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天崩开局:从死囚杀到一统天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3章:秦泷能放过柳白的痛脚?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怪哉!” “怪哉!” “怪哉!” 休房之内,大夫一连三句"怪哉",眉头拧的如同麻花一般。 一旁的朱八八神情紧张无比,分明想要两只手掐上去问个明白,却死死忍住。 不怕大夫开口说病症,唯怕大夫摇头皱眉! “大夫,还请直言吧。” “我们兄弟三人是出任务回来,便是伤筋动骨,要在床榻之上休息,想必魏公也会准了我们的病假的。” “咱们探鹤卫干的是大临的案事,做的也是生死搏杀的事情,这点儿觉悟还是有的。” 柳白笑着开口,反倒是面色轻松。 人呐,最傻的事情就是会时常自己吓自己。 与其在这里猜测,还不如来个痛快。 大夫摇了摇头道:“非也非也。” “三位官爷,受伤是不错。也确实需要休养。” “这两位官爷的伤势不重,皮外伤加一些内伤,有伤药休养,自然是不会落下病根。” “只是....” 大夫神色复杂得看了一眼柳白。 此话说出,曹莽反倒是瞬间紧张起来:“大夫,柳兄弟怎么了?” 柳白微微抿唇,就这么平静得看着大夫。 大夫皱着眉头道:“这位官爷的气息磅礴,血脉充盈。” “虽然身上伤势甚多,但其脉象之强横,比之寻常壮汉更甚。” “可....为何老夫把脉,有一种破而后立却未全之感。就仿佛....一个已死之人,在霎时复活过来一般。” “按照医术记载和江湖传闻,即便是武夫破境,也不应当如此啊!” 大夫面露尴尬之色。 他行医这么多年,见过破而后立的,但却没有见过这么彻底的。 说是复活过来,已经是他的保守说法了。 他甚至觉得,眼前之人,好像是将浑身之血全都抽出来,然后用什么上古传说中的灵药清洗了一遍再注入体内一般。 脱胎换骨,这四个字放在眼前之人身上,当真是不过分。 可....这样的事情,闻所未闻啊!即便是武夫破境,也不可能这么彻底啊! 此话说出,朱八八、曹莽、阿良三人皆是面色古怪看向柳白。 武夫破境,有这么离谱? 死了重活? 然而.... 柳白却是面露凝思之色。 秦邑那背后一刀,说实话...在那一瞬间,他确实有一股子自从内心到全身的冰寒之感,仿佛是被死亡的气息瞬间吞噬。 但就这么短短一瞬,他想着要救下眼前的曹莽和阿良二人,浑身血液沸腾。 那股子痛楚,比秦邑那一刀更甚! 就在那么一瞬间死而复生,破而后立? 柳白觉得有点离谱,也不愿意在这件事上面和这个老大夫继续深究下去,只是笑着开口道:“大夫,既然我们兄弟三人没事儿,那便是劳烦大夫了。” “朱兄,劳请带大夫开药吧。等我们伤势好了,定然在酒楼摆一桌,请朱兄同贺。” 一番话说的,让朱八八喜笑颜开。 不是说吃一顿好吃的到底有多么占便宜,而是....在探鹤卫,自个儿的袍泽安全归来,还能一块儿喝酒,就是天下最让人能咧嘴笑的舒坦事儿了。 “周大夫,还请这边请吧。” 朱八八笑着替周大夫把药箱背起,主动在前引路。 周大夫起身,又忍不住回过头看了一眼柳白,自顾自摇了摇头。 可惜了,这么好的脉象体质,自个儿怎么就想不通其中的医理呢? .... 待到周大夫和朱八八离开,休房之内只剩下柳白、曹莽、阿良三人。 “柳兄,这一次的劫难,度得当真是艰难。” 阿良看着柳白,语气复杂。 不是责怪他这个并没有被秦邑视若死敌的人一头闯进这件事,而是....佩服! 直到秦泷离开,阿良方才看清了柳白的谋划。 跛脚坡的圈套围杀,是从递交验传之时的环环相扣。 而面对秦泷之时的说辞,却又是完美契合这一切。 将事情推脱到陈家兄弟之上,再用"陋规"和隐藏秦邑杀意两件事,完美形成一种阳谋闭环!即便是秦泷这位大临朝堂武道第一高手,也不得不将这一枚苦果硬生生咽下,甚至明日还要再朝堂之上为柳白表功。 这样的谋划,这样的心计,阿良别说是自愧不如了,甚至是身在局中,都不敢肯定自己是不是已经看到了柳白布局的全貌。 “嘿嘿,主要还是柳兄破境,否则俺们都死在那小林子了。” “当然,俺的勇武,也是不小的功劳。” 曹莽咧着大嘴,"稍稍"夸了一下自己。 柳白笑了笑:“此事自然是曹兄和阿良兄的功劳。我不过是恰巧罢了。” 阿良微微抿唇,看向柳白。 有些话,他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可他这一副神情,尽在柳白的眼中,他哪里会猜测不到阿良所担忧的事情。 “放心吧。” 轻轻的三个字,让阿良一愣,而后深吸一口气,没有说话。 两人没头没脑的交流,让曹莽反倒是挠了挠头,完全不明白到底他俩啥意思。 可柳白却是眸光缓缓看向门外,仿佛要透过那一道道的墙,看到那象征着天下权力汇聚之地。 麒麟殿! 秦泷,这个死了儿子的大临朝堂武道第一高手,这位捧日卫指挥使,当真会在朝堂之上为他柳白表功? 一个如此明显的痛脚,秦泷怎能放过? 祸國败将,这四个字,可是沉重无比。 .... 文德殿内,一封封奏疏被批阅完毕,而有宦官将奏疏接过,放置在戥秤之上。 勤勉政事,在这一点上,即便是再严苛的御史,也不会置喙。 史官据实执笔,在史书之上写下轻描淡写的一句"帝勤勉,日批奏一石",这轻描淡写的八个字,却是能看出一代雄主之风。 “陛下,今日批阅奏疏,已然一石了。” 陈宏看了看戥秤,而后静步行至仁武帝身旁,轻声开口。 仁武帝没有回应,更没有停下手中御笔,只是继续批阅。 身为司礼监总管太监的陈宏,却没有继续开口,只是就这么静静站在一旁。 帝何为,他人如何置喙。 奏疏愈少,直至晚食时,仁武帝方才将笔放下,缓缓抬眸。 “可有密奏?” 仁武帝将一盏茶饮尽,淡淡开口。 陈宏连忙从怀中掏出一封密奏道:“启禀陛下,天武卫密奏。呈言捧日卫与探鹤卫之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