苏晨指向山峰出,那两块对称凸起的巨大山石。 “你们看,那地方不就是像老虎的两只眼睛,正注视着群山里面的猎物么!” 听到苏晨这么说,吴继宗急忙抬头望去。 把镖子岭山脉起伏囊括其中,果然发现这两块巨大的山石,如同老虎的眼睛,透着一股虎啸山林的煞气。 看到这,吴继宗满脸佩服,竖起大拇指道:“苏兄弟厉害,没想到还能这么找墓!” 苏晨矜持一笑,摇头道:“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是大凶还是大吉,其实都有规律,只要找到规律,分金定穴就不难了。” 话虽如此,苏晨也不是百分百有把握,山石附近就一定有祭祀坑。 但有寻龙诀做指导,总比漫无目的漫山遍野的乱挖好得多。 吴老狗脸色兴奋,拿起铲子道:“爹,还等什么,咱先刨吧。” “臭小子,爷还没发话呢,着什么急。” 吴继宗拍了吴老狗脑袋一下,随即将目光投向吴老把头。 后者略一沉吟,点头道:“先刨吧,这一趟时间够,稍微耽误点不碍事。要是能刨出点铜路,黄薯,也不亏!” 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盗墓这行当都衍生出了许多黑话。 毕竟一伙人去盗墓,总不能整天嚷嚷说,咱们去盗墓!实际上,真正的从业者,从来不会说盗墓两个字。绝大多数,都是用黑话沟通。 吴老把头说的,刨黄薯,铜路,都是南方常见的黑话切口。 比如,支锅指的是组织一伙人去盗墓,刨黄薯指的是挖到古董,至于铜路,实际上是说,墓里面可能有青铜器。 青铜器分为早中晚三个大时期,最早就是上古的文化期,包括虞朝和夏朝。 中期则是商周时期,大约千年的历史。 至于晚期,指的是春秋战国,一直到秦汉。 汉代以后,铁器锻造工艺大发展,逐步淘汰了青铜工艺。 即便还有铜器,其成分,乃至铸造方式,也和真正的青铜器截然不同。 严格意义上来说,汉以后的青铜器,只能称之为铜器。 之前吴家人从古书上查到了镖子岭有古墓,而且还大概确定了位置。 更确认,古墓乃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墓。 这个时期的墓,很多都有青铜器存在。 吴老把头发了话,吴老狗和他二哥顿时激动起来,抄起铲子就奔向山石旁, 然而! 几铲子下去,吴老狗就傻了眼。 表层土挖掉后,下面竟然露出了坚硬的大块岩石。 两人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挖走一块,结果又出现一块更大的。 看到这一幕,吴老狗顿时没辙了。 “苏大哥,这么多石头,没法挖啊!” 苏晨走到吴老狗他们挖出来的岩石跟前,仔细观察了一圈。 这岩石整体方方正正,约莫有两百多斤重。而且这还算是小的,下面的岩石更大,更重。 一旁的吴老把头也过来看了两眼,顿时摇头道:“他娘的,碰上落石顶了。” “老爷子知道这些石头的作用?” 吴老把头点点头,解释道:“这种防盗的落石顶,其实在我们南方不常见,北方那边更多。” “落石顶的原理不复杂,就是在墓顶山铺上一层一米多厚的沙子!然后再往上铺这种几百斤,上千斤的大石块,一直铺上七八层。” “要是有翻锅的从上面挖,会遇上层层叠叠的大石块,费时费力。可能一两个月都挖不完。要是从侧面打洞,刚把洞打穿到墓室,上面的流沙就会跟着下来。没有了沙子支撑,几百斤的石块,砸也能把砸死。就算没砸死人,墓室也能被重新赌上!” 吴老把头走南闯北,或许风水秘术方面懂得不多。 但经验方面无疑是满级大佬! 说句不好听的,他这些年挖过的墓,怕是比在场所有人听过的都要多。 吴老狗有些不解,脸色疑惑地问:“可这不就是一个祭祀坑吗,为啥还要防翻锅的。” 此事不只是吴老把头不理解,苏晨同样疑惑。 毕竟,这祭祀坑,如果不是他发现,吴家人就错过了。 谁知道这里面到底藏着什么重要东西,居然比血尸墓的防盗措施还要严格。 “老爷子,有没有其他办法对付落石顶?” “没辙!” 吴老把头叹了口气,解释道:“要么就一点点往下挖,咱们这点人,怕是要挖上一个多月。” 春秋战国的墓本来就深! 再加上重达几百,甚至上千斤的巨大石块。 这年头也没有起重机,靠他们几个人用蛮力去抗,难度实在太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